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賺點便宜
眾人一點也沒看錯,就在新北軍的狂奔過程中,落在後面的駝隊被匈奴人圍住了。
匈奴人看到一下子就圍住了三百峰駱駝,頓時高興的哇哇亂叫,好像撿到了寶貝一樣。
匈奴人就是這德行,他們出兵打仗重在劫掠,並不看重地盤和輸贏。
當然,他們和漢軍打仗,也是因為漢軍不讓他們劫掠。否則,他們才不會主動找漢軍打仗呢!
活著不好嗎?
有從大漢搶來的男人女人伺候著,有從大漢搶來的糧食吃,有從大漢搶來的珠寶把玩
傻子才整日想著打仗呢!
無利不起早,搶不到東西的仗不打,匈奴人,強盜也!
看到這些駱駝,匈奴人頓時亂了,他們開始瘋狂搶奪起來,完全顧不上李當戶他們了。
匈奴人並不是鐵板一塊,特別是這次來的匈奴人多,大大小小涉及到了上千個部落。對他們來說,到這裡打仗就是為了劫掠。
可來了這麽多天了,每天死人不說,羊毛都沒有搶到一根,他們如何會甘心情願?
今日好不容易撿到便宜了,於是,這些匈奴人就開始搶這些駱駝……
一時間,這裡煙塵四起,喊聲連天,就好像兩軍打了起來一樣,很是熱鬧……
李當戶的後軍騎兵看到駝隊沒有跟上來,被匈奴人圍住了。於是,就派人拚死追上李當戶,告訴他駝隊被匈奴人圍住了,是不是回軍救他們。
李當戶心說救什麽救啊,那本來就是給匈奴人準備的。
回頭看到那片煙塵離這裡越來越遠,李當戶覺得可以回去,但不是去救駝隊,而是趁機賺匈奴人一點便宜。
這雁門很久都沒讓匈奴人賺到便宜了,李當戶覺得這次也沒理由讓他們賺到便宜。
再說,太子殿下就是不吃虧的人,自己是他的手下,怎麽會做吃虧的買賣?
其實,駝隊那裡亂起來以後,無論是匈奴人,還是在雁門關了望台上的郅都等人,都已經分不清楚哪處煙塵的下面是李當戶的新北軍了。
在廣漠的大漠草原上就是這樣,騎兵追騎兵,就是靠前面的人看著前面的煙塵,做為追擊的方向。
可漢軍的駝隊亂跑,抓駱駝的匈奴人也是亂跑,就把煙塵搞亂了,弄得其他追兵也不知道朝著哪個方向,哪道煙塵追了。
但李當戶明白,出城的漢軍只有自己帶領的這一支。所以,不管是這片土地上出現的哪一道煙塵,都是匈奴人的。
這樣一來,他覺得自己很佔優勢啊!
想到這裡,李當戶帶人衝到一處高地上,觀察了一下後,便帶人朝著一道看上去稍弱一些的煙塵衝去……
這道煙塵下面,是匈奴人的一支小股騎兵。
前面不是說了嘛,匈奴人打仗,不是一窩蜂的撲上去,而是一股股的往上衝。
本來他們也是來包抄李當戶這支騎兵的,可前面的人都去搶駱駝了,弄得他們也不知道前面發生了什麽,只是以為前面的人圍住了漢軍,兩邊正在廝殺。
既然漢軍已經被圍住了,而前面的人又多,想必去了也撿不到什麽便宜。於是,帶領這支騎兵的匈奴頭人,就想著等前面的煙塵散開,看看能不能撿到什麽便宜。
若是撿不到便宜,就乾脆回營地。
但這個時候,
一支騎軍突然朝著他們衝了過來…… 沒有旌旗,也看不清楚穿著,只是看到一股騎軍攜煙帶塵的衝了過來……
這支匈奴人的帶兵頭人根本就沒有想到這支騎軍是大漢的。
因為他覺得那支不到一千人的漢朝騎兵隊伍已經被包圍了,這支突然出現的騎兵肯定是自己人。
況且,這支騎軍的行軍速度雖快,但擺出來的不是衝鋒架勢,而是急行軍的一字隊形。
匈奴人這邊稍稍安心,雖然還是警惕的樣子,但終究覺得來的是自己人。
兩軍越來越近,有眼尖的匈奴人發現不對勁了,因為他們看到了甲胄,對面的騎兵都穿著甲胄。
漢軍騎兵多披甲,這和匈奴人多穿獸皮是一樣的。
所以,就有人大聲喊著“漢兒漢兒……”
郅都在雁門打的匈奴人太狠,故而匈奴人恨他,多喊漢人為漢兒。
再看那支飛速而來的漢軍騎兵,此時突然改變了隊形,如蒼鷹展翅一般,突然從兩翼又衝出來兩支騎兵……
這是雁門守軍標準的突擊隊形,匈奴人多受其苦。故而,他們一見到這個隊形,就知道是漢軍來了。
漢軍突然一起拔刀,刀鋒在陽光下熠熠生輝,發出一道道寒光。
兩軍越來越近,漢軍的騎弓開射,羽箭如飛蝗一般飛向匈奴人……
匈奴人也沒有閑著,早已經是張弓等待,看到漢軍抵近,他們也是一起開射……
羽箭飛過,頓時兩軍都有人中箭落馬。
但匈奴人這邊落馬的人多,原因是匈奴人沒有像樣的馬鐙。
他們所用的馬鐙過於簡單,不過是一根皮繩拴著兩根木棍,一邊一個掛在戰馬兩側。
而漢軍的馬鐙都是鐵製,射箭的時候就更為穩當。
這樣一來,匈奴人中箭的人多,漢軍中箭的人少。
馬鐙的出現,那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
上一次雁門之戰,匈奴人見到漢軍裝備了馬鐙,竟然在野戰的時候可以輕易地打過他們。
於是,他們依葫蘆畫瓢,也做出了他們的馬鐙。
只可惜,他們的生產力不如大漢的生產力,短期內無法做出大量的鐵製馬鐙裝備所有的匈奴騎兵。
但他們也聰明的很,用兩端綁了木棍的皮繩搭在馬背上,就成了具有匈奴人特色的馬鐙。
這種馬鐙也可以用,只可惜弊病太多,一個是上下戰馬的時候不方便,需要特意把腳放在那根木棍上。
再一個就很致命了,若是馬背上的人不幸中箭中刀受傷,雙腳根本無法從他們的馬鐙裡面及時抽出來,他們只能被戰馬一路拖死在地上。
現在,李當戶他們對面這支匈奴人的騎兵當中,就有很多被戰馬拖行在地上的人。
那些人當中有很多人只是中箭受傷,還不至於要命。可這麽被戰馬一路拖行,最後只能是被生生拖死。
況且,他們被拖行時一路嚎叫,叫聲也很是淒慘,嚴重影響了匈奴人的軍心。
也有聽不下去了的匈奴人,乾脆一刀把栓馬鐙的皮繩砍斷,好讓傷者不至於被拖行。
結果,那情景就慘了,也更沒法看沒法聽了。
一側的皮繩被砍斷後, 被拖行的匈奴人便成了一根腿還被拖著,那叫聲就更是淒慘了,如同被扯了蛋一般。
若是兩根都被砍斷,被拖行在地上的匈奴人立馬就被後面的戰馬踩死了。
這隊匈奴人被那些拖在地上的人搞的心慌意亂,結果,再一次放箭的時候,就有很多人沒有及時發箭。
而漢軍的第二輪箭雨到了,匈奴人這邊中箭的人就更多了。
好在兩輪箭雨以後,漢軍與匈奴人已經貼近,變成了兩軍貼身對戰。
這個時候,漢軍的馬鐙再一次發揮了作用。
史載,“漢軍士卒多執雙刃,立於馬上如履平地……”
這就有點過分了,司馬遷寫這些話的時候,劉彘也是被他誇大事實的寫法驚住了。
劉彘也騎馬,但踩在馬鐙上還不至於如履平地。
劉彘覺得司馬遷這樣寫,有點過分誇大了,覺得司馬遷作為一名史官,沒有充分尊重歷史。
騎兵對戰根本沒有機會囉嗦,基本上是一個照面就要分出輸贏。
這樣,兩把刀肯定要勝過一把刀。
只見漢軍騎兵右手一刀,匈奴人連忙格擋,漢軍騎兵左手趁機一刀,匈奴人便被砍落馬下。
有的漢軍騎兵更狠,雙刀同時劈砍,只見那匈奴人左邊右邊都來不及抵擋,竟然是同時中了兩刀……
這一場戰鬥,李當戶的新北軍殺的很是過癮,不多時就把這支匈奴騎兵打的落荒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