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北朝帝業》九百一十五 築沙圍城
最新網址:

正當弘農被齊軍攻破、魏軍大敗的時候,襄陽的軍隊也抵達了伊闕。可是在了解到河洛當下的形勢後,李泰卻不免有些傻眼。

「大塚宰疑似病故,九曲城師旅大潰?」

盡管李泰對於河洛局面早有比較悲觀的預測,但在聽完高樂等人的匯報之後,也沒想到局面竟然要比他想象中還要更加的惡劣。

原本他率兵北進是為了響應宇文泰的告急,結果來到地境之後,需要救援的對象卻已經不複存在。而且看這情況還不僅僅只是白跑了一趟那麽簡單,當中還蘊藏著對於他們整個西魏政權而言都極為凶險的危機。

現在擺在他面前的,要麽是繼續向河洛進軍。可是如今九曲城人馬已經潰敗,而他暫時又沒有進圖河洛的計劃,繼續向河洛進發似乎也沒有什麽意義了。

要麽就此撤退、沿三鴉道返回沔北,然後再取道武關向關中進發,務求盡快趕到關中以掌握宇文泰病故之後所留下來的權力真空。

當李泰皺眉沉吟的時候,帳內屬眾們全都鴉雀無聲。這就是台府的任事氛圍,在做出決定之前群眾皆可暢所欲言、進行充分的爭論,可是隨著做出決定之後事情開始進行,除非李泰明確表態讓眾人各自發表意見,否則便不可對之前的決定提出異議。

在座眾人當中,於謹雖然不是台府屬員,但當他聽到情況如此時,也不由得眉頭緊皺,一時間腦海中全無定計,不知道怎麽補救才能最快最有效的挽回局面。

「眼下河洛賊情如何?」

沉思一番後,李泰又望著高樂說道。

入據新城之後,高樂也快速的布置斥候分散諸方,斥候查探加上此間群蠻所匯報的情況,對於河洛之間的敵情也了解頗為翔實。

聽到大王問話後,高樂連忙又起身說道:「啟稟大王,九曲城駐軍撤離之日,齊軍主力五萬人馬便東去追擊,九曲城有駐軍數千,金墉、河南等諸城駐軍有近三萬眾,但在知我軍進河洛之後,諸城人馬陸續退據金墉城中……」

李泰一邊聽著高樂的匯報,一邊在腦海中勾勒戰況形勢圖,好一會兒之後他才說道:「九曲城既然不守,弘農必然危矣。無論奔赴崤嶺還是轉道武關,都是難解燃眉之急,唯攻敵之必救、重創敵軍,才可解此倒懸之危!」

眾人聽到李泰已經有了定計,各自心內也都暗自松了一口氣,但是接下來具體該要怎麽做,他們還是有點茫然,眼下有什麽地方是他們兵鋒可及而賊又必救的?

「金墉城,大軍直擊金墉!」

李泰看出了眾人的疑惑,直接點明了下一步作戰的目標。

河洛之間情勢在這麽短時間內便崩壞成這個樣子,基本可以確定宇文泰應該已經去世,而大軍內部又爆發出了其他的人事糾紛,有沒有自家老丈人參與其中,李泰並不清楚,但他現在也不敢再對這些家夥抱有什麽太高的期望。

九曲城這一關乎進退的要塞被這麽輕率的丟棄,北齊幾萬大軍西去顯然不可能只是為了郊遊,再下一城的可能同樣極大,甚至如果那些家夥再廢物一點,潼關能不能守住都是一個未知數。

西面無論情況怎麽樣,眼下的李泰都是鞭長莫及,若再繼續貿然追擊,能不能追上西去的敵軍先不說,還將自身的補給線給拉長,放大自身的危機。

這麽多名臣大將出關作戰結果敗壞成這個樣子,現在李泰對於關中的局勢如何也不敢寄望太高。

從最壞的情況來看,眼下就是需要暫時戰略性的放棄關中,以期在河洛戰場上重創敵軍,起碼讓北齊在近年之內都沒有能力再繼續向西、向南大舉進侵,李泰才有足夠的時間收拾國內殘局、消除這一場戰敗所遺留的諸多問題。

「可是、可是之前大塚

宰親統師旅圍攻金墉城,尚且旬日難下,而今城中守軍更多……」

聽到李泰選擇進攻金墉城,高樂又忍不住說道。

「老奴畏我,自縮孤城,讓我能夠從容圍困。圍困金墉城後,賊師若仍受阻潼關以東,則必憂其後路,倉皇歸師以救,屆時遏阻洛川之軍、迎擊新安歸師,分別擊破其軍。」

如果那些家夥還沒有廢到家,能在潼關攔住敵軍自然最好,敵軍進勢受阻則必思退,屆時便可利用南北崤道的路程遠近和路況不同來打上一個時間差,嘗試分別擊敗敵軍。

可如果敵軍突破了潼關,成功進入關中的話,那麽河洛這裡便非其唯一退路了,蒲阪等各處俱可撤往河東。

講到這一情況,李泰語調也轉為沉重的說道:「若真如此,則我便需要盡力攻奪金墉城並複圖河陽,先據河洛再以山南人事投注於此,脅取河北以製賊!」

於謹聽到這話後,忍不住長歎一聲。真要發生後一種情況的話,未來兩方的爭霸便是需要以山南道台府為中心,他們這些人奮鬥多年的關西霸業則就需要被迫放棄了。

李泰自是無心理會於謹此際的感懷,眼下的他還需做好兩手準備,先是吩咐高樂引部前往九曲城北面的洛水下遊因河谷駐防,以阻遏齊軍歸師,然後又著員歸告台府繼續加強軍備,李允信暫時代替賀若敦鎮守江夏以備下遊,賀若敦則率領一萬人馬北去駐守穰城、待命來援。

做出了這些安排之後,李泰便又親率大軍直赴河洛而去。由於之前斛律金采取守勢,主動撤回諸城駐軍,所以此番進軍倒也順利,很快大軍便抵達了洛水南岸。

在前部人馬探查一番後,李泰便也自然而然的選擇了之前宇文泰大軍所進駐的河南城作為大軍駐地,畢竟此城在洛南諸城當中規模最大,距離金墉城也最近,而且還有之前中外府人馬所修造的兵道、土山等諸工事可以利用。

寒冬臘月冰封凍土,不方便進行什麽大規模的土木營建。通過河南城被毀壞的城門和城堞、以及城中被填塞的水井看來,齊軍在撤離城池之前倒是也曾試圖破壞一下金墉城以外的工事,但終究限於天時而效果有限。

不過之前中外府大軍在金墉城外所造的長圍倒是被摧毀不少,眾多的殘垣缺口使得這座長圍形同虛設。金墉城南的土山則被削平小半,下面的土方因為太過厚重而存留了下來。

人馬入駐河南城之後,李泰便帶領一隊親兵策馬來到金墉城外巡察一番,當看到那些被破壞的長圍後,他便忍不住皺起了眉頭。

一般大軍圍城,單憑人馬營壘的話必須要投入數倍乃至十數倍於敵軍的兵力,否則就需要輔助一定的工事,長圍便是最常見的一種,能夠有效的隔絕內外的溝通。

尤其北方的戰爭往往各自都會擁有數量不少的騎兵,如果不能用長圍限制敵軍的發揮,那麽進攻方也是不放心長期駐扎城外進攻敵城的。

李泰翻身下馬,抽出佩刀來砍了砍那長圍短垣旁的土地,刀刃落處顯出幾道白痕,那是凍土被砍碎之後的冰碴。

看到這一幕,李泰也不由得深深皺起了眉頭。他此行所率人馬不過兩萬出頭,甚至都還不如城中守軍數量多,想要對金墉城進行圍攻,勢必是需要仰仗工事。可是看現在這凍土情況,想要在短時間內將長圍重新築造起來顯然是很難的。

「其實可以築沙堤!」

李泰正自皺眉沉吟,突然身後傳來一個聲音,轉頭看去,便見親兵隊伍中的李雅正自小心翼翼的望著自己,他旋即便反問道:「怎麽說?」

「大王若憂如何困城,其實可以築造沙堤。不臨河的沙子松軟易掘,洛水沿岸多可掘取,再鑿冰取水澆築,層層冰封起來堅逾土石。我、我同達摩阿兄等舊在商原

鄉裡遊戲,冬日便曾以此法築圍!」

李雅見大王望向自己,便又連忙說道。

李泰聽到這話後,眸光也是一亮,他想起自己早年的確跟若乾鳳等人講過類似的事情, 只不過時間太久,就連自己一時間都忘了,此時得了李雅的提醒後便又想起來。

於是他當即便又率眾返回洛水沿岸,選擇了一處河沙分布廣泛的沙灘,距冰封的水面更近的河沙都已經被冰凍凝實,但是據此幾步之外的沙子就水分驟減,仍可方便挖取,而那些已經被凍實了的沙塊堅硬的刀劈不壞,也證實了這一想法的可行。

找到了合適的方法之後,李泰當即便命令部眾們開始沿金墉城外築造新的長圍,並著員將這一經驗向去往另一方向的高樂進行分享。

金墉城中,自斛律金以下眾將士們也都密切關注著城外敵軍的動向,當見到敵軍盤桓城外挖沙掘土似乎要築造長圍以圍困城池的時候,許多將士便不由得大聲嘲諷起來。如果事情這麽簡單的話,他們還會任由城南那座土山仍然堆立在遠處嗎?

可是第二天清晨,當看到結合著原本那道長圍的殘垣而又拔地而起的一座新的長圍時,城中齊軍將士們頓時便笑不出了,眼中也都不由得閃爍起驚慌的神情。

「斛律金命喪於此!」

長圍築起之後,仍需繼續加固加高到一丈左右,李泰則讓人在重新平整過的城外土山上懸起一道長幡,上書幾個大字,又恐斛律金不識字而貼心的派人登上土山,用漢話和鮮卑語兩種語言向城內不斷進行喊話。

「拖出百名城中俘虜,城上斬殺立威!」

斛律金看到城外長圍拔地而起,以及土山上的軍士喊話,臉色也是變得異常難看,當即便沉聲下令道。

最新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