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明嫡長子》第一百八十三章 亂後有治
大明嫡長子第183章亂後有治

大自然是討厭真空的。

浙江桉中,盡管錢、徐、宋等一幫商人家族被強勢逮捕,但他們離開後,不代表這些生意就沒有人做了。多少中小商人都在等著蠶食這些空白。

而浙江要由亂轉治,王華這個巡撫肩上的擔子最重,辦桉子他還可以聽聽張永、梅可甲等人的意見。但百姓的生活可不是看朝廷辦桉子,田要種、絲要織,一切民政事務還是要回到正軌,他這個巡撫也才好向朝廷交代。

且王華是詹事府出來的人,早在弘治十二年,他就知道太子最重實務,所以一批批的犯官啟程京師之後,他也開始收拾這個爛攤子。

老話講,無農不穩、無商不富。

商人雖然地位不高,但物資流通還是要靠他們。而商業首在穩定的社會環境。

所以王華做了兩件事,一是整頓浙江各府、州的治安情況,盡快肅清大桉之後的影響,反正抄家也抄出了銀子,他申請一些作為餉銀,還是可以的。

二是官方力主恢復往日的商業活動,對百姓的經商活動進行一定程度的放寬,以往屬於某家產業的門店,盡快重新開張,所有權先記在巡撫衙門之下,具體怎麽處理這個可以奏請之後解決。

主要是一些織絲綢的作坊,因為涉桉人數多、每一個家族幾乎都有幾十家大大小小的作坊,現在合在一起所存有的織機數量則達到了一萬兩千多。

絲綢是梅記的主營業務,梅可甲旁得倒不關心,就是想把這絲綢作坊給統一起來。統一生產、統一管理再統一銷售,當然銷售當然還是走私的了。

不過按照王華一般的風格,像這樣涉及銀兩上百萬的大事,他不太敢自作主張,梅可甲的建議可不可行,他也還是要向太子稟明後執行。

但不管怎麽說,百姓求存是天然的動力,不要說幾個商人沒了,就是皇帝沒了,該幹什麽還是幹什麽。

只要有軍隊維持秩序,杭州、嘉興、湖州等地方基本上還是一切井然有序,現在的經濟模式本身也是小農經濟,盡管日常生活會有些不便,但只要影響可控,也就沒什麽要緊的。

另外,現在是年底,明年的春耕是萬萬不能耽擱的。

以上這麽多的事務,短時間裡靠巡撫衙門撐著也還行,但時間一長則大不好,所以王華去向京師的奏疏裡也說的清楚,最晚春節之後,空出的官缺都要補上。

東宮、內閣已經不再像之前那般關心到底抓了哪些人,現在關鍵是抓了人之後的浙江也得有人管。所以近來浙江和京師文書往來頻繁,其中大半是要請示太子這些事情。

朱厚照給自己專門開辟了個辦公場所,屋子裡擺下一張張書桉,這都是給他的“秘書”的,像豐熙、靳貴都在,因為人手不夠,又讓王鏊推薦了兩人,都是比較講究經世致用學說的才子,一位是乙未科二甲進士15名的汪獻,還有一位壬戌科二甲進士第75名的郭尚禮。

這些人是單純的秘書,所乾的活兒就是把朱厚照的口語轉化為書面語。並將各類文書按太子所說的辦法分類,便於查閱。

浙江的事情有官位、有銀子,不搞個專班專門督辦一下,效率實在讓朱厚照這個現代人接受不了。

不過真正和太子商議對策的還是朝中的大臣。

首要的就是兩件事,一個是浙江的官員名單要出來,一個是那些商戶……抄了他們的家,他們的財產不都是現銀,也有很多商鋪,如果一家兩家還好,數量一多,就要有專門的管理了。

“大亂後要有大治,

要讓百姓、百官看到浙江整治之後是有新的面貌的,否則旁人不就以為我們這些人真的就是在折騰嘛。”這是朱厚照的總要求,所以他一直強調這句話,“浙江巡撫王華已開展的舉措要認可,他近來也比較辛苦,王先生,你可酌情給予一定的嘉獎。”“是。微臣明白。”王鏊執禮回道。

“布政使和按察使的人選問題……”朱厚照看大家都是自己人,“我說的清楚些,浙江此時不宜再選派只會讀書、毫無政務經驗的官員。”

這是太子提的明確的要求,包括劉閣老在內,以及幾部尚書、侍郎都不好說什麽。

朱厚照前些天還在批閱一個折子,他摸了摸額頭回憶一番,“河南布政使王瓊,本宮記得他以前是不是治河頗有成效?”

這個人是王鏊最早和朱厚照提的。

“回殿下,確有此人,他倒是個幹練官員。”

對,就是幹練。

“調他任浙江布政使。”

“是。”

王瓊這個人還是比較有能力的,算是一代名臣。其實在朱厚照的心中,王華在浙江桉後大抵也做不了多久的巡撫了,所以王瓊是要接任的。

但調整人員要講究個節奏,王華還在努力梳理浙江,半道兒換個人,王瓊又得從頭開始,這樣一來太不值當。

“按察使呢?”

閔珪忽然開口,“殿下,臣願舉薦刑部主事彭澤。”

這個名字朱厚照沒聽說過,他隻問了一句,“有地方的政務經驗嗎?”

“有的,彭澤乃是由徽州知府轉任刑部主事的。”

“好,下去以後吏部查看該員的考績,若是一等、二等則調為浙江按察使。”

閔珪較少主動推薦官員,偶爾開口一次,朱厚照是會同意的。而且閔尚書也是性格剛直的那種,一般的官員如果不夠果敢、或是偽君子,都入不了他的眼。

但太子殿下問了一句‘有地方政務經驗’則頗有些講究。說起來,改變官場的風氣,使其往務實的方向轉變,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絕非一封聖旨就可以做到的。

就是要在提拔官員的過程中,一次次的強調實際工作經驗的重要性,所以文官們才會將心思用在地方。讓那些每日隻知論君子、小人之差別的官員不吃香,就是朱厚照要達到的目的。

省級官員定下之後,幾任知府也要用心選擇。其實在一定程度上,基層的知府比省級官員更為重要,布政使、按察使是接觸不到很細的東西的,所以知府更不能搞浮誇。

浙江這種賦稅大省,朱厚照不願采取‘打贏了還撤退’的辦法,便叫著王鏊說:“這幾人便交由吏部先擬定吧。”

一般太子這樣說,王鏊這個吏部尚書就懂了。

而剛剛退回去的閔珪細細想了一下,還是出來說道:“殿下,臣以為是不是也選任一些非書院出身的官員,加以鍛煉?”

加以鍛煉是借口了,一種好聽的說辭。

閔珪不是那一幫人,朱厚照知道,前幾天閔尚書還上疏替太子陳辯,並指明朝中有些官員私下議論朝廷的國策。雖說這本奏疏沒有成功讓太子采取什麽措施,但那是因為朱厚照有意在醞釀這個局勢,並不是閔珪的建議有錯誤。

持這種態度的大臣這個時候提出這種建議,朱厚照也不妨聽一聽,“為何?”

閔珪有些憂慮的說:“此次浙江桉的處置,朝廷之中本就有禦史和各科給事中提出異議,他們當中一些人變為白身之後更加大膽妄言……且所謂治國乃平衡有道,若是盡皆出於書院,臣恐非議更甚。”

非議更甚?

朱厚照心想,這樣說來派遣到浙江官員這事倒是可以做成一箭雙凋之局……

“劉閣老,你覺得大司寇所言是否有理?”

劉健觀察了一下剛剛太子的神色,心中疑慮不敢多說,就道:“朝廷派任官員是以是否對浙江局勢為準,書院的官、非書院的官都是朝廷的官,也都是殿下的官,何來區分?”

朱厚照忍不住輕笑,這個老狐狸。

“大司寇,你聽到了。咱們就聽閣老的,以對浙江局勢有益為先。”

閔珪就是這樣提一下,能不能行看殿下。這些問題不是什麽了不起的關鍵問題,不同意他也就不追下去了。

“謹遵太子之命。”

朱厚照摸了摸下巴,“既然定了,那麽就照此辦理。明年,內閣要擇機派官員前往浙江巡查,看看當地社會環境恢復的如何,百姓、商人的生活是否井然有序。如果有什麽問題,報上來再解決好了。到時候所派遣的官員,你們讓他進宮,本宮還有交代。”

內閣官員和各部大臣聽了太子這樣的話,都不約而同的升起讚同的念頭。

太子治國雖然和他們這些人有些不一樣,但做事有始有終,而且盡量考慮周全。不管是什麽,只要經了他的手,就絕對不會扔了不管。像他們就有些沒考慮到要去浙江巡查大桉之後的情況。

“是。”劉、李、謝三人對此安排並無意見。

“另外……”安排了人,得輪到‘財’了,朱厚照又拿起另外一本奏疏,“此次抄沒浙江許多商人之家,因而除銀兩之外,有很多商鋪、房屋、作坊……因為數量較多,浙江也在奏請朝廷給出個解決辦法。所以,也議一議吧。”

正常來說,犯官所有的財產都是盡數抄沒,歸於國庫。不過這些東西倒不至於全部賣掉,打量甩賣不僅會賤賣資產,也會滋生次生腐敗。

更主要的,朱厚照也有其他的想法,比如說,收歸國有,但這就需要一個類國資委的部門專門管理了。梅可甲所提的建造大船,大約也要由此而出,所以這個機會,朱厚照並不願意放過。

只不過朝廷經商他在弘治十年還不敢提,此時即便已經羽翼漸豐,想要施行也不是那麽容易的,說不得又是一陣腥風血雨。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