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啟,漢高祖劉邦的孫子,父親是孝文皇帝劉桓。
此時,他已經做了六年的皇帝。
這六年說起來都是淚啊!
孝文皇帝劉桓在位時,倡節儉,他自己身穿黑色的綈袍,所寵愛的慎夫人,衣服的長度不拖地,用的帷帳也不用文彩錦繡
特別是他的皇陵,說是帝陵,實際上就是一個小土丘,而且“皆瓦器,不得以金、銀、銅、錫為飾”
弄得後來的考古專家也不敢相信這就是文景之治中漢文帝的“霸陵”。
這樣一來,做太子時的劉啟,還有后宮一大幫子人,也跟著過節儉的日子。
等劉啟做了皇帝,眾人心說這下子終於可以過上舒服奢侈點的日子了吧?
可事實是,有這樣一個節儉的阿父在前,這劉啟做了皇帝以後,也不敢過於奢侈,生怕有人說他不類父。
即使現在的大漢不缺錢也不缺糧,他也不敢過於鋪張浪費。
而且,但凡他有了花錢的想法,就有一幫子大臣在他耳邊叨叨,說什麽“孝文皇帝寬仁節儉,但凡用錢必三思而行”
有時候弄得劉啟挺鬱悶的,心說我這皇帝用點錢還要三思而行,我還是不是皇帝了?
皇帝當然還是皇帝,而且還是一位不錯的皇帝。
因為劉桓、劉啟父子二人倡節儉,輕徭薄賦,與民休養,這大漢現在的糧倉錢庫皆是滿滿當當的,致使“都鄙廩庾皆滿,京師之錢累巨萬”。
當然,要是他的脾氣再好一點就更好了。
這會兒,他的脾氣就很好。
雖然剛才商議的那件事讓人比較窩火,但看到胖乎乎的兒子來看自己,劉啟心情莫名好了許多。
他的心情好轉了,讓下面這些參與議事的大臣們壓力也是頓減。
劉彘邁著小短腿走到他面前後,他仔細看了看這個兒子,發現這個兒子除了胖一些,眉眼和自己很是相近。
濃眉,眼睛說不上大,但肯定是因為胖的緣故,臉上的肉擠了眼眶。
還有,這模樣十分周正,鼻直口方,唇紅齒白,細細看來,竟還有幾分威武霸氣。
類父!
“朕的好兒子啊!”
摸著劉彘的頭,劉啟感歎道。
底下的大臣們也“是啊是啊”的一片附和聲。
劉啟讓劉彘轉過身去,面對著那些大臣,“朕的兒子,類我。”
大臣們又是一片附和聲。
其中一個長須飄飄的大臣還起身行禮道:“膠東王適才所言,俱顯父子之愛,君臣之義,可謂德才俱備,秀外慧中。”
劉彘心說這人會說話啊!會說話就多說點。
但他不認識此人,便看向劉啟。
“這位是宰相,開封侯陶青。”
劉彘一聽這就是陶青,就仔細看了看這人,然後行禮道:“膠東王彘,拜見開封侯。”
陶青很是得意,畢竟這膠東王先給他行禮,眼裡還是有他這位老臣的。
大漢的宰相和各位諸侯王的關系向來微妙。
高皇帝時期,諸侯王們見到大漢的宰相其實都要夾起尾巴做人的。
那時候的宰相比較生猛,動不動就是蕭何、曹參、陳平之流,都是“詔定元功十八人位次”的開國元老。
所以,當時的諸侯王們對宰相是又敬又怕。
現在的諸侯王們對宰相也算是尊敬,但說不上有多害怕,
基本上屬於誰也不服誰。 劉彘首先給宰相陶青行禮,其實是給了陶青一個面子。
陶青很滿意,回禮後便退回原處。其余大臣也依次與劉彘行禮,劉彘也是一一回禮。
就這樣,劉彘認識了太尉周亞夫,禦史大夫衛綰,廷尉張歐,宗正劉通、太仆劉舍,太常袁盎等人。
這些人當中,有的人劉彘昨晚聽阿母說過,有的就是第一次聽到名字了。
但宰相開封侯陶青,王美人是專門說過的。
畢竟,陶青是九卿之首的宰相,王美人要多說幾句。
她還特意交待劉彘,以後見了宰相要恭敬一些。
當晚,劉彘就給他取外號“換親宰相”。
當然,劉彘也挨了王美人一巴掌。
那個周亞夫倒是早有耳聞,畢竟細柳治軍的事情流傳挺廣的。
只是這人已經老了,有六十多歲的樣子。不過看他身體還不錯,坐在那裡腰杆子挺得筆直。
禦史大夫衛綰,也是王美人多說了幾句的人。
“禦史公曾侍奉孝文帝,又做過你阿父的太子舍人,你以後見了他也要善待之”
劉彘看到衛綰的年紀也很大了,就心說這人飆車的技術很好,只是這個年紀不會再做飆車的事情了吧?
不然,等哪天有機會讓他帶著自家飆車也不錯啊!
還有那個太常袁盎,阿母說要我小心他一些,說這人極為記仇,極會利用時機坑死與他不合的人。
“七王謀反, 盎唆使你父殺晁錯,致使你父悔恨不已”
劉彘看看這人的年紀也不小了,心說阿父你這屆班子的大臣們老齡化有點嚴重啊!
這時候,劉彘突然想起自己的阿母來,心說還是阿母厲害啊,整日待在后宮一副與世無爭的樣子,竟然早就把這些人的脾氣秉性都了解的這麽清楚了。
可隨後劉彘就有點納悶,心說阿母這麽用心,一定費了很大的工夫吧?
由此可知,自家阿母是有想法的啊!
呂雉,昨晚阿母可是說過好幾次呂雉。
難道阿母有效仿呂雉之意?
心裡有頗多疑問,但劉彘還是一本正經的和眾大臣一一見面。
隨後,劉彘轉身行禮道:“阿父,兒臣久未見過阿父了,心中甚是想念。兒臣今日想陪著阿父,不知阿父允否?”
劉啟愣了一下,隨後就哈哈大笑起來
若在平時,劉啟是絕不會讓這樣的小孩子呆在宣事殿的。可今日劉彘的表現不錯,劉啟願意讓他在這裡呆一會兒。
“彘,你就在這裡坐著,莫要出聲。”
劉彘走到幾案後面,乖乖地坐著,只有一個小腦袋露出來。
這情景,看上去這父子二人極為親密慈愛。
“父慈子孝父慈子孝啊”陶青站起來行禮說道。
另外一些大臣也是紛紛附和著。
角落裡,一名史官在竹簽上飛快地寫道:春,二月,乙卯,膠東王彘見上,言語恭敬,眾臣讚曰父慈子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