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一心擺爛的我卻直奔籃球名人堂》第559章 進步空間很大
最新網址: 12月3號的晚上,騎士隊在客場奧本山宮殿迎戰底特律活塞隊。

 這場比賽除了詹姆斯和歐文之外,最大的看點就是騎士新上任的主帥史蒂夫-科爾。

 除此之外,比賽就沒有什麽引人關注的地方了。

 活塞五虎早已經是歷史的塵埃。

 喬-杜馬斯憑著經驗和一些運氣,搭建起來的冠軍陣容,最終被證明,運氣成分確實要多一些。

 在五虎徹底老去分崩離析後,這兩年的活塞隊昏招頻出。

 杜馬斯眼光、操作有問題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自然和底特律城市的衰落有關。

 底特律整個城市都經歷了破產,到處都是失業人口。

 大量產業工人隨著產業的轉移、衰敗,能走的都走了,留下的多是黑人貧民。

 這些人哪有經濟實力進行體育、娛樂消費?

 城市暴力犯罪橫行,毒品泛濫,曾經富裕的獨棟別墅區,很多變成了廢棄之地,成為流浪漢、毒蟲、貧民暫時寄生的地方。

 球隊換了老板,管理層從上到下人心渙散。

 總冠軍已經成了可望不可及的鏡花水月,球隊當下最重要的是生存下來。

 所以,活塞從五虎解體後,引援的主要方向就是招募那些過氣的大牌球星。

 比如艾弗森、麥迪,為的就是能多賣點票,讓球隊能活下來。

 可能喬-杜馬斯也知道,像艾佛森、麥迪這樣的過氣球星,一是實力大減,已經翻不起什麽浪花,二是他們的打球風格和底特律這座城市嚴重不匹。

 活塞長期以來的形象就是強硬、鐵血、草根,還有防守。

 艾佛森、麥迪這樣以進攻華麗而著稱的球星,在活塞根本就是水土不服。

 可是喬-杜馬斯也沒有辦法,為了球市,為了票房,他不得不出此下策。

 而結果也不盡如人意,艾佛森和麥迪只在底特律做了短暫的停留,並且在這裡因為各種原因過的很不愉快。

 比如艾弗森這樣的巨星,來到活塞卻要打替補,並且他的3號球衣被斯塔基給穿了。

 搞的艾佛森在活塞過的不如意,艾佛森的球迷也一直痛恨活塞隊,活塞是兩頭不討好,用比盧普斯換來艾佛森完全是一個敗筆。

 至於麥迪,則是卷入了球隊的新老球員鬥爭中,最終也是不落好,呆了一個賽季走人。

 種種事跡都表明,活塞這個曾經連續六個賽季殺入東部決賽的東部豪強,如今已經爛透了,並且絲毫沒有好轉跡象。

 這樣的球隊,在巔峰期就是票房毒藥,如今更不用說。

 今晚這場比賽的收視率,真的是全靠騎士隊撐著。

 科爾新上任的第一場,球隊到底該怎麽打他還沒想明白呢,反正就先裝模作樣叫叫暫停,給球員們鼓勵鼓勵就完事了。

 具體的戰術安排,還是先交給邁克-布朗和助理教練組。

 騎士隊的助理教練們看起來都興致寥寥,沒有什麽投入比賽的心情和激情。

 因為他們都知道,一朝天子一朝臣,史蒂夫-科爾入主騎士隊,他們是肯定要被清洗更換掉的。

 這和快船不同,快船的核心人物是閔聰達,閔聰達愛用誰就用誰。

 而科爾肯定要招募自己喜歡、合適的助理教練。

 科爾的確是這麽想的,在比賽進行的過程中,他腦子裡一直在思考要招募哪些助理教練過來。

 和活塞的比賽本身沒有太大的看點,活塞隊無論進攻、防護,都缺乏亮點。

 他們的後場布蘭登-奈特有一定戰鬥力,內線馬克希爾很有活力。

 內線的門羅進攻腳步不錯,板凳席上的德拉蒙德很有潛能。

 但在科爾看來,活塞隊的建隊思路已經完全落伍了,落後於當下版本和未來潮流。

 比如像門羅這種偏矮和低位進攻型的內線,防守橫移普通,喜歡內線單打取分,這簡直就是20年前版本的內線。

 雖然快船隊也擁有蘭多夫這樣的早年版本內線,但蘭多夫已經三十多歲成熟期,並且這兩年他在球隊的作用越發功能化和邊緣化,安東尼-戴維斯的到來也意味著蘭多夫後繼有人。

 門羅卻是活塞選擇的新秀球員,今年活塞內線還拿下了德拉蒙德這種偏重型,缺乏策應組織能力的中鋒,足以說明活塞在發展戰略上落後於時代。

 有詹姆斯和歐文主控,比賽節奏被騎士隊牢牢掌控。

 並且今晚騎士隊的士氣相當旺盛,剛剛擊敗快船的他們信心很足。

 科爾今晚對騎士下的唯一明確指令,就是“有機會盡可能的出手三分,不要畏懼。”

 這點和邁克-布朗有些不同。

 布朗對三分的要求還是謹慎的,要有絕對的把握再出手。

 科爾來到球隊的第一件事,就是給外線球員進一步松綁。

 騎士實際上有著很好的射手資源,歐文、格林、巴蒂爾、米勒,都是非常出眾的三分投手。

 騎士應該發揮他們的作用,一來提升得分的效率,二來和快船一樣,他們要把進攻空間拉的更開更大才可以。

 結果騎士隊在第三節三分爆發,一波15:0的進攻高潮,將雙方的分差拉開到了19分之多。

 比賽從這裡是失去了懸念,活塞根本就沒有翻盤的機會,因為他們的進攻太傳統了。

 現在NBA得分在逐漸變得容易,外線三分球數量逐漸增多。

 為了跟上比賽節奏和腳步,球隊必須進攻,否則一旦落後10分以上很難追上。

 而隨著比賽節奏加快三分增多,雙方的分差波動幅度會進一步加大。

 比如在90年代的比賽中,可能領先10分,比賽就失去懸念了。

 落後一方想追上分數很難,領先一方想要進一步拉開到15分、20分也比較困難。

 現在情況不同,像聯盟靠前的幾支球隊,快船、湖人、熱火、雷霆,即便落後15分,只要時間足夠一樣可以翻盤。

 同樣如果你節奏、速度跟不上,分差會進一步拉開,被15分、20分的拉開,最後死的毫無懸念。

 到了第四節,比賽已經沒有太多懸念了,打了一小半,活塞隊換下主力球員,上替補,比賽進入了垃圾時間。

 科爾這時候也叫了暫停,換下了詹姆斯、歐文等主力球員。

 詹姆斯顯然心情很不錯,坐在板凳席上和隊友聊的很開心。

 他心裡想:“斯瑪特先生找來科爾,給球隊的變化是挺顯著的。三分球投的更加堅決、更多了,這是好事。但是,他說讓我打五號位?這…這不是開玩笑呢吧?”

 賽前和科爾的對話讓詹姆斯一直耿耿於懷。

 說好不打四號位的,結果,直接給我送五號位上去了!

 還真是體貼啊,這是想我死?

 詹姆斯雖然身材強壯,在NBA球員中是歷史級的身體素質。

 但詹姆斯不是很習慣打內線,因為他的技術水平不太夠。

 打內線,身體基礎是一方面,很多人還會忽略技術基礎。

 比如像查爾斯-巴克利,典型的矮個內線,只有198,比詹姆斯還矮。

 但他在內線如魚得水,還拿下過籃板王,靠的就是極為扎實的內線基本功。

 如果只靠蠻力在內線生存,一是效率低下,二是容易受傷。

 詹姆斯一直都是學習的外線打法,內線技術並不扎實。

 如今,五號位越發凋零,偏向角色化、功能化。

 讓詹姆斯去打五號位,皇帝發配邊疆?哪有這種道理。

 可詹姆斯雖然心裡不樂意,可他又有點擔心,這會不會是斯瑪特的授意?

 斯瑪特的戰術水平詹姆斯還是知道的,一針見血,每次都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那他到底要不要聽呢?

 想著想著,詹姆斯坐在板凳上開始咬手指。

 騎士本場很輕松拿下了勝利,取得三連勝,在東部的排名稍稍往前挪了挪。

 打完這場,騎士隊馬不停蹄回到克利夫蘭,5號他們要迎戰公牛隊。

 騎士本賽季初期的賽程並不友好,客場太多,主場被客場比賽弄得很破碎。

 賽季剛剛開始的時候,騎士就經歷了一波六連客,敗多勝少,士氣低迷。

 之後主場、客場夾雜著分布,沒有超過連續兩個的主場,這讓騎士球員在飛機和大巴車上飽受奔波之苦。

 科爾跟著全隊來到克利夫蘭,他匆匆忙忙過來任職,孤身一人就帶了一些換洗衣服,家人們本來就在菲尼克斯。

 騎士方面也沒有及時給他安排好住宿,只能暫時住在靠近訓練館的酒店裡,科爾自己解決,然後費用球隊來報銷。

 這讓科爾連連搖頭,忍不住對同行的邁克-布朗吐槽:“騎士隊的後勤做的實在是夠糟糕的。飛機到了機場後,大巴車竟然還要等半個小時才抵達。而且球員們要自己拿行李,自己想辦法回家,都沒有人做個統籌安排嗎?”

 邁克-布朗驚訝道:“難道球隊還要送球員回家?以前我們都是這樣的史蒂夫。”

 科爾回想起自己在公牛、馬刺的球員生涯,還有在太陽時做總經理,好像真是,大家都是飛機落地,或者大巴車到了以後,各回各家,該幹嘛幹嘛。

 球隊是工作的地方,又不是幼兒園。

 科爾努了努嘴,道:“可是…可是在快船就不同,我們抵達目的地後,不管是回洛杉磯還是去客場,從球員到教練,都不用動腦子,什麽都不用想,跟著走就行。”

 這叫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閔聰達在洛杉磯,每年給斯隆足夠的錢,讓他做好後勤服務。

 因此快船的後勤是全聯盟最好的,真正做到了讓球員感覺不到自己在旅途上。

 什麽都不用操心,甚至腦子都不用動,跟著走就行了。

 記者有時候拍到路途中的快船球員,大部分都是戴著耳機悶頭玩手機,什麽都不用管。

 正是這種“傻瓜式”的全程後勤服務保障,讓球員們可以最大程度保存精力,全部投入到比賽當中去。

 當然,這種保障是要花錢的。

 科爾開好房間住下,和家人報了平安,跟著打了幾個電話,給心中心儀的助理教練人選。

 到了12月4號這天,科爾指導了騎士隊的第一堂訓練課。

 一次簡單的戰術訓練課,科爾按照在快船時的慣例,進行了分組對抗。

 在分組對抗過程中,科爾明確要求,詹姆斯在自己的隊伍裡要打五號位中鋒。

 “勒布朗,你來打中鋒。”

 詹姆斯攤了攤手,臉上很迷茫,但又不得不服從。

 之前在交流中,詹姆斯明確表示自己不會打四號位,科爾也答應了。

 可是詹姆斯沒說自己不打五號位啊!

 雖然他可以再度提出拒絕,但轉念一想人家終究是新教練,還是義父派來的,連著駁面子不好吧?

 昨天晚上詹姆斯還給閔聰達打電話了,說科爾提出,可能讓自己打五號位。

 閔聰達思考了一會兒,說:“聽他的,他的設計有一套。不過如果你真的打五號位,你要好好思考一下,這絕對不是普通的五號位,是有所區別的。你想想馬克-加索爾。”

 馬克-加索爾如今在快船已經是一個非典型性的五號位中鋒。

 他幾乎很少在低位出現,而是大量在高位持球策應。

 他的攻擊范圍廣,手段多樣,讓每一個和他對位的中鋒都苦不堪言。

 詹姆斯的籃球智商很不錯,可他的基本功,場上的位置感,一些戰術意識,不能說慘不忍睹,而是說有先天殘疾,是不完整的。

 因為他缺了大學深造這一環,迅速進入職業聯賽, 這方面的訓練不是很夠。

 類似的科比,在經過很多年的磨礪後,才有了非常非常細節的戰術意識。

 即便如此,科比年輕時留下的一些壞習慣,依舊會傷害球隊。

 這點上來說,喬丹、鄧肯、庫裡這類在大學呆的足夠長的球員,這種問題就少很多。

 防守的時候,詹姆斯表現的還可以,因為騎士這邊一個正兒八經的低位高手都沒有。

 可是到了進攻端,讓詹姆斯不做第一控球人,在低位,在肋部,做掩護、策應或者順下,他就略顯凌亂了。

 科爾一直靜靜的觀察,看著詹姆斯略顯狼狽的樣子,心想還有不少的工作要做。

 不過往好處想一想,進步的空間還很大啊。

 (本章完)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掌上閱讀更方便。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