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明皇長孫!》第七百二十五章:30萬秀才
山雨欲來風滿樓。

 一道水師傳令,讓佔城原本逐漸穩定的情況,頓時就變得複雜起來。

 消息在市面上傳播,哪怕是漕幫幫主隆冬強,也將自己得到傳令的事情散播開來。

 這只有一天的時間,他必須要做點什麽。

 面對過大明威懾的隆冬強更加清楚這裡頭的厲害,如果水師要對佔城目前的幫派形式進行乾預,那麽選擇是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牽扯到宮廷宦官,誰也不知道這背後的意思是什麽。

 僅僅憑借他漕幫,根本無法對抗水師。

 他需要幫手。

 .....

 朱英想不到自己簡單的一句話,就讓佔城風雲悸動。

 這是位置太高了。

 作為大明太孫,如今整個大明王朝的實際掌控者,隨便跺跺腳,不僅是整個大明都要抖三抖,帶來的余震也是周邊國家難以承受。

 不過很顯然,目前的朱英並沒有這些想法,或者說歷朝歷代,掌控著天下大權的皇帝們,也基本上不會有這樣的認知。

 這裡頭的關鍵因素,還是在於信息傳播反饋的問題。

 當然,其實不管佔城那邊鬧出再大的動靜,站在朱英的角度上來看,不過是湖面的一絲漣漪,翻不起多大的浪花。

 “小家夥最近怎麽樣了,還在一直堅持嗎。”

 書房裡,悠閑看著各司統計數據的朱英,笑著對旁邊的葉月清問道。

 他現在很少去插手官員們的權力,等於是徹底的放開。

 但對於整個大明的變化,還是要時刻把握住的,總體的事務減少了很多。

 葉月清聞道聞言有些心疼;“不知道你給文承灌了什麽迷魂湯,每日苦苦堅持,看得我心裡頭難受及了。”

 “我讓太醫院的太醫時刻陪著,總是擔心他會出什麽岔子,你就不能想點別的法子嗎。”

 朱英微微搖頭:“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他是未來的大明儲君,好的體魄對他來說非常重要,我不希望往後的大明皇帝,一個個身體糟糕。”

 “不僅是文承,以後文承的孩子,孫子,都要像他一樣。”

 或許原先朱英只是隨便忽悠一下,後來就反應過來,這對於養尊處優的皇子皇孫們來說,其實是個非常好的鍛煉機會。

 古往今來,短命皇帝產生的繼任問題,通常會引發整個國家的動蕩,最主要是權臣的激增。

 葉月清也知道自己無法乾預朱英的決定,只能是歎息一聲。

 “這麽多了?”

 這時,朱英正巧是翻到統計冊,不由開口說道。

 葉月清好奇的看了一眼。

 只見上方寫著:記洪武三十一年各府州縣試名單,秀才總計三十二萬七千六百五十四人。

 這是個非常誇張的數字。

 在先前,秀才可不是什麽窮酸秀才,而是真正有特權的。

 見官不跪,免徭役,免賦稅等等。

 而明朝的科舉,是按照名額錄取,一期的總人數,全國上下也就四五百人,按照排名來擇優而錄。

 自洪武二十五年,朱英被冊封為太孫開始,他就一直在逐步的減少秀才,舉人這些功名的特權。

 同時大力開辦學堂。

 最開始是由群英商會出錢,籌辦京師的學堂,而後開展五年義務教育制度,直接全國范圍內的鋪設。

 自洪武二十七年,基本上全國府州已經鋪設完畢,大多數的上縣,中縣也納入了進來,只有一些特別貧困的下縣,目前還未完善過去。

 於洪武二十九年,秀才功名的特權,已經是徹底被取消了。

 面對這樣的情況,天下讀書人自然有著很大的抱怨,可惜他們的意見朱英完全不在乎。

 民間都是議論紛紛過一段時間,但朝廷上沒有半點風聲,甚至連上奏的奏章裡,都從未講述過這個事情。

 對於大家族來說,秀才那點資源也不叫多大的事,犯不著為此去衝撞了太孫。

 而像是地主,豪神這些,也聯合不起來對抗朝廷。

 越是穿鞋的,顧忌越多。

 而一些老秀才,那就更不用說了,頂多是嘴上抱怨幾句。

 於此同時,朱英還在洪武三十年年底,頒布了一條新的規定,那就是秀才的錄取名額,將不會再作限制。

 這個消息其實早有風聲傳開,朱英也曾經在朝會上點過這個事情,不過是拖了半年到年底才進行實施。

 簡單來說,就是每個行省都會出一套試卷,然後考生作答。

 只要你達到了甲等的分數,那就給你秀才的功名。

 不過現在這個功名,比之前顯然是有些水分的,而且試卷的難度,並不算高。

 一下子冒出來三十萬余秀才,看似有些驚奇,實則也是正常情況。

 不過這樣的事情,在歷朝歷代,古往今來,還是頭一遭。

 因為收集數據的統計,延遲,去年的事情,到今年才算是徹底統計完成。

 “這麽多秀才,要如何安置呢,總不能就放著吧。”葉月清有些疑惑的問道。

 朱英笑道:“所以啊,現在是該對大明的官員體系,進行一番大的改革了。”

 在對於官員體系改革上,其實朱英一直就有想法。

 如今大明有多少人?

 隨著大明經濟的發展,在上一次的人口統計中,就已經超越了八千萬了。

 這幾年太平穩定,朝廷鼓勵多生,人口更是不斷上漲。

 嬰兒的出生數目,恐怕已經來到了非常之高的界線。

 別說現在溫飽較為普遍,哪怕是先前吃不上飯的時候,那也從來都是懷了就生,生了繼續生。

 而反觀大明的官員,總計才多少人?

 根據現在的戶部統計,在官籍的人數,總共二萬八千余人,連三萬人都沒有。

 而這三萬的官員,要管轄大明八千萬人口。

 哪怕是軍政分離的情況下。

 一個地方父母官的知縣,幾乎掌握了所有的民生大權,這簡直有些離譜。

 但凡有些懶政,整個縣城的經濟就完全處於停滯狀態,政務堆積如山。

 底層百姓的訴求,根本得不到解決。

 或者說哪怕是現在,大部分百姓更多是聽著族裡的安排。

 皇權依舊難以下鄉。

 這時,一個宦官前來稟告:“啟稟殿下,陛下召見。”

 朱英對葉月清笑了下,已經猜到是關於三十萬秀才的事情了。

 當即就起身前往華蓋殿。

 華蓋殿中。

 朱元璋正在呵斥禮部尚書任亨泰。

 “簡直是胡鬧,這等大事,為何不早些跟咱說,你禮部尚書到底是怎麽當的。”

 “咱大孫不懂這些,難道你在禮部這麽多年,都不懂得科舉的關鍵嗎。”

 “三十萬的秀才,也真是敢給啊,什麽時候,咱大明的秀才,如此不值錢了。”

 朱元璋的心都在滴血啊。

 每個秀才都要賞賜田產,最少都是十畝良田了。

 三十萬秀才,這可是三百萬畝良田,瘋了嗎。

 這個時候的朱元璋,其實並不知道秀才的特權已經取消了。

 自從小文承出生後,大部分的皇權已經逐步的移交到了朱英手上。

 這些權力屬於朱元璋跟朱英共同持有,相當於都有決策權。

 自從對朝廷大臣們放權開始,朱元璋逐漸對於大孫的安排,也減少了過問的次數。

 一來是朱元璋年紀大了,精力有些跟不上。

 二來也是對大孫的放心。

 這樣的行為也算是皇權的平穩過渡,至少在他駕崩後,整個大明不會產生多大的震蕩。

 對於大臣們來說,太孫令旨跟陛下諭旨,基本上沒有了區別。

 朱元璋也不是完全不過問,只是興趣多是集中在賦稅,軍事,火器,還有一些萬國事務上。

 禮部尚書任亨泰整個人都是懵的。

 他可是按照太孫的要求辦事啊。

 還不告訴太孫,他怎麽告訴?

 太孫直接就是一道令旨過來,難道要讓他抗旨不成。

 此刻的任亨泰也不敢去甩鍋到太孫身上,那只會是死得更快。

 只能趴在地上不斷磕頭:“陛下恕罪,陛下恕罪!”

 伴君如伴虎,他真怕陛下直接一道諭旨讓錦衣衛給拖出去砍了。

 別說,現在的朱元璋,還真有這個想法。

 這時,宦官來報:“啟稟陛下,太孫殿下來了。”

 “讓他進來。”朱元璋的臉色不怎麽好看。

 門外的朱英也沒多想,直接走了進來。

 看到大孫,朱元璋肅殺之氣頓時消融,不過還是有些生悶氣的感覺。

 “爺爺,今天可是有個大好消息啊,咱們大明去年的秀才人數,直接破了三十萬。”

 朱英笑著對朱元璋說道。

 朱元璋聞言,臉色一僵。

 有心發怒,卻又壓製住。

 只能說道;“大孫,三十萬秀才,這給咱大明國庫,帶來多大負擔啊。”

 這話一出。

 下面磕頭的禮部尚書任亨泰一下子就愣住了。

 旁邊恭敬站著的戶部尚書趙勉,吏部尚書詹徽,也愣住了。

 他們此刻才意識到,陛下竟然是不知道秀才功名特權被取消的事情。

 禮部尚書任亨泰心裡憋屈得很。

 無妄之災啊。

 朱英頓了頓,解釋道:“爺爺,前年年底的時候,我就已經傳了令旨給禮部,讓他們把秀才的功名特權,已經是全部取消了,現在的秀才們,也就剩個功名在身而已,其他的朝廷是不管的。”

 “去年,我讓禮部對秀才的錄取,取消了名額的限制,以考卷標準答案為準,但凡各府州能夠達到甲等分數者,皆賜予秀才功名,這才有三十萬秀才的由來。”

 朱元璋聞言這才知道,自己好像是錯怪了禮部尚書。

 不過作為皇帝,難道禮部尚書就沒一點錯嗎,他不應該提前跟咱說嗎。

 “起來吧,沒用的家夥,連這點事都說不清楚。”朱元璋再次呵斥了一聲。

 “謝陛下。”

 這也讓禮部尚書任亨泰心裡的石頭終於落下。

 後背被冷汗濕透。

 如果太孫來得再晚一些,說不定他就這麽冤死了。

 想了想,朱元璋擺擺手:“爾等先出去。”

 六部尚書躬身行禮,而後緩緩退了出去。

 明顯陛下要跟太孫單獨聊,劉和跟蔣瓛也自然走了出去。

 “大孫呐,你怎麽一下子給這般多秀才功名,從此之後,這秀才豈不是爛大街了。”

 朱元璋原先對於科舉本就不怎麽重視,中間還停止過幾年取消科舉,後來才恢復。

 跟歷來朝代的皇帝一樣,朱元璋也覺得官不能多給。

 太輕易讓人當官,別人就不會珍惜,也會讓皇權變弱。

 所以官員的總體數目,是有很大限制的。

 雖說是求賢若渴,可你搞個三十萬秀才,這也太誇張了吧。

 “這事,本該孫兒早些跟爺爺說的,倒是忘記了,不過現在也來得及。”朱英開口解釋道。

 朱元璋在大孫這裡就沒啥脾氣,因此點點頭,招呼大孫坐下說。

 朱英也沒啥好客氣的,直接端起朱元璋的茶杯喝了一口, 這才開始說道:

 “咱們大明現在,已經有八千萬口計了,這還是先前的數目,估計破萬萬,不過就這兩年的事情。”

 “如此龐大之數,而觀我大明官員,總計不過二萬余人。”

 “像是京師,還有各地高官在內,真正去處理百姓事情的,怕是連兩萬人都不到。”

 “對於地方官員來說,他們要處理的政務太多了,以至於稍有松懈,百姓的問題就得不到及時處理,且真正為民辦事的官員,還是少數。”

 “大多數的官員,即便他們沒有去收刮民脂民膏,也是在自己的官位上沒有多大的作為。”

 “況且,對於地方官來說,他們的權力也過大了,從細微的角度上看,這已經影響到了朝廷的威嚴。”

 朱元璋點點頭,這樣的情況其實在每個朝代都很常見。

 不過一味的增添官員數目,也不是什麽好事。

 主事的人太多,這就讓地方更亂,而且增加了朝廷的俸祿負擔。

 只是對於如今的大明來說,官員俸祿這塊,已然不算多大事了。

 朱英繼續道:“如今的官員體系,從根本上,還是承接前朝,乃至於宋朝而行,這裡頭的弊端,從未有得到過解決。”

 “因此孫兒一直在考慮,如何對大明的官員體系進行變法,後來才想到,增添官員數目,細致化管轄職責,或許是個不錯的方式。”

 “這才想要放開秀才名額的限制,增添基層官員數目。”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