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滿唐紅》第六百八十四章 唐突之戰(33)
“就在我們擊潰突厥人的當晚,突厥人的營地裡發生了營嘯,上萬人一通亂殺。等我們的斥候摸進營裡的時候,營裡已經沒有多少活人了,並且各個帶傷,被楊政道帶著返回了懷安。”

 李神通笑著解釋起了百家堡的戰事是怎麽結束的。

 李元吉聽的是一臉的錯愕。

 還真是自己殺自己,還是上萬人的大亂鬥。

 這種事情,已經沒必要去計較還活下來多少人了,因為活下來的人以後恐怕都不敢進兵營了,更別提上戰場作戰了。

 營嘯這種事,在歷史上就是兩個字。

 看著似乎沒什麽特殊的,歷史上相關的記載也少。

 可這種事不是因為發生的少,沒有多少危害,所以才沒有被重點記載。

 相反,這種事是因為發生的太多了,並且危害太大了,其殘忍程度甚至超過了普通人的認知,所以才沒有被重點記載。

 想想歷史上歷朝歷代都有瘟疫,並且發生的次數很多,可記載卻很少。

 甚至一些有記載的地方也只會寥寥的記幾筆就知道。

 古人對自己未知的,不重要的是,不會太費筆墨,同樣的,對自己恐懼的,駭人聽聞的,也很少費筆墨。

 營嘯就屬於後者。

 古人對營嘯的定義就只是營嘯,後世人則對營嘯有另外一個定義,那就是戰爭創傷應激綜合症。

 只不過,後世人發病,絕大多數是個體,但是古人發病,確實一群一群的。

 而且還有連鎖反應。

 一旦發病,一營的人都會陷入癲狂,然後開始毫無目的、毫無章法、毫無人性的無差別攻擊。

 直到自己死了,或者目光所及之處沒有活人了,才會罷手。

 而突厥人營地當中,上萬人一起發了瘋,會出現什麽場面,可以想象。

 也難怪李神通會說百家堡的戰事已經結束了。

 突厥人營地裡都發生營嘯了,要是不結束那就怪了。

 如果同樣的事情發生在大唐的軍營裡,大唐也將損失一營的兵,甚至更多,這一營兵所承擔的軍事任務,也將沒辦法再進行下去。

 相比起後世那個講人道的社會,古人在這種事情上是不會講人道的。

 一旦一個營地內發生了營嘯,古人為了避免事態擴散,為了避免瘋兵亂跑,唯一能做的就是鎮壓,並且將這一營兵屠盡。

 據說李世民在征討朱桀的時候,營中就發生過一次營嘯,還是程咬金帶兵去鎮壓的。

 古人的軍中是有女子的,而且數量還不少。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就是為了緩解這種事情發生。

 大唐的軍中之所以沒有女子隨行,不是說朝廷沒有這方面的安排,也不是說朝廷為了保持軍隊的純潔性,而是因為一部分將士的家卷待在民夫營中。

 將士們在沒有戰事的時候,就可以到民夫營中跟自己的家卷團聚。

 有人或許會覺得,讓女子充任民夫,是很不人道的事情。

 而且女子也不像是男子一樣,能充當好民夫這個角色。

 可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大唐的丁口就那麽點,大唐又連年的在征戰,很多將士往往一處家門,好幾年都見不到人。

 指望他們在戰後回家為大唐添丁進口,不如將一些官配的女子主動送到他們身邊,等到懷上了再送回去。

 在這件事情上,無論是大唐的軍方,還是大唐的地方衙門,都是舉雙手雙腳讚成的。

 因此,女子們在被送到民夫營,跟隨著民夫營抵達丈夫所在的地方的時候,不會有任何阻礙的。

 誰阻礙,誰就是在跟軍方作對,在跟地方衙門作對,是不會有任何好下場的。

 畢竟,人家一個要避免營嘯,一個要刷政績。

 無論哪個都是性命攸關的事情,跟人家作對,那就別怪人家打上門去。

 兩個都是能抄家滅門的存在,所以沒幾個人敢惹。

 “如此說來,我們下一步就要兵進懷安了?”

 李元吉並沒有追著問營嘯的具體細節,因為軍中的人都忌諱這個,所以問起了隨後的戰事。

 李神通訕訕的笑著沒說話。

 他既不是大軍的統帥,也不是真正的行軍總管,所以不好在戰略戰術上說什麽。

 在這件事上,能發表意見的其實就只有一個人,那就是李世民。

 李世民撇著嘴道:“不急,李道宗、蘇定方、羅士信他們還沒趕到我們想讓他們到的地方,綏州和代州的戰事也沒有明朗。

 我們不需要這麽早的對上頡利。”

 李元吉若有所思的道:“你是怕其中一處戰場失利,我們即便是打贏了頡利也不一定能取得完全的勝利,所以想留下回旋的余地?”

 李世民毫不猶豫的點點頭。

 簡而言之就是,打不贏,或者無法取得全面性的勝利,那就沒必要過早的跟頡利對上,免得到時候想跟頡利談判都沒得談。

 在打不贏,或者是沒辦法打贏的情況下,談判也是一種方式。

 李世民對這種方式並不反感,甚至還很喜歡用這種方式為自己爭取發展壯大、卷土重來的時機。

 就像是歷史上的渭水之盟。

 打不贏還硬要打,又或者沒辦法取得全面性的勝利,還非要跟敵人打到底,在李世民眼裡,估計是莽夫行為。

 畢竟,一個人賭上了所有,去跟人家拚個你死我活,對於一個合格的軍事家、政治家來說,絕對是很愚蠢的一種行為。

 合格的軍事家和政治家,就是要在能打贏的情況下打贏,打不贏的情況下想辦法打贏,想辦法都打不贏的情況下,那就先談判,爭取到一定發展、卷土重來的時機。

 只要人還在,國也在,些許的錢糧,今天能給你,明天也能搶回來,甚至還要將你家裡的一切也搶回來。

 歷史上李世民就是這麽乾的。

 李世民之後的很多人也想這麽乾,只是絕大多數人都沒乾成。

 這種事不是誰想乾就能乾的,如果沒有臥薪嘗膽的勇氣、毅力和堅持的話,根本乾不成。

 但乾成了的,無一不是人傑。

 比如春秋戰國時期的越王勾踐,比如兩漢時期的武帝劉徹,再比如盛唐時期的李世民。

 他們不是一生下來就想成就一番偉業,是別人欺負到他們頭上了,他們又咽不下這口氣,也沒有被溫柔鄉等各種紅塵侵蝕了雄心,最終在力量聚集起來了,毫不猶豫的對欺負他們的所有人發起了反擊。

 而歷史上很多想效彷他們的人,絕大多數都被溫柔鄉等各種紅塵侵蝕了雄心。

 最後不僅沒有成就偉業,反而被欺負的更慘。

 所以說,談判沒什麽好丟人的,丟人的是,談判完了以後就認命了,不反擊回去,不將自己給出去的拿回來,不將別人的一並拿回來。

 不過,大唐似乎已經沒有跟突厥回旋的余地了。

 所以李世民即便是留下了回旋的余地,也是白留。

 “有一件事二哥難道不覺得奇怪嗎?”

 李元吉盯著李世民問。

 李世民先是一愣,然後徒然瞪大了眼。

 李元吉沒有再說話,但李世民已經明白了李元吉要說什麽了。

 “你真派……”

 李世民下意識的開口,只是話說了一半,有點說不下去了。

 因為方法還是他告訴李元吉的。

 他總不可能說這種方法過於偏激了吧?

 那不是打自己的臉嘛!

 “既然如此,那我們就沒必要再留回旋的余地了,直接揮軍北上,兵臨懷安吧。”

 李世民歎了一口氣,有些無奈的說。

 李靖都跑去抄頡利的老窩了,這會兒說不定已經在頡利的老窩中大殺特殺了。

 你指望頡利知道了以後,還能跟你談判?

 不把頡利打疼了,打到頡利忘記李靖去抄他老窩了,頡利是一定不會善罷甘休的。

 “那就整軍,北上吧。”

 李元吉點了一下頭,讚同了李世民的提議。

 李神通有些遲疑道:“你這身子骨……”

 李元吉活動了一下手腳,不在意的道:“又沒有受傷,不礙事的。”

 至於身上的那些甲胃摩擦的擦傷,以及肩膀上的劃傷,根本都不算傷。

 在這個時代,斷手斷腳都是常有的事情,一個大男人,擦破點皮就哼哼唧唧的,是會被人看不起的。

 如果碰上那些性子直的,說不定還會給你來兩個大嘴巴子。

 矯情,絕對是軍中所有人最討厭的事情。

 誰矯情,軍中的將士們就會鄙視誰,看不慣了甚至會直接動手。

 在這個打架鬥毆如同吃飯喝水一樣的年代,看不慣就動手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

 多到只要不鬧出人命,鬧出大動靜,官府甚至都懶得搭理。

 所以在大唐, 尤其是在軍中,矯情是要不得的。

 也只有軍中那些十三四歲的娃娃們,才有一兩次矯情的資格,剩下的人誰矯情誰就是在惡心人,就是欠打。

 “開拔!”

 李神通等人早就將營地裡的一切收拾好了,只等李元吉蘇醒,下達開拔的命令。

 所以當李元吉決定了揮軍北上的時候,營中的將士立馬就打點好了行囊,收拾好了一切,準備出發。

 李元吉由於腿上的擦傷還沒好,所以就沒有騎馬,而是站在一輛馬車的車轅上下達了開拔的命令。

 雖說戰車這種東西在騎兵橫行的時代已經很少了,可依然存在。

 李元吉乘坐的馬車就是一輛戰車,這樣他即便是不騎馬,也一樣能彰顯自己的英武。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