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北朝帝業》六百三十七 南都物華
最新網址: 送走了舊人,接下來自然是要安排新人。

 此番台府使派南來的,除了一個取代竇熾擔任防城大都督的侯莫陳瓊之外,還有一個同樣也以勇猛而著稱的將領王傑,以及出身河東裴氏、在職以清正廉明而著稱的裴俠。

 這其中王傑被遣至此乃是為了補充荊州總管府統兵將員,本身並無明確執掌,聽憑李泰差遣。至於裴俠則是帶著明確的職命而來,擔任荊州總管府司錄,乃是僅次於長史和司馬的上佐,掌管總管府內政諸事,並且還兼領了台府設置於此的度支使,監察記錄關中輸入的資財數量和使用情況。

 因為南梁邵陵王蕭綸進入長江中遊的江夏郡,而且在遞交給台府的降書中流露出對於漢東之地的垂涎,為免這家夥狗膽包天的進軍襲擾隨陸,破壞漢東地區的安寧,李泰便著令王傑率領五百精兵南去業已改名安州的安陸駐守,擔任安州防城大都督。

 其實對於這些南梁宗室的糾纏和挑釁,李泰倒也並不厭煩。這些家夥危害性著實不大,但卻能夠給李泰以正當的理由插手那些新附之地的軍事事務,以協防的名義逐漸將這些地方的軍權收取上來。

 至於裴俠這個人,定位則就比較尷尬。

 總管府之前並無司錄一職,府中事務都是由長史崔謙和列曹參軍處理,如今加入一個類似內勤主管的職務倒也不是什麽壞事。

 但是裴俠除了總管府司錄一職卻還兼領台府度支使,是一個擺在明處的大眼線,則就讓人感覺有點別扭了,搞不清楚裴俠這個總務長會將多少總管府的內務向台府進行匯報。

 李泰一開始對此也有點拿不準,不過雙方見面後裴俠用一句話便很快拉近了彼此關系:“舊年在戍玉璧城時,城遭東賊大軍圍困,幸在總管贈送軍糧,那糧餅鹹香宜食,至今仍有回味。敵退之後韋城主亦言,玉璧一戰能夠得勝之本在於總管,戰前總管於我等守城將士已有贈食之恩,之後又有奔襲晉陽迫賊退兵之舉,非此二者,玉璧城即便能守,必然也是加倍的艱難!”

 “玉璧一戰,韋城主與眾守城將士們忠勇堅強、力阻強師,國中群眾有目共睹,如此盛讚實在愧不敢當。裴司錄仁義廉明,我亦久仰獨立君之名,如今終於幸與共事,心內也倍感歡欣。盼望能與裴司錄一同政通荊野,造福一方!”

 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李泰就算心中對裴俠還有所保留,但聽到其人轉述韋孝寬對自己的褒揚,也是不免笑逐顏開。哪怕只是一個場面話,但裴俠既然這麽說,說明其人也是有意交好的。

 當然,裴俠此人究竟值不值得信任,還是要在之後的共事過程中加以觀察和檢驗。

 不過,單從台府這一項任命上也可以看得出宇文泰所面臨的一個比較窘迫的情況,那就是盡管他也有想要監察或者限制荊州總管府與李泰個人權勢發展的想法和行為,但是因為一些原因,執行起來效果卻未必能夠盡如人意。

 就比如裴俠這一樁人事任命,如果人員選擇是對大行台忠心耿耿的心腹之選,那就是扎在荊州總管府的一根刺,哪怕沒有什麽亂七八糟的操作,單單只是就這麽靜靜看著,都能讓李泰和他麾下屬員們倍感不自在,做起事來也難免束手束腳。

 不過能夠達到這種標準的人選本就不多,又有能力管理荊州總管府內部總務的則就更加的少之又少。

 李泰出身隴西李氏,那些關東世族成員與之天生就有一種心理上的親近感,更不要說彼此論敘還多多少少有些親戚關系。而他丈人獨孤信又可以稱得上是鎮兵當中人脈最為廣闊的,本身又榮居柱國之尊。

 翁婿兩人的人脈關系累加起來,基本上已經可以涵蓋西魏內部所有的勢力群體,包括宇文泰自己的兒子都還是獨孤信的女婿、李泰的連襟呢。當然這些人脈關系有深有淺,真要搞到彼此決裂對立這種程度的話,大多數的人脈關系也並不那麽靠譜。不過這只是最極端的情況,彼此間就算有什麽糾紛爭執,也都在竭力避免這一情況發生。

 而且拋開獨孤信不說,李泰至今都仍是以台府忠良、大行台心腹的姿態而自居。誰要敢汙蔑他包藏禍心,我看是你這家夥賊喊捉賊吧!為了阻礙主上大計,竟連我這樣一個忠良心腹都要迫害,這不給你個白刀子進紅刀子出,社稷能夠安穩?

 除了台府委派的這幾人,剩下便是李泰自己又帶來的人員了,自家門中兩個年級與李泰相差不大的侄子,李泰也並沒有直接將他們安排在重要的崗位上,而是留在總管府擔任自己的帳內親信。

 身在這個位置上,雖然沒有什麽職事權力,但卻能夠接觸到大量的軍政機要,並且熟悉了解總管府決策的形成與執行步驟,只要本身稟賦不算太差,個人的能力和眼光格局都能很快得到顯著的提升,是非常適合培養心腹的安排。

 還有一個為李泰迎回家人而立了大功的大侄子李允信,李泰自然也不會虧待他。除了將自己之前的功勳分享,讓李允信官爵晉升之外,李泰還懇請他父親進行主持,正式將李允信列入自家族譜之中,不再只是鄉裡乏甚根據的攀附,而成了實實在在的大孫子。

 李允信此番也隨同李泰歸鎮,而其個人能力也經過了充分的體現,無論是之前配合攻襲晉陽,還是後來潛入晉陽城中並成功將李泰家人營救出來,都體現出其人的精明幹練。

 所以李泰對李允信也是放心任用,直接授任其人擔任郢州刺史,坐鎮漢水下遊的石城。

 石城再往南便是竟陵,之前被荊州總管府所佔據,但又被江陵的湘東王蕭繹付出了極大的代價贖回,如今竟陵則作為雙方的緩衝地帶,並且也是進行互相貿易的地區。對於這樣的邊境重鎮,李泰自然要安排能夠讓他放心的下屬。

 進行完這些人事調整後,時間也已經過去了幾天。而在這幾天時間裡,從關中跟隨李泰來到荊州的那些豪強代表們也都在總管府屬官吏員們的引領下在境內遊走領略一番,並且意識到如今的沔北在李泰的治理下並非蠻荒殘破之地,反而在方方面面都有著極大的潛力,所以各自對於接下來的招商會也都充滿了期待。

 總管府長史崔謙在同李泰共事以來,也漸漸的習慣了這個表弟各種天馬行空的想法和總能別開生面的操作,故而當收到李泰使員快馬送回的招商會企劃書後便開始認真籌備,親自出城在穰城東面的沘水沿岸選定園區,之後便是挑選荊州總管府治下各種人事精華收集進入園區進行展覽。33

 在崔謙的親自主持下,府員們連日來的趕工,終於是將這一片園區布置妥當。園區落成之後,當然不能直白的冠以招商之名,畢竟以總管府名義倡導商賈沽利之事還是有悖關西穩重樸實的行政風格。

 因此李泰在跟府員們商討一番後,便將這一片園區正式命名為南都物華苑,單單在名號上便已經吊足了人的胃口。等到這一片遊園正式開放的時候,李泰便也親臨現場,並在園中露天擺宴、招待關中來人和荊州時流。

 清晨時分, www.uukanshu.net 春光明媚,當李泰帶著他的鼓吹隊伍來到這裡的時候,受邀參會的群眾們也早已經在此聚集等待多時。當聽到那威武氣派的BGM響起的時候,眾人便都紛紛上前,高呼迎接李大將軍。

 李泰先向熱情的群眾們招手示意,然後才翻身下馬,在親兵們簇擁下緩步登上園區門口砌起的高台上,俯視眾人大聲喊話道:“俗諺有謂,千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但王道教化、洽於四海,卻並不因風俗有異而仁義有別。

 荊州地當南北之要衝,四方物事於此交匯融合,古來即有南都之譽,南都物華繁榮博大,舊因戰亂所沒而並不為世所知,日前荊府將士轉戰各方、浴血奮戰,終於令此境重歸太平,百姓樂生、物華漸榮,此日邀聚內外時流聚此共賞,希望能夠群策群力、更創輝煌!”

 聽到李泰這一番喊話,在場群眾們也都紛紛擊掌喝彩,很是捧場,並對苑中的物事充滿了期待。

 (

 有的人死了,但沒有完全死……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掌上閱讀更方便。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