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滿唐紅》第六百二十二章 突地稽部的妙用
王阮快要當母親了,身上也多了一些慈愛的氣息,說話不僅柔柔弱弱的,面容看著也十分祥和,會讓人忍不住親近她。

 不過,李元吉可沒心思親近她,在扶著她坐到了墊高的坐榻上以後,沒好氣的道:“我一頓不吃又餓不死,她又何必讓你跑一趟呢?

 再說了,她還沒有顯懷,這種事就應該她來做,又何必折騰你呢。”

 王阮淺淺的笑道:“您不要埋怨姐姐,是我自己要來的,我已經很久沒見您了。”

 李元吉讓專業的人上手伺候好了王阮,自己坐在了王阮邊上,沒好氣道:“你想見我,派人跟我說一聲,我過去見你就是了,何必親自跑一趟呢。”

 王阮笑道:“您現在肩負這一國重任,我可不想打擾你。若非姐姐說你故意躲著她,不想見她,我也不會過來打擾你。”

 李元吉撇撇嘴道:“我為什麽不想見她,她心裡沒數嗎?”

 王阮捂著嘴笑笑沒說話。

 楊妙言如今自個把自個當成了寶,逮誰就跟誰炫耀自己懷上了,一點兒也不知道克制,而且也克制不了,還會下意識的找機會去炫耀。

 所以,見慣了楊妙言炫耀的人,如今都有點受不了楊妙言。

 李元吉為什麽會說出這種話,王阮很清楚,但王阮一個做妹妹的,不好對楊妙言品頭論足,所以只能笑笑不說話。

 “用膳吧!”

 李元吉也懶得再提楊妙言,吩咐人開始布菜。

 在簡單的吃了一丁點東西,陪著王阮東拉西扯的聊了一會兒後,將王阮送出了昭德殿。

 不過,王阮在離開之前,留下了兩個人。

 兩個模樣嬌俏,但年齡很小的少女。

 打扮的很漂亮,表現的也很羞澀,但就是沒看頭。

 也不知道古人是怎麽想的,放著啥都有的成熟女人不寵幸,寵幸這種要啥沒啥的小姑娘。

 不僅宮裡是如此,宮外也是如此,一些歷史名人也是這般。

 一些不願意透露姓名的詩人,甚至還給這種小姑娘寫過詩。

 像是曹孟德、李世民、趙恆、朱見深的審美,才符合後世人的審美。

 不過,李世民純粹是貪戀美色,大的小的都不願意放過,不像是曹孟德和朱見深那麽專一,就喜歡大的。

 對於兩個小姑娘,李元吉是沒有任何非分之想,也沒有任何染指的心思。

 吩咐人給兩個小姑娘準備了住處以後,就一個人在昭德殿睡下了。

 次日一大早,在兩個小姑娘失落的神情中,將她們給打發了。

 在兩個小姑娘走後,馬三寶來了,帶來了一個消息,那就是李秀寧成功的說服了柴紹,讓柴紹往河北道一行。

 不過,在李元吉派人將自己的意思傳達給了柴紹,讓柴紹帶著秦王府八大統軍府的人去河北道的時候,柴紹婉拒了。

 李秀寧應該跟柴紹仔細的說過現在大唐的局勢,甚至也想柴紹透露過突厥人很有可能會從蕭關而下,所以柴紹拒絕了率領秦王府八大統軍府的人去河北道,而是選擇帶上了秦王左一、右一兩個統軍府,將剩下的全部留在了長安城。

 對此,李元吉有話想說,但柴紹不聽,在拿到任命文書的那一刻,立馬就帶著秦王左一和右一兩個統軍府跑路了。

 弄的李元吉又跑了一趟長安杏廬,又給李秀寧分析了一波河北道的局勢。

 李秀寧在得知李藝有可能會趁著突厥人來襲的時候反了以後,立馬派遣了向善志帶上了秦王左二統軍府的人去追柴紹。

 至於說全帶上,李秀寧說什麽也不答應。

 用李秀寧的話說就是,長安城必須留下足夠的兵馬來抵禦突厥人,即便是抵擋不住,也得崩掉突厥人一口牙,為李靖、安興貴、馬三寶爭取更多的時間。

 在兵事上,李元吉一般不固持己見,因為他很清楚他自己的能耐,他一個半路出家的人,根本就沒辦法跟李秀寧這種在戰場上廝混了好些年的人相比,所以李秀寧給出的建議,他還是願意聽從的。

 不過,李元吉也不會盲從,在王圭、馬周返京,配合著魏徵、蔡允恭一起開始分配齊王府六大統軍府的兵馬以後,他就讓人將秦瓊接到了宮裡,配合著謝叔方、李神通、李孝恭、李蓋等一眾武臣,開始分析起了軍情,以及大唐隨後要面對的各種情況,以及大唐所要做出的各種布置。

 雖然秦瓊、謝叔方、李神通、李蓋等人的能力遠不及李世民、李靖、蘇定方等人,但幾個人湊在一起,所展現出的聰明才智也不弱。

 像是不被任何人重視的李蓋,在仔細了解完所有軍情以後,就提出了一個非常可取的策略。

 那就是讓突地稽去趁機攻打梁師都所居的朔方城。

 這一招跟李靖等人去偷襲突厥王庭有異曲同工之妙,只不過,李蓋的意思是明著去打,而不是偷偷摸摸的去打。

 偷偷摸摸的去打固然能有所收獲,但對大局並沒有太大的影響。

 相反,光明正大的去打的話,梁師都有一定的可能會投鼠忌器,會分出一大波兵力鎮守朔方城。

 這樣一來的話,大唐在正面戰場上所需要面對的壓力就會減少,取勝的可能性也會進一步的增加。

 所以,在攻打朔方城這件事情上,李蓋覺得明著去打,要比偷偷摸摸的去偷襲更有利。

 秦瓊、謝叔方、李神通等人在推測了一下這件事的可行性以後,就一起奏請李元吉拍板定下此事。

 “你們真的覺得這樣可行?”

 李元吉在馬周和王圭回京以後,還沒見過他們呢,倒不是說他們不知禮數,不知道到宮裡參見他,而是他沒有閑暇見馬周和王圭,所以讓馬周和王圭先配合著魏徵和蔡允恭去做事了。

 所以李元吉抽出空來以後,就準備去見見馬周和王圭,只是還沒有出昭德殿,就被秦瓊幾個人給堵住了,在仔細的聽完了幾個人的稟報以後,李元吉一邊思量著,一邊盯著幾個人問。

 李神通身份地位最好,一眾人便以他馬首是瞻,所以由他作為代表發言,他認真的道:“臣覺得可行,只要突地稽不中埋伏,應該能幫我們牽製住最少兩萬多的梁兵。”

 兩萬多的兵馬,如果運用得當的話,足以改變一場戰事的結局了。

 兩萬多的敵人被牽製住,大唐取勝的把握也就更大了。

 而大唐在這件事上,幾乎可以說不費什麽功夫。

 畢竟,突地稽和他的族人盤踞在幽州一隅,中間有李藝擋著,即便是突厥人來襲,他和他的族人也沒有辦法從正面戰場上給大唐任何幫助。

 如果李藝趁機反了的話,他和他的族人甚至都發揮不了作用。

 讓他和他的族人明火執仗的去打朔方城,牽製梁師都的兵馬,也算是變相的利用起了他這一支本來不會發揮太大作用的兵馬。

 】

 大唐沒有派出去一兵一卒,只需要事後給突地稽一些賞賜,並且拔高突地稽在幽州,以及幽州以外的地位即可。

 至於說給糧草,發撫恤。

 想啥呢。

 給糧草那是盟軍才有的待遇,突地稽那是自己人。

 發撫恤那是正規軍才有的待遇,突地稽部又不是正規軍,他們是附庸。

 有人或許會質疑,說不給錢也不給糧,那突地稽為什麽要幫大唐打仗?

 難道要賠本賺吆喝嗎?

 還真就是賠本賺吆喝,只不過這個吆喝不是對大唐內部的,而是對大唐外部的。

 對大唐而言,突地稽部是附庸,對大唐以外,跟高句麗、新羅、百濟交界處的那些各部族而言,突地稽部就是有天朝上邦撐腰的大部族。

 突地稽部借此去統治他們、奴役他們、搜刮他們,他們礙於大唐的強大,也會忍氣吞聲的。

 這就是大唐的吆喝,能帶給突地稽部的好處。

 就像是後世的棒子和倭奴,他們為什麽敢怎怎呼呼的衝身邊強大的鄰居呼呼喝喝,就是因為他們背後有一個強大的主子為他們撐腰。

 不然的話,你讓他們叫一個試試。

 屎都能給你打出來。

 不同的是,突地稽部沒有駐靺鞨唐軍罷了。

 不同的是,突地稽部在東北那嘎達,也算是個大部族,不需要事事都要喊大唐爸爸為他撐腰。

 突地稽部只有在高句麗、百濟、新羅這種邦國插手他搜刮、統治其他部族的時候,才會喊大唐爸爸為他撐腰。

 大唐如今內部剛剛平定, 外部還有突厥這等強敵需要應對,所以需要突地稽部幫忙維持一下東北的秩序,所以在突地稽部表現出應有的忠誠和恭順以後,還是不介意為突地稽部撐腰的。

 在這件事上,大唐求的是東北部的安定,突地稽部求的是大唐庇佑他的名聲,各取所需。

 所以讓突地稽部無償去幫大唐牽製梁師都的兵馬,突地稽部的人也不會說什麽的。

 他們在戰場上的一切損失,都能從其他部族身上找補回來。

 至於其他部族會被他們壓榨成什麽樣子,不在大唐的考慮范圍之內。

 “兩萬多,那不少啊。如果突地稽手底下的那點人真能幫我們牽製住兩萬多敵兵,那可以試一試。”

 敵人弱一分,自己就強一分的道理,李元吉還是懂的。

 所以這件事真的能成的話,李元吉沒理由拒絕。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