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1928:巨商崛起》381.第367章 毛躁的張漢卿和陰險的校長
  第367章 毛躁的張漢卿和陰險的校長
  第一次短線操作做空的日子很快就到了。

  5月27日。

  胡佛在白宮的例行發言上罕見的批評了現在過熱的股市,他聲稱如今的美國股市就像一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多個國家的遊離資本都在朝美國股市湧來,一波又一波的熱錢在股市中翻騰,賺走的全是美國民眾的血汗錢。

  就在昨天,又有2200萬美元從英國財閥手中流入華爾街,宣告著英國人也正式參與美股泡沫。

  這一場看似批評股市,實則針對海外資本的發言讓美股當天下跌了2%,尤其是前面的一些高價股,因為它們也是海外資本操縱股市的主要力量,價格下跌的頗為厲害。

  不過在胡佛這輪發言前,葉洛便將手上所有參與到高價股的資金都抽離了出來,不然這3000萬美元會虧損約60萬,等於好幾天白賺。

  與之相對,高價股的下跌反而促使了多種仙股的走高,因鴻星聯合集團,愛美克思這個次級交易市場也漸漸進入到民眾眼中。

  他們買不起每股幾百幾十的紐交所股票,但能輕松拿下每股十幾美分的各種仙股,就算虧了,也不過幾百近千美元,不痛不癢,下次還能再戰。

  一人一千美元,一萬人就是一千萬美元。

  仙股還有極高的傭金抽成,能保證葉洛不管怎麽做都穩賺不虧,簡直是一棵不需要灌溉就能自動生錢的搖錢樹!
  聽完胡佛的發言,利弗莫爾立即打了電話來,詢問葉洛是否到了做空的好時機。

  葉洛笑著搖頭,讓他稍安勿躁。

  真正的做空時間還早,這一波小小的嘗試也不用太著急,靜候股市後續的變化才是關鍵。

  此時富蘭克林等人也在緊盯著股市,一方面好奇後續的走向,一方面也在期待葉洛帶來的驚喜。

  同一天,華國北方發生了一件大事。

  張漢卿在校長的指使下密電哈市特區長官張景惠,派軍警搜查蘇駐哈使館、逮捕蘇駐哈總領事,同時封閉了中東鐵路職工會,並強迫中東路蘇方正、副局長停職。

  隨後張景惠又在張漢卿的授意下,下令封閉了哈爾濱、齊齊哈爾、海拉爾等地的蘇駐華領事館。

  張漢卿這一公然違反國際公法的行為激怒了蘇政府,蘇對此事反應迅速,態度強硬。

  當天,蘇政府便向金陵國民政府提出抗議,要求釋放其駐哈領事館被捕人員,同時向邊境地區增加了兵力,準備在外交交涉失敗時訴諸武力。

  “五·二七事件”成為中東路事變的開端。

  中東路事件源於中東鐵路。

  中東鐵路是蘇為了控制遠東而在華領土上修建的一條鐵路。

  “改旗易幟”後的張漢卿追隨金陵國民政府的國際反蘇路線,采取了武力收回中東鐵路主權的行動。

  歷史上,這場戰爭中蘇雙方裝備懸殊,北方軍“以北方一隅之力,對抗俄頃國之師”,而一直慫恿張漢卿發動戰爭,鼓吹蘇軍隊戰力薄弱,毫無意志的金陵國民政府方,在戰爭開啟後未發一兵一卒出關協助,以致張漢卿的北方軍傷亡慘重,被迫同意與蘇進行和平談判,重新恢復中東鐵路原狀。

  可以說這一場仗打得張漢卿徹底失去了信心,間接導致後來日寇入侵,他並未做積極抵抗,而是果斷撤退,留下了大片民眾和土地,成了一時間被聲討的喪家犬。

  葉洛知道這事,27日美股閉市後清點完了資產情況,便趕忙打了越洋電話過去。

  此時奉天還在白天,張漢卿剛完成對蘇各個領事館的掃蕩,好不威風,聽到是葉洛打電話來,立即向這位小兄弟炫耀了一番。

  “怎麽樣,做生意上,我不如你。但領軍打仗這塊,你不如我吧。”張漢卿志得意滿,意氣風發,和葉洛說了好久怎麽怎麽籌劃,又是怎麽怎麽進攻領事館,然後抓住那些洋人時,他們痛哭流涕,跪地求饒,完全沒有南方洋大人那種氣派。
    葉洛聽他的語氣和言辭,就知道勸誡這事是成不了了。

  張漢卿在興頭上時,誰也勸不動他,也不敢勸他。

  他這麽說著,葉洛也隻好隨口附和,然後委婉的告誡他不要太過衝動,以和為貴。

  “以和為貴?阿洛啊,這戰場和商場可不一樣,你退一步,他們就會進一步,伱越是和氣,他們越是得理不饒人。要把這個歷史遺留問題解決掉,那就必須一口氣把他們打趴下!”張漢卿又開始了長篇大論。

  勸誡無果,葉洛隻好和於鳳至閑聊了幾句,希望這位家中“大姐”能說服張漢卿。

  於鳳至也有類似顧慮,可張家女人主內不主外,家中事務,張漢卿什麽都聽她的,可工作事務,她萬萬不能插手。

  因為上次楊宇霆等人的刺殺事件被葉洛提前察覺,救了張漢卿一命,於鳳至對他十分感激,他說的話也全牢記在心,這也是她默許趙一荻進張家門的原因之一。

  說起來是給了葉洛幾分面子。

  掛斷電話,葉洛只能感慨校長是真陰險。

  因熟知張漢卿的性格,故意引誘他犯錯,還誇大其詞的貶低蘇方,讓張漢卿誤以為對方是好捏的軟柿子。

  同時,校長等人主導的國內戰局也發生了重大變故。

  接收魯省省會事件成了蔣、馮矛盾爆發的導火線。

  校長以武力把孫良誠擠出魯省。馮玉祥看到校長消滅西北軍的主意已定,便采取防禦策略,命令魯省、豫省的守軍西撤,以便集中兵力縮短戰線,鞏固西北。

  同時,馮系在金陵供職的鹿仲鱗、熊斌也同時辭職,返回了西北。

  馮玉祥完成了一系列的軍事調動之後,於5月中旬在華陰召開軍事會議,決定武裝反蔣。

  5月16日,西北軍將領孫良誠等人發表反蔣通電,推舉馮玉祥為救國軍北路總司令。

  校長旋即做出應對,調兵遣將,設作戰總部於徐州,在湖、魯等地布置戰線。

  大家都以為這場戰爭會打得不可開交,至少不會像蔣桂戰爭那樣虎頭蛇尾。

  然而令人沒想到的是,校長故技重施,又用金錢收買了馮系將領韓複榘和石友三,這兩人倒戈導致西北軍受到很大削弱。

  在政治上校長以國民政府的名義,指責馮“破壞革命”、“大逆不道”、“統一之梗”和“反叛國民政府”。

  5月23日金陵國民政府高層召開的臨時會議決議革除馮的一切職務。5月25日校長致電馮玉祥,要他下野出洋,交出兵權。

  馮玉祥被這一套組合拳打得叫苦不迭,在政治上陷入極端孤立的境地。面對校長強大的軍事和政治壓力,為了在政治上爭取主動,馮玉祥於5月27日通電全國表示下野。

  至此,國內的格局又發生了變化。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