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滿唐紅》第八百八十六章 誰來監國?
最新網址: 你就說你願不願意擔這個逼死忠良的名聲吧?!換做是以前的話,李淵可不會在乎這個,什麽忠良不忠良,什麽名聲不名聲的,只要你敢擋我的路,你別說以死相逼了,你就算帶著全家人一起上吊,李淵也不會在乎。

 現在不一樣了,李淵身份高了,成天下第一人了,他所作所為都被天下人看著,他的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天下人對他的看法,所以他得愛惜自己的羽毛。

 李綱是他的心腹,還是在他心裡分量相當重的心腹。逼死了李綱,不僅會毀掉他好不容易經營起來的羽毛,他自己也會心痛不已,他根本下不了這個決心。

 所以他口氣沒有之前那麽強硬了,態度也沒有之前那麽風輕雲澹了。

 “你這個逆子,就是喜歡跟我唱反調!”李淵惡狠狠的說著。如果不是懷裡有心愛的孫子,估計早就暴跳如雷的喊起來了。

 不等李元吉搭話,李淵又憤憤不平的道:“那你告訴我,你不讓我領兵出征,你準備用誰來節製李靖?據我所知,你此次所選的人當中,可沒有一個是我們自己人!”聽到李淵這話,李元吉才明白李淵為何會突然提出來要禦駕親征了。

 說到底就是李淵信不過別人,怕別人掌了兵權以後對李氏不利。這符合李淵一貫任人唯親的做派。

 作為一個經歷過亂世,又在亂世中闖出一片基業的人,見慣了爾虞我詐,也見慣了今天你反這個,明天他反那個的場景,對人有所提防,信不過外人,隻信自己人,也在情理之中。

 如果不是李氏嫡系一家子只有五個人,他不可能用五個人闖出一片基業的話,他估計連李神通、李神符那些兄弟,李孝恭、李道宗那些侄子都信不過。

 畢竟,他當初可是造的他表弟的反,他表弟的母親,也就是他姨母獨孤氏當初待他如親子,為了讓他跟楊廣等人一起在宮裡深造,甚至不惜跟楊堅翻了臉,逼的楊堅不敢回宮(楊堅懼內,被逼的離家出走,傳得很廣,非杜撰)。

 人家為他都做到這個份上了,他還是造了人家兒子,自己表弟的反,他又如何信得過那些堂兄弟、堂侄呢?

 這是他的經歷賦予給他的性子,你可以不讚同,但必須承認它的存在。

 “為何要節製李靖,為何不給李靖足夠的信任呢?”李元吉反問。李淵一下子惱了,顧不得心愛的孫子還在懷裡,義憤填膺的喊道:“當初你表叔楊廣就是這麽想的,所以他死了,而我卻接替了他!”這話聽著有點不講道理,但事實就是這樣的,讓人無從反駁。

 李元吉不得不換一個角度來說服李淵,

 “那父親覺得誰能壓李靖一頭,成為征討突厥的主帥?”李淵下意識的就要開口,只是話到了嘴邊卻遲疑了。

 選誰呢?李建成、李世民?那兩個逆子放出去,那他以後就不得安寧了,大唐也一樣。

 李神通、李神符?李神通的能耐倒是夠,也壓得住場,可問題是李神通如今已經是宗親中的第一人了,再來個滅國之功,那封不封,賞不賞?

 封賞的話給什麽封賞?封一個親王?那他能不起異心?開了這個頭,那其他的郡王們能按耐的住?

 一個兩個都擁有了他兒子和嫡系才能擁有的待遇以後,過個三兩代,嫡系還能站住腳?

 李神符倒是能壓得住場,但能耐不夠,萬一因為他的原因導致大唐征討突厥的戰事功敗垂成的話,那大唐的損失就大了。

 李孝恭、李道宗?前者跟李神通一樣,封無可封,賞無可賞了,後者不僅能耐不夠,也壓不住場子。

 以李靖和李世勣的智慧,後者會被他們玩的團團轉。至於其他的,還不如這幾個呢。

 “讓你三姐去!”李淵在遲疑了半天以後,突然開口,給了一個出人意料的人選。

 李元吉一下子都不知道說啥好了。任人唯親可以,但也不能見閨女好欺負就欺負閨女一個人吧?

 !

 “父親,難道給您遞話的人就沒告訴您,我準備親自去督戰嗎?”為了避免李淵再說出什麽令人無語的話,李元吉乾脆拿出了絕殺。

 派其他人去節製李靖,那由他親臨戰場去親自節製李靖好?他倒是不擔心李靖會起異心,會造大唐的反。

 他純粹是不想錯過這場青史留名的戰事,哪怕他上不了戰場,他也想親眼看看。

 當然了,他也想避開隨後而來的世家大戰,避開一個兩個的關系戶上門求救,或者請他出手調和。

 這可是他一手謀劃的,雖然事情發展到了現在,已經跟他最初的謀劃出現了很大的出入,但最終的結果依然是他想要的,他又怎麽可能會留在長安城內,被人逼著去破壞這件事呢?

 雖說以他如今的身份地位,只要他狠下心來,沒人逼得了他,可問題是,面對有些人,他狠不下這個心來。

 比如說同床共枕多年,還為他生了一子一女的楊妙言。如果說在隨後的世家大戰中,楊氏有滅族之禍,楊妙言哭哭啼啼的求上門,跪在地上求他幫忙,他很難拒絕。

 他可以不被這個時代的那一套宗族為重的規矩所束縛,但不代表楊妙言也不會。

 眼下楊氏雖然吃了個虧,可那是貪心所致,所損失的也是從別人那裡巧取豪奪來的,並沒有什麽大損失,也沒有什麽大危險,所以楊妙言可以視而不見。

 但要是楊氏吃了大虧,原本的利益受損,甚至有滅族之禍,楊妙言又怎麽可能無動於衷呢?

 所以為了避免一個兩個的找上門,哭哭啼啼的求他親自出手破壞他自己的謀劃,他還是躲出去為好。

 李淵不知道他話裡還潛藏著深意,但光是聽明面上的意思就暴跳如雷了,

 “你要親自去督戰你為何不早說?!你是在戲耍我嗎?!”李承德被李淵暴跳如雷的喊聲給嚇到了,憋起嘴都開始哭了,眼淚一顆一顆的往下滾動,但李淵依舊不為所動,橫豎也要問兒子要一個解釋,可見李淵是真的被氣到了。

 李元吉走上前,一把從李淵手裡拯救出了李承德,交給了伺候在一邊的女官以後,插科打諢道:“您生氣歸生氣,別嚇著您孫子啊,這可是親生的。”李淵這才反應過來,氣休休的瞪了兒子一眼,去女官手裡奪孫子。

 女官就像個木偶一樣,站在那兒任由李淵去奪。在這種事上,她是沒資格有主見的,甚至連給意見的權力都沒有,只能任憑擺布。

 不止如此,女官其實還有點怕李淵,因為李淵殺起宮人來絕不手軟,而且還是一宮一宮的殺。

 在宮裡做事的,除了劉俊等勉強上得了台面的,還真沒有不怕李淵的。

 李淵在女官小心翼翼的神情中奪回的愛孫以後,一邊哄愛孫,一邊吹胡子瞪眼的看著李元吉道:“你就是個逆子!還是我乖孫乖!”李元吉忍不住翻了個白眼。

 您這不是廢話嘛,他這個年紀都不能自理,他要是不乖就怪了!

 “你出去以後,準備讓誰來監國?”李淵在發泄了一番心中的怒氣以後,說起了正事。

 一般來說,皇帝禦駕親征,都會讓太子來監國,由宰相和武勳當中的某一位大老來輔政。

 可李元吉又不是大唐的皇帝,讓李建成出來監國他也不會答應, 至於讓李承德監國嘛,他一丁點大的能監個屁國。

 所以由誰來監國就成問題了。此前唐突慶州之戰的時候,李元吉讓李綱、裴矩、蕭瑀、陳叔達四人監國,由李秀寧率軍守衛長安,由李淵暗中盯著。

 現在聽李淵的意思,李淵是不準備管了,又或者還有其他什麽心思。所以必須選出個監國的人來?

 李元吉疑問道:“此前讓李綱、裴矩、蕭瑀、陳叔達四人監國,由我三姐率軍鎮守長安,不是挺好的嗎?”言外之意,這一次也可以效彷上次。

 但李淵明顯對這個安排不滿意,瞪著眼道:“你別忘了,上次你讓他們監國,最後出了問題,還是我出面幫忙料理的首尾!”李元吉忍不住道:“上次是事出有因……”李淵不等李元吉把話說完就重重的冷哼道:“大權豈能旁落?!”李元吉瞬間明白了,這才是李淵不同意讓三宰監國的主要原因。

 不過他總覺得李淵還懷有其他目的。畢竟,上次他讓三宰監國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掌上閱讀更方便。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