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橫刀十六國》第691章 請辭
最新網址:

王猛調入中板,為了給朝中諸臣一個適應期,李躍恢復王猛司肅校尉之職書仆射,加散騎常侍。

提拔房曠為雍州刺史直等待春耕結束,李躍和王猛返回洛陽近一年不見,李儉氣度越發沉穩自信,權力是一個男人信心的來源常煒頭上的白發越來越多,又要顧著西面,又要輔佐太子,坐鎮國中,壓力之大,事務之繁瑣,可想而知王猛擢升尚書仆射,釋放了一個清晰的訊號一見面,還沒寒暄幾句,常煒就開始請辭,「陛下此次西征,臣可謂心力交瘁,總算內外安寧,如今陛下回返,臣也該歇一歇了。」

語氣頗為誠懇不知不覺,李躍也即將邁入不惑的年紀,而常煒已年近花甲。..

「朕才回來,令君便要請辭?傳將出去,豈非天下人笑朕忘恩負義?」李躍極力挽留。

原本的構想中,一味猛藥,還需一味溫藥調和,常煒鎮之以寬,王猛用之以猛寬猛相濟,陰陽互補沒想到常煒一來就請辭。

「陛下厚愛之心,臣素來知曉,非是臣推辭,而是身體每況愈下,力不從心,常懼年老昏聵,耽誤國事,害人害己,臣苦勞數十年,未得一日之閑暇,今已年老,隻喜清閑,還望陛下成全。」

常煒鄭重一拱手話說到這麽份上,李躍知道他心意已決或許上一次他就有退隱之心,只是國事繁忙,才不得不硬扛下來。

如今李躍帶著王猛回來,時機成熟,王猛性情剛直,常煒在尚書台很難壓住他站在他的角度,此時請辭是最好的選擇。

「令君何棄我也?"李儉出言挽留。

常煒微笑道:「殿下天資聰穎,大梁後繼有人,聚散離合,人生常態爾,臣這把老骨頭還是留著回家抱抱孫子。」

王猛拱手,「令君胸懷,猛不如也。」

「景略曠世之才,假以時日,定能讓大梁超邁兩漢。」常煒拱手還禮。

「令君」李躍一陣感慨常煒年老體衰是真,退位讓賢也是真「魏晉以來,能安穩致仕者寥寥無幾,臣能頤養天年,夫複何求?陛下勿迫臣也」說出這些話,常臉上輕松了許多高處不勝寒。

兩晉政治氛圍極差,各種爾虞我詐,很少有人能安然退位,很多身居高位之人動輒夷滅三放梁國朝堂還沒到這地步,但明爭暗鬥已經初見雛形,各種派系越來越複雜,牽連越來越多,能安穩退下是件好事話已至此,無可挽留李躍道:「封常公為太傅,加食邑三千戶,賜洛陽豪宅一座。」

常煒致仕算是為梁國政壇樹了一個榜樣。

君臣都能相安無事,退下了,榮寵也不會衰減太傅乃三公之首,足以對得起常煒這麽多年的奉獻。

「謝陛下,」常煒拱手,身上的擔子卸下了,聲音中的疲魚再不掩飾李躍還想設大宴,但常煒以不宜鋪張為由拒絕了,君臣幾人小酌了一杯,從下午喝到深夜,緬懷往昔艱難歲月,皆感慨不已大梁朝堂最重要的一次人事任免就這麽過去了王猛剛封了尚書仆射,不宜再進尚書令。

沒有常煒這個尚書令在,尚書台實際上還是由王猛當家詔令下達,朝野一陣沸騰,無論朝臣,還是洛陽百姓,都紛紛上書挽留常煒,可見他執政的這麽多年裡,深得人心。

而王猛一向以嚴苛聞名,凶神惡煞,走到哪兒,哪兒就刮起一片腥風血雨,官吏百姓士族豪強自然心慌意亂。

不過詔令已經下達,事情無可更改王猛上任的第一次大朝會,就上了一道奏折,申請減免天下賦稅,「陛下即位以來,大戰連年,雖有德政,百姓依舊困苦,今北國已定,大戰平息,當減免稅役,修養民力,管子曰: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百姓富強,則國家富強。.c0

百姓手上有錢有糧了,梁國的經濟也就上去了如今

西域已平,北面的代國,南面的晉室,都不是短期內能剿滅的。

「太子意下如何?」李躍當著文武百官的面詢問太子「回稟父皇,這幾年大梁風調雨順,每次征伐,皆俘獲甚多,兒臣以為可至漢時十五稅一之製,以激勵百姓墾荒。」李儉更進一步。

常煒去了,但李儉成長起來, 與王猛搭配,倒也相得益彰兩人有師徒情分,不擔心他們起摩擦不過十五稅一,步子有些大了李儉拱手道:「國家有淮北、河北、關中大屯田,足支軍用,又新設牧監,每年牛羊等牲畜出欄十萬有余,府庫充盈,無需重稅,且恢復十五稅一之製,還能吸引江東百姓。」

北國地廣人稀,奴隸眾多,因此設置了大量屯田產出兩成分給耕奴,八成收繳國庫,僅這部分收入,就足以抵消減稅的損失,另外還有牧監察的牲畜。

崔宏能力極強,已將涼州、河涅、河套、幽州、遼東的優良草場納入牧監之中才兩年,出欄的牛羊就高達十萬頭之多漢景帝,漢光武帝時,一度三十稅一,以如今梁國國力,十五稅一影響不大減稅不是免稅,如今北國人口具體數目沒差,以五年前一千五百萬算,十五稅一也不是小數目即便不夠,到時候再向西域諸國要些,多去漠北轉轉,南邊晉室也可以訛詐,馬顧和盧循的海賊也弄得有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李躍這個洪興皇帝,不能白叫,手上有刀有馬,還怕弄不到一口吃的?

賦稅低了,百姓負擔減輕,也算是變相的鼓勵生育「諸位可有異議?」李躍望向眾臣太子都發話了,若還有人反對,就是腦袋瓜子有問題。

阻攔減賦,傳出去,也會被千夫所指。

「臣等附議。」眾人舉起牙笏「此事就這麽定了,尚書台行文,以太子、尚書仆射屬印,昭告天下。」..o

政務上,李躍不介意下放權力,讓李儉和王猛施恩於百姓,也算為他們打下基礎

最新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