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朝堂的朝議分為兩部分,大朝議和小朝議。
大朝議參加的人多,可只是面子;小朝議參加的人少,卻是裡子。
經過歷代天子的改革,此時的大漢朝堂分為了外朝和中朝。
外朝官就是三公九卿及列卿等百官公卿,以三公之中的丞相楊敞為首。
名義上管理著大漢帝國所有的行政事務,而丞相在名義上甚至可以直接任命六百石以下官員,而不需要通過天子的批準。
中朝官就是尚書、侍中、常侍和給事中等散官,以領尚書事霍光為首。
中朝官品秩低微,往往只有六百石,他們原本只是為了替天子草擬詔書,已備谘詢的官員,但是後來卻逐漸成了天子最信任的近臣。
如果外朝官員沒有中朝的加官,那就什麽都不是。
因此,看一個官員被不被天子信任,就要看他的身上有沒有中朝的加官。
朝堂之上,一切政務先由中朝的重臣與天子商議,形成詔書和命令之後,再交由三公九卿及列卿去執行。
如此一來,九卿的權力尚能保留,而三公的權力則被極大地架空。
孝武皇帝創立中朝,目的在於削弱大漢以來強得過份的相權;而削弱相權,自然是為了把權力捏在手裡。
只不過,孝武皇帝沒有想到的是,會出現霍光這個“大司馬大將軍領尚書署”,眉毛胡子一把抓,把內外朝所有的權力都握在了手裡。
在前殿舉行的大朝議其實不多,宣室裡的小朝議反而更頻繁。
每隔五天,有內朝官職和外朝官職的官員,就會齊聚宣室殿,與天子商議朝政。
只不過,不管是大朝議,還是小朝議,天子劉賀現在都是一個旁聽者。
作為“傀儡皇帝”,能端端正正地旁聽朝政已經是大不容易了。
至於沒有朝議的日子,遇到了緊急的事務,官員們就會到尚書署裡臨時商議決定。
總體而言,有資格固定參加小朝議的官員,不到十五個人。
而今日,因為是內朝官與新天子的第一次朝議,所以來的官員特別地齊整。
大司馬大將軍霍光、丞相楊敞、水衡都尉後將軍趙充國、光祿勳車騎將軍張安世、新任的太仆杜延年、大司農田延年、宗正劉德、少府樂成、執金吾李延壽、前將軍韓增、長樂衛尉度遼將軍范明友、大鴻臚韋賢……
都來了。
坐在榻上的劉賀細細地數了幾遍,一共是二十多個人——除此之外,還有一些記錄朝議過程的尚書以及陪侍在劉賀身邊的禹無憂。
這二十多個官員的年齡多在四五十歲之間,年紀最大的就是趙充國和楊敞了。
在大漢,官員任職在年齡上是有明確的限制的。
走正常的選官途徑,官員的年齡都要到四十歲左右,才會被重用。
當然,這其中也有例外,那就是可以憑借軍功得到飛速的拔擢,繞開年齡上的限制。
所以在場的這幾十個人當中,范明友的年齡是最小的,原因也很簡單,作為大將軍的女婿他立功的機會最多,立的軍功也就最多。
除了范明友之外,這幾十個官員裡,與霍光有關聯的人幾乎佔到了一半。
劉賀不得不再次在心中歎氣,想要把霍氏這棵大樹連根拔起,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大鋤加小鋤,一刻也不能停。
……
未央宮辰時的鍾聲被敲響之後,在“輔政大臣大司馬大將軍領尚書事仲父”霍光的主持之下,小朝議順利地往下進行著。
官員們一一上奏,霍光一一處置。
眾人進退有度,袞袞諸公個個神情自若、侃侃而談,頗有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氣魄。
至於劉賀這個天子,反倒是只能在上首位默默地聽著,和廟裡的泥塑木偶沒有絲毫的什麽區別。
當然,氣度不凡的仲父霍光表示出了對天子足夠的尊重。
不管官員們上奏的是什麽事情,在最後做出決定的時候,他都會問一問天子的意見。
而劉賀倒是也很知趣,幾乎每一次的回答都是一模一樣的。
“仲父和諸卿決定即可,朕對此事沒有異議。”
好一幅君臣和諧的場面,孝武皇帝如果在天有靈,看著朝堂上這一幕,一定會欣慰的吧。
劉賀話雖然說得不多,但是聽得卻非常認真。
因為這是劉賀了解大漢帝國全貌一個最直接的方式,比看史書上那些簡單的文字要生動詳細得多了。
除此之外,從前一天開始,尚書署就會把每日重要的奏書抄送一份副本,送到宣室來。
這也可以讓劉賀對大漢帝國有更直觀的感知。
於是,劉賀將這些新的消息和腦子裡舊的知識相結合,逐漸對此時的大漢帝國有了一個整體的了解。
除了朝堂上霍光把持了朝政之外,經過十幾年輕徭薄賦的休養生息,大漢的國力得到了一定的恢復,百姓也終於過上了粗安的生活,對匈奴等戎狄的戰爭次數也大大減少,因戰爭而死傷的好兒郎也比以前少了許多。
此時的大漢,是百年來最好的大漢。
“百姓充實,四夷賓服。”
不失是一個公正客觀的評價。
從這一點來看,霍光這個輔政大臣做得很好。
但,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在這太平之下,劉賀看到了一絲暮氣和一份危機。
百姓雖然粗安了,但是他們在天災人禍面前,仍然無能為力,只能像螻蟻一般等死。
對外戰爭減少了,但是大漢也失去了向外進取的動力,對西域的控制也逐年減弱。
刑罰輕緩柔和了,但是也滋生了更多的貪官汙吏,百姓肉刑不斷,貪官層出不窮。
世家大族富足了,但是土地兼並日益嚴重,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
經學蓬勃發展了,但是知識始終是少數人的特權,技術的光輝越來越暗。
朝堂上更是逐漸形成了盤根錯節的關系,為日後外戚當權、門閥當道埋下了伏筆。
……
如果劉賀沒有插手這段歷史,那麽大漢帝國的國力確實會平穩發展,甚至會超越孝武帝時期,到達一個頂峰。
但是,二三十年之後,大漢就會急劇下跌,從天際跌落塵埃,進而走上一條刹不住的下坡路。
而劉賀不只要避免大漢的衰亡,更要讓大漢走上另一條路。
當好朝堂上的吉祥物,就是劉賀現在能做的唯一的事情。
……
小朝議要商議的事情很多,持續的時間也很長,常常一連就要議上幾個時辰,那麽中間是一定要休息的。
休息的時候,內官都會送上一些簡單的吃食,給諸公充饑——不能過於鋪張麻煩,講究的是簡單。
而今日的吃食與眾不同,是天子劉賀特意提前準備的。
這吃食不是其他的什麽東西,而是劉賀吩咐膳房提前做好的肉夾饃。
“眾卿操勞了那麽久,想必肚腹一定空了,來,嘗一嘗朕最愛吃的肉夾饃吧。”
諸公面面廝覷,看著案上那從未見過的肉夾饃,一時間竟然不知道該如何下手。
“眾卿毋庸多禮,自便就是。”劉賀笑著說完之後,就大大方方地用手拿起了一個肉夾饃,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咀嚼之聲不絕於耳, 更是毫無儀態可言。
但是,滔滔不絕地說了一個多時辰的諸公,確實也餓了,猶豫一陣之後,都紛紛拿起了肉夾饃,小口地嘗試了起來。
很快,著細微的咀嚼聲就越來越大,進而充滿了整個宣室殿。
他們的吃相用狼吞虎咽來形容也不過份。
等諸卿被有一些乾的肉夾饃噎得不停拍胸脯的時候,劉賀又貼心地命人送上了提前用冰鎮過的綠豆湯。
天子對百官的關心多一些,百官對天子的忠誠就重一些。
這份忠誠不一定能讓他們與霍光拚個魚死網破,但是待會等到劉賀說話的時候,他們應該會少一些反對。
章節名錯了,改不了,大家講究一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