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騎砍戰記》第二百五十五章 2敗俱傷
烏爾裡克可沒把他的部隊交給李昂……

 由於七岔要塞被阿迦松佔據,為了防備巴克斯帝國有可能對烈獅城發起的突襲,如今剛剛完成補充的獅騎士團全員都在烈獅城。

 如今的獅騎士團已經恢復到六百名獅騎士與兩千多名獅扈從的滿編狀態,烏爾裡克這幾個月都在烈獅城進行騎士選拔。

 而獅騎士團這樣的皇家騎士團進行大規模的成員補充,自然就會有大量貴族子弟來到烈獅城參與選拔,這些年輕人全都是長期接受訓練的現成戰鬥力,而且都是自帶了馬匹乾糧的……

 同時,重新招募了更多人手的超編王城侍衛隊也在烈獅城——烏爾裡克趁著貴族子弟都來到烈獅城的時候順便提高了自己扈從隊伍的規模。

 現在的王城侍衛隊足足兩千八百人,與滿編的獅騎士團人數相當——要不是擔心數量太多養不起,一直缺乏安全感的烏爾裡克大概會招募更多人的。

 與獅騎士團不同,王城侍衛是完全屬於烏爾裡克個人的私人武裝,國家財政只會對其補貼武器裝備,但人吃馬嚼的日常消耗都得用國王私人的錢糧養活。

 而且國王的扈從待遇自然會比一般的騎士扈從高得多,不僅有陣亡撫恤和傷殘津貼,工資也不低,所以烏爾裡克現在手頭這麽緊。

 除了獅騎士團與王城侍衛隊之外,布倫努斯公爵如今也在烈獅城。他剛吃了敗仗,所以也趁著那些貴族子弟全都在烈獅城的時候重新整編部隊。

 很多貴族子弟在選拔中失利,沒能加入獅騎士團。他們當然願意在此時加入獅騎士團大團長的部隊,說不定將來就有機會成為皇家騎士團的一員。

 因此布倫努斯也很快就重新組織起了一支千余人的部隊。

 不僅如此,王國西北部的其他領主也正在一波又一波的往烈獅城而來——他們要去七岔要塞集合,必然會從烈獅城過路。

 而到了烈獅城之後,這些領主自然會先留在烈獅城轄區觀察幾天,與其他領主匯合之後再一起過去,免得被七岔要塞裡的敵人伏擊。

 反正烈獅城和七岔要塞之間距離不遠,即便是等到離集合截止日期只剩一兩天,他們再從烈獅城出發也趕得上。

 眼下的烈獅城,正是兵力最充足的時候,甚至充足得滿大街到處都是馬糞,根本來不及清理……

 結果卡丹帶著德夏大軍剛進入烈獅城東邊的雅拉加爾村,就一頭撞上了烈獅王國真正的主力,而且還是烏爾裡克親自領軍的……

 這是由於王城侍衛隊嚴重超編,布倫努斯新整編的部隊又臨時佔用了城防軍駐軍營地,導致烈獅城內營房不夠住。

 而且那些來參與皇家騎士選拔的貴族子弟實在太多了,個個都有馬,把城內所有酒館旅店全都佔完了不說,還把整個烈獅城都搞得像個大糞坑一樣,完全沒地方下腳。

 就連烈獅城內的乾草和豆子之類的馬料都漲價了好幾倍——李昂麥香國際旗下的人在烈獅城不用交商稅,自然是什麽生意都做,他們抓住機會狠狠的賺了一波。

 所以此時烏爾裡克正在親自安排,把雅拉加爾村作為騎軍部隊的臨時軍營,將烈獅城從糞坑中解救出來,順便也把自己的錢包從高價馬料中解救出來……

 而卡丹帶德夏人來的時候本來就沒打算攻打烈獅城,而是打著快速襲擊周邊村鎮搶完就跑的主意。

 帶著大軍搶劫村子自然不會磨磨蹭蹭的搞什麽情報刺探,秉承著卡丹大汗‘行動要快,搶完就走’的八字方針,德夏大軍快馬加鞭一頭就扎進了雅拉加爾村。

 但卡丹可完全沒想到,這個村子裡竟然有茫茫多的部隊……

 烏爾裡克也是真沒想到,巴克斯帝國的部隊沒來,反倒是德夏人來了?

 這位卡丹大汗膽子是不是太肥了點,居然敢打烈獅城的主意?

 真把獅子當病貓了是吧?

 這要是不把德夏人弄死在這裡,那烈獅城轄區的富戶肯定全都會覺得不安全,他們會拖家帶口跑路的啊!

 於是憤怒的烏爾裡克親自吹響了衝鋒號……

 首都轄地遇到襲擊,這可就與一般的作戰不一樣了。

 烈獅王國這些部隊那可全都積極得很,連同那些貴族子弟在內,基本上全都出動了,甚至都沒給巴哈德汗卡丹調頭跑路的機會……

 尤其是那些剛被提拔為獅騎士的年輕貴族們,個個都正是向往建功立業的時候,衝得那叫一個狠。

 僅僅一天之後,雅拉加爾村子外面就死傷了一地,到處都是橫七豎八的屍體。

 兩邊都是大規模騎兵部隊,突然遭遇之下也沒法布置什麽戰術,這種仗打得挺快,人死得也挺快……

 結果,巴哈德汗和烏爾裡克國王兩人基本上同時欲哭無淚……

 剛剛重建的獅騎士團衝得太猛,又被打沒了三分之一,死的大多數是新晉皇家騎士和他們的新扈從——配合不嫻熟,有這個結果也屬正常;

 而王城侍衛隊的新兵蛋子死得更多,從超編狀態一下子又打回了原本一千五百人的編制,這下子烈獅城的營房夠用了……

 烏爾裡克當時就覺得自己說不定要破產了……這特麽得花多少撫恤金啊?

 而巴哈德汗卡丹的德夏大軍傷亡更是慘重,而且還一丁點好處都沒撈到。於是卡丹帶著殘兵快速撤回了德夏境內,連傷員都放棄了。

 全員騎兵的德夏人倒是有能力跑路,甚至還能帶走大部分失去主人的戰馬。

 所以,雖然烈獅王國看起來算是打贏了,但基本沒得到什麽有價值的戰利品,損失卻相當大。

 而德夏這邊,卡丹這次出兵帶的都是支持他的鐵杆親信,如今實力損耗過於慘重,天知道回了德夏之後他這‘巴哈德汗’的位置還穩不穩當……

 要知道德夏公國在卡丹統治之前其實是個半世襲半選舉製的國家,‘巴哈德汗’這個‘神在人間的使者’原本是被各部族推舉出來的。

 就像‘哈裡發’這個頭銜,在德夏是指‘神使的繼承人’,原本同樣是由各個部族推舉出來的,哈裡發就是下一任巴哈德汗的候選人之一,通常會有三到四個。

 而‘拜尹’原本是指‘協助神使為民眾領路之人’,是軍政教合一的地方執政官,類似於將軍或者城主,同時也是地方上的宗教負責人。從這個頭銜的意義上也能看出,這原本也是被地方上的民眾推舉出來的領路人。

 只有各部族的汗位大多是世襲的。但實際上兩百多年前就連汗位也是由各部族內部推舉最有威望的人擔任,一直到現在都還有一些小部族在用推舉的方式選出他們的汗。

 但卡丹上位之後,完全改變了制度。

 或者說,他是因為改變制度而上位成為巴哈德的——他用世襲制度向那些有實力的部族首領進行許諾,承諾讓支持他的部族首領成為世襲的‘哈裡發’或是‘拜尹’,子子孫孫都能掌控更大的權勢。

 於是在各部族推舉中,當時年紀輕輕的卡丹成功當選為巴哈德。

 隨後,卡丹履行了他的諾言,他帶著因為支持他而成為哈裡發與拜尹的那些新任當權者,用武力和暴力強行將德夏公國的推舉製全面改成了世襲製,並且采用了與各王國類似的分封自治。

 也就是說,卡丹將‘巴哈德’、‘哈裡發’、‘拜尹’這些與宗教有關的頭銜,直接全面對應了烈獅王國的‘國王’、‘公爵’、‘男爵’等爵位。

 各個頭銜都可以傳給自己的繼承人,除非有哪家絕了後,否則不再進行推舉。

 在一場充滿了鮮血與暴力的大清洗之後,卡丹讓德夏出現了一批永久的高級貴族階層。

 這種從推舉制度全面轉變為世襲制度的做法,確實在極短的時間裡便迅速穩固了卡丹的統治——得到權力的那些人當然想永久的維持下去,所以他們必然支持卡丹的做法。

 這與國家的宗教信仰和文化無關,誰不想子孫後代永遠都是更高的統治階級呢?

 而且卡丹以武力清洗了不服從的部族首領之後,確實使得整個德夏得到了統一,德夏不再是一個松散的部落聯盟,各部族相互之間很少發生內戰,國力確實因此提高了不少。

 於是德夏在最近這二十多年裡再也沒有實施過推舉制度,如今倒更像是一個王朝,除了宗教文化不同,其他方面與各個王國在本質上沒什麽區別。

 但就像馬略皇帝的改革一樣,任何一個國家的政體變更總是會引發矛盾衝突的。

 在過往的二十幾年中,在世襲制度下受益的都是曾經支持卡丹的部族領導者,自然能讓卡丹穩坐巴哈德之位。

 但如今,很多原本支持卡丹的部族首領老了、死了,而他們的後代繼承了他們的地位,但這些年輕的新汗,卻和卡丹不怎麽熟悉。

 再說,大多數高位者都不止一個孩子,而高級頭銜就那麽一個,沒能繼承頭銜的孩子自然就會產生一些別的想法。

 比如說,卡丹自己能用武力強行推動世襲制度,製造一批高級貴族階層支持他成為巴哈德,這其實也是給這些年輕人指了一條明路——只要支持自己的人和部隊足夠多,誰都可以用這種方式成為巴哈德……

 就算實力不濟,至少也可以用支持另一個巴哈德的方式成為哈裡發或者拜尹——就像他們的父親當年支持卡丹那樣。

 所以如今的德夏並不穩定,卡丹本就面對著另一個挑戰者的威脅——他的親弟弟埃米爾薛西斯。

 事實上埃米爾薛西斯就是用卡丹自己搞出來的世襲制度向巴哈德的位置發起了挑戰……

 由於卡丹搞出了巴哈德世襲,所以他給自己的父親也冠上了巴哈德汗的尊號——任何一個登上王位或帝位的人都會這麽做。

 而德夏的傳統是,父親死後,父親擁有的財產應當由所有子嗣平分。

 所以埃米爾薛西斯便聲稱,既然父親是‘前任巴哈德汗’,那麽整個德夏公國就也應該分為兩半,讓兩個孩子都成為巴哈德……

 ——如果是在部族中,部族的汗死後,確實可以讓兩個孩子平分部族。

 比如卡丹和埃米爾薛西斯兄弟二人,就會由以前他們父親的一個部族,分成卡丹部和埃米爾部兩個部族,兩個都是汗。

 由於卡丹自己推行了世襲製,他不太好反對這個理由,所以他弟弟一直在聲稱要平分德夏,而且確實得到了一些年輕的部族首領支持——大多就是那些沒能繼承哈裡發或拜尹頭銜的年輕人……

 如果德夏如今依然處於推舉製,那麽卡丹就算是把部隊全打殘了也不會影響到他的地位,畢竟是各部族首領自己推舉的巴哈德,大家一般不會打自己的臉。

 但如今,卡丹用武力強行推動形成了世襲製,他比任何人都明白,手中掌握的實力就是一切。

 他也知道自己這個桉例擺在前面,德夏的每個汗大概都明白這個道理……

 同時,每個首領在有機會的時候恐怕都會試圖複製他的上位之路。

 如今,在自己的部隊遭受巨大損失的時候,埃米爾薛西斯這樣的人恐怕不會安分——很多人都不會安分。

 所以卡丹不敢再打下去,他只能滿心酸楚的帶著殘軍撤回國內,準備迎接來自內部的另一場艱難挑戰。

 德夏人撤退了,烏爾裡克與卡丹算是打了個兩敗俱傷,而這兩敗俱傷的局面,實際上還只是個開始。

 畢竟這是德夏公國公然向烈獅王國的首都發起進攻,這種情況下烈獅王國只能作出唯一的一種反應——同樣滿心酸楚的烏爾裡克向德夏公國全面宣戰,並且把德夏公國視為最高優先級的敵人,不死不休那種。

 發出的國王令上,烏爾裡克都直接將德夏公國稱為“沙漠裡的邪教強盜”了,巴哈德也被稱為了‘殘暴的邪教頭目’。

 烈獅城畢竟是烈獅王國的首都,任何國家的首都被攻打,都只能是這個反應。

 而且烏爾裡克現在極其憤怒,比七岔要塞被攻佔時憤怒得多——這場爛仗打得他瀕臨破產了!

 說真的,埃裡克這段時間一直只是在忙著協調商隊的情緒,這支龐大的商隊也就只是慢悠悠的從七岔要塞東部幾十裡的位置往薩瓦河邊挪動了一趟,然後又被埃裡克和雷曼聯手帶回了原地——就這麽挪了一個來回,啥也沒乾,結果情況就變成這樣了……

 而得知情況之後的李昂一下子變得精神百倍。

 現在,新的戰略目標出現在了領主大人眼前——統領王國大軍,以復仇為名攻入德夏公國,到德夏境內去打一場長久的大戰!

 或者說,去用武力開辟一個全新的市場……

 這下子李昂一點都不猶豫了,他快速動員起自己的軍隊,再次在三天之內就出發了——出兵效率一如既往的快得離譜。

 並且,他向全國領主發出了元帥令,召集各領主的部隊直接到薩瓦河堡集合,準備全面進攻德夏公國。

 當然,七岔要塞這個問題也是需要解決的,畢竟烏爾裡克國王的要求擺在這裡,國王可沒有讓李昂改變戰略目標……

 但領主大人並沒有打算強攻七岔要塞,這種巨型棱堡也沒那麽容易被攻陷,李昂知道巴克斯帝國近況不好,所以他打算跟阿迦松將軍進行一次友好磋商,看這事能不能和平解決。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