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橫刀十六國》第702章 識時務
最新網址:

不見棺材不掉淚。

不真刀真矛的廝殺一場,城內守軍就永遠有僥幸心理。

冷兵器時代無論器械多先進,最終決勝還是要靠人。

襄陽既然是桓溫的老巢,肯定有死心塌地忠於桓溫之人。

不過城牆塌了,晉軍的唯一依仗已經煙消雲散,這場大戰基本沒有什麽懸念。

戰鼓聲響起。

提著刀斧、骨朵、狼牙棒的前鋒軍死士興奮的向前。

他們並沒有陣列,而是三三兩兩的散開,保持一定的距離,同時又能互相呼應。

刀盾手走在最前,弩手在後警戒,提著大斧、狼牙棒的重甲士走在最後。

若論黑雲軍中誰最擅長苦戰、血戰,非他們莫屬,很多人已經四十大幾,卻並不想退役,一輩子廝殺慣了,離開了黑雲軍反而無所適從。

他們早已被亂世同化,只有戰場才能讓他們安心。

這時城內的弩機、投石車也開始發揮威力,雨點一般的砸了過來。

黑雲將士們並未慌亂,很多百戰老卒頭也不抬,隻憑潑風聲就能判斷石頭木頭砸來的方向。

這種時候越是慌亂,反而死的越快。

晉軍的守城器械並不多,毀在梁軍的燒砸之中,付出百余人傷亡的代價後,前鋒死士已經衝上坍塌的城牆。

大斧、狼牙棒很快就跟晉軍的長矛撞在一起,爆出一團團血花。

其他城牆也在激戰。

不過晉軍的抵抗依舊堅決,與黑雲甲士仿佛爭奪缺口。

從晌午廝殺到下午,頑強抵抗,憑借城內的巷道與黑雲軍反覆拉鋸。

很多晉軍都是北方流民,與黑雲軍同出一脈,並不缺乏鬥志和武勇。

屍體堆積一人多高,傷亡遠高於黑雲軍,卻死戰不退。

“兒臣願率一軍攻城!”李佑拱手道。

“你現在是秦王,不是軍中一都尉,衝鋒陷陣之事輪不到你。”李躍平和道。

李佑什麽都好,唯一的缺點就是從軍太早,智略少了一些。

這種心性,在中土混不開,卻適合西域。

西域還是需要一個敢於進取的秦王。

“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孟寬之事,不要放在心上,以後還會有更多的人倒下。”李躍知道他是受孟寬之死刺激。

“當日若不是虎頭攔阻,衝上去的就是兒臣。”

“那也是他的命,你若是過不了這一關,就不要去西域了,身為君王,沒有兒女情長。”李躍平靜的望著他。

這算是最後一次教誨了。

李佑全身一震,“兒臣受教。”

“陛下,城中晉軍倒戈,自相混戰,百姓亦協助我軍,城中大部已被攻取,桓豁龜縮於內城之中。”斥候前來稟報。

這年頭的重要城池都有內外城。

合肥還有三道城牆。

“外城都被攻破了,內城能救得了他們?先救援百姓,清剿亂軍。”李躍下令道。

只要投石機推上來,內城反而更容易攻擊。

“唯!”斥候轉身離去。

“明日內城之戰,由伱指揮。”眼看天色不早,李躍對身旁的李佑道。

“兒臣領命。”

入城的黑雲軍在鴻臚吏的監督和將領的約束下,沒有濫殺。

百姓大喜過望,協助清理城中廢墟,拿出糧食犒勞將士。

如今的黑雲軍已經看不上這點東西。

而且桓家的老底都集中在內城。

翌日,各種攻城器械被推入城中,城上守軍一見這些巨物,眼神無比驚恐,連續三日的轟擊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心理陰影。

李躍進入城中,準備旁觀李佑的指揮能力。

畢竟在荊襄前線待了五年之久,從底層士卒爬到都尉,知曉各種軍務運行。

而且他身邊還有很多幕僚,時刻提醒。

秦彪更是寸步不離。

投石車蓄勢待發,甲士們嚴陣以待,就等這最後的一戰。

然而就在此時,內城城門卻打開了,一眾襄陽將吏在楊略的帶領下肉袒而出。

“降了,桓豁願歸降大梁,負隅頑抗者,罪在桓豁一人,與百姓士卒無關。”為首一人頗為雄壯,身上全是腱子肉,面對黑雲甲士的刀斧神色如常。

城上城內,近萬晉軍士卒已經放下了兵器,神色緊張的望著黑壓壓的梁軍。

李躍原本以為他們會頑抗到底,沒想到還是降了。

桓家能以一個三流士族在江東混到今日,肯定不止一個桓溫。

作為桓溫其弟弟的桓豁歸降大梁,有極大的示范效應。

李躍趕緊脫下外袍,快步上前,為桓豁披上,親衛隔開其他人,警惕的望著桓豁。

“識時務者為俊傑,桓將軍心懷蒼生,何罪之有?朕仰慕將軍久矣,從今往後,南北皆為一家,荊州百姓將士皆為大梁子民!”李躍大聲道。

“萬歲!”

桓豁還沒說話,城上的守軍早已歡呼起來。

“人心向背,一目了然,陛下非是勝在戰場,亦非器械,而是勝在人心。”桓豁拱手道。

這話有一定的道理。

桓豁真豁出去了,憑借內城的糧食, 死守十天半月,還是能做到的。

投石機不是萬能的,也會損耗。

十天半月之後,桓溫的援軍說不定就到了。

不過就算桓豁想死戰,晉軍士卒未必願意,這場大戰的勝負,其實早在戰爭之前就已經決定了。

“人心即為天命,桓將軍順天而行,有功於華夏,封宜城侯,升鎮南將軍,汝州刺史。”李躍厚賞之,做給江東看。

也不知道桓溫知曉桓豁投降後,會怎麽想。

忽然心中一動,想起幾日前桓溫莫名其妙的那封信,隱隱感覺桓溫似乎早就放棄了襄陽,放棄了荊州,所以提前打個招呼,善待襄陽城中的桓家人。

雞蛋不放在一個籃子裡,是這時代士族的常規操作。

桓溫即便起兵造反,也不是十拿九穩。

當年王敦比他聲勢強多了,還是被江東士族們聯手玩死……

李躍心中頓感無比荒誕,那些英勇守城的晉軍,算是白死了。

但這個時代,最不值錢的就是人命。

“多謝陛下,如此厚封,臣實不敢領受,敗軍之將,不可以言勇。此戰臣心服口服,隻願做一富家翁足矣,以免遺笑天下。”

桓豁這話一出口,李躍基本能確定自己的猜測是對的。

在荊襄和建康皇位之間,桓溫選擇了後者。

早在二十年之前,桓溫就已經鑽進牛角尖裡面出不來了。

“既然如此,鎮南將軍,汝州刺史可免,改升太常,宜城侯不可推辭,此乃朕之心意。”李躍從其所請,將他高高供起來。

“臣、領命。”桓豁拱拱手。

(本章完)

最新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