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父可敵國》第82章 耕c禮
太史公曰:‘農,天下之本,務莫大焉。’

 歷朝歷代的統治者,都十分重視農業。從漢朝起,每年二月,皇帝便要舉行親耕禮;三月,皇后舉行親蠶禮,以示身體力行,勸課農桑。

 到了本朝,洪武皇帝乃遍歷饑荒的農民出身,自然更不會例外。

 洪武元年,他便定下了每年春二月吉亥日,由皇帝親自祭祀先農、耕種藉田的耕耤禮。

 次年二月,又在南京南郊建先農壇,以後稷配享。並在先農壇下,開辟了帝王親耕的一畝三分耤田。

 耕耤前一天,朱元璋親自到華蓋殿閱視典禮所用的五谷種子和農具,然後齋醮一晚。

 隨後,這些東西將盛放於龍亭中,先行抬至先農壇。

 耕耤當天早晨,皇帝和太子穿上最隆重的冕服……就是秦始皇穿的,眼前掛個珠門簾那種。

 然後朱元璋和朱標乘坐龍輦,在法駕鹵簿的導引下,率領陪祭的公卿百官浩浩蕩蕩前往先農壇。

 到了先農壇,皇帝便依次拜祭先農太歲、風雲雷雨、五嶽五鎮、四海四瀆和鍾山諸神。

 拜祭完畢,皇帝和太子於具服殿更換布衣芒鞋,下到耤田行躬耕禮。

 先農壇內,一時鼓樂齊鳴,禾詞歌起。

 兩名耆老牽牛,兩個農夫扶著犁,皇帝左手執耒,右手執鞭,行三推三返之禮。太子則手捧青箱緊隨其後,灑下谷種。

 所謂三推三返,就是來回耕三遍地,這對朱老板這種老把式來說,完全小菜一碟,連汗都沒出就結束了。

 然後皇帝登上觀耕台,居高臨下看著從耕的三公九卿依次接受耒、鞭,行五推五返和九推九返之禮。

 “其實,這種假把式是種不出莊稼的。”高台上,朱元璋對太子道:“等咱們回去了,應天府尹還得帶著老農,再重新把地仔細翻耕、耙細、耖平一遍,才能正經的播種。”

 “儀式嘛,就是個象征。”朱標微笑道:“要是按照實際的來,咱爺倆今晚都回不去。”

 “咱們可以做做樣子,你弟弟們那邊可不行……”朱元璋淡淡道:“下回咱要用他們的收成祭祀先農,可不能弄虛作假。”

 雖然觀耕台上只有他爺倆,朱標還是忍不住看了看左右。

 “放心,你老子有分寸。”朱元璋看著觀耕台下的猴戲,沉聲問道:“他們那邊怎麽樣了?沒耽誤春耕吧?”

 “已經安頓下來。兄弟幾個下地的,放牛的,做飯的,各司其職,把小日子過起來了。”朱標心疼道:“就是一天只能吃兩頓,都又黑又瘦了。尤其老六,瘦的下巴都只剩一個了。”

 “那不好事兒嗎?”朱元璋卻高興道:“他哥哥們是去歷練的。咱讓他跟著,主要是減肥的。”

 “爹,你這像話嗎?”朱標無語搖頭。

 “好好,不說這個。”朱元璋馬上轉移話題道:“那他們現在有鹽吃嗎?”

 問這話,是表示自己還是關心其余兒子們的健康的。不是隻關心標標一個。

 “有的。”朱標點點頭。

 “他們又沒錢,哪來的鹽?”朱元璋卻又犯起疑心病來。“不會是韓宜可偷偷給他們的吧?”

 “老六會在放牛的時候采些草藥,老五曬**製了去集上換東西。”朱標忙解釋道。他是知道真相的,但肯定幫著一起瞞老朱。

 “韓宜可那個死腦筋,就不知道偷偷給他們塞點鹽巴吧?”朱元璋卻又換了個角度生氣道:“萬一那幫小子搞不到鹽怎麽辦?身子會浮腫的!”

 “……”朱標這個汗啊,他要是實話實說,老爹肯定又會罵韓宜可弄虛作假。

 兩害相權取其輕。至少在老朱這兒,還是被看成死腦筋更好一點。

 “除了伱弟弟們的事,他還稟報什麽了?”朱元璋又問道。

 “沒說什麽了。”朱標搖搖頭。

 “整個就是塊榆木疙瘩!”朱元璋又氣憤道:“他難道不好好尋思尋思?咱給他密奏之權,難道只是為了方便照看皇子嗎?就不順帶說點別的?”

 “也許韓知縣上任不久,沒發現什麽呢。”朱標道。

 “半年了,不短了。”朱元璋斷然搖頭道:“再說他可是附郭知縣,鳳陽府什麽事情能瞞得過他?”

 “那也可能是真太平無事。”朱標輕聲說道。

 “老大,這話你自己信嗎?”朱元璋冷冷道:“咱的親軍都尉府都髒了,鳳陽老家還能乾淨的了?”

 “唉……”朱標歎了口氣。

 他其實不太理解,父皇為何如此執著於從鳳陽挖黑料?

 因為明擺著的,就是挖出來黑料,也沒法徹查,反而可能打草驚蛇……除非準備好了跟勳貴集團攤牌。

 但現在,王保保還活著,雲貴也沒收復,弟弟們更沒成長起來,顯然還遠不到攤牌的時候啊。

 “標兒啊,咱們老朱家可沒長壽的。你老子四十八了,還有幾年好活?不要老是護著你弟弟們了。”朱元璋也長長一歎,望向北方家鄉的方向道:“得逼著他們趕緊成器,早點能獨當一面了。咱朱家的江山才能穩的住,傳的下去啊。”

 “是,父皇。”朱標點點頭,他飽讀史書,自然知道大明快到了一個新王朝最危險的關口了。

 這個時候統治日短,人心尚未完全歸附,‘天子,兵強馬壯者為之’的思想還留在一代人心中。

 又天下未靖,不能徹底清洗手握兵權政權的功臣權臣。而這些功臣權臣也同樣清楚,自己的命運到了十字路口,不知等待自己的是兔死狗烹,還是君臣始終?

 這種時候,這些靠鋌而走險獲得富貴的功臣權臣,是最容易再次鋌而走險的。

 只是開國君主往往都是最能打的雄才大略之輩,能夠憑借自己在軍民中巨大聲威加以壓製。

 但在開國君主去世,或者垂垂老矣後,往往就會進入危險爆發階段。要是挺不過去,新王朝就徹底完蛋了。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秦為什麽二世而亡?劉邦為何拖著將死之軀也要去平英布。

 曹魏是怎麽被司馬家篡掉的?宋齊梁陳為何更迭頻繁?還有後來同樣短命的隋朝。

 其實唐朝的玄武門之變,站在李淵的立場上,又何嘗不是軍功集團裹挾著老二,對自己政權的一次兵變?

 父皇聽了這麽多書,不可能意識不到這一巨大的危機,正逼近他辛苦創立的大明王朝。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傳諭給平保兒,讓他想辦法給你弟弟們增加點困難,加快他們的成長!”朱元璋最後吩咐道:“比如想辦法,讓他們斷糧……”

 朱標聽了險些從觀耕台上掉下去。

 爹,做個人吧……

 ps.第十章,4000訂加更,本日更新到此結束。補覺去了……順便求票票~~~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