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滿唐紅》第一百九十四章 廬江王的目的,躺平的杜伏威
李元吉再次考慮起了如何教訓廬江王,並且梳理起了此前考慮到的一些頭緒。

 凌敬在這個時候匆匆出現在了殿內,見到了李元吉以後,也沒有廢話,果斷道:“臣已經問過尹監門了,尹監門說,廬江王除了推舉剡國公為右武衛將軍外,還推舉了秦瓊為右驍衛將軍、樊世興為右監門大將軍。”

 李元吉聽到凌敬這話有點懵。

 廬江王這是想做什麽?

 同時跟他和李世民開團?

 廬江王是活膩味了?

 以秦瓊如今積攢的功勞,做一衛大將軍都夠了,廬江王讓秦瓊去做一衛的將軍,這不是在折辱秦瓊,得罪李世民嗎?

 李淵真要是答應了,李世民能放過他?

 十六衛的大將軍,每一個都至關重要,不僅要論資排輩,還要論功勞。

 秦瓊積攢的功勞,要是在一衛將軍的位置上折損一下,短時間內就沒辦法再出任一衛大將軍了。

 “尹監門還說,廬江王還向聖人推舉了譚國公丘和為信州刺史,高士廉為信州驃騎。”

 凌敬不知道李元吉心中所想,再次開口。

 李元吉眉頭微微一皺。

 丘和此人名聲不顯,但履歷卻驚人。

 初仕北周的時候,便被賜予了開府儀同三司,前隋的時候又爵封郡公,先後出任過多地太守,又被充為了左禦衛將軍,前隋末年的時候出任交趾太守。

 前隋滅亡以後,依附於蕭銑。

 李孝恭征平了蕭銑以後,丘和降了大唐,被授予了上柱國、交州總管、左武侯大將軍、稷州刺史等官職,爵封譚國公。

 《極靈混沌決》

 如今人就在長安城,此前在海池內飲宴的時候,李元吉還見過他。

 高士廉是長孫的舅父,前隋的時候獲罪被貶到了交趾,充任丘和手下的司法書左。

 跟著丘和一起降了大唐以後,被任命為雍州治中。

 也就是雍州牧的左右手。

 這個雍州,指的是九州之一的雍州。

 如今雍州牧由李世民充任。

 也就是說高士廉如今是李世民在雍州的左右手。

 廬江王推舉了羅士信等人出任各種將軍,卻推舉了丘和和高士廉到信州。

 廬江王的目的,李元吉已經猜到了。

 廬江王推舉羅士信等人是假,推舉丘和和高士廉到信州才是真。

 廬江王想將丘和和高士廉弄到信州去幫他。

 因為現在信州的總管就是廬江王。

 而現在的信州,也不是唐以前的那個信州。

 唐以前的信州,治地在今川蜀、鄂、黔地區。

 唐武德二年,為了避諱皇外祖獨孤信的名諱,改為了夔州。

 去歲,平定了王世充以後,李淵置汝陰、清丘、永安、高唐、永樂、潁陽六縣為信州。

 所以大唐現在的信州是汝陰、清丘、永安、高唐、永樂、潁陽六縣,在今皖地一代。

 廬江王推舉丘和去他手底下充任刺史,充當他的左右手,在情理之中。

 畢竟,丘和老成持重,上馬能管軍,下馬能牧民,絕對算得上一個好幫手。

 就是年齡有些偏大,已經七十一歲高齡了。

 但廬江王推舉高士廉充任信州驃騎,就有點耐人尋味了。

 廬江王應該是在蕭銑被擊敗以後,見過高士廉,知道高士廉的能耐,所以不惜冒著得罪李世民的風險,也要將高士廉弄到他手底下去幫他。

 廬江王在這個時候,不惜得罪李世民,也要將高士廉弄到信州去,背後的目的,就值得人深思了。

 “臣斷定,廬江王推舉剡國公幾人,只是一個幌子,他真正的目的是譚國公和高士廉。”

 凌敬毫不猶豫的下了結論。

 廬江王打的一手好算盤。

 廬江王一口氣推舉好幾個人出去,不僅能混淆一下李淵的視聽,也能逼的李淵不好再拒絕他。

 廬江王應該是算準了李淵不會按照他的意圖,亦或者是李元吉和李世民不會按照他的意圖,讓羅士信、秦瓊去出任十六衛的將軍。

 所以李淵鐵定會回絕他對羅士信三人的推舉。

 他再向李淵開口推舉丘和和高士廉,李淵就不太好拒絕了。

 畢竟,他再怎麽說也是李淵的侄子,推舉了那麽多人,李淵全都拒絕了,就有點不講情面了。

 李淵偏偏又是一個很喜歡跟自己人講情面的人。

 李元吉點了點頭,若有所思的看向了凌敬,幽幽的道:“廬江王倒是打的一手好算盤。你一會兒去見一見闞棱,告訴他,讓他想辦法傳話給李伏威,讓李伏威盡快想辦法辭掉身上的其他職務。”

 凌敬愣了一下,一臉茫然的看向了李元吉。

 正在討論廬江王呢,怎麽一下子就跑到杜伏威身上去了?

 李元吉看到了凌敬臉色的茫然,卻並沒有多做解釋,“照我的話去做就是了,順便再去幫我物色幾個求官心切的人,我有大用。”

 凌敬遲疑了一下,見李元吉一點兒也沒有跟他解釋的意思,只能點了點頭,依照李元吉的吩咐去做了。

 李元吉在凌敬走了以後,若有所思的道:“輔公右應該是已經流露出了造反的苗頭了,不然廬江王絕對不會這麽乾。”

 廬江王人在信州,距輔公右可不遠。

 輔公右要是有什麽動作的話,絕對瞞不過他。

 他不惜得罪李世民也要將高士廉弄到手下,明顯是準備等輔公右反了以後,給輔公右一個狠的,奪取征討輔公右的頭功。

 如此一來的話,他跟李孝恭、李道宗等人比,就不顯得那麽廢了。

 想法是個好想法,但腦子有問題。

 把丘和弄到手底下聽用,這沒什麽。

 跑去碰高士廉做什麽?

 找死啊?!

 那可是長孫的舅父,跟李世民連著筋呢。

 又被李淵抬到了一州治中的位置上。

 對李世民而言至關重要。

 李世民怎麽可能放他去信州?

 “不過……李世民放不放,似乎由不得李世民了。”

 李元吉樂呵呵的一笑。

 廬江王雖然腦子不靈性,但卻挑了一個好時候。

 李世民如今在為右武衛大將軍的位置謀劃。

 李建成一旦察覺到了李世民的謀劃以後,肯定會阻止。

 李世民在李建成的阻攔下,想要成功的拿到右武衛大將軍的位置,並不容易。

 但是被廬江王這麽一‘助攻’,李世民應該有九成九的幾率能拿下右武衛大將軍的位置。

 因為李世民一旦跟李建成掐起來,李淵和稀泥活不下去了,他又不肯出去做漁翁的話,李淵肯定會將右武衛大將軍的位置給李世民。

 但同時也會將高士廉給廬江王。

 這叫做一碗水端平。

 在此前許諾太子之位的事情上,李淵對李世民有所虧欠。

 這件事到現在還沒過去呢。

 所以李淵近些日子不好再偏向於李建成,所以一定會將一碗水給端平的。

 “就看李世民什麽時候得到廬江王上書的消息,能不能及時查漏補缺了。”

 李元吉懶洋洋的往坐榻上一躺,笑眯眯的滴咕。

 他能得到廬江王上書的消息。

 李世民肯定也能。

 區別就在於李世民得到消息的時間,可能沒有他早。

 畢竟,這個消息應該只有李淵的近侍知道。

 尹阿鼠經常跟近侍混跡在一起,所以能更早的得到消息。

 李世民可不好跟近侍們混跡在一起。

 近侍們也不敢湊上前去,跟他混跡在一起。

 所以李世民應該需要拐好幾個彎,才能得到消息。

 不過,這些跟李元吉沒有太多的關系,他只需要作壁上觀,看戲即可,順便注意一下,別讓火燒到自己身上。

 然後默默的為李秀寧謀劃,為李秀寧出征輔公右,掃清所有障礙。

 ……

 在李元吉吩咐凌敬去見了闞棱沒多久,闞棱的人就悄無聲息的出現在了杜伏威的府上。

 杜伏威得到消息以後,立馬就明白,輔公右很快就要反了。

 於是乎,闞棱派去他府上的人莫名其妙的消失了。

 他坐著車架出現在了長安城內的街頭,撞翻了裴矩的車架,裴矩摔折了一條胳膊。

 裴矩二話不說,就向李淵上了一份奏疏,直言杜伏威驕橫跋扈。

 其他言官們也紛紛跟著上書。

 反正杜伏威在大唐就是一個‘獨夫’,彈劾他不用擔心被報復,也不用害怕被清算。

 所以言官們有一個算一個,紛紛向李淵上書。

 李淵對於杜伏威此前的恭順表現,還是很滿意的,所以有心做一個和事老。

 但裴矩卻不依不饒。

 杜伏威又是一副認打認罰的樣子。

 李淵只能不好意思的擼了杜伏威所有閑職, 並且罰了杜伏威一年的俸祿。

 裴矩在李淵的勸說下,準備見好就收的。

 但是言官們不乾。

 言官們覺得,今年一年的政績,大概就落在杜伏威身上了。

 所以逮著杜伏威猛噴。

 什麽杜伏威府裡的狗衝著隔壁叫喊了兩聲,嚇到了隔壁有人瑞之稱的老人;什麽杜伏威府上的門子,駕車從某一坊路過的時候撞到了人等等。各種離譜的借口都被他們搬到了朝堂上。

 一時間,彷佛杜伏威連呼吸也是一種錯。

 杜伏威對此‘誠惶誠恐’,遣散了府上的人,隻留下了幾個老仆,又大開府上的中門,不分晝夜的守在院子裡,讓所有能路過他府邸的人都能看到他,以此向所有人證明,他現在真的是一個人畜無害的好人。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