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橫刀十六國》第775章 天下
最新網址:

吳會豪強拿到新裝備和戰馬,氣勢都不一樣,一路南下,大梁海軍緊隨其後,水陸並進,前後夾擊,所向披靡。

林邑國節節敗退,不斷向南退走。

鄧遐率一萬精銳先行佔領沿海港口,抓捕當地土人為奴,修建營寨,又從營寨擴建為塢堡。

塢堡一立起來,等於站穩腳跟,有了後方基地。

江東的人力物力從海上源源不絕的輸送過來。

一個小小的林邑自然不是對手。

周止作為吳會士族的武宗,極富韜略,沒有著急進攻南方叢林,也是先站穩腳跟,訓練山越人,以他們為前驅,一口一口蠶食內陸。

山越人在平原上打不贏吳會豪強,卻極擅山林作戰,對付林邑人綽綽有余。

不到半年,基本佔領林邑,林邑國殘存勢力向內陸潰散,難成氣候。

其後,吳會豪強們紛紛在各自的劃定的地盤上建造塢堡。

而他他們的塢堡建起來時,大梁最大的港口金蘭城已經屹立在南海之濱。

朝廷順勢設立安南都護府,以鄧遐為征南將軍,安南都護。

大梁的海軍沒有止步於此,開始向南洋和天竺進發。

東面,隨著遼東海軍的持續襲擾,百濟、高句麗、新羅不斷衰弱,大量人口被擄掠至北海,修建城池。

北地苦寒,俘虜過去,十不存一。

據不完全統計,洪興七年至洪興十一年這五年間,凍死、累死的倭國、新羅、百濟奴隸多達二十萬人。

一座座沾染異族血淚的城池塢堡聳立在北海之濱,同時也帶來了畸形的繁華。

燕然郡王、征北將軍李儀赴任之後,立即展現傑出的治理能力,城池周邊非但可以放牧,還被遷徙而來的中原人開墾出了農田。

耕、牧、漁、獵,四位一體,遷徙到瀚州的梁國百姓日子過得並不差。

李儀招募漠北諸族義從,組建一支由蠻族構成的精銳部曲,號燕然鐵騎,雖然只有四千人,無一不是草原上的勇士,在對其他部落的戰爭中,從無一敗。

短期內將瀚州以北以西的大片草原收入囊中,治下牧民多達兩萬帳篷。

與代國的粗疏管理不同,李儀在瀚州建立學校,強製各豪酋的子嗣入學,學習漢言以及儒家經典。

還設置監察使,監督各部,頒布律法,移風易俗,潛移默化的影響這些部族。

諸部一旦稍有異動,四千燕然鐵騎眨眼即至,雞犬不留。

種種手段,寬猛相濟,將草原諸部收拾的服服帖帖。

奴隸們還修建了一條北海、燕然、代州的官道,沿途建造塢堡為驛站,加強與中原的聯系,使北海的牛羊、皮貨能快速賣到中原,中原的茶、布、書籍等物資能輸送到北海。

除此之外,李儀還在北海之濱修建了一座行宮,以作大梁皇帝避暑之用。

“北海風光別具一格,夏秋尤勝,兒臣建此行宮,略表心意……”

李躍讀著李儀送來的奏表,心中一陣寬慰,幾個兒子都還算有出息。

李儀到了北海,就像變了一個人。

李躍原本想讓他涼快幾年後再踢到海外,如今看來,漠北沒有他,絕不會有今日盛況。

李儀已經成為漠北的頂梁柱,動了他,漠北會跟著震動。

而且別人上去,未必能鎮得住場子,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陛下,崔都督與玄菟郡王上表,準備攻打高句麗。”一旁的王猛拱手道。

“也差不多到時候,高句麗不滅,朕寢食難安。”

環顧大梁周邊只剩下一個高句麗了。

遼東經營這麽多年,等的就是今日,如今糧草充足,裝備齊全,士氣高昂,只差朝廷一聲令下。

一山不容二虎,遼東大地上不允許還有其他國家存在。

不過李儻的進攻並不順利。

高句麗同樣準備充足,城池堅固,士卒還算剽悍。

這一戰打了大半年,李儻隻撈到了幾個邊境小城,士卒傷亡頗重。

不過高句麗傷亡更大。

李儻上表請求朝廷調撥工匠,打造巨型投石車“萬人敵”。

立即在兵部引起了激烈的爭論。

萬人敵是大梁的核心機密,從上至下,每一個工匠都在兵部和工部同時掛名,還在洛陽城單獨開了一坊供他們居住,明有宿衛軍護衛,暗有校事府照看,安全等級不在宗室之下。

以桓衝為首的兵部官員堅決反對遼東軍擁有萬人敵。

“此乃國之重器,若為邊軍所有,他日遼東有叛,中原城池何以拒之?”

甚至有人直接懷疑李儻攻高句麗是假, www.uukanshu.net 索要萬人敵是真。

攻滅代國後,李儻的種種惡行讓朝野上下深為忌憚。

“太子意下如何?”李躍直接將難題拋給李儉。

“兒臣以為,用兵之要,人心、器械二則不可或缺,兄長為國征戰,有萬人敵之助能剿滅高句麗,肅清遼東,此有利於國家。”李儉倒是大度。

他大度,李躍不能不為以後著想,“萬人敵可以給,工匠就免了。”

萬人敵可以拆卸,走水路運過去不難。

一百二十架萬人敵拆卸裝船,從水路進入東海,然後進入遼東。

即便有萬人敵之助,李儻在遼東的戰事也沒有想象當中的順利。

仍是互相拉扯。

朝中有人借機彈劾李儻養寇自重。

“高句麗自西漢立國至今四百余年,非尋常小國可比,李儻雖然戰勝,也沒有戰敗,何必急於一時?”李躍無比淡定。

滅一國不是滅一個部落。

高句麗的韌性不是代國這種部落聯合可以比的,人家正處於國勢的上升期,高句麗小獸林王繼位後,勵精圖治,頒布律法,引佛門為國教,設置太學,改革軍隊,國家力量得到加強。

又聯合南面的新羅、百濟,組成了三國聯盟。

可以說李儻面對的不僅僅是一個高句麗,還有百濟和新羅。

每次正面大戰,百濟和新羅都會側面襲擾。

李躍非但沒有怪罪李儻,還令馬顧、沈勁、盧循等海軍支援,又從中原調撥過去大量的軍械糧草。

滅國之戰,若是不能取得決定性的勝利,就只能靠國力碾壓。

(本章完)

最新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