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橫刀十六國》第358章 商賈
每個時代都沒有每個時代的歷史背景。

 李躍多少是受了後世的影響,認為商賈就是好事,但王猛卻一言道破其中的關鍵。

 與士族豪強一樣,商賈勢力的崛起,絕不是什麽好事。

 不過這麽大的事情,李躍自然要召來群臣商議。

 很多事情需要他們的同意才能推行下去。

 劉群、崔宏、申鍾、蔣乾等,每個人背後都有一股勢力,雖然比不上李躍,但聯合起來也非同小可。

 此次王猛在兗州打擊豪強就可以看出。

 背後一個崔氏攪動風雲,就弄得雞飛狗跳。

 偏偏李躍還不能來硬的。

 如果劉群跟崔氏站在一起,李躍這場革新只怕會再難上一倍。

 “王刺史所言,利國利民,臣附議。”申鍾最先點頭。

 “重農抑商,乃歷代之國策,士農工商不可錯亂。”劉群對此事並無多少興趣,他發話了,其他人也就點頭稱是。

 不過一個人卻站了出來,繆嵩拱手道:“臣以為嚴禁官吏從商略有不妥。”

 殿中瞬間安靜下來。

 繆嵩、蔣乾這些冉魏遺臣,朝議的時候,很少發表意見,如同木頭人一樣,

 今日卻一反常態,公然跟劉群唱反調。

 “為何不妥?”李躍望著他。

 兵不血刃的接收冉魏,同時接收了冉魏的各種弊病。

 蔣乾、繆嵩這些人背後同樣有一股勢力,河北很多太守、縣令就是他們的人。

 嚴禁官吏從商,損害最大的就是他們。

 革新的每一步都充滿了阻力,不過沒有阻力反而說明沒有革到點子上。

 “各郡太守、縣令皆國家英才,勤勤懇懇,未敢懈怠,殿下不予其田地,不予其軍功,今又褫奪貨貲之利,長此以往,試問誰還效忠國家?”繆嵩一副大義凜然的樣子。

 李躍佩服他說的如此光明正大。

 官吏從商並非什麽稀罕事,西晉石崇任荊州刺史期間,靠經商巧取豪奪,資財巨萬,敢跟司馬炎的舅舅王愷鬥富。

 羯趙統治北國期間,也有大量粟特胡商從政從軍。

 不過都是表面,更深層次的是蔣乾、繆嵩一系在向劉群表達不滿。

 王猛在兗州大刀闊斧,引起諸多不滿和敵視,就連劉啟都站出來反對,而身為冉魏舊臣之首的劉群卻稱病不出,遠離是非。

 自然令蔣乾、繆嵩等人大失所望。

 劉群掃了一眼繆嵩,“昔者董仲舒有言:夫天亦有所分予,予之齒者去其角,傅其翼者兩其足。是所受大者不得取小也。身寵而載高位,家溫而食厚祿,因乘富貴之資力,以與民爭利於下,民安能如之哉。”

 意思是官吏身居高位,有權力加持,與民爭利,民如何能爭得過他們?

 一句話,就讓繆嵩無話可說。

 李躍忍不住拍案叫絕,今日發生的一切,在幾百年前,幾千年前,早已被人洞察。

 這時蔣乾站出來道:“臣以為如今大梁百廢待興,正需大興商賈,互通有無,增強國力,豈可因噎廢食,閉門自守?中原所需之布、茶、絲絹、紙、弩皆從江東而出,大梁所需之鹽,皆由河東而入,一旦禁商,商賈絕跡,器用不足,傷的還是百姓。”

 劉群這麽大的年紀了,自然知道蔣乾、繆嵩是借此事來反對他,“殿下隻說嚴禁官吏從商,嚴管商賈,並未說杜絕,閣下小題大做了。”

 詹事劉猗起身道:“大梁禁商,商賈必會出走外國,人都不在了,如何嚴管?”

 這些人還真是條理清晰,說的不無道理。

 李躍逐漸發現一個問題,往日聚集在劉群身邊的人愈來愈少,似乎被刻意孤立了。

 士族豪強不待見他,冉魏舊臣也不滿他。

 李躍現在明白他為何要稱病不出了,因為他在這個時候站出來,基本就與這些人分道揚鑣了,所有的矛頭也會指向他。

 鬥爭無處不在,從古至今就沒有那個勢力是一團和氣的。

 劉群以一敵三,自然力有不逮,這個時候,身為君主的李躍不為他撐腰,只會有更多的人落井下石,“劉詹事此言差矣,大梁據冀、兗、青、徐、豫五州之地,幅員遼闊,有民六百萬,不缺區區商賈。”

 有市場,從來都不會缺少做生意的人。

 李躍不想在此事上糾纏,這麽扯下去,無窮無盡,他們的心思也並不在新政上,只是針對劉群,然後借劉群打擊新政。

 不得不佩服這些人目光的獨到。

 劉群倒下,就失去了定心石。

 “既然董仲舒有明策在前,不必再議了,此事就這麽定了,為官不得為商,為商不得不為官!”

 這個年代,到處都在殺人放火,鼓勵商賈沒有多少意義,中原也沒多少東西能往外賣,值錢的絲綢在蜀中和江南。

 除非哪一天能吞並蜀中,打通河西走廊,連接西域。

 現階段還是老老實實種田,老老實實砍人,其他的不用多想。

 李躍回信一封給王猛,同意他的建議。

 私下裡則安撫劉群。

 適當的爭鬥,並不是什麽壞事,能轉移朝臣的耳目,讓王猛從風口浪尖下退了下來。

 如果劉群、崔宏、蔣乾等人一條心,那麽問題就大了。

 兩邊鬥了一個回合,然後寂然無聲。

 之後的一個月徹底清靜下來,既沒有人針對劉群,也沒人針對王猛。

 不過北面燕國動靜大了起來。

 慕容垂不愧是當世虎將,率中軍將軍慕容虔、護軍將軍平熙,五萬步騎北上。

 敕勒在燕軍面前不堪一擊,前後不到一個月,俘斬十余萬,獲馬十三萬匹、牛羊無數。

 敕勒連向梁國求援的機會都沒有,就被燕國吞並。

 這場大戰極大提升了燕國士氣,原本略有低落的燕軍士氣又高漲起來。

 慕容恪又令慕容垂率得勝之軍進入遼東,陳兵向東,衝高句麗磨刀霍霍。

 而高句麗早就被燕國打怕了,直接遣使求和,奉上三十萬石糧草,慕容垂這才心滿意足的退走。

 燕國一口吞下敕勒,回了一大口血,掃平了北方的障礙,接下來可以集中精力與梁國爭鋒了。

 慕容氏的確也沒想閑著。

 趁著秋收,遊騎不斷南下,劫掠人口、糧食,連拓跋氏也參與進來。

 大戰打不起來,小戰卻少不了。

 魯口可以限制大規模步騎南下,但對這種滲透戰,卻無能為力。

 不過李躍也沒慫著,來而不往非禮,你搶我的,我也搶你的,騎兵、騎馬步兵全都弄上去,與燕軍絞殺,順便殺入敵境擄掠。

 這也是一個難得的練兵機會。

 是騾子是馬總要拉出來遛遛,實戰是檢驗戰鬥力的標準。

 新式步卒行不行,就看他們的表現如何。

 沒狀態……兩更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