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士頌三國》第459章:天下之爭
第463章 天下之爭

 龐家紈絝子弟的死,算是給所有世家敲響了警鍾。

 現在不似以前,觸犯夏國法律的事情,只要做了,對不起,無論你是誰,一定會按照規章制度,直接處理。

 整個荊南省初步穩固之後,百姓們已經開始安全適應了夏國的統治。

 此時,士安開始對整個楚國舊臣們進行了考核。

 士頌曾經說過,沒有蠢的官員,只有放錯位置的官員。

 士安銘記於心。

 但是整個楚國舊臣有數千人,統一受官肯定不行,加之裡面還是有很多濫竽充數的人。

 比如一縣之長,居然沒有一點算數基礎,連治所有多少人都搞不清,做事情,完全依靠家臣。

 考核持續了一整天,篩選掉其中一大半的庸才,隻留下一百多人。

 名次第一的,居然是一個身居縣尉小吏多年的馬良。

 有人不服,比如蔡家一嫡系子弟,曾任武陵郡太守,直接被篩掉,這讓此人很不服。

 於是、前後上百人,集合起來,在楚王府門口集合,提出質疑。

 士安都沒有出面,讓隨行而來的諸葛亮出面。

 諸葛亮隨便拉了一個,楚王府的低級官吏,讓其與大家進行比試。

 算術、律法等等,比那太守還要熟。

 尤其是算數一欄,直接秒殺了眾人。

 但是大家又提出質疑,大家都是詩書禮儀出仕的,那些是他們的長處。

 諸葛亮哈哈嘲諷道:

 “你們是治民,又不是搞詩詞研究,你們和大字不識的百姓,說仁義道德,詩詞禮儀?

 倉廩足而知禮儀,百姓連飯都吃飽,你們擅長的東西又有何用?”

 聽完諸葛亮的說法後,他們一個個掩面離開。

 馬良被士安看上了,馬家也算是荊州襄陽城不大不小的世家,家中五子,五人全過線,並且傳出馬家五龍的傳聞。

 士安召見了馬良,一番交談後,連歷練多年的諸葛亮和龐統,都頻頻點頭,確實是個不錯的苗子。

 不過,這些官員過線了不代表可以再次出仕,需要在書舍裡面再進修一到三年,再依次分配職務。

 這些人都是其中比較務實,腹中確實有貨,並且肯耐下心來做事的人,因此他們算是可造之材。

 其中大部分是世家子弟,出身和氣度確實不凡,也有不少寒門子弟。

 在士安這邊耐心整理荊南省政務的時候,士頌王令傳來。

 夏國將於208年7月,正式對秦國出兵,此次士頌親率大軍,士安為副帥。

 士頌帶領六萬人從巴西郡入秦國,士安率領三萬人,晚十五日從襄陽郡入秦國,南北夾擊,必然一舉擊潰秦國主力。

 士安領命,諸葛亮和龐統非常高興。

 他們兩現在被士頌劃給了士安用,為士安出謀劃策,查漏補缺。

 而兩人現在屬於士安的臣屬,當然明白士頌的安排是何意。

 一朝天子,一朝臣,等到士頌退位,士安即位後,他們兩人必定水漲船。

 雖然現在看起來官職不高,但屬於未來可期的那種。

 就如同士頌身邊的程昱、郭圖、徐庶等人。

 不過,士安也不僅局限於此,早就開始到處結交人才,為他出謀劃策。

 比如此時看上的馬良,在其進修結束後,

就會直接被士安征用過來,當自己的屬吏。 這些士頌當然知道,士頌經常感慨,沒想到轉眼間士安已經這麽大了,已經學會如何培養自己的勢力。

 當然這一切都是在士頌允許的范圍內。

 不過,士安也有自知之年,他的手隻伸向文官,武官、軍卒方面,他根本不敢插手。

 要不是這次士頌下令,讓他掛帥伐楚,他連掌軍的機會都沒有。

 而士頌只是覺得,士安這麽大,沒怎麽接觸過兵事,是肯定不行的,得慢慢培養士安軍事上面的威望,等到自己哪天退位了,對於兵事一無所知,肯定不行的。

 曾經有位偉人曾經說過,政治和軍事,兩隻手都要抓,兩隻手都要硬。

 所以,士安作為順位繼承人,就一定要接觸並且掌握這些。

 這些東西,還需要通過士安傳給子孫後代。

 士安接到了士頌的命令後,立馬開始整備兵力。

 秦國作為夏國一統的阻礙之一,必須得掃除。

 諸葛亮亮告知士安,其實秦國並不難攻破。

 這些年秦國軍備廢弛,連曾經的手下敗將魯國都打不過。

 但是,夏國從滅楚開始,就已經向天下諸侯宣誓,自己要完成一統天下的任務,成就帝業。

 原本吳國基本上為夏國馬首是瞻,不過這些年,由於孫策和周瑜學成歸去,在吳國大肆改革,很多東西,都照搬夏國現有的。

 雖然開始的時候, 比較混亂,但是在孫堅的支持下,近兩年國力大漲。

 所以,原本的小弟,在看到自己某些方面,慢慢趕上老大哥的時候,就會生出想法。

 所以,這兩年和夏國的關系,有些微妙。

 劉備雖然和呂布幾年前有些鬧掰,但是,劉備屬於野心勃勃之人,肯定不會放任夏國拿下秦國後,再去收拾他們。

 至於魏國,現在沒有何其直接的利益衝突,不過事關基業和天下之事,關系再好也沒我有什麽用。

 所以,孫堅需要關心的不只是秦國,還有吳國、魯國和魏國的援兵。

 不過,老主士頌必然已經想到這裡,卻也可派人上書。

 荊南省的防禦,因以東禦吳國為主,穩扎穩打,時刻關注諸侯國之動向。

 只要拿下秦國,那麽整個天下局勢就已經明朗,夏國南北之地算是佔據了絕對的地理優勢。

 為何楚國滅亡,沒有一人出兵幫助?

 主要還是楚國實力太弱,根本沒辦法扛住壓力。

 這次進攻秦國卻不一樣,秦國這幾年也算是感受到了危機,厲兵秣馬,眷養士卒二十有六萬,加上各城池的守軍,舉全國之力,至少有三十五萬人。

 在正面戰場上,至少可以抗一段時間,吸引夏國一定的兵力。

 其他諸侯國才好找出夏國布防空虛之處,好逼迫下夏國回防。

 所以,這場戰爭,看似是秦地之爭,不如說是,天下之爭!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