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1928:巨商崛起》第462章 他說,全球經濟危機要來了
   第462章 他說,全球經濟危機要來了
  “事實上,經濟危機在去年就有征兆了,美國早就處於產業蕭條狀態。”葉洛對著鏡頭侃侃而談。

  他的一言一行,都會被拍成照片,寫成文章,不久便刊登在這些報刊雜志的頭條,以此引發更大的輿論風潮。

  將經濟危機的概念拋出來,那些死咬著不放的企業家們才會松口,他才能更快離開美國。

  而且預測經濟危機,又是給自己刷一波名聲的好機會。

  “為什麽?股災之前,美國正處於最繁榮的階段啊,我們生活得非常幸福,遠超世界上其他許多國家。”

  卡斯特驚訝萬分。

  這話也發自他的內心。

  美股泡沫破裂,倒霉的不就是那些投機者和吹起來的公司嗎?
  美國遭遇經濟危機也就算了,怎麽全球都被扯上了?
  “那只是虛假的繁榮。”葉洛笑道,“譬如農業方面。去年,蘇聯大肆賤賣木材,美國去年木材的價格就大跌了。而在今年,加拿大的小麥生產過量,導致美國政府強迫壓低國內所有谷物類農產品的價格。”

  “這兩個例子並非特例,近幾年來美國的農產品價格一直在下降,這說明農產品供過於求,並不好賣。再說工業方面,去年工業總產值,比之前年增加了50%,但工人數目顯著減少,失業人口數量一直在攀升,這說明什麽?”

  卡斯特不懂這些,下意識問道:“說明什麽?”

  “代表美國的工業繁榮是虛假的。總產值的增加,是因為工廠在不停的生產商品,但這些商品並未得到妥善的安排,很多囤積在倉庫裡沒有賣出去,因為實際上國內的需求並沒那麽高。”

  “為什麽會出現這種情況?因為近幾年美國的繁榮仰仗著股市和房地產的爆發,這些虛擬資產造就了一批又一批十萬、百萬富翁,他們投入大量的金錢開辦工廠,製作實業,又將商品囤積在他們購買的倉庫裡。你是老板,我是老板,他也是老板,那麽請問,誰來買商品?”

  卡斯特恍然大悟,想起了大量牛奶被倒入密西西比河事件。

  “賣不出去的產品只能銷毀,沒有人願意免費或者降價提供產品,因為那樣一來,市場經濟的環境就會被破壞。用過免費的產品,誰還樂意用付費的?即便有,那也是少數人,無法挽救亂七八糟的市場。”

  葉洛坐在位置上侃侃而談,將後世早已耳熟能詳的道理一句句說出來,放在這個年代,這種言論和分析帶來的衝擊力不亞於他預言美股泡沫破裂。

  “美國確實很富裕,你們的工業產品、農產品數量極多,我的家鄉,遙遠的東方,甚至還有許多人吃不上飯,被活生生餓死。在那裡,不是因為資本家囤積財富,而是的確沒能力生產如此多的商品。”

  葉洛歎了口氣,民國的現狀,只要去過北方一次兩次,沒人的心情能輕松起來,但生產力低下的問題很難解決,

  “這些財富,都是資本家的。現在,資本家因為產品積壓,股市房市崩盤而破產,民眾就無法找到工作,這不就是大蕭條的前奏嗎?”

  這在後世根本不用他去分析。

  你靠虛擬的產業暴富,一旦這些空中樓閣崩盤,投機者完蛋,實業家們也半死不活,資本家們一毛不拔,就會讓國家經濟無法流轉。

  最後一層層下來,反饋到普通人身上,那就是失業和一眼看不到頭的絕望。

  隨著這些東西的崩盤,迎面而來的必然是經濟大蕭條。

  “請問有什麽解決的辦法嗎?”卡斯特低聲問道。

  他仿佛看見了葉洛所描述的那種慘狀。

  “這就是白宮的官員們該考慮的問題了,我能說的只有這麽多,感謝你的采訪。”葉洛起身和卡斯特握手。

  結束完這出自導自演的戲碼,沒有多久,紐約時報就第一個發行了經濟特殊期刊,用整整一張報紙的容量來報道此次采訪。

  圖文並茂,配上各種解說,保證識字就能看懂。

  有葉洛的名氣開道,經濟特殊期刊一發行便銷售一空,當天下午緊急加印。

  其他葉洛收購的報刊和雜志也在報道此事,引來了不少人的關注。

  特殊期刊當晚就被放到了胡佛的辦公桌上。

  猩紅的大標題看得他一陣頭疼——
    他說,全球經濟危機要來了!

  葉洛是他剛捧起來的學者之一,現在成了他最不願意看到的危言聳聽派,讓胡佛有種被背刺的感覺。

  到底有沒有可能發生經濟危機?
  他還真不確定。

  胡佛個人的判斷是可能性不大,最近股市還在跌,但自殺潮在上一次救國對策會議後便消退了不少,加上有財閥救市,以及大量收購公司。

  看起來只是暫時的經濟下行,和所謂的全球經濟危機完全不沾邊啊。

  胡佛大概知道葉洛為什麽這麽做。

  想引起民眾恐慌,然後在收購公司這場戰役上取得優勢,從本土財閥手裡撈到更多好處。

  泡沫破裂後的一番交流和事件,很多人都看明白了。

  這個華人可沒表面上看起來那麽人畜無害,鬼點子多了去了。

  製造輿論壓力,然後壓價再收購,還能收割一波名聲,算盤打得很好。

  這就是胡佛對此事的判斷。

  當晚已經有很多人打電話來問他的態度了。

  猶豫再三,胡佛覺得不能讓葉洛太過猖狂,便打了電話出去:“將所有關於全球經濟危機的報刊雜志停售,誰繼續刊印,就做好被查封的準備。”

  至於葉洛那邊,現在大家保持默契,他不出格,就吃分到他手裡的那份,那誰也不管。

  第二天一大早。

  胡佛把杜邦、福特、美孚石油這些工業巨頭召集到白宮,提出了不停工、不裁員、不降薪的號召以穩住就業,緊接著又向所有州長發電報,敦促各州基建項目盡快上馬,同時一邊降低貼現利率,一邊建議瀕臨倒閉的銀行向美聯儲申請貼現貸款,刺激信貸擴張。

  這是最常見的應對策略。

  正如葉洛所料。

  富蘭克林接到敦促基建項目繼續的政令後,對葉洛說的話又信服了幾分。

  “他一定會繼續往基建項目投錢,想以此來增加就業率,但絕對失敗!”

  葉洛就是這麽自信。

  而胡佛一夜間清空全球經濟危機的輿論沒有起到多大效果,反而幫葉洛打了個免費廣告。

  你要是讓報刊雜志繼續刊登報道,民眾看看也就過去了,昨天下午才出來,你晚上就清空——

  這還有誰敢不信啊!

  民眾幾乎堅信全球經濟危機即將來臨。

  紐約時報的特殊經濟期刊從一份3美分被炒到一份5美元的價格!
  為了應對這場風波,民眾愈發擔心失業,開始囤錢、取錢、消極對待.
  蝴蝶翅膀輕輕扇動。

  第一個倒霉的是美國鋼鐵公司。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