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北朝帝業》六百五十一 忠義之門
九月初,中外府便將具體的征程行期下達到了荊州總管府,而李泰也將要率部正式出征。

 此番中外府倒是沒有給荊州下達具體的征發任務,書令中隻說自量便宜,意思就是在確保防區穩定的情況下當然是出動越多的人馬越好。

 荊州總管府轄區內情況倒還比較穩定,山南地區有安康李氏這一當地豪強與開府令狐延保、泉仲遵、宇文虯等眾多人馬鎮守,縱然當地羌蠻有心搞事也翻不起多大的風浪。

 至於漢東地區,由於李泰通過公審把柳仲禮徹底搞臭,所以無論是民間還是那些地方守戍力量對總管府的服從性都提高許多。再加上李泰對當地一眾豪強的安撫優待,如今漢東已經跟沔北地區進行起人事上的良性互動,完全沒有什麽對抗的氛圍。

 整個總管府治下如果說有什麽隱患需待注意,那還是來自外部與南梁接壤的區域。

 進入今年以來,南梁方面地方的勢力和秩序也發生了一些新的變化。

 首先自然是從三吳地區流竄到江夏的邵陵王蕭綸逐漸站穩腳跟,不久前還瓦解了一次南梁郢州當地針對其人的軍事陰謀,儼然已經在將江夏當作其新的老巢在經營。

 不過這蕭老六的好日子也沒有幾天了,因為下遊又發生了么蛾子。之前主動放棄重鎮合肥的鄱陽王蕭范困蹇江中,移鎮湓城後又與大江對岸坐鎮江州的尋陽王蕭大心交惡。

 蕭大心乃是如今建康朝廷傀儡皇帝蕭綱的次子,與鄱陽王之間互相攻伐,雙方也都沒有精力再去進討下遊的侯景。終究是蕭大心趁著地主之利,封鎖了江州境內的市貿,使得蕭范數萬大軍無所進食,蕭范因此憂憤而亡,其部屬也都四分五裂。

 此時侯景已經控制住了三吳地區,正將兵力向西面轉移,趁著這二鎮交攻之際,便使其部將任約等人進攻江州。

 尋陽王蕭大心因其父親如今在京為帝,心中尚存兩顧,交戰不利後便舉州出降,使得侯景的勢力一舉推進到了江州,而再下一個的目標便是剛剛進據江夏不久的邵陵王蕭綸。

 就算沒有侯景亂軍的進逼,江夏的日子也是不好過。

 李泰日前便同江陵方面溝通過這蕭老六的問題,只不過恰逢蜀中的武陵王蕭紀派遣其世子蕭圓照率兵三萬東出蜀中,名為聽從蕭繹節製,實則觀望試探。

 蕭繹先將蜀中的人馬勸阻安置在了白帝城,然後才又趁任約等亂軍西侵之際,著令王僧辯率領一萬人馬沿江東去,名為迎戰任約,但實際主要還是為了謀奪江夏,並且還宣稱要將邵陵王蕭綸移鎮到長沙擔任湘州刺史。

 只不過之前他在派兵進攻長沙的蕭譽時,也只是宣稱叔叔我啊,是要管教一下你這個小調皮。

 蕭梁這些沿江藩王們之間互動的很熱鬧,但實際上今年最重要而且接下來對江南局勢影響最深的一件人事變化卻並非他們,而是嶺南猛男陳霸先向北翻越大庾嶺、離開嶺南地區,已經將要抵達江南時局最動蕩的區域!

 當然這件事跟李泰距離還是挺遙遠的,陳霸先那一群嶺南老表們無論在地域上還是實力上,都還遠不足以成為荊州總管府的對手。

 雖然眼下無論內部還是周邊都沒有足以牽製李泰大軍動向的戰爭隱患,但李泰針對這一次的東征北討也並不打算投入太多的人力物力。

 他只是組織了五千步騎精銳,將領方面則帶上了高樂、史靜、竇毅和仍然坐鎮三鴉道的郭賢,剩下的便是一眾親信小將諸如若乾鳳和自家侄子們,讓這些少年北去河洛見一見世面,尤其感受一下北齊晉陽兵精銳的戰鬥力之強悍,磨一磨各自身上的躁氣。

 臨行之前,李泰又安排了一下總管府的軍政任務。

 境內各種工農生產和商貿活動要繼續推動發展,像李遷哲所負責的具有戰略意義的蜀中商貿,更要不遺余力的給以支持。崔謙久任總管府長史,各種內政事務輕重緩急當然也都心中有數,李泰對此還是比較放心。

 至於軍事方面,由於大部分的荊州人馬仍然留鎮本治,就算有什麽變故發生也能不失應變的能力,倒也並沒有什麽需要特別強調的事情。

 所以李泰也只是吩咐繼任防城大都督的侯莫陳瓊督促人馬日常操練不要松懈,同時不要短了義陽、三關、安州、郢州等諸邊防重鎮的人事補給。

 九月中旬,李泰便親率五千步騎北上進入三鴉道,與郭賢所部在魯陽會師,稍作休整之後,便派遣高樂率領一千精騎與郭賢一同東去襲取襄城。

 “請問大將軍,此番出征所出動人馬本就不多,正應以精兵急進伊水、出奇製勝,何以要在此分道轉擊襄城?難道還要轉戰河南諸城?”

 聽到李泰做出這樣的安排,拱從其側的帳內大都督若乾鳳便忍不住發問道,而其他的幾名少年親信也都面露疑色,顯然都有著相同的疑惑。

 李泰帶領他們同行,為的就是增廣見識閱歷,聞言後便在地圖上稍作指點並解釋道:“襄城倚關望野,是提控河南之要地。往年我軍自重於沔北,據守三鴉即可,河南縱有強軍遊蕩,亦不足擾我。今者經此北進,襄城便是扼守進退之要地,據此可以泯除側方之擾,兼以看護兵道,以免進退失據。”

 這個道理還是比較淺顯,李泰稍作解釋,眾親信少徒們也都能聽懂想通,但旋即又有人發問道:“既知需要分兵扼守要塞,行前何以不多用人馬?諸方分守,等到抵達前線時恐怕戰力不足啊!”

 這一次發問的是李泰的大侄子、堂兄李裒之子李毓祥,這會兒也一臉好奇的望著叔父。

 “三鴉道本就奇兵之道,若是人馬用多,後勤輜重必然臃腫雜多、進退緩慢。況此境域之內廣有蠻人分布,驚見大軍入此,必然集聚山嶺、設阻自防。一二蠻部尚不足慮,可若是群徒驚恐,行止俱遭限制。群蠻易躁難安,遣使說服要比聚眾擊之更加便利。”

 之前李泰也是一副老子兵強馬壯、無所顧忌的脾氣,哪裡會將區區山野蠻人放在眼中。可是隨著自己主掌一方軍政,行軍用計也是越來越需要考慮性價比。

 蠻人在這一片山野間的流遷繁衍已經進行了數百年之久,茂密的山野中不知分布著多少的蠻部,殺是殺不乾淨的,殺的多了反而會讓仇恨變深。

 所以在能夠溝通交流的情況下還是盡量保持和氣,乾掉當中幾個刺頭就可以了。就算勞民傷財的殺乾淨這些蠻人,這廣袤山野又派誰去居住開發?到最後也只是給其他的蠻人部落清場。

 高樂等人去後到了第二天便率領精騎返回,郭賢則引本部人馬暫時駐守襄城。之所以這麽快便結束戰鬥、奪下一城,並不是荊州兵格外神勇,而是襄城本身便幾乎不設防備。

 去年潁川之戰結束後,東魏將慕容紹宗留在河南,以其接掌河南之地。但久戰之後的河南難以給慕容紹宗提供足夠的給養,所以慕容紹宗引軍南去,結果在壽陽被李泰戰敗、投水而死。

 至於剩下的那些人馬,有一部分也流竄到淮南被合州刺史李伯穆所收編,也有一部分歸為北齊東南道行台辛術節製,剩下的便又分散於河南諸境。

 眼下北齊在河南本身並沒有一個強力的統帥,只有一個北豫州刺史封子繪作為河北豪強代表鎮守虎牢,至於河南其他州郡則多半委任當地豪強,因此地方上並沒有什麽強力的人馬坐鎮。

 隨著襄城被暫時奪來,李泰派往伊川查探的斥候們也引回了一隊人馬,為首者乃是開府李義孫侄子李人傑。

 李人傑二十出頭的年紀, www.uukanshu.net 見到李泰後便哭拜於地:“末將總算等到大將軍率軍北行、重歸伊洛,前者阿叔奉命鎮守伏流城,卻遭東賊強軍圍攻,敗走山野、傷重不治。幸在伊南眾豪義之士相助,末將並眾親屬才得保全……”

 去年東魏大軍圍攻潁川之前,為防周邊諸西魏方的勢力救援潁川,便針對河洛地區進行重點掃蕩,而李義孫那時坐鎮伏流城,也在清剿之列。

 李泰聽到這話後,心中也是頗生唏噓,之前他在河洛之間還曾同李義孫並肩作戰,見識過其人在伊洛之間的蠻部之中所擁有的崇高聲望,卻不想之前話別即成永別。

 “忠義之門,不只有先人英靈護佑,朝廷也絕不會無顧此一門之中的壯烈情懷!”

 李泰連忙上前攙扶起了李人傑,並拍著他的肩膀安慰道:“忠骨壯節有此存續,此番隨軍而行自可痛快殺賊!”

 他們一族雖然只是伊川豪強,但也如同上洛泉氏一般為西魏效力多年,這李人傑的祖父李長壽、父親李延孫和叔父李義孫,全都死在與東魏交戰之中,確實可以稱得上是滿門忠烈。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