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北朝帝業》九十五 霸府參軍
李泰同蘇綽往長安看望周惠達之後,便又返回了商原鄉裡。數日後,便有大行台使者前來傳召他前往華州謁見。

 他對此自然不敢怠慢,連忙又帶著幾十名隨從,浩浩蕩蕩的回到華州城,來不及返回邸中知會高仲密一聲,便進入了大行台府。

 如今的大行台府仍未改名同州宮,但建築規模已經不遜於長安的皇城宮殿。單單供軍士駐扎居住的兵城便有兩座,內外常年駐扎的將士便有一萬多人。

 各種官員衙舍錯落有致的分布其中,最核心的位置便是大行台辦公與一家人居住的場所。彼此之間界限分明,從早到晚都有軍士把守巡邏。

 李泰走進大行台府,心情也不由得變得有些激動,這裡才算是西魏最高的權力中心。瞧著各衙堂行色匆匆、出出入入的官員,或許他們看似不起眼的一個舉動,就能影響到成千上萬人的福祉憂禍。

 “高平男且先於此稍後,午時之前蘇尚書會接見留堂等候的事員。”

 使者將李泰引至一座大堂的外廊,這裡已經有許多官員排隊等候,有彼此認識的正在小聲交流,也有的正手捧文籍書卷、口中念念有詞,大概是想被接見前鞏固一下記憶,登堂奏告時能有更好表現。

 李泰在隊尾的空席上坐定,左近幾個行台屬員便向他望來。如今的他雖然還沒到人盡皆知的程度,但也不再是寂寂無名。

 “李郎今日入台是有什麽事情?”

 李泰循聲轉頭望去,認出對方名叫柳敏,河東人,之前還入鄉拜訪過賀拔勝。

 他連忙起身笑語道:“行台使者入鄉召見,尚未知是因何而召。”

 柳敏小聲跟旁席一人換了一個位置,落座後便笑道:“台中事程劇要繁忙,不會無端遣勞。郎君才性優秀,時流已經漸知,既然受召入此,像是將要同僚列此了。”

 說話間,他又熱情的向李泰介紹了一下周圍的行台屬官們,並將一些在行台做事的規矩和禁忌詳細告知。如此親切關照,除了賀拔勝的緣故之外,也在於他對李泰印象不錯。

 如此又過了大半個時辰,入此等待接見的官員越來越多,有一些已經排到了廊外,足見行台事務的繁忙。

 終於有吏員搬去了擺在廳堂門前的屏風,官員們開始依次入見,柳敏也跟李泰告辭一聲,返回了自己原本的位置上立定。

 官員們入見的頻率極快,三五分鍾便見一人,很快就輪到了李泰。

 他走入廳堂中略作打量,發現堂中排列著十多個書桉,各有一名屬員文吏坐在桉後,忙碌的翻查抄閱著文籍書卷,將所記錄的事務各依劇閑進行排列整理,有的發呈上桉,有的則就席歸檔。

 廳堂中間的大桉空閑著,上面也堆放著許多的文卷,想來應是大行台入此辦公的位置。

 蘇綽的席位就位於隔鄰左方,他抬頭看了李泰一眼,態度不像平時那麽親切和藹,一副公事公辦的模樣,抬手指了指面前一個座位說道:“李郎且坐。”

 李泰剛剛坐定,蘇綽便就席遞來兩份詔書並說道:“這兩式便是李郎新官告身,如果有什麽疑問,既管道來。若無,那就讓吏員引你往觀堂舍。”

 李泰身體微微前傾,兩手接過蘇綽遞來的告身,低頭一瞧便見到他新的官職:一個是秘書省著作郎,另一個則是大行台墨曹參軍。

 著作郎的官職,李泰倒不意外,之前蘇綽就跟他說過,希望他能為周惠達撰寫傳記。

 李泰之前便請教過表哥盧柔,得知擔任著作郎有一個重要的任務,那就是必須要在任期之內撰寫一份名臣傳。文筆好資歷深的郎官,還可參修國史並寫起居注,是文職官員中第一等的清要職位。

 李泰雖然不怎麽看重他的出身,但也不得不承認,若非出身隴西李氏,憑他的年紀和資歷,是不可能新官上任就直接擔任著作郎這種清貴官職。

 當然,得此授命也在於蘇綽對他的欣賞,他在著作郎職位上,主要的任務就是為周惠達撰寫傳記。

 所謂人過留名、雁過留聲,無論什麽人奮鬥大半輩子,也都希望自己留給後世的形象是正面偉岸的。

 甚至不乏官員子弟賄賂作者、希望能隱惡揚善的事情發生,一般權貴人家也都不敢隨便冒犯得罪這些手握筆杆子的人。

 至於那個大行台府墨曹參軍的官職,李泰就有些迷茫了。從名字來看,這似乎是一個掌管文墨事務的官職,難道是負責製作掌管辦公耗材的?

 又或者大行台打算把他家的印刷產業充公,所以給他安排了這麽一個職位?

 想到這裡,李泰心中的興奮便略有削減,他鄉裡事業雖多,但眼下見利最著的就是公文印刷,甚至還超過了紡車織布的印鈔機。

 他還打算靠著公文印刷盡快完成資本的積累,將自家產業進行一次升級,往軍工冶鑄方面進行發展,真是不舍得將這產業交公!

 他也沒有直接詢問蘇綽,免得對方回答就是這個意思、反而沒了應對拒絕的余地,略作沉吟後,只是發問道:“請問蘇尚書,卑職是就台府辦公,還是要前往長安入朝?”

 《控衛在此》

 這也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問題,如果有的選,他還是希望能在華州上班,一則可以免於涉入西魏朝廷那些糟心人事,二則華州往來商原路程不遠、快馬來回用不了一個時辰,也能兼顧鄉裡視野的發展。

 “著作之事不必專居衙署,文籍采閱著員訪取即可。墨曹事務既繁且要,需要在事台府。”

 蘇綽隨口回答了一句,見李泰沒有了別的問題,便抬手示意他可以離開了。

 李泰見狀便也不再耽誤蘇綽的時間,連忙起身告辭,而另一名官員已經被引入堂中來、與他擦肩而過,讓他更加感受到台府之中務實效率的工作風氣。

 他這裡剛剛退出廳堂,右廊便有一名中年人闊行上前,對著李泰拱手說道:“敢問可是高平男李著作?某名裴漢,今居台府墨曹參軍,與李著作同署並桉。奉蘇尚書使命,於此等候李著作同行歸署。”

 “裴參軍你好,有勞了!”

 李泰聞言後連忙作揖行禮,略作沉吟後便又問道:“敢問裴長寬裴將軍,共參軍是否……”

 “正是家兄,李著作也知家兄躁世薄名?”

 裴漢聽到這話,笑容便親切許多。

 “豈止薄名,如雷貫耳!表兄盧子剛曾作教論,道河東裴氏令孔懷相親友善,實在是天下諸族子弟表率!”

 李泰聞言後又笑著恭維一聲,裴漢的兄長裴寬他雖然沒有見過,但也的確聽賀拔勝與盧柔議論時流,對裴寬評價不低,是河東士人在西朝的代表人物之一。

 裴漢聽到李泰如此稱許其家門風,臉上的笑容也熱情幾分。

 千穿萬穿、馬屁不穿,原本裴漢對李泰的感覺並不算好,他年過而立才在台府擔任一曹參軍,但見李泰這麽年輕便因家世背景與他同起同坐,難免是有些吃味的。

 但見對方並不囂張傲慢、氣焰凌人,他對李泰便也略有改觀,走在前方帶路,並向李泰介紹一下他們墨曹的職事范圍。

 墨曹作為台府下屬一曹,的確正如李泰所料,負責管理台府衙署辦公的墨料消耗,下轄多個包括書寫用墨在內的官造顏料工坊。

 但是除了這些雜事之外,墨曹還具有另一項職能,那就是管理大行台在府中創辦的官學。

 大行台府屬員眾多,對官員的才能要求也都不低。但凡所征辟選募的官吏,未必人人都能勝任高強度的辦公,吏才和知識水平參差不齊。

 因此宇文泰便在大行台創辦官學,讓這些行台屬官們白天辦公,夜晚進修。也因為還要負責教授台府官員們,墨曹也不同於其他曹屬隻設參軍一人,學官們經常屬員並置,各自司掌不同。

 李泰了解到這些後,心裡頓時一樂,這不正是他在鄉裡搞的函授教育?怪不得蘇綽要把他安排在這個位置上,看來對自己精簡辦公程式的才能也頗看重。

 墨曹官署位於大行台府的西南方位,一座獨立的大跨院,院子西面臨著一座兵城,前後兩進的官舍,前面辦公,後面講學。

 除了裴漢和李泰之外,署中還有一名參軍名字叫做薛慎,是李泰之前曾見過的岐州刺史薛善的弟弟,同樣也是河東人。

 三名參軍再往下是兩名行參軍,記書、掌固等吏員二十人,人事結構並不複雜,但相對於其他閑曹也不算小,僅次於功曹、士曹等其他要司。又因為管理著官學,地位在諸衙司中也比較超然。

 留堂的薛慎對李泰的到來也很熱情,兩人之間雖然乏甚交情,但薛慎卻是盧柔的酒友,愛屋及烏下,對李泰也比較關照,並不恃著老資格排斥新人。

 “李郎今日履新,同僚應該祝賀。且從公廨支物,咱們就在署中為李郎賀遷!”

 薛慎大筆一揮,著令在帳上支取兩匹絹,寫下一份菜單,便讓人前往台府公廚去買些飲食回來招待新人。

 眾人聞言後自是笑逐顏開,李泰則就有些傻眼,感情大行台辦公不管飯?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