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滿唐紅》第八百五十五章 老賊
李元吉這話等於是挑明了說李世勣不是啥好人。

 李世勣苦笑著道:“殿下恐怕對臣有所誤會……”

 誤會?

 能有什麽誤會?

 正史就先別提了,演義裡都不敢把你寫成好人,只能給你套一層道士的皮,讓你做神神鬼鬼的陰謀家,你告訴我你能是什麽好人?

 李元吉呵呵笑著盯著李世勣不說話。

 李世勣被看久了,即便是城府極深,此刻也不得不微微垂下頭感歎道:“罷了,殿下既然非讓臣陪襄邑王走一遭,那臣就舍身飼虎,陪襄邑王走一遭吧。”

 早這麽說不就完了?

 害的我多費唇舌?

 至於說去舍身飼虎,李元吉是一個標點符號也不信。

 就李世勣這種級別的陰謀家、軍事家,去了突厥以後,他和蘇尼失誰是虎還不一定呢。

 保不齊蘇尼失被他賣了還要幫他數錢。

 要知道,歷史上這貨砍女婿的事,做了可不止一次。

 頭一次如果說女婿不知情,沒有防備,被砍了,那還情有可原。

 可第二次要說女婿不知情,沒有防備的話,那就完全說不過去。

 徐府又不是什麽新晉崛起的門庭,他們在前隋的時候就已經是高門大戶了,並且世代官宦。

 選女婿肯定不會選孬種,一般人也進不了他徐府的大門。

 在這種情況下,他選的女婿必然是有身份有背景的聰明人。

 這種聰明人在看到了她有殺女婿立威的癖好以後,怎麽可能不防?

 他能在女婿防著他的情況下,依舊把女婿給宰了,這說明什麽?

 說明他要麽把女婿說通了,讓女婿甘願獻身,要麽就是把女婿算計了,逼得女婿不得不獻身。

 這兩種情況,無論是哪一種,都證明了他是一個精於算計,並且精通以利導勢的人。

 蘇尼失無論是在頭腦上,還是在能力上,比頡利都不如,又怎麽可能是他的對手呢?

 所以他去了突厥以後,只有他玩蘇尼失的份兒,還沒有蘇尼失玩他的份。

 現在李元吉唯一擔心的就是,李世勣去了突厥以後,會玩的太過火,提前將突厥給玩死了。

 那樣的話,大唐雖然會少一個大敵,但李靖等人肯定得炸。

 他們默默蟄伏,精心準備,就是想在征討突厥的戰事中建大功立大業,如果突厥被李世勣給玩死了,那他們建什麽功立什麽業?

 他們還不得跟李世勣拚命不可?

 雖說兵不血刃的拿下突厥,對大唐有極大的好處,但這只是短期上的好處。

 李元吉不是短視的人,不想要這種短期的好處,更想要長期的好處。

 在頡利兵敗慶州以後,突厥就已經失去了跟大唐爭鋒的資本了,也不可能再像是歷史上一樣,兵臨長安,逼迫大唐簽訂渭水之盟了。

 在蘇尼失叛出突厥,選擇跟頡利對壘以後,突厥連跟大唐為敵的資本都失去了。

 如今,李元吉之所以要操控著頡利和蘇尼失的戰事,一方面是為了削弱突厥的勢力,這樣一來大唐在征討突厥的時候也不用付出那麽大的代價,另一方面是為了操控頡利和蘇尼失爭鬥的時間,為大唐留下充足的時間去聚集力量。

 等到大唐聚集好了力量的時候,就是大唐打開國門,南征北戰的時候。

 到時候,突厥不僅是一處戰場,一處必征之地,也是大唐的練兵場。

 大唐的兵馬此前一直在大唐內部作戰,所熟悉的戰略戰術,都是一些對付自己人的戰略戰術,打開了國門以後,面對草原人,就得用不同的戰略戰術。

 所以大唐必須有一塊讓將士們熟悉草原人戰略戰術的練兵場。

 而突厥就是李元吉看好的練兵場,只要讓大唐的一部分兵馬在突厥的這個練兵場中練出來,那大唐以後征討吐谷渾、西突厥、吐蕃,乃至更遙遠的地方,也會容易一些。

 更重要的是,大唐在此期間還可以嘗試如何去統治草原。

 是繼續用先輩的方式,以夷製夷,還是依照歷史上大唐的方式去建立都護府,還是完全將草原上的人清除或者吸納乾淨,讓漢人遷過去,又或者在草原上建立封國,讓大唐的皇親貴胃歸去當天龍人,都需要嘗試。

 如何治理草原,如何將草原徹底的融入漢地,讓其成為漢地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在大唐是一個很大的命題。

 在整個封建王朝史上也是一個很大的命題。

 在整個封建王朝史上,都沒人能完美的解決這個問題。

 雖說後世已經解決了這個問題,可後世的經驗根本就沒辦法借鑒,因為政體不同,中間又相差了上千年,後世的辦法根本不適用於大唐。

 所以只能去摸索,摸索出一個適合大唐的方法。

 而這個摸索必須得有一塊試驗台,突厥就是李元吉選中的試驗田。為了避免李世勣去了突厥以後亂來,李元吉不得不提醒道:“李愛卿,你去了突厥以後,切記,幫蘇尼失穩住現在的敗局即可,千萬別做其他的。”

 李世勣多聰明的一個人啊,一下子就聽出了這話裡的深意,當即試探的問道:“殿下還要借助突厥做其他的事情?”

 李元吉也沒有全部藏著掖著,給李世勣透漏了一點消息,“想必你也能看得出來,自從蘇尼失和頡利分家以後,突厥就已經失去了跟我大唐為敵的資格。

 如今突厥內亂,勢力持續消耗,等到蘇尼失和頡利分出勝負以後,突厥別說跟我們為敵了,想向我們呲牙都困難。

 所以突厥已經不是我大唐該擔心的地方了。

 我大唐的目光應該放的更長遠。”

 李世勣目光閃爍著道:“殿下的意思是……我大唐還要征討其他地方?”

 李元吉毫不猶豫的點著頭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不能只是隨便說說。目光所及之處,但凡是不肯臣服於我大唐的,都在我大唐征討之列。

 而這中間勢力最強大的無外乎西突厥、吐谷渾、以及正在崛起中的吐蕃。

 這些地方的人都是以牧馬放羊為主,以部族為中心,以騎兵極掠為戰。

 我大唐要讓他們俯首稱臣,必須得跟他們一戰。

 而我大唐的將士此前一直在我大唐內部作戰,並不熟悉跟他們的作戰方式。

 所以我們需要一個練兵場,一個讓我大唐將士熟悉草原人作戰方式的練兵場。”

 李世勣聞言,目光閃爍的更急了,語速也急切了不少,“等我大唐的將士們練出來了,就是我們征討這些地方的時候?”

 李元吉緩緩的點頭。

 李世勣的反應之所以會如此激動,是因為他通過這些話聽出了許多言外之意。

 比如,征討突厥不是大唐征討四方的終點,反而只是個開始。

 這說明了大唐在隨後的十數年,甚至數十年裡,都有戰事會發生。

 這也說明了大唐在隨後的十數年,甚至數十年裡,都不會乾鳥盡弓藏的事情。

 這對他一個武臣,尤其是能力出眾的武臣而言,絕對是一個好消息。

 因為這代表著他不用擔心被鳥盡弓藏、卸磨殺驢。

 他可以舒舒服服的過十數年、甚至數十年。

 官爵到了他現在這種地步,再追求功勞其實已經沒什麽意義了,政權的安穩、穩定,才是他想要的。

 而政權上的安穩、穩定,一定程度上也代表著馬放南山、刀槍入庫。

 這對他一個武臣而言,又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

 如今在得知了大唐內部在穩定以後,會將戰事蔓延於外,施行內聖外王,他這種武臣不僅能享受到內部的安穩、穩定帶來的幸福生活,還不會被鳥盡弓藏,還會有用武之地,並且有大用,他怎麽可能不開心?

 至於說外部因為大唐施行王道變得紛亂,變得不穩定,變得滿目瘡痍,那跟他有什麽關系?

 他一個唐臣,只需要在意大唐穩不穩定,自己幸不幸福就行了。

 大唐以外的地方穩不穩定,大唐以外的人幸不幸福,跟他有什麽關系?

 李元吉就是為了避免李世勣去了突厥以後亂來,為了避免李世勣擔心鳥盡弓藏之類的事情鬧出什麽么蛾子,才給李世勣透露了一點他的謀劃。

 如今看李世勣的反應,效果還不賴,那他就能稍稍放下心了。

 至於說完全放下心,那不可能。

 面對李世勣這種人,你敢完全放下心,他就敢鑽你的空子,試都不用試,他絕對敢。

 你不能指望一個在你起家之前,就已經有自己勢力的人,在投靠了你,陪著你一起起家,經歷了你所有起家過程的人,會對你有什麽敬畏心。

 “突厥就是殿下所選的練兵場?”

 李世勣目光灼灼的問。

 李元吉點著頭道:“不錯……”

 李世勣興致更高了,笑著道:“這確實是一處絕佳的練兵場,如果操作得當,一定會磨礪出一支對付草原人的精兵來。”

 說著,李世勣仰起頭,笑容燦爛的道:“殿下需要臣做到什麽地步?”

 李元吉不著痕跡的翻了個白眼。

 剛才還說他強人所難呢,還一副怕教會了徒弟,打死師傅的樣子。

 現在就完全是一副智珠在握,仿佛突厥盡在股掌之間的樣子?!

 這些個名留青史的老賊,果然沒一個是老實人。

 .

 有的人死了,但沒有完全死……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