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橫刀十六國》第760章 請退
第580章 請退
 “給江東一些幻想未嘗不可,一個東關而已,朕等著桓溫再次北伐!”李躍神色不變。
 一統天下,肯定不會事事順利,什麽都按照自己的心意來。
 秦晉也都有人才,都在勵精圖治。
 這跟暮氣沉沉的燕國有天壤之別。
 堂中氣氛溫和許多,其他人也舒展了眉頭。
 “東關實則不利於我軍防守,遲早為江東所得。”常煒拱手道。
 東關橫亙在濡須水上,左右皆是大山,北面為巢湖,在此地大戰,勝了,無法乘勝追擊,敗了,難以退回合肥。
 當年司馬昭東關大敗,七萬大軍進退不得,全軍覆沒,死傷流離,司馬師還特意為此修改了禮製,一切從簡,守喪期間也不禁止婚嫁和入仕。
 所以只有將晉軍吸引到空曠的合肥地帶,才能予以重創。
 孫權在合肥動輒送上十萬人頭。
 桓溫只要再送上一次北伐,江東必亡無疑。
 有時候稍稍戰略收縮,不失為明智之舉。
 此戰失利也可警示諸將,不可掉以輕心,敵人並非隨意揉捏的軟柿子。
 崔宏道:“欲破江東,不在江淮,而在荊襄也!”
 “不錯,欲取荊襄,必先取關中、漢中。”李躍將矛頭重新對準西面的氐秦,感覺此次桓溫出手,跟氐秦的鼓動不無關系。
 秦晉一結盟,兩邊膽子都變大了。
 以前聽話的江東,如今也敢出兵來捋虎須。
 對南面,還是要以攻心為上,真正的敵人在西面。
 不是看不起桓溫,江東也就那麽點志氣,就算桓溫全心全意的北伐,後面照樣有人拖後腿,更何況桓溫一直有自己的私心。
 “臣建議大張旗鼓的邀請苻堅,約其一同攻打江東,平分其地。”崔宏眼珠子一轉,生出一計。
 這是離間秦晉之間的關系,試試兩邊的關系緊不緊密。
 就算不成,也能惡心一下桓溫。
 一年就這麽過去了,新的一年撲面而來。
 新年伊始,盡管風雪交加,鄴城還是一片熱火朝天。
 去年大豐收,家家戶戶都有了余糧,到了年底,買上牛羊肉,回家過個肥年。
 鄴城什麽都缺,唯獨不缺牛羊牲畜。
 去年三萬黑雲軍北上狩獵,收獲不少牛羊回來,梁國山澤林河皆對百姓開放,可以隨意漁獵,肉食不是太缺,一般人家到了年底,總能吃上一口。
 今年鄴城比往年更加繁華,南來北往的商賈帶來各種未見的新鮮東西。
 東海的海貨,遼東的山貨,就連江東的孔雀翎、海珠也有。
 馬顧的水軍還擄掠了幾個倭女,送到宮中,李躍一見倭女又矮又瘦,實在沒有興趣,還給馬顧了……
 鄴城已經成為普天之下最繁華的城池。
 熱熱鬧鬧的過了一個年,上元節,鄴城百姓自發的燃起燈,滿城風雪,點綴上各色燈,別有一番韻味。
 李躍取消宵禁,百姓徹夜歡騰。
 國家強盛,從百姓臉上就可窺見一斑。
 永嘉之亂帶來的深重苦痛,終於褪去了一些。
 新年伊始,大梁帝國又開始運轉,李躍從后宮胡姬們的床上掙扎起來,投入朝政之中。
 桓溫的回復到了,口氣都跟以前不一樣,東關之戰,是江東這幾年來少有的勝利,“陛下既有北土,當歸還淮水以南,兩家方可重歸於好……”
 桓溫當然滿足於一個小小的東關,看的語氣,連壽春都想一並要了。
 李躍大為高興,不怕江東北伐,就怕江東一門心思的窩在長江以南。
 歷史上,蒙古跟南宋死磕了三十四年,了六年時間才攻陷襄樊。
 “江東背信棄義,無禮在先,休怪朕他日伐之,閣下欲取淮南,可速發兵!”李躍也不會廢話。
 詔令剛發出去,苻堅的回信也到了。
 比桓溫油滑多了,說什麽關中疲敝,百姓食不果腹衣不遮體,陛下若欲出兵,他苻堅砸鍋賣鐵也會跟隨,但要支援他五十萬石糧草……
 兩人性格截然相反。
 桓溫年長而氣盛,苻堅年輕而狡詐。
 “將苻堅的信送給桓溫,讓他品評一番。”李躍當起了中間人。
 “如此直接送過去,只怕桓溫不會上當,不如通過校事散播流言。”崔宏越來越有謀士風采。
 “流言只怕也沒多少用處,他們剛剛結盟,正是兩情相悅之際,上不上當是他的事,一次不成,還有下一次。”李躍沒抱太大希望。
 “陛下,袁真將至鄴城。”盧青前來稟報道。
 “走,一起出城迎接。”李躍披上貂領皮氅。
 陳郡袁氏是當年衣冠南渡的士族之一,袁真本身也是名士,在江東有重要影響力。
 給他面子非常有必要。
 至少能讓鄴城的江東士子們看到大梁的誠意。
 羽葆鼓吹,黃麾青蓋,甲士成群,浩浩蕩蕩出城迎接袁真。
 風雪雖停,寒意猶在。
 城外冰天雪地。
 等了許久,終見袁真車馬緩緩而來。
 一見天子儀仗,袁真慌忙從馬車中出來,快步趕來,拱手一禮,“罪臣袁真拜見陛下。”
 李躍連忙扶起,“袁將軍多禮了,勝敗乃兵家常事,不必介懷,以後兵部尚需閣下打理,亦可為朕指點迷津。”
 “臣、已老邁,實不堪如此重任,陛下雖不降罪,臣悔恨無極,只求一宅,頤養天年。”袁真一臉誠懇。
 李躍先是一陣詫異,不過轉念就想通了,在朝中任職,沒有靠山,人生地不熟,是件非常危險的事情,很難立足。
 袁真又是敗軍之將,www.uukanshu.net 在朝中更是寸步難行,容易卷入是非之中。
 與其厚著臉皮當這個兵部右侍郎,還不如借著這個機會退出,為他的兒子袁瑾鋪路。
 袁瑾有尚武堂出身,算是天子門生,前途遠大。
 “袁將軍如何如此?你我君臣好不容易相會……”
 “陛下心意臣銘記五內,然則臣的確心力不濟,前者不慎中桓溫離間之計,險些鑄成大錯,兵部如此顯位,臣實不敢擔之,還望陛下另擇賢能。”袁真去意已決。
 辛粲七十多了,還賴在文學館不走。
 袁真也就六十上下。
 見他心意已決,李躍也不好強留,他這麽識相大家都愉快,留在兵部不見得就是什麽好事。
 勉勵一番,封了一個銀青光祿大夫,再掛了一個雍州刺史的閑職,算是高高捧起。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