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乾宋》第276章 李存:盤絲洞,朕來了


 就在李存入主東京汴梁城的同時,跟趙構分道揚鑣的宗澤,已經在開德府這裡站住了腳。

 開德府也叫澶州。

 想當初,遼國蕭太后與遼聖宗,親率大軍南下深入宋境。

 趙宋王朝這邊,有的大臣主張避敵南逃,當時的皇帝宋真宗趙恆也想南逃,因宰相寇準的力勸,才至澶州督戰。

 後來,宋軍堅守遼軍背後的城鎮,又在澶州城下以八牛弩射殺遼將蕭撻凜。

 雙方因此簽訂了澶淵之盟,奠定了宋遼兩國邊疆的百年和平。

 宗澤為了來到開德府,一路走、一路打,連著與乾軍的小股遊騎血戰了一十三仗。

 由於開德方向目前並不是乾軍布防的重點——這裡只有一些以都甚至是以什為單位的遊騎兵。

 這使得宗澤每戰皆捷。

 當然,宗澤帶來的人馬也不多,不算後來趙構增援他的那些人馬,他剛來時,手上只有三千人馬。

 不過不管怎麽說,宗澤都算是用武力在開德府這裡開辟出來了一個根據地,並借著這一十三勝,打出了名氣,使得不少潰兵、地主武裝、山賊、土匪前來投靠宗澤。

 這時,早前在李存的命令下,趙桓派出去的中書舍人張澂,在一隊乾軍將士的保護下,帶著趙桓的詔書來到開德府城下,訪尋趙構的所在。

 其實張澂他們這夥人是趙桓被廢掉之前出發的。

 可是,由於一路之上,到處都是亂兵、土匪,黃河也徹底開化了,黃河上的浮橋幾乎全都被折彥質給燒了,難以過河,趙構的大元帥府從相州跑到了大名府一帶,又從大名府一帶跑到了開德府一帶等等原因,張澂他們這一行走了小一個月才來到了開德府城下。

 此前,宗澤應趙構的要求,也為了更好的招兵買馬,一直宣揚趙構就在他的軍中,他這裡就是兵馬大元帥府。

 這也是張澂他們最後跑到開德府這裡找趙構的原因。

 張澂在城下說出他來這裡的原因,讓守城士兵立即前去請趙構出來迎接聖旨。

 宗澤聽說了此事之後,來到城樓上,對張澂說:“我乃副元帥宗澤,張舍人前來所為何事?”

 張澂說:“敢問宗副元帥,康王可在?陛下有聖旨,亟召康王回京。”

 宗澤問:“陛下亟召大元帥回京作甚?”

 張澂答:“今乾軍登上都城城牆,陛下將兩河各州割讓給大乾,兩國已和,陛下亟召康王回京,共議兩國和好大計。”

 宗澤說:“城下之盟,安能作數?且和議便和議,為何要誆大元帥回京,此分明乾賊詭計,我豈能讓其得逞?待我來日親提大軍前往,看乾賊到底如何和議!”

 一聽宗澤這麽說,張澂急忙勸道:“宗副元帥切不可莽撞,不然必誤陛下退敵大計,今有陛下禦筆在此,宗副元帥請看。”

 張澂說完,就請身邊的乾軍將士將趙桓的聖旨射到城門樓上。

 乾軍小校一箭就準準的將趙桓的聖旨射到了城門樓上。

 有宋軍兵卒見此,將趙桓的聖旨撿來交到宗澤手上。

 宗澤看了看,然後就對左右說:“此乃乾賊偽造之,欲害大元帥,不可留,取我火來。”

 宗澤親兵聽言,立即就拿來了火折子。

 宗澤一把火就將趙桓的聖旨給燒了。

 張澂在城下看見宗澤膽敢燒掉趙桓的聖旨,急道:“宗澤,你安敢焚燒聖旨?!你可知,你已然觸犯王法了!”

 連死都不怕的宗澤,哪裡會被張澂嚇到,他大笑道:“張澂,你假傳聖旨,還敢言我觸犯王法?實話與你說,康王大元帥現今就在開德府中,然乾賊若想靠陰謀詭計騙康王大元帥回京,卻是萬萬不可能!乾賊若要康王大元帥,便提兵來打,若誠心通和,便自京城撤軍,不然我必將率軍進京勤王,面見陛下。”

 張澂繼續勸宗澤:“宗副元帥,萬萬不可貿然進兵,壞了聖上議和大計……”

 宗澤不耐煩道:“鼓噪,你若不走,我必出兵擊之!”

 說罷,宗澤就令身邊的小校張弓搭箭,準備射擊。

 張澂見此,隻好與乾軍將士一同撤離。

 此時,趙構早已經到達東平府了。

 而在東平府的這段時間,趙構的大元帥府其實也沒有閑著,他們經過多方偵察,現在差不多已經基本摸清了乾軍的扎寨情況。

 就目前階段來說,乾軍的主力部隊其實還是在東京汴梁城下扎成連珠寨,向東扎至東明縣,向西扎至胙城縣,向北扎至衛南縣。

 這段時間,乾軍之所以沒有過來找趙構的大元帥府麻煩,主要是因為乾軍正在南北夾擊翁彥國所部、汪師中所部、許份所部、郭奉世所部等宋軍的主力,李存準備徹底收復京東東路和京東西路,打通中原地區和南方地區,使得李存在中原地區的地盤和在南邊的地盤先連接在一起。

 如果李存的戰略目標能夠達成,中原地區就可以從南方地區獲得源源不斷的糧食、援軍等支持,這必然會使得乾軍立於不敗之地。

 換而言之,此時李存用兵的方向是南方,而並非是北方,更重要的是,李存想要先消化京畿地區,更確切一點來說是,先消化趙宋王朝的心臟——東京汴梁城。

 不然,趙構也好,宗澤也罷,肯定沒有現在的好日子過。

 而連珠寨的特點就是,各營寨像成串的珠子一樣緊密相連,相互照應,形成一個整體,不會輕易被各個擊破。

 而且,乾軍的各營寨,籬落牢固,無隙可乘。

 這使得京畿地區目前成為一個無懈可擊又極具攻擊力的軍事堡壘,除非真像汪伯彥所預想的那樣,趙構能將趙宋王朝的所有軍隊聚集起來,否則根本就無法與之抗衡。

 至少趙構是這麽認為的。

 所以,在趙桓被廢掉的這天,趙構給兵馬大元帥的幕府下令,令他們對部署在曹州、濮州一帶的人馬,再進行一番整飭,命令各部列寨相望,審勢進發。

 經過進一步的整軍和統計:

 兵馬大元帥府五軍駐扎於東平府:先鋒辛彥宗統五千人,前軍都超統二千五百人,左軍張瓊統二千五百人,中軍張俊統二千人、趙俊統二千五百人,右軍苗傅統二千五百人,後軍范實統二千五百人。以上共一萬九千五百人,包括馬軍在內,號稱總兵四萬人馬,以楊惟忠為都統製。

 駐扎開德府的人馬:陳淬統磁州二千人、洺州一千人,尚功緒統二千人,當景統二千人,王孝忠統一千人,權邦彥統一千人,孔彥威統一萬人。總計一萬九千人,包括馬軍在內,號稱三萬八千人馬,以陳淬為統製,由宗澤統一指揮。

 駐扎濮州的人馬:閭邱升統三千人,姚鵬統二千人,孫振統二千人,總計七千人,包括馬軍在內,號稱一萬四千人馬,由宗澤統一指揮。

 駐扎興仁府人馬:黃潛善統一萬三千人,張煥統二千五百人,高公翰統二千五百人,王善統一千人。總計一萬九千人,包括馬軍在內,號稱四萬二千人馬,以張煥為統製,由黃潛善統一指揮。

 駐劄廣濟軍人馬:丁順統三千人,孟世寧統二千人,溫宗建統一千人,李大鈞統一千人,張榮統一千人。總計八千人,包括馬軍在內,號稱一萬五千人馬,以丁順為統製,由黃潛善統一指揮。

 駐扎單州人馬:王澈統二千人,董誼統二千人,趙某統二千人。總計六千人,包括馬軍在內,對外號稱一萬二千人馬,由黃潛善統一指揮。

 駐扎柏林鎮人馬:劉浩統二千人,白安民統一千人。總計三千人,包括馬軍在內,對外號稱六千人馬,由黃潛善統一指揮。

 共計,截至到目前為止,兵馬大元帥府全部總兵力總共有八萬一千五百人,包括馬軍在內,號稱一十六萬七千人馬。

 在趙構看來,這八萬多人馬看著雖然也不少,但因為他們有的是招安而來的寇匪,有的是收攏而來的潰兵、軍賊,也有臨時組建的勤王兵與民兵,率領這樣的一支雜牌軍,根本無法去跟李存決戰。

 所以,趙構現在一邊繼續派人去京畿地區打聽乾軍的動向和東京汴梁城裡的情況,一邊繼續給宣撫使范訥、北道總管趙野、西道總管王襄、經製使翁彥國、陝西五路經製錢蓋等這些手上有兵馬的趙宋王朝的文官武將送消息,請他們盡快來兵馬大元帥府報道……

 ……

 入主東京汴梁城了之後,李存忙了起來。

 處理趙宋王朝的舊政治勢力。

 處理趙宋王朝的豪紳達官貴胃。

 安置投效大乾王朝的趙宋王朝官員、軍隊。

 安排大乾王朝的官員與趙宋王朝時期的官員就所有部門進行交接。

 接收李存非常看中的火作、火藥作,安置火作、火藥作的作手、匠人。

 篩選東京汴梁城中的匠人,給於重點照顧和優先安置。

 東京汴梁城由於被圍了一個多月,城中居民的生活物資嚴重短缺,需要立即解決,甚至是馬上賑災。

 安置大乾王朝的權貴入住東京汴梁城的內城。

 關注東京汴梁城全面恢復正常的商業買賣。

 全面打擊不法之徒。

 繼續搜尋趙宋王朝的皇室成員和宗室成員。

 安撫民眾。

 查抄被趙宋王朝的豪紳達官貴胃霸佔的土地。

 用以工代賑的方式重新分配土地。

 計劃春耕。

 關注收復京東東路和京東西路的戰爭。

 關注趙構、宗澤他們的兵馬大元帥府的發展情況。

 總之,李存入主東京汴梁城了之後,好像所有急事都一下子砸了過來。

 好在——

 李存早已經不是當初剛打天下時那樣手上連個文人都沒有的義軍領袖了。

 ——在此之前,大乾王朝雖然沒有趙宋王朝的四萬個官員那麽誇張,但六七千個官員總歸是有的。

 而且,早在將東京汴梁城圍起來之前,李存就命令呂將和張世等宰執主持將都城遷移到東京汴梁城來。

 ——其實,這麽做並不穩妥,畢竟防禦設施完善、又有長江天險作為屏障、還是產糧大區的南京金陵城,明顯比現在兵荒馬亂的東京汴梁城更適合當都城。可李存覺得,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再者,混亂的中原地區現在急需歸屬感。另外,南京畢竟有些靠南了,不利於李存控制剛剛收復沒多久又偏遠的燕雲地區,更不利於李存跟金國、西夏、草原諸部等北方的勢力較量。所以,李存否決了那些勸李存將都城留在應天府的提議,毅然決然的將都城遷到了東京汴梁城。

 也正是因為大乾王朝遷都了,呂將和張世率領大量的大乾王朝的官員北上。

 加上,李存手上還有大量的原遼國的官員。

 再加上,李存又收了數量更多的趙宋王朝的官員。

 現在,李存手下絕對可以說是人才濟濟。

 只要李存能將這些人才運用好了,別說這點問題,就是有再多一百倍的問題,都能解決。

 可話又說回來,李存手上就是擁有再多的人才,很多事情也必須得李存親自來處理。

 比如接見趙宋王朝的大臣,將他們拉到自己這邊,而不是讓他們去幫助趙構復國。

 李存最先接見的就是沒死成的唐恪、張叔夜和黃經臣。

 見面後,李存直截了當的說:“朕知你三人乃趙宋忠臣,然事已至此,你三人可以繼續選擇為趙宋盡忠,亦或者有更好的選擇。”

 說到這裡,李存最先看向唐恪:“你若選擇為趙宋盡忠,旁人不過將你與何栗、孫傅之流並列,不言你乃趙宋忠臣,隻言你贖罪耳。朕知你有治國安邦之才,你若選擇為朕效力,朕必重用你。任地時,當你做出成績時,世人便知,非你無能,實趙佶、趙桓不會用人才也。”

 唐恪聽言,古井無波的臉上,不禁有了點變化。

 李存又看向張叔夜:“你文武雙全,戍邊建功,治理地方,剿滅宋江,實乃大才。更為難得,在趙宋大難臨頭之際,范訥、趙野、王襄之輩皆選擇擁兵自保,而你卻選擇親率大軍奮勇勤王。入城後,你屢向趙桓進獻良策,然趙桓皆未采納。故而,非你無能,實乃趙桓非良主。你若選擇為朕效力,朕必重用於你,使你才盡其用,名垂青史。”

 想了想,李存又推心置腹的跟張叔夜說:“不怕與你說,滅掉趙宋,於朕而言,不過爾爾,朕也從未將此放在心上,朕之願,乃西滅黨項,北伐女真,橫掃漠北,為我漢人爭一方淨土。故而,你若為朕效力,必有用武之地。”

 】

 唐恪憋屈,張叔夜其實比唐恪更憋屈。

 就像李存所說得這樣,在東京汴梁城最危急之時,張叔夜不顧一切的前來勤王救駕,又願意舍生忘死的護衛趙桓出逃,可張叔夜的好意全都被趙桓給拒絕和浪費了,而張叔夜給趙桓提得一些好的建議,也全都沒有被趙桓采納,這使得張叔夜空留悲壯,一事無成。

 甚至可以說,張叔夜的滿腔熱血,最後換來的只有失望和窩囊。

 李存又看向黃經臣:“趙宋有四千宦官,能以死報國者,獨你黃經臣一人,難得,難得。”

 接著李存語氣一轉,直截了當的說:“朕看中你的忠義,欲讓你與朕的傳旨宦官劉宣一同管理宦官,誠然,此事須得你願為朕效力方可。”

 趙宋王朝建國之初,趙匡胤規定宦官人數不得超過五十人。

 到了趙光義時期,有所增加,規定宦官定員為一百八十人。

 而到了趙佶、趙桓這一時期,這宦官數量已經達到了四千人。

 李存並不喜歡宦官這種陰不陰陽不陽的人,因此手上原本沒有幾個宦官。

 可李存始終相信,存在就是有道理。

 這宦官在中國歷史上存在了三千五百多年,肯定有其存在的意義。

 關鍵,李存要是不用宦官,趙宋王朝這數千宦官,處理起來也是一個麻煩。

 所以,李存想了想之後,還是決定用宦官好了。

 其實——

 早已經有不少宦官來投效李存了。

 比如,在搜集趙宋王朝的皇室之人和宗室之人的過程當中立下大功的鄧述等人。

 可宦官這種特殊的人群,在李存看來,最重要的就是忠心。

 而鄧述他們這些宦官,在趙宋王朝有難時,不以死報國也就算了,還他媽落井下石。

 李存實在是不放心將這些宦官放在自己身邊。

 因此,要是黃經臣願意為李存效力,李存確實會先用黃經臣和劉宣來管理這些宦官。

 當然,就像李存跟黃經臣所說的那樣,前提得是黃經臣願意為李存效力。

 如果黃經臣,也包括唐恪、張叔夜,以及其他的趙宋王朝的舊臣,不願意為李存效力,現在根本不缺人才的李存,肯定不會勉強他們。

 所以,李存只是見了唐恪、張叔夜、黃經臣,並跟他們說了自己對他們的看法和安排,並沒有非讓他們投效自己,給了他們充分的自我選擇的權力。

 需要說明的是,李存不可能將自己寶貴的時間全都放在這些還說不準會不會投自己的趙宋王朝的舊臣的身上。

 恰恰相反, 李存將更多的時間還是放在了見張邦昌、折彥質、王時雍、徐秉哲、范瓊、曹輔、孫覿等願意投效大乾王朝的趙宋王朝的舊臣身上,安撫他們,聽他們陳述時政,給自己建議……

 別的不說,單單是接見、安撫和安置這些趙宋王朝的舊臣,就用了李存三天時間。

 再加上處理別的急事,李存一連七天,都吃住在垂拱殿中,根本顧及不上后宮中那些女人。

 不過凡事都有個頭。

 經過這七天的忙碌,李存終於將必須得自己親自處理的急事全部處理完了。

 憋了這麽長時間的李存,終於可以進他已經向往了很久的盤絲洞看看了……

 ……

 ……

 求月票!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