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橫刀十六國》第475章 碧血
最新網址: 慕容垂說的也不算錯,梁國周邊基本臣服,慕容恪在遼東一時片刻出不來,威脅不大,苻堅對梁國也是客客氣氣。

 但主動南下進攻江東,時機未到。

 江東進攻不足,防守卻是有余。

 李躍眯起眼睛,望著慕容垂,他提出此策,自然沒安什麽好心,要徹底降服這頭猛虎,絕不簡單,“哈哈,道明所言正是!”

 “陛下!”

 “陛下!”

 王猛與常煒趕緊站起。

 李躍揮揮手,示意他們稍安勿躁,“道明勇猛無畏,名動天下,不如代朕伐之,何如?”

 酒桌上說的話,不必太在意。

 慕容垂鼓動南征,那你自己先上,李躍大可在後面坐山觀虎鬥。

 聞聽此言,王猛、常煒都松了一口氣,各自坐回。

 如今的江東已非王謝荀殷時的江東,桓溫行庚戌土斷,整肅吏治,江東實力大漲,倉促南征,只會重蹈歷史上苻堅之覆轍。

 “哈哈,臣的確不勝酒力,失言、失言,讓陛下與諸公見笑。”慕容垂趕緊端起酒樽,向李躍、王猛、常煒謝罪。

 “一樽不夠,當飲三樽。”李躍一臉笑意。

 慕容垂二話不說,連飲三樽酒,借著酒勁拱手道:“宴前無以為樂,臣新學一套劍舞,願獻於陛下及諸公!”

 李躍嘴角微微翹起,自己方才試探他,現在他來將自己一軍。

 慕容垂也是萬人敵之資,十三歲便上戰場廝殺,一劍在手,只怕在座無人能敵。

 若是站在整個慕容氏的立場,慕容垂舍命一搏,弄死自己,梁國立即四分五裂,慕容恪在遼東還真有卷土重來的機會。

 這種事情以前也發生過,曹魏降將郭遁幾次欲行刺劉禪,沒尋到機會,最後刺殺了大將軍費禕……

 “此乃接風宴,而非鴻門宴,不必項莊舞劍。”常煒端起酒樽道。

 “道明有此雅興,朕豈可不允,來人,取朕寶劍來!”李躍心中冷笑。

 這麽多年,為了預防刺客,一直保持著內穿精甲的習慣,而且身邊端酒的宦官,其實是校事假扮的,而李躍本人也是一員勇將。

 慕容垂真動了歪心思,哪怕是萬人敵,李躍自信也能抵擋一陣。

 萬人敵絕非真的能敵萬人,慕容垂在戰場是個勇猛無畏的戰士,卻未必擅長刺殺之道。

 如果拒絕,未免顯得梁國這邊怯了,折了梁國的威風。

 而且漢魏以來,但凡宴會,都有“以舞相屬”的傳統,如果不給面子,兩邊立即反目成仇,歷史上蔡邕流放被赦後,當地太守王智設宴餞行,王智起舞屬蔡邕,蔡邕拂袖而去,王智懷恨在心誣告其誹謗朝廷。

 陶謙參加郡守張磬宴會,還是同郡先輩,張磬屬陶謙舞,陶謙因為少轉了幾個圈,最終兩人反目成仇,刀兵相向……

 慕容垂既然提出來,如果拒絕,必大傷其意!

 “慕容將軍願為陛下而舞,此乃雅事也!”王猛臉頰上浮起兩團酡紅,仿佛也醉了。

 “不錯,道明名動天下,朕知之久矣!”

 寶劍很快就取來,遞給慕容垂,“謝陛下!”

 長劍一瀉而出,清光湛湛,慕容垂吐了一口酒氣,“好劍!”

 話音方落,劍已出手,慕容垂單足後仰,劍如遊蛇,隨身而動,忽而驟烈如雨,忽而輕緩如風,忽而靈動如猿,忽而凶猛如虎……

 配上他挺拔的身姿,雄俊的面容,飄逸的步法,立即引來殿中陣陣喝彩聲。

 之前的那一絲敵意蕩然無存,都沉浸在賞心悅目的劍舞之中。

 慕容垂越舞興致越高,竟開口吟哦起來,“朝發廣莫門。暮宿丹水山。左手彎繁弱。右手揮龍淵。”

 仿佛手中長劍牽引著他走向王猛席前。

 慕容垂出道以來,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也只在王猛手上大敗過。

 王猛也是猛人,對面前的劍光無絲毫懼意,還將酒壺遞了過去,慕容垂右手揮劍,左手接過,當即痛飲之,“系馬長松下。廢鞍高嶽頭。烈烈悲風起。泠泠澗水流。”

 劍舞越發激昂起來,且行且舞且飲且吟。

 李躍聽出這首詩乃劉琨的《扶風歌》,幾句詩詞,英雄氣錚然而出。

 雖然劉琨大業未成,但其氣節一直在天下流傳,北國諸胡亦為其氣節感動。

 慕容垂吟唱此詩,立即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

 “麋鹿遊我前。猿猴戲我側。資糧既乏盡。薇蕨安可食。”

 氣氛越來越高時,慕容垂卻戛然而止,後面的詩也不念了,劍也不舞了,單膝跪於殿中,雙手捧劍,“謝陛下劍!”

 殿中忽而又安靜下來。

 慕容垂此舉是讓李躍親自來取劍,若是換作別人去取,雖然沒多大問題,但慕容垂又是舞劍又是吟詩的,多少有些不尊重。

 這才是這場宴會畫龍點睛的一筆,也是他最後的試探。

 王猛端起酒樽就要起身,李躍一揮手,讓他坐回,然後走下主座,校事緊隨在後。

 嗒、嗒、嗒……

 李躍一步一步緩慢走向慕容垂。

 人常說以詩鳴志,方才劍舞及詩賦,能聽出慕容垂胸中的豪情及志向。

 有英雄氣者,不行宵小之事。

 而有大志之人,不會這麽輕易的斷送自己的性命。

 李躍上前,從容的接過寶劍,慕容垂低下的頭顱就在劍下,心中泛起陣陣漣漪,

 目光落在長劍上,劍身微微泛青,乃是千錘百煉之上品,尋思著如何敲打敲打這頭猛虎,心中頓時有了主意,“鏘”的一聲,還劍入鞘,還於慕容垂手上,“此劍名為碧血, 萇弘死於蜀,藏其血,三年而化為碧。可斬天下不忠之人,不忠之事!”

 萇弘曾為孔子之師,被周人殺死。傳說死後三年,其心化為紅玉,其血化為碧玉,故有“萇弘化碧”、“碧血丹心”之說,以喻忠誠正義。

 慕容垂試探李躍,李躍借劍而隱喻眼前,堪稱畫龍點睛的一筆。

 其實忠不忠誠都無所謂,李躍不是歷史上的苻堅,而這個時代,慕容垂注定翻不起浪花。

 “謝陛下!”慕容垂雙手接劍,不過卻是低著頭,誰也看不清他的雙眼。

 雖然兩邊互相試探,但基本的信任已經建立。

 李躍對慕容垂的印象還算不錯,有勇有謀,雖然有些私心,但還算正常。

 看不出私心才可怕……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