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士頌三國》488章:帶頭上書
從士頌的王宮裡出來後,士安就去找到了自己心腹們商議。

 諸葛亮和龐統一聽士安要帶頭在朝會上,請求士頌稱帝。

 兩人直接懵了,雖然兩人曾經幻想過,士頌有朝一日必然會登上那個位置。

 畢竟形勢所逼,當士頌達到一定的高度後,王的身份已經不能滿足統治者的身份,很多事情並不能能很好的展開。

 其一,在所有百姓中,皇才是最高的統治者,雖然漢天子的威望和名氣並不管用,但是萬一漢天子死灰複燃呢?

 甚至說漢天子和士頌的命令同時到達後,夏國百姓還是得猶豫一下,這是必然的。

 畢竟皇帝為最高統治者,是埋在心裡,根深蒂固的概念。

 其二,不稱皇,就沒辦法與漢完全區分開來,不能開元見年,不能頒布新的歷法,非常不方便。

 比如士頌頒布的新的三百六十天歷法,每隔四年有閏年和閏月做法,讓一大幫老學究們研究都傻了,驚為天人。

 但是這個歷法頒布的時候,還是以大漢天子為言頒布的。

 就是,天子沒空,我替代漢天子頒布的。

 以前地盤少還不覺得,但是夏國現在地盤越來越大。

 南到整個中南半島,東到整個東瀛省,西到西域大片土地,北到凡目之所及,皆為夏土。

 這麽大的土地,以王的名義,明顯有些虛。

 就論現在夏國的土地,已經超過漢代巔峰時期,而且士頌的文治武功,已經達到了巔峰。

 比如魯國百姓,從士頌屠了整個草原之後,天天酒茶飯後,都在談論士頌的豐功偉績。

 北方遊牧滋擾邊關上千年,歷代以來苦不堪言。

 但是,士頌一舉屠了整個漠北,在草原上建立了建立了堅城十余座,徹底解決了北方邊患。

 就這一條就足矣讓士頌青史留名。

 其次,

士頌這些年來,滅蜀國劉焉、韓國張魯、楚國劉琦、秦國呂布,吞並了涼國,踏平了西域,打得羌族望風而逃。

 就這,光去說整整一天都講不完。

 他們覺得士頌很不錯,奈何劉備對他們也不錯。

 不過,劉備和夏國一戰,劉備慘敗,丟下了十幾萬人,倉皇而逃。

 因此,劉備這麽多年在魯國百姓心中樹立的好感,一下子消失了大半。

 好在士頌並沒有緊鑼密鼓的進攻魯國,否則魯國根本無法阻擋。

 士頌沒有進攻,還是來源於他的習慣,穩扎穩打。

 魯國就在那裡,魯國百姓也就在那裡,什麽時候去打,自己說的算。

 盲目去攻打魯國,補給太長,萬一出現點意外,得不償失。

 但是,大家好像都很默契地認為,夏國最終會滅掉魯國,以至於劉備招兵買馬,百姓響應得並不積極。

 就算強行征募上來的士卒,士氣也不高。

 張飛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光靠這樣,夏國大軍來了後,不集體逃難已經不錯了。

 所以,如果士頌此時稱帝,還真沒什麽好奇怪的。

 要是這種條件給任何一人,都不知道稱幾回帝了。

 但是,士頌並不著急。

 在他第一次到洛陽的時候,就在謀劃著那一刻,這些年過來了,他反而不著急了。

 在士頌的眼中,根本沒有意外發生,一切都按著他的想法在發展。

 尤其是當年拿下中南半島那個時候,士頌不止把中南半島當做一個大後方的糧倉,更主要的是,當勢不可為的時候,士家可以退居中南半島,避其鋒芒。

 不過,當中原大戰,諸侯國之間混亂不堪的時候,經過幾年的安穩與民休息,士頌就知道,只要自己步子穩當一點,就不會存在意外。

 所以,夏國在別人眼中如日中天的時候,士頌都會保持著理智,一步一個腳印,穩定發育。

 現在也是如此,夏國新增了楚國、秦國、關內的地盤,士頌就需要至少一年時間,把這些地盤捋順。

 同樣的,士頌把楚國王都搬遷到宛城,除了要震懾劉備之外,更主要的是為了坐鎮這些剛獲得的土地。

 確實,對著士頌的遷都,三地慢慢趨於穩定,百姓們恢復到了安寧的日子,再也不用受到當權者涸澤而漁般的剝削,雖然數年內很難達到交州百姓的生活質量,但是至少不會忍饑挨餓。

 所以,三地百姓對士頌感恩戴德,已經完全對夏國歸心。

 士頌在這種狀況下,依舊覺得遠遠不夠,至少要保證三地的糧草囤積後,足夠大軍開拔。

 不過,士安一反常態,回到世子府後,便喊來了諸葛亮等心腹,和他們說了士頌的想法。

 於是,外面逐漸傳出,士安在秘密謀劃,上書士頌稱帝的事情。

 一下子群臣炸開了花,就連程昱等士頌的心腹聽完之後,也是心事重重。

 最後,程昱找到郭圖和許攸商議,要不要附議上書。

 許攸讓幾人稍安勿躁,這次士安牽頭這件事,本就有些不尋常,如果士頌真有意如此,一定會暗示自己等人。

 既然士頌那邊沒有透露任何意思,現在這件事,最好不要摻合,先弄清楚士頌的意思最好。

 幾人點了點頭。

 其實,對於他們而言,士頌稱帝這件事,真不是什麽意外。

 在很早之前,他們就做好了準備,甚至說只要是頌透露一些意思,他們這些夏國肱骨之臣就會不遺余力地推進這件事。

 所以, 程昱、郭圖等,一致表示沉默。

 甚至下面的官員,詢問他們最近有沒有聽到什麽風言風語的時候,他們就直接裝聾作啞。

 而就在此時,士安牽頭,舉辦了一個詩會。

 士頌對於詩會這些毫無營養的事情,根本不感興趣,所以連帶著士安連一次這樣的聚會也沒有參與過。

 但是,士安一反常態,在休沐那天,舉辦詩會,加上隱約傳出的言論。

 群臣一下子激動了起來,他們很想攀上士安的這條線,加上通過聯名上書,搖旗呐喊,這不就等於平雲直上嗎?

 這種誘惑,還不是一般人能抵擋得了的。

 於是,大小官員,最大的是新晉的禮部侍郎雲正,正二品,最低的也是從六品,總計七八十人,集結在詩會裡面。

 至此,很多官員在踏進門以後,就感覺到這麽多官員推動這件事,肯定能成。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