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橫刀十六國》第729章 渡
第289章 北渡
 這種談話本來就沒有多少意義。
 不過是互相打個照面,摸一摸雙方的心思而已。
 慕容恪之所以能解決冉閔,最大的原因是摸透了冉閔的性格,一步一步將他誘入天羅地網之中。
 不過他這招對冉閔有用,對李躍則沒多大效果。
 “慕容將軍若願意棄暗投明,某必以國公之位待之!”李躍讓親衛們大喊起來。
 “中原百戰之地,李都督與江東反目,今又與我大燕兵戎相見,敗亡之日不遠矣,李都督天下豪傑,卻不識天命,惜哉、惜哉!”
 這套老生常談的說詞,李躍都聽出繭來,驅馬向前,立於黃河邊,濤濤河水在腳下流淌,李躍揚鞭北指:“大丈夫之志,當如大河滔滔不絕,不東奔到海,誓不回頭!十年之內,某必率百萬中原精銳,橫掃幽燕,踏破龍城,屆時再與閣下抵掌而談!”
 得中原者得天下!
 這個時代,無論是關中,還是遼東、江東,都不可能跟一個整合起來的中原相提並論。
 中原所缺的是人口,是發展的時間!
 給中原十年,燕國何足道也!
 說完,便將長鞭拋入滔滔黃河之中。
 既然慕容恪的笑聲能斷斷續續的傳來,自己的這番言辭也能傳過去。
 兩岸忽然安靜起來,只有呼呼的風聲,以及黃河流淌之聲。
 這天下間能率華夏崛起者,還有幾人?
 以前摸著冉閔過河,現在掉坑裡面去了,該自己站到前面去。
 做大事,就要義無反顧,舍我其誰!
 “李都督雄心壯志,真豪傑也,且看鹿死誰手,他日攻破陳留,再與都督面談!”對面也毫不示弱。
 說完這句後,兩邊不歡而散,各自回營。
 對峙還在繼續,鄴城、魯口都沒有投降。
 崔瑾、賈堅從平原戰場趕到黎陽,按照李躍的命令,並沒有急著進攻。
 慕容恪麾下數萬步騎,還有連環甲騎,平原野戰,大不利於黑雲軍。
 他二人到來,大大減輕了白馬、黎陽、枋頭等地的壓力,慕容恪的注意力也被牢牢吸引在白馬。
 眼看著火候差不多了,李躍令高雲率三千黑雲軍,帶著自己的牙纛,從枋頭渡河。
 枋頭為大河南北樞紐,兩岸遍布渡口,靈昌津(又名延津)、棘津、文石津、磽津等等,慕容恪的兵力被吸引在白馬一線,無暇顧及其他渡口。
 李躍則令南軍乘渡船,順河而下,擺出一副隨時將要進攻的架勢。
 不過慕容恪畢竟是慕容恪,似乎早有防備,在各大渡口都布置了斥候,高雲所部剛剛趕到磽津,便被燕軍斥候發現,接著一支騎兵飛撲而來,在北岸以逸待勞。
 高雲又趁夜轉到棘津,依舊沒逃過燕軍斥候的雙眼。
 行至河中,派出的先鋒百余人,沒有一個回來。
 兩邊再度陷入僵持之中。
 整個河北也陷入僵持狀態。
 而河北細作傳來消息,慕容儁從遼東召回慕輿根,統帥六萬大軍,即將支援黎陽前線。
 黎陽對峙,兗州的確有內線優勢,卻架不住慕容氏的財大氣粗。
 如果慕輿根的六萬大軍進入河北,李躍即便北上,也會陷入燕軍的重圍之中。
 沒辦法,現在的兗州,還沒有與燕國正面抗衡的實力。
 青州、徐州都是剛剛吞並,沒來得及消化。
 時間又變得對慕容恪有利起來。
 皇天不負有心人,就在李躍決定發動渡河大戰時,高雲傳來捷報,他繞開枋頭,步行西進三百裡,從滎陽板渚津渡過黃河,將李躍的牙纛插在河北大地上。
 然後鼓噪而進,沒有選擇支援枋頭,而是直接向鄴城進發,並且擊退了慕容恪派來阻擊的三千騎兵。
 燕軍到了今日,早已成了疲軍,戰力嚴重下滑。
 而連環甲騎不是說出動便能出動的。
 這種重騎兵需要特定的戰場,不適合遠程奔襲。
 沿途城池,一見李躍牙纛,望風而降,高雲得到補給,裹挾青壯萬余人,向北進發,聲勢大振。
 慕容恪的嚴防死守終於破開一道裂痕。
 “慕容恪敗了!”李躍望著河北笑道,心中對高雲的評價再上一個台階。
 渡河也就罷了,還選擇直撲鄴城,沒有相當的眼力、大局觀,絕做不到這點。
 僅憑這一手,高雲便從將才儕身帥才行列。
 沒有辜負李躍在講武堂耗費的精力。
 不過慕容恪依舊如釘子一般在北岸挺著。
 但河北形勢很快就發生重大變化。
 李躍的牙纛矗立在鄴城之上,四方風雲立變。
 常山人李瀆率先起兵,自稱李躍同族,聚集部曲四千余眾,攻襲燕軍糧道,焚毀糧食,掠殺民夫。
 廣宗乞活軍仿佛打了雞血一般,一擁而出,三萬人馬直撲黎陽而來。
 中山人蘇林舉郡而反,自稱天子,截斷慕容恪後路,並與趕來的慕輿根大戰,居然互有勝負,幾次擊退慕輿根的大軍。
 魯口王午也不甘示弱,自稱安國王,繼續與慕容垂死磕。
 瞬間,慕容恪陷入重圍之中。
 尤其是蘇林、李瀆兩路,一個在中山,一個在常山,等於截斷了慕容恪的後路。
 到了這種地步,慕容恪不得不退。
 中山若是被堵死了,慕容恪這幾萬燕軍精銳就成了甕中之鱉。
 北岸,燕軍大張旗鼓的拔寨,還敲起了戰鼓,吹起了號角。
 李躍率兩萬黑雲軍渡河,跟在慕容恪身後。
 燕軍皆為起兵,要退早就退了,卻不慌不忙,走走停停,仿佛故意在等李躍咬上去一樣。
 黑雲諸將紛紛求戰,“都督,燕軍倉皇而退,正是掩殺之時!”
 “擒殺慕容恪,則斷燕國一臂也!”
 十幾員黑雲將拜在裡面面前,眼中充滿了對勝利的渴望。
 “爾等可有破連環馬之良策?”李躍一句話就堵死了他們的請戰。
 燕軍雖退,卻並不慌亂。
 慕容恪用兵,豈會給別人可趁之機?
 在沒有找到破解連環馬的方法之前,李躍絕不會跟慕容恪野戰。
 如今李躍的戰略目標已經達到,沒必要去冒風險。
 若是敗了,大好形勢一去不返,至於勝利,可能性微乎其微,慕容恪軍中多騎兵,李躍麾下全是步卒,戰場主動權在對方手上。
 李躍屯兵黎陽,任由慕容恪退走。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