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滿唐紅》第八百三十章 假慈悲的李元吉
李綱被李神通這話氣的是吹胡子瞪眼的,他素來剛正,怎麽可能收人黑錢。

 李神通純純的是在惡心他,可他卻不好反駁李神通,因為誠如李神通所言,人證物證聚在的事情,他縱然有疑惑,也不好強辯,更不好仗著身份去幫鄭氏說什麽,因為那麽的話就失去了公允。

 畢竟,李神通、屈突通、秦瓊等人現在才是受害者,鄭氏則是最大的嫌疑人。

 他不幫受害者說話也就算了,還一個勁的幫嫌疑人說話,這傳出去了讓人怎麽想?

 哦,素來以公正聞名的李綱,在遇到事情的時候,不幫受害人說話,反倒為嫌疑人說話,那公正在何處?

 李綱當即甩起了衣袖,氣哼哼的坐下,懶得再跟李神通鬥嘴了。

 他跟鄭氏又沒什麽交集,也沒有什麽利益上的往來,他之所以站出來說話,純粹是覺得這件事可疑。

 如今李神通指責他不公正,他就不想再慘禍此事了。

 畢竟,這件事鬧的動靜不小,處理不好引起的動蕩也大,李神通等人聯合著所有武勳,又是一副不死不休的架勢。

 他又不是鄭氏之主,鄭氏之主也沒有拜到他門下認他做乾爹,他還沒必要賭上一切去幫鄭氏開脫。

 鄭氏死不死跟他又沒什麽關系,也不會影響他的地位,以及他背後氏族的利益,他犯不著去損己利人。

 裴矩見李綱被李神通懟的說不出話了,臉上閃過一道苦澀。

 沒有了李綱幫忙,他一個人不可能是李神通等人的對手,再跟李神通等人辯駁下去,也只是自取其辱。

 畢竟,他也就是年齡大了一點,佔了一點尊老的便宜而已,論資歷、論身份地位、論門生故舊,他樣樣不如李綱,在朝堂上還沒李綱那麽大的面子。

 更重要的是,李綱為人剛正,敢跟人死磕,哪怕對面站著的是皇帝,李綱也不會慫。

 而李綱的所有對手會顧及李綱的身份,以及李綱的各種背景,讓李綱三分,不跟李綱死磕到底,也不願意背逼死李綱的名聲。

 所以有李綱作陪的話,他有硬剛任何人的底氣。

 沒李綱作陪,他又沒有拿命跟對方拚的勇氣,自然也沒辦法讓對方讓他三分,討不到便宜。

 所以眼看著李綱偃旗息鼓了,他即便是有心多說兩句,也沒辦法說出口了,只能泱泱的坐下。

 李綱和裴矩不開口,其他文臣根本不是李神通的對手。

 李神通連理都懶得理他們,直接奏請道:「殿下,人證物證確鑿,您還在猶豫什麽,難道您要縱容惡人為惡,鼓勵各家私藏甲胃,鼓勵各家以死士相拚嗎?」

 此話一出,即便是李元吉「非常不願意」跟世家交惡,也不得不做出決斷了。

 李元吉面露掙扎道:「我覺得李公和裴公的話還是有些道理的,鄭氏固然跋扈,但絕對沒這麽大膽子。」

 李元吉現在在裝好人,目的就是不引起其他世家豪門的懷疑。

 畢竟,皇室出手針對鄭氏,跟軍方出手針對鄭氏,完全是兩碼事。

 如果讓世家豪門知道是皇室在針對鄭氏,那麽消滅鄭氏的這件事鐵定會做不成,鐵定會步之前的後塵。

 因為在世家豪門眼裡,他們可以被其他世家豪門所滅,也可以被其他勢力所針對,唯獨不能被皇室所針對。

 其他世家豪門、其他勢力針對他們,那都是為了利益,為了恩怨,即便是會對他們下重手,也不會將他們斬草除根,挖他們的根基。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

 p】

 皇室就不一樣了。

 皇室出手針對他們,那就是要對他們斬草除根,挖他們的根基。

 這是他們不能忍受的。

 李綱和裴矩聽到這話,齊齊的點頭。

 一些跟鄭氏有交集的世家豪門的代言人也想趁機說兩句。

 只是還沒等到他們開口,李神通就毫不猶豫的嚷嚷道:「難道殿下覺得臣夥同大理寺、刑部、雍州牧府、長安萬年兩縣的官員栽贓鄭氏不成?」

 李元吉臉上的掙扎之色一下子更濃了。

 李神通有這個能力,但李神通跟鄭氏無冤無仇的,沒必要去栽贓鄭氏,更沒必要放著「真凶」不著,去找鄭氏的麻煩。

 畢竟,皇室不給李神通撐腰的話,李神通碰上了鄭氏,也是兩敗俱傷。

 所以李神通完全沒有找鄭氏麻煩的理由。

 至少明面上看是這樣的。

 李綱和裴矩被李神通這話說的更沉默了,其他想趁機說兩句的世家豪門的代言人也***沉默了。

 李孝恭在這個時候冷哼道:「鄭氏今日敢私藏兵甲,敢派人刺殺我堂弟,明日就敢造反,敢刺殺我們叔伯兄弟,所以鄭氏必須為此次所作的事情付出代價。

 誰敢幫鄭氏,就是跟我們叔伯兄弟為敵,我雖然沒什麽大能耐,但一樣能讓對方不好過。」

 李孝恭此話一出,起到了一錘定音的效果。

 一眾跟鄭氏交好,想著幫鄭氏說話的世家豪門的代言人,瞬間閉上了嘴。

 李孝恭等於是明著告訴他們所有人,我跟鄭氏已經結下死梁子了,我必須讓鄭氏付出代價不可,誰敢幫鄭氏跟我為敵,那就別怪我斷誰財路。

 在蘇定方去了代州以後,漕運和海運的掌控權就由李孝恭代為掌管了,李孝恭還掌管著朝廷已經開設好的六處邊市。

 如今許多世家豪門都在借著邊市和漕運、海運撈錢。

 為了鄭氏,放棄在邊市和漕運、海運上撈錢,他們可不願意。

 所以在盟友和利益之間做選擇的時候,他們果斷的選擇了利益。

 盟友一直都有,利益可不是一直都有。

 況且,鄭氏在面對同樣的選擇的時候,也不會放棄利益,選擇他們,所以他們放棄鄭氏,不會有任何負罪感。

 怪隻怪鄭氏運氣不好,派人去張氏的莊子上殺人,還留下了證據,還被人抓到了。

 如今引起了公憤,連大唐的掌權者都被逼到牆上了,他們縱然跟鄭氏有些關系,也幫不上鄭氏。

 至於真相……

 在絕對的利益面前,真相還重要嗎?

 真相能讓他們每一年分得幾十萬貫嗎?!

 「殿下,人證物證俱在的事情,您還有什麽好猶豫的?僅私藏甲胃一條就足以將鄭氏盡數誅滅,難道您要因為您心裡的一點疑惑,罔顧這一條禁令嗎?」

 李孝恭在鎮住了世家豪門的代言人以後,大聲的質問。

 私藏甲胃,是一道紅線,是一道歷朝歷代都非常重視的紅線,越過這條紅線的,都必須死。

 李元吉縱然有所疑慮,為了大唐的穩固,為了大唐的安定,依然得不遺余力的維護這條紅線,所以在李孝恭的質問聲中,「為難」的歎了一口氣,皺著眉頭道:「既然你們都認定了這是鄭氏做的,那你們就去鄭氏搜查,如果搜到了其他甲胃,或者其他確鑿的證據,證明鄭氏確實私藏了甲胃,並且派人屠戮了張氏的莊子,那麽就以謀反罪論處。

 若是什麽也沒有查到,那我就得好好的問問你們,是誰給你們的底氣讓你們衝我大呼小叫的,又是誰給你們的底氣,讓你們逼我做決斷的。」

 李神通、李孝恭、屈突通、秦瓊等一眾武勳,齊齊大聲應允。

 「喏!」

 至於最後一句話,他們都當沒聽見。

 文臣們也是這般。

 因為話都這麽說了,那李神通等人即便是在鄭氏什麽也沒查到,也會想方設法的在鄭氏查到點什麽,所以鄭氏的結局已經注定了,不會有其他的結果。

 「都散了吧!」

 李元吉氣哼哼的甩起了衣袖,宣告了一聲,離開了太極殿。

 李神通在殿中侍禦史宣布了散朝以後,立馬著急起了受害者,匆匆往宮外趕去。

 文臣們在簡單的交流了一會兒以後,也快速的往宮外趕去。

 只不過,文臣們可不是急著去給鄭氏報信,而是急著回去跟族裡的人商量,如何趁機吞並鄭氏的一切。

 反正鄭氏馬上要被打上謀反的標簽了,根本沒辦法救,那還不如趁著鄭氏倒台之際,侵吞一些鄭氏的產業,以此來壯大自己。

 畢竟,你不吞的話,別人可就吞了。

 與其便宜了別人, 不如自己趁早下手。

 就這樣,以李神通為首的軍方「狩獵團」,以及以蕭氏為首的世家豪門「狩獵團」一起湧向了滎陽。

 鄭氏得到消息的時候,李神通已經帶著人出了潼關。

 鄭氏沒有天真的選擇為自己自辯,也沒有天真的以為李神通在滎陽搜不出什麽,他們果斷分離出了一支族人,逃亡了突厥,又分派出了數支族人,分別往不同的地方逃亡。

 鄭氏之主花費了巨大的代價,買通了李神通的狩獵團,以及世家豪門的狩獵團,讓他們開了一道口子,然後派人星夜兼程的趕到長安城向鄭觀音求助。

 鄭觀音得到消息的那一刻,再一次的派人約見李元吉。

 地方還是宮內的南海湖上,地點還是那一艘龍船。

 只不過這一次鄭觀音沒有選擇以色娛人,而是選擇了正正經經的談判。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