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重生射雕之劍歸何處》第331章 馬賊猖獗
“都住嘴!窩闊台汗,還是你來說句話吧——”

 窩闊台手下的悍將史天澤大喝了一聲,製止了中軍帳裡鬧哄哄的爭吵聲。

 史天澤是河北永清人,鐵木真率軍南下時,史天澤的父親史秉直帶領數千人迎降木華黎。

 木華黎仍讓史秉直統領他的部眾,同時還封其子史天倪為萬戶,史天澤為帳前總領。

 自從到了木華黎的帳下,史天澤的軍事才能也慢慢地顯現了出來,尤其是在木華黎戰死之後。

 “哈哈,史將軍稍安勿躁,諸位都可以暢所欲言嘛,如今大宋已經強起,我大蒙古也只能暫避其鋒芒。”

 “不過,如果諸位首領有意抵抗強宋,我窩闊台雖然不敢說能幫多少忙,提供一些兵器箭支,或者資助一批優良戰馬還是義不容辭的。”

 窩闊台並沒有因為眾人的傲慢而惱怒,反而一直樂呵呵地看著中軍帳的眾人,甚至無視了他自己麾下那些悍將的爭吵。

 “窩闊台汗,您可不能退縮啊,我大蒙古的將來,還指望您來主持大局的,成吉思汗之後,您就是我大蒙古最有實力的大汗,我黑水部落絕對以您的馬首是瞻——”

 這時,一向跟窩闊台親近的黑水部首領銀先站了起來,老頭子五十多歲,善使一把戰刀,年輕時也是好勇鬥狠之輩。

 可惜,黑水部的人並不多,能夠真正上戰場的人不過有兩千人之數,經常受到其他部落的侵擾。

 窩闊台卻非常欣賞銀先的為人和武藝,時常接濟他們,甚至對外征戰之時,還帶著銀先的部落撈一些戰利品。

 “我讚成銀先老哥的話,如今宋蠻崛起,如果我們大蒙古還不團結起來,遲早會走上金國和西夏的老路。”

 銀先一挑頭,陸續有各部落的頭人起來附和,一時間竟然把方才的議題給帶偏了。

 窩闊台依舊笑而不語、冷眼旁觀。

 別看這麽多人站起來支持他,可是有多少人是真心,多少人是假意,多少人希望窩闊台能真正上去,又有多少人想把窩闊台當槍使呢?

 “這樣吧,在這中軍帳裡,我數了一下至少有十六個部落的頭人在此,咱們索性做一個表決,願意擁立窩闊台汗為我蒙古大汗的,請隨老夫站在大帳的左邊——”

 銀先再次把中軍帳的氣氛拉到了頂點,並率先站到了大帳的左邊,緊接著連續有七八個部落的頭人也跟了過來。

 銀先這番舉動,也引起了大帳內兩位頭人的極度不滿,他們正是身份地位不次於窩闊台之人。

 就算是在這個中軍帳內,此二人的擁躉也有三五個部落的頭人在。

 最終,算上窩闊台在內,十六家部落頭人,站在大帳左側的有十家之多,明顯佔據了半數以上。

 “窩闊台汗,我等部落中還有要事,就先告辭了——”

 這時,大帳右側一位部落頭人站了起來,衝著窩闊台一抱拳,轉身出了大帳。

 轉眼間,又跟出去三四家部落頭人。

 “窩闊台汗,不是老朽不願意支持您,實在是如今部落之中,老朽的兵權已經完全被犬子給剝奪了,就算是老朽支持了您也無濟於事啊——”

 最後右側的一位老者,也無奈地搖頭歎息著走開了。

 “哼,一幫廢物,都是一些自私自利的家夥,大蒙古的災難來了,誰也別想躲過去。”

 看到那些頭人離開,銀先第一個表達了憤慨。

 “銀先老兄,多謝你的支持啊,不過窩闊台自知才德不足以服眾,才不能令大蒙古團結在一起啊。”

 看了眼帳中剩下的眾人,除了自己帳下的將帥,就是如銀先那樣支持自己的部落頭人。

 “窩闊台汗,我大蒙古的勇士,已經不如成吉思汗當年那樣悍勇了,即便如此我們也不會懼怕那些宋蠻。”

 對於銀先等人的支持,窩闊台自然是心有感激,卻並不會因此而得意忘形。

 因為窩闊台心裡很清楚,銀先之所以會這麽說,那是因為他並沒有跟大宋的“敦武”軍和“靖難”軍正面作戰過。

 兵器比你的鋒利,護甲比你的堅固,戰法比你的豐富,就連精神面貌都不次於你,如今正規軍隊的人數更是遠大於你,那你還拿什麽去跟人家比?

 “諸位,你們可信任我窩闊台?”

 環視了一下中軍帳,窩闊台平靜地問道。

 “那是當然,我等要是信不過大汗,就不會還留在這個大帳內!”

 這次,是史天澤搶了先,作為窩闊台麾下數得著的悍將,總不能一直讓銀先專美於前吧?

 “幾位大宋來的使者,讓諸位見笑了,本汗也沒想到,當著諸位使者的面,我大蒙古內部卻發生了這一場鬧劇。”

 “其實,我窩闊台跟大宋皇帝陛下之間,也算是兄弟之交。當年本汗可以說是看著宋皇長大的,他跟我四弟拖雷又是結拜的安達。”

 “當年宋蒙之間並不存在任何的矛盾,而且還有共同的敵人大金國,如果金國已滅,既然宋皇要遷都中都,想要我窩闊台手中的幾個邊州做賀禮,我這個做哥哥的又怎麽會是小氣之人?”

 “窩闊台汗……”

 聽著窩闊台的口氣,似乎就要答應大宋的無理要求了?

 窩闊台衝著銀先擺了擺手,繼續道。

 “本汗也給宋皇回一封書信,並派一隊使者前往回拜,不過這一路上的安危,就拜托諸位使者了。”

 窩闊台信中寫的什麽內容,無從得知,又召集了一隊使者面授了半天機宜,自然也沒人知道他們都說了什麽。

 只是窩闊台留著大宋的使者,一直住到二月底才放他們離開。

 從中都去大漠的時候,雖然天寒地凍的,一行人走的慢些,卻也一路平安無事。

 沒想到返程的時候,隊伍中多了三十名窩闊台的使者,卻時不時遭受不明馬匪的襲擊。

 茫茫大漠,無處可躲,眾人隻好快馬疾馳,企圖快速接近下一個兵鎮來擺脫這惱人的馬匪。

 這樣一來,行進的速度卻無形中加快了許多。

 只是進入居庸關之後,再次清點人數,才發現窩闊台的三十名使者,經過三次馬匪的襲擊,已經銳減到了八人。

 反而是大宋去的十一人,除了那名信使受了點兒輕傷,十名“錦衣”卻是無一受傷,反而擊殺了無數名馬匪。

 ……

 郭默安靜地聽“錦衣”那位領頭的說完,旁邊還不時有其他“錦衣”在做著一些補充。

 “好了,今日就這樣吧,你們先歸隊吧,至於訓練的進度,讓陸統領為你們安排吧。”

 郭默沒有對“錦衣”描述的事情進行評判,無論是窩闊台軍帳內發生的事情,還是一路南來受到的三次襲擊。

 從“錦衣”的敘述來看,那些馬匪是無差別地對他們進行襲擊,只是“錦衣”的戰力實在強悍,才導致大量馬匪被殺。

 兩日後,郭默親自接見了窩闊台的使者。

 不過,早在聽說他們沿途被襲擊之後,郭默已經派出了軍中最好的醫匠,前往使者團的駐地進行全面的檢查和醫治。

 “諸位,你們能來到中都城見朕,也算是九死一生了,無論此次出使的結果如何,每人奉上白銀一千兩。”

 郭默一揮手,武南天從旁邊走了過來,從懷中拿出一些銀票,都是千兩一張的,每人都發了一張。

 “謝陛下、謝陛下,我等奉命出使,本來就是分內之事,沿途要不是有陛下的‘錦衣’護持,我等八人也未必能來到此地。”

 即便是分屬兩國,這八位大漠來的使者,也被郭默這樣的氣度給折服了,關鍵是真的給錢啊。

 一千兩銀票,但凡在大漠裡大一點兒的城鎮都能用的上,足夠普通的一家牧民殷實生活很久的。

 “陛下,這是我家大汗給您的書信,此前保管的那位也遭了馬賊的毒手,上邊沾染了血跡,實在是……”

 一位使者戰戰兢兢地站了起來,手上正拿著一封書信,不過書信的整個封面,有三分之一已經被鮮血給染紅了。

 “哈哈,拿來吧,朕既不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又不是長在深宮中的無用之輩,難道還見不得鮮血嗎?”

 郭默很是康慨的接了過來,還在那位使者的肩膀上拍了兩下,算是安慰一下他驚慌的心裡。

 信封不小,裡邊裝著好幾部分的內容。

 首先是窩闊台的一封親筆信,大體內容是恭賀大宋喬遷中都,特將漢人固有的燕雲十六州數州之地作為賀禮,以表宋蒙兩家之情誼。

 另外一部分是那數州之地的輿圖,在這個時代,獻圖就等同於獻地了。

 而另外幾張草紙上,則畫的更簡單,似乎是一片一片的草場,又像是大漠的地形圖,只是不像是連接在一起的。

 書信的內容沒什麽難理解的,只是最後這幾張草圖,讓郭默有些模棱兩可。

 “諸位,你們來之前,窩闊台大漢可曾有過什麽交待?”

 郭默相信,這些人未必知道信封裡的內容,就直接略過沒問。

 “陛下,我等臨來之時,窩闊台汗曾經將我等聚在一起,說了很多見到陛下要注重禮節的事情。”

 “不過,也讓我等給您帶一句話,大漠也並非鐵板一塊,很多部落並不是窩闊台汗說了算的。”

 即便使者不是很理解窩闊台為什麽要這樣說,但是,作為窩闊台的親信之人,自然不會對自己的大汗有所懷疑。

 這句話倒是讓郭默有些意外,看了看手中那幾張難以名狀的草圖,郭默似乎明白了什麽。

 ……

 既然窩闊台讓人帶來了那幾個州的輿圖,郭默也就沒再等到三月底,就讓王堅率領的三萬“敦武”軍,和郭靖率領的四萬“靖難”軍,提前發動了攻勢。

 不過,他們只是去接收一些無人防守的城池而已,沒有遇到任何的抵擋。

 即便蒙古人內部意見不統一,但是,郭默索要這數州之地,恰好都是在窩闊台的治下,他自己非要送人別人就算再心有不滿,也不好說些什麽。

 很快,“聽風”的人就弄明白了大漠上,到底是誰跟窩闊台在不對付,而那幾張草圖,經過“聽風”的反覆鑒定,正是窩闊台那幾名對頭的牧場。

 於是乎,“殺紅眼”的王堅,和“被下屬蒙蔽”的郭靖,雙雙沒能約束好自己的軍隊,將大漠上一些友好鄰邦的牧場給侵佔了。

 而“馬王神”韓寶駒更狠,他居然收到了一封郭默派人送過去的軍令,讓他將密雲向北、向西的五百裡之地清空。

 那裡可實實在在是窩闊台的領地,當窩闊台派人來中都質問之時,郭默也感到很奇怪。

 派出了“錦衣”的人,武南天還親自為此走了一趟,連同窩闊台的使者一起,前往密雲“靖難”軍駐地問責。

 可惜,韓寶駒已經先一步“奉命出發”了,留下副將率領三千軍士看守大營,同時調度各處的軍需糧餉。

 “陳副將,你們‘靖難’軍為何要對窩闊台大汗的領地發動了進攻?”

 一進入密雲的大營,武南天就沒壓住自己的怒火,要知道郭默知道此事的時候,可是連禦書桉都給掀翻了的。

 “武統領息怒,‘靖難’軍是陛下的軍隊,我等自然是奉命行事的,您看,陛下的軍令在此。”

 陳副將雖然知道武南天的身份,但是依然不卑不亢道,並從一堆卷冊中,找出了一份軍令。

 武南天有些將信將疑,展開對方遞過來的軍令一看。

 武南天也愣住了,軍令的樣式,一手漂亮的瘦金小楷,就連軍令上的印信,都跟正常的一般無二。

 “這是什麽時候,何人送來了?”

 武南天看完,為顯示公允,又將這份軍令遞給了一旁窩闊台派來的使者。

 “武統領,就在七日前,一隊‘錦衣’送來了這份軍令,然後我們韓都統才率軍離開的。”

 “雖然,我們也覺得攻打窩闊台汗的領地有些不妥,但是,畢竟軍令難違啊。”

 “您看,這是昨日韓都統傳回來的軍報,他已經清除了密雲北部五處蒙古人的部落,現在改道向西,已經出去四百多裡地了。”

 陳副將又拿出一份軍報,臉上洋溢著得意的笑容。

 “這份軍令一定是假的,陛下根本就沒有發出過這樣的軍令,而且這兩日所有‘錦衣’都在秘密訓練中,根本就沒有人離開過。”

 武南天哪還有心思看陳副將的軍報,一把又從蒙古使者的手裡,奪過來那份軍令,憤怒地擲在地上。

 “查,必須要查清楚這到底是怎麽回事,給陛下,給窩闊台大汗一個滿意的答覆——”

 武南天一改往常溫文爾雅的性子,今日已經連發了幾次脾氣了。

 “這,這可能嗎?”

 陳副將也傻眼了,從地上小心翼翼地將那份軍令又撿了起來。

 裡裡外外看了三遍,也沒看出問題出在哪裡。

 “陳副將,我來問你,最近你們密雲這一帶,可出現過什麽不尋常的事情,或者說有什麽不可控的力量嗎?”

 好半天,還是武南天最先平靜了下來。

 “這個……武都統,您要不問我還真想不起來說,您看我現在率領三千‘靖難’軍守著大營。”

 “其實,像這種看守大營的事情,有一兩千人馬足矣,可是最近密雲出現了幾批馬匪,不知道從哪裡來的,悍勇無比。”

 “為保‘靖難’軍大營不失,韓都統才命在下率領了三千精銳在此駐守,難道這份假的軍令,竟然是那些馬匪偽造的?”

 陳副將像是發現了事情的真相,睜大了雙眼,不敢相信地看著武南天。

 “又是這些該死的馬賊——”

 武南天恨得牙癢癢的。

 “怎麽?難道武統領那裡也遇到了馬賊?”

 陳副將有些不解地道。

 “哼,給他們一百個膽子,也不敢到中都城去撒野。不過,在一個月前,那些該死的馬賊數次襲擊了窩闊台汗派往中都的使者團,造成了二十二名使者無辜喪生了。”

 “既然如此,末將一定嚴守營寨,必然不給馬匪半點可乘之機。武統領,這份假的軍令,您就帶回去給陛下吧,免得您也難以交差。”

 既然誤會已經解除了,武南天自然就不好再跟陳副將糾纏,只是帶著這份偽造的軍令,和窩闊台的使者一同返回中都城。

 可惜,等他們再次回到中都城的時候,很不巧的是,郭默這位皇帝陛下,居然閉關了。

 “二師兄,你們回來的實在是不巧,師傅昨日突然偶有所得,就馬上閉關了,也許此次閉關之後,師傅的武功能再進一步呢。”

 哈吉作為頭一道守關人,把守在郭默所住的宮殿外邊,旁邊是“鐵掌無情”陸平生,和數十名“錦衣”。

 “使者,您看我師傅就這一點兒愛好,這麽多年就喜歡練武,如今閉關了恐怕短時間內就見不到了。”

 “索性事情的真相已經查明白了,這些馬賊既然如此處心積慮地想挑起你我兩家的糾紛,我們一定不能自亂了陣腳。”

 “另外,我也會也個人的名義,通知‘敦武’軍和‘靖難’軍的兄弟們,但凡見到馬賊的,絕對不會姑息養奸。”

 “您看,您是繼續在中都城等著家師出關,還是帶著這份假的軍令回去交差呢?”

 武南天又拿出了那份軍令,

 還誠意十足地替窩闊台的使者,想了兩條應對的方案。

 最終,窩闊台的使者還是選擇了第二條路。

 ……

 “廢物,全都是廢物——”

 蒙古的中軍大帳,窩闊台少見的當眾破口大罵,甚至撕碎了使者拿回去的軍令。

 軍令的真假,窩闊台還能看不出來嗎?

 而且,馬賊是怎麽搞出來的,窩闊台恐怕比任何人更清楚的。

 現如今,對方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了,而且用的是如此的肆無忌憚,根本就不給他窩闊台任何反對的借口。

 不行你就直接領兵來戰!

 “大汗,讓末將去吧,您給末將三萬人馬,末將一定拿下密雲北部的韓寶駒。”

 換源app】

 是啊,韓寶駒也不過三萬人馬,且分散在數百裡之內。

 如果真能給史天澤三萬蒙古鐵騎,雖然說未必能拿下韓寶駒,至少重創一下這三萬“靖難”軍還是有機會的。

 可是,窩闊台敢嗎?

 滿打滿算,他現在能拿出來的,只剩下七萬大軍,這還是要算上依附在他身邊各部落提供的三萬雜軍。

 要論裝備和戰力,這三萬雜軍別說跟“敦武”軍和“靖難”軍比,就算是跟窩闊台的軍隊比,都要差了很多。

 “算了,不就是五百裡牧場嗎?本汗還舍得起。”

 形勢到了如今這個地步,窩闊台也算是打掉牙齒和血吞了。

 強宋當前,他所選擇的不是聯合蒙古各部落一致對外,而是選擇了攘外必先安內的原則。

 如今,他的競爭對手損失慘重,而他自身也失去了數百裡的牧場,至於那些部落的牧民,宋軍倒是沒有過多的殺害。

 卻也被押走了,據說是到大宋境內,人口稀少的地區去進行什麽“勞動改造”,無非是修橋補路,植草種樹之類的。

 ……

 “師傅,您真要離開了嗎?”

 中都城外,武南天正在送別郭默,同郭默一起離開的, 只有李莫愁、楊過和郭襄四人。

 所有的“錦衣”,都被郭默留在了中都城,畢竟他還在那裡閉關呢。

 “南天,回去吧,再過幾個月師傅就又回來了,此次我跟你二師娘,帶著這兩個孩子去一處秘境修煉幾個月,然後就快到遷都的日子了。”

 楊過和郭襄的武學進度,雖然已經是突飛猛進了,郭默還是想給這二人再加加碼。

 因此,又想起了許多年前,他和黃蓉待過的那個地方。

 這麽多年過去了,也許,又能產生一些滿足這兩個孩子練功所需的材料吧。

 四人四馬,向南而行,送行的只有二徒弟武南天,他們也算是走的清淨,沒有往日的喧囂,倒也別有一番滋味。

 夕陽拉長了送行人的身影,武南天直到看不見師傅和師娘四人的身影了,才慢慢調轉馬頭,向中都城而去。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