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北朝帝業》三百七十四 情義不複
李泰舊鎮三防城時,便已經是領掌近萬人馬,雖然其中相當一部分並非自家部曲,但私曲加上商原招募的鄉裡子弟也有數千,去年白水大閱時便已經能夠拉出一軍人馬。惦

 此去隴右僅僅隻過去了幾個月的時間,他便又帶回了三千隴右健兒,這拉隊伍的本領簡直讓人瞠目結舌。而更令人驚詫有加的,則就是直屬於李泰的部曲人馬便已經達到了六七千眾之多!

 眼下雖然是南北朝末代的後三國時期,但無論是在哪一國,擁有如此龐大規模私人部曲者都絕對的不容小覷。

 哪怕是在賀拔嶽還未身死、北鎮軍頭們各自部曲建制尚自完好的時候,都鮮少能有人擁有如此規模數量的部曲人馬。

 在如今的關西,拋開幾個情況比較特殊的存在,單人擁有如此眾多私兵部曲的軍頭也是寥寥無幾,當然李泰本身也是一個頗為特殊的存在。

 他先繼承了相當一部分賀拔勝的部曲遺產,而後又獲得大行台的著力栽培,小小年紀便被授予大都督職銜並得領陝北三防城建設,接著又因為獨孤信女婿的緣故坐鎮隴右數月,一路來都不乏大佬扶持。

 當然真正讓他得擁如此龐大勢力的關鍵還是在於自己的努力,賀拔勝部曲多是老殘,本身就是一個沉重的包袱,陝北更因稽胡肆虐而淪為胡荒之地,至於隴右,李泰如今所撬動和統合的鄉情較之獨孤信還要更加深刻。

 無論過程如何,如今的李泰的確已經是一個貨真價實的豪強軍頭,若從大統九年他初入關時算起,勢力增長之快實在令人咂舌。惦

 但是大也有大的煩惱,他這麽多的人馬,如果不肯接受被分流拆解,那也不好安置。

 方今西魏國中本就是朝廷和霸府之間互相對峙,若再安置著李泰這樣一支並不屬於他們任何一方嫡系的人馬,無疑會增添更多變數,而李泰也根本不夠資格遊離於他們二者之間左右逢源。

 如此一來,將李泰並其麾下人馬進行外放,承擔一部分邊防任務便是當然選擇。

 諸如河東、豫西與河南等各地也都不乏勢力頗壯的豪強,朝廷和霸府也都給予名位拉攏,但卻鮮少招募他們入朝,一則自然是為了抵抗東魏,二則就是存心提防。

 更何況,在關中相當一部分人看來,李泰所帶回的這三千隴右健兒應該是給獨孤信代持的,而非李泰自己營張的勢力。畢竟他入隴不過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哪有本領造出這麽大陣仗?

 既然如此,這支人馬就更不適合放在長安或者華州這樣的核心區域,誰知道會不會突然暴起、搞什麽兵變?

 這個問題,李泰也早有設想,對於是否能夠長期留守關中平原內並不在意,甚至還隱隱期待能夠被外放鎮守一方。惦

 如今的他已經是兵強馬壯,與其待在關中束手束腳、謹小慎微,一有什麽風吹草動便戰戰兢兢,還不如外出闖蕩,浩大天地、大有作為!

 因此當聽到若乾惠這番感慨後,他便又笑語道:「遭此亂世,無論公卿還是黔首,都不免憂患實多而歡愉殊少。但能聲訊不絕於途,可知行人不孤於道,對人情已經是一大寬慰,實在不敢奢望能夠長相聚首。恩命所使,義不容辭,又豈敢私心竊念、頓足不前啊!」

 若乾惠聽到這話後便又笑語道:「言雖如此,但若能人地兩洽,那自然事半功倍。北州事情,我知你規劃多時,之前轉事隴右時想必並不情願,如今得願受召歸國,那也一定是希望再事舊職……」

 李泰聽到這裡便忍不住連連點頭,越發覺得若乾惠真是知心,將他心思看的透透的。他在陝北投入了那麽多的心力,又哪裡會輕易放得下,之前是猝不及防、迫不得已,但今勢力更壯,自然是希望能夠再返回陝北。

 「固所願、不敢請耳

 。」

 他又搖頭乾笑道,心力雖然很盼望,但也不至於全無自知之明,之前就是因為搞得老大挺不爽才被踢走的,到了隴右又直接破壞了台府偷家的計劃,等到於謹去談判時,轉述老大心意一定要把他搞回來,顯然不是因為太想念,這會兒還不知憋著勁要怎麽收拾自己呢,哪會輕松讓他遂願。

 他之所以大張旗鼓率領這麽多隴右子弟返回關中,也是為了給自己壯膽,警告一下宇文泰老子可不再是人畜無害的霸府下僚,你要敢對我太過分,哼哼……惦

 若乾惠見他如此,便又開口說道:「軍國大事,自需慎重計議,知有良選而不作舉薦,同樣也是有負恩用。你既然不便自請,來日我自助你將此事白於主上。」

 李泰聞言後又是大喜,連忙又向若乾惠道謝。

 自他來到此世,若乾惠就給予了他諸多關照,已經不是幾句感謝能夠報答。這次又是他還未及開口,若乾惠便先主動提出,是真的將李泰當作子侄晚輩來看待。

 李泰也暗自記下這次順道回鄉,一定得給若乾鳳多準備點家庭作業,得讓這小子頭懸梁錐刺股的用功,否則真是有愧這一份交情。

 「不只因你一人,李顯慶本就無意於邊防,赴鎮之後屢屢傳信告請盼望能夠歸事六軍。若能經此調度兩下得宜,那當然也好。」

 若乾惠又開口說道,表示李穆那家夥早已經在北州蹲不住了。

 李泰聽到這話後又是一樂,倒不知他兩人幾時交情如此見好,但一想到商原莊裡跟在若乾鳳屁股後邊的李雅那臭小子,便覺得理所當然。惦

 若乾惠又在帳內招待他們一餐,李泰順便請求了一下力役和給養盡快撥給。

 須知三千人馬的維護消耗可是極大的,雖然這些隴右健兒們離鄉時也攜帶了足夠維持一段時間的物資給養,但馬夫奴丁等役力的需求也是甚大。

 之前返回關中一路因共涼州遷戶同行,自有那些涼州民眾代勞,分別後又快速來到鹹陽,相關的配給自然是越快到位越好。

 若不然,就算人還能熬得住,馬卻受不了。六千多匹駿馬,哪怕只是比例很少的折損都會讓人心疼不已,而且在關中還不好補充。

 若乾惠對此自然是不說廢話,當即便表示明日便會安排人專門負責此事,一定盡快將人物籌措到位。

 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裡,李泰和其麾下這三千多名隴右健兒儼然成了鹹陽大營中的明星人物,不斷有別部將士們慕名而來,有的是因為對李泰的仰慕與好奇,有的則就是想要一覽隴右精騎的風采。

 雖然沒有人再敢如之前那般叫囂挑釁,但是各種友好的切磋請求也都不斷傳入營中。惦

 李泰對此倒也並不拒絕,細心挑選對手,每天安排幾場強度不等的對抗演練。其麾下眾隴右健兒們也都精神抖擻、鬥志昂揚,在各場弓馬演練中都有不俗表現,雖隻新成之軍,但最後數算下來倒還輸少贏多。

 隨著大閱日期漸近,鹹陽大營的軍紀也變得越來越嚴謹,漸漸不複之前的活潑,鐵血肅殺的氛圍快速滋生出來。各路人馬謹守營盤之中,不得軍令不準再擅自出營。

 這一天午後,李泰剛剛在營中巡察一番,便被告知有上使貴客前來叩營,便連忙直赴營門處迎接。

 當來到營門處時,李泰便見到來人乃是許久不見的宇文護,宇文護也向他打了一個手勢,然後便闊步行入營中,著令李泰速速擺設禮儀來承接詔令。

 這詔令便是授予他為車騎將軍並加開府,李泰本以為是要等到大閱結束之後再共參閱眾將一起受賞,卻沒想到眼下便頒授下來。

 盡管之前已經知道會有此事,可當聽到宇文護宣讀詔令後又將相匹配的旗鼓符印等信物一一賜給的

 時候,李泰仍然不免心情激動,但同時心裡隱隱也察覺到有點不尋常。

 宇文護乃是霸府屬官卻並不供職朝廷,頒授開府這麽重要的詔令,怎麽著也得派遣一位台***官過來才像樣子啊。這場面搞得敷衍了事,實在是有點寒酸,好像是不情不願但又不得不如此。惦

 待到宣讀完詔令後,宇文護才又走上前來,眼神複雜的看著李泰,過一會兒才開口道:「我仍有公務在身,不暇久留,待到大閱之後再邀聚幾名友人,共賀伯山登高履新。」

 李泰聞言後便將宇文護禮送出營, www.uukanshu.net 還未及仔細思索,卻發現營外還站立幾人,為首一個赫然是之前台府鎧曹同僚的皇甫璠。

 「皇甫參軍這是……」

 他這裡剛一開口,皇甫璠臉色頓時便是一垮,先是對李泰深作一揖,然後才又示意身後一人手捧計簿上前,苦著臉對李泰說道:「鎧曹前審舊年計簿,查出曾有數類鎧具使於李開府處,名目詳列於此,請開府盡快安排械具歸還。」

 李泰聽到這話後,臉色頓時一黑,沒想到前腳剛升官,後腳追帳的就上門。可問題是,老子做鎧曹參軍時不早把帳抹平了?哪個混蛋栽贓我!

 他心內暗罵著,接過那名目掃了一眼,臉色頓時一僵,見所記錄並不是自己抹去的舊帳,而是大行台前所賞賜的明光鎧等諸類。

 這混蛋他不是栽贓,他就是不講究,送人的東西還帶要回去的!惦

 但問題是,你不講究,難道老子就講究?想要回頭錢,做夢!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