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北朝帝業》五百二十三 潁川鎮否
最新網址: 長安城中閑居幾日,待到大行台回歸霸府,李泰便也同家人們離開了長安,返回華州。

 崔謙兄弟倆也同赴華州,等到李泰同霸府交涉請命完畢後便各自赴任,當然前提是得把這份荊州經略計劃做好。

 眼下的華州城中氣氛並不算好,尤其新成立的諸軍軍府都因之前河洛慘敗而籠罩著一層陰霾,許多將士們都擔心大行台或會繼續用兵,一股恐戰的情緒在諸軍之間蔓延。

 不過李泰所在任的後軍軍府卻是一個例外,河洛諸軍敗得多麽慘烈,便映襯的他們戰績多麽輝煌。此番跟隨李泰出征眾將士們,不獨在戰場上繳獲了豐富可觀的戰利品,回到關西後也都各有官爵的升遷,一時間可謂是得意得很。

 這些軍士們刀口上舔血、提著腦袋混日子,即便是明白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的道理,也都少有乖乖恪守中庸之道的,各自載貨歸營後,自然是一番痛快享受。

 李泰返回軍府不久,便被諸將告知,如今他們後軍兵城可是名聲在外,牛羊經過此間都不敢繼續向前。這段時間以來城池內外或燒烤或蒸煮,單單被消滅掉的牛羊便有幾千頭之多,腥膻血氣散出數裡,內內外外都透出一股惱人的暴發戶氣息。

 如果只是自己享受,雖然張揚一些但也就罷了,最要命是這些軍士們還很有分享精神。

 他們多數都是關西各地征召而來的鄉兵部曲,難免會有同鄉親友分在別處行伍,如今風光凱旋,周濟親友的同時順便炫耀一下自己的收獲也是人之常情。

 但這卻直接激發了其他軍府軍士們心中的不滿,大家都是拋出一條命出來當兵作戰,怎麽彼此際遇差距如此懸殊?老子們辛辛苦苦服役操練、上陣殺敵,當然是沒錯的,錯的得是那些庸劣無能的將官!

 所以許多軍士乾脆就來到後軍軍府和營地周邊,想要投靠後軍,最開始還是零零星星的,但近來勢頭漸有猛烈起來,上百人的隊伍都偶有出現。

 營士逃散,諸軍府督將們自是焦頭爛額,一邊約束部伍,一邊來到後軍軍府控訴問責。

 如果這情況只是偶爾幾樁,李穆等人也都不會放在心上,你們管不好各自營卒,還有臉到此問責?真是不知羞恥!

 可今這情況卻成了一個普遍現象,幾乎各個軍府都有投奔而來,李穆等人自然也就不敢強硬對待那些入此問責之人,擔心犯了眾怒。

 李泰得知這一情況後也有些傻眼,沒想到人氣太高也會招惹麻煩。諸軍軍務管理自有法度,他當然也不能放任下屬們收留這些投靠而來的軍士。

 如果這些人是投奔他自己,那倒是……那也不能收啊,雖然養得起,但老大好不容易拉起的隊伍,轉頭被自己給打包收作部曲了,總是有點說不過去。

 發生這樣的情況除了後軍在此番戰事中戰績獨秀、將士們因此待遇優厚之外,也在於霸府中軍新編未久,這些府兵將士們還沒有深刻認識到軍令的嚴肅性,仍然帶有幾分豪強私曲和州郡鄉團的散漫做派。

 歸根到底,這件事責任還是在於李弼這個中軍大都督!

 在共下屬們一番討論之後,李泰便做出如是總結,然後便著令長史陸騰將連日來諸軍軍府所作控訴指責整理成冊,一並發往中軍軍府,並且附言為恐軍士離散,如果李弼不盡快出面解決此事,他可要把這些來投軍士們打包接收了!

 至於李弼要怎麽解決,那就跟他無關了。如果李弼解決不了,他也不介意接替其人擔任一下中軍大都督。

 接下來,李泰自是巡城巡營,將之前隨其東征的將士們召集起來一通訓斥,你們就算再有錢也別燒包成這樣,當著一群餓狼大塊朵頤還他麽吧唧嘴,簡直就是找刺激!一副小人得志的賣弄樣子,怎麽追隨我去創建更加輝煌的戰績!

 遭此一番訓斥後,這些將士們總算也知道稍作收斂,起碼再開餐時記得把爐灶給挪回自家院牆裡。

 軍府中積事處理一番,適逢崔謙也將荊州攻略擬寫完畢,李泰在將之翻閱一番並同崔謙商討略作修改之後,便帶著這份攻略前往台府求見大行台,準備發力謀求這一份職事。

 台府直堂中,大行台宇文泰聽到謁者進奏李泰請見,當即便著員將人引入進來。及至李泰登堂見禮,他便笑語道:“伯山來的正好,方欲召你論事。”

 說話間,他便讓李泰暫且入席坐下,然後又讓在堂屬官將當下正做議論的事情向李泰簡略講述一番。

 李泰雖然撤軍返回了關西,但河南的亂事卻並沒有收尾,諸方應對和行動仍在繼續進行著。

 日前侯景從李泰口中得知西魏軍隊在河洛大敗之後,當即便也不敢繼續再於境中逗留,而是率領所部南去豫州。

 畢竟西魏還只是趁火打劫而被燙傷了手,他侯景才是東魏當下深恨不已的叛徒大敵,既然解決了別處的紛擾,下一步當然還是得集結兵力繼續鏟除他這個二五仔。所以侯景也不敢趁西魏兵力收縮而出爾反爾,北進搶奪之前出讓給西魏的地盤。

 與此同時,南梁方面也是動作頻頻。不獨之前派遣接應侯景的羊鴉仁部已經抵達懸瓠,成功與侯景會師。而南梁建康朝廷更是在八月初正式下達北伐詔令,以其宗室貞陽侯蕭淵明、南康王蕭會理統率諸軍北伐。

 順便還有一事,之前六月時李泰等諸軍還在河洛之間駐守激戰的時候,南梁便以鄱陽王蕭范為征北將軍,趁西魏荊州空虛之際率軍進攻穰城。但因泉仲遵率部南去並聯合荊州當地豪強聚眾自守,蕭范進攻無果之後便還鎮合肥,而其官號也從征北將軍改為安北將軍。

 李泰在聽完這些後,也不由得感慨蕭菩薩這段時間真是燥得很啊,滿腔雄心壯志想要發泄,各處用力唯恐一處落閑。

 至於東魏方面,則就比較平靜,在收復了河陽三城並結束河洛戰事之後便沒有什麽大的動作,主要還是為高歡發喪。

 不過外間雖然熱鬧,跟剛剛經歷過一場大敗的西魏霸府卻沒有太大的關系,宇文泰即便是再有雄心也要受限於實力而不敢再有大圖。畢竟李泰所見軍府的軍務混亂還只是其中一樁,諸如在長安時元魏宗室們蠢蠢欲動的表現也都是暗流隱患。

 如今擺在西魏面前的還是一個內部問題,那就是河南的王思政。

 侯景南去豫州,同南梁羊鴉仁所部人馬會師,算是正式宣告投靠南梁,毀棄了之前投靠西魏的約定。王思政自然也不客氣,以其所部人馬分據侯景南去出讓的地盤,所謂七州十二鎮盡所為所有。

 從理論上來說,西魏此番干涉東魏內亂倒也不算全無收獲,反倒因為王思政的勇於進取而成了目前為止最大的贏家,拓地之廣可謂立治關西以來歷次軍事行動之翹楚。

 但理論上來說,西魏政權才是北魏的法統正朔呢。沒有實力去支撐去實踐的理論,只是鏡花水月一場空。

 王思政雖然名義上佔據了這麽大的領地,但受困於實力,實際佔有的仍然非常有限,僅僅憑著一些據點很難有效覆蓋大片的領土。

 如今西魏霸府大軍新敗,也難及時給予王思政有效的支援。而且就算是派遣人馬增援,王思政是否樂意接受還做兩說。

 眼下堂中正在討論的問題,正是有關王思政立鎮何處的意見。原本在其他勢力撤走之後,王思政是已經分據襄城,可是如今又將所部人馬聚集於潁川,且正式向朝廷上書請求將其行台治所設立於潁川。

 “伯山你新從彼鄉回歸,對於河南形勢想必也了解頗深,依你所見,太原公設治潁川之奏是否可行?”

 之前堂中論事尚無定計,宇文泰見李泰到來,便又向他發問道。

 (本章完)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掌上閱讀更方便。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