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重生射雕之劍歸何處》第300章 滅國之戰
“王爺,讓末將帶人去增援蒙州吧,要不然單憑移剌蒲阿將軍的兩萬‘忠義軍’,未必能守得住啊——”

 康城,趙王府。

 完顏陳和尚急匆匆地從軍營趕來,屁股還沒坐穩,就向完顏康提出了請求。

 蒙古鐵騎的實力,他們也打了多少年交道,自然是心知肚明,更何況,這次面對的還是貼木哥和博爾術的組合?

 雖然這二位都上了幾歲年紀,但都是當年成吉思汗鐵木真帳下數得著的將帥,尤其博爾術更是一位超一流的統帥。

 “完顏將軍,你說我們能打得過蒙古軍嗎?”

 完顏康沒有馬上回答,而是問出了一個,讓完顏陳和尚完全沒有想到的問題。

 “王爺,大戰已經爆發,您怎麽會問這樣的問題?”

 “我軍總共有六萬多人,而蒙古軍只有四萬余眾,就算是打不過他們,末將的‘忠孝軍’也絕不會懼怕他們。”

 完顏康的軍隊,總數維持在六萬出頭,即便如此,就讓他感到莫大的養兵壓力。

 西夏向來貧瘠,更何況他完顏康才佔據多大的地盤?

 還都不是什麽重要的城池,要不然,他還會費時費力地去修建什麽康城?

 六萬人中,完顏康直屬的“忠勇軍”有三萬余人,移剌蒲阿的“忠義軍”有兩萬人,而完顏陳和尚的“忠孝軍”則只有八千人左右。

 但如果真論起戰力來,無疑完顏陳和尚這八千人的“忠孝軍”才是其中最強的,不僅僅因為這位統帥自身的勇猛,關鍵是“忠孝軍”是一支純正的重甲騎兵。

 養這樣一支軍隊所消耗的物資,甚至都不次於完顏康的三萬余“忠勇軍”,可是,完顏康依舊咬著牙供應著,這是他最後的底氣。

 “完顏將軍,蒙古軍有四萬多,現在露面的卻只有貼木哥率領的兩萬人,那麽博爾術到哪裡去了呢?”

 “咱們平州細作傳來的消息,還是四天之前的,博爾術也是跟著貼木哥一同離開的,已經過去三四天了,卻再也沒有半點博爾術的消息。”

 “小王認為,那些派出去的斥候,恐怕都已經折損了。”

 “博爾術要麽躲在哪裡,打算在適當的時候,給蒙州城裡的移剌蒲阿部致命一擊,要麽就是在圍城打援,正等著咱們去自投羅網呢。”

 客官來講,完顏康這樣分析一點問題都沒有,而事實上,貼木哥和博爾術也差不多就是這麽打算的。

 可惜,除非完顏康想放棄蒙州城,又或者蒙州城裡的移剌蒲阿能夠自己頂得住貼木哥的攻擊,否則,前往救援當是應有之義。

 “王爺,咱們能不能請求銀州城內的‘敦武軍’出力幫忙一把,他們尚有五萬兵馬,就算在太原城都駐扎著兩萬人呢。”

 “隨便出動兩萬‘敦武軍’幫襯,末將都有信心跟這幫蒙古人周旋到底。”

 完顏陳和尚突然冒出來一個想法,當他說完之後,又覺得這個提議貌似不怎麽行得通。

 “完顏將軍,大宋的‘敦武軍’為何要幫我們?他們馬上要兵進汴梁了,汴梁城求救的信使咱們都見過兩波了。”

 “從這方面來講,咱們同‘敦武軍’彼此還算是敵對的,只不過我們實力有限,實在是顧不上汴梁的死活罷了。”

 “向大宋求得兩萬‘敦武軍’出兵救援,那麽,我們拿什麽來償還呢?城池?糧草?金銀?或是兵馬?”

 “小王若是那大宋太子,更會坐看我們跟蒙古人相鬥,殺得兩敗俱傷,然後直接揮軍過來,拿下整個西夏的東部和北部地區。”

 完顏陳和尚,徹底無言了。

 是啊,完顏康方才所講,作為一個領兵將帥,完顏陳和尚又怎麽能聽不懂呢?

 難道,蒙州城就真的不救了嗎?

 難道,就任憑移剌蒲阿將軍戰死嗎?

 “這樣吧,完顏將軍,你再加派更多的斥候,密切關注蒙州城裡的動靜,並繼續探查博爾術的所在。”

 “‘忠孝軍’是重騎兵,行動不便,你從小王的‘忠勇軍’中選一萬人帶著,一旦蒙州城被攻破,務必將移剌蒲阿將軍給接應出來。”

 “小王親自寫一封戰報,將這裡的情況,詳細地告訴洛陽城裡的大宋太子,就以‘老朋友’的身份吧......”

 完顏康也不明白自己為什麽會這樣做?

 沒有求救,只是平實地講述戰場上發生的事情,或者說,真的就像他所說的,這就是一封普通的戰報。

 完顏陳和尚詫異地看了一眼完顏康,難得的是,這位耿直的軍中漢子,竟然也沒有勸阻,或者詢問自家王爺這樣做的意圖。

 ......

 “夏王,你考慮的怎麽樣了?”

 中興府,一處大宅門內,兩人對坐而飲。

 低頭沉默不語的,赫然正是已經被當眾除去大夏皇帝位的李睍。

 李睍雖然失去了大夏皇帝的位置,但是,無論是“禿鷹”尉遲軒,還是西夏的臣民,都沒有人為難他。

 甚至說,李睍還保留著自己原有的財產和護衛。

 就連他做皇帝時能調動的“一品堂”勢力,只要對方願意跟隨的,現在也照樣跟在李睍的左右。

 “我是應該叫你慕容公子呢?還是歐陽公子?”

 李睍低頭思考了半天,抬起頭看著坐在對面之人。

 “哈哈哈,夏王啊,沒想到你都落到這般天地了,竟然還有心思在乎本公子的姓氏?”

 “慕容也好,歐陽也罷,都不過是一個姓氏而已,如果能讓本公子來做大夏的國主,就算是讓本公子改姓李,也是可以考慮的。”

 原來,眼前此人竟是害死了上任夏王李德旺,又跑去古墓打傷了孫婆婆的歐陽克。

 說來也是好笑,自從這歐陽克被慕容老家主灌頂,強行將他的境界提升到絕頂高手之後,他的處境似乎越來越不好過了。

 整天東躲xz的,都不敢像原來那樣飛揚跋涉的露面了,總覺得有一雙眼睛在盯著他似的。

 “夏王是黨項人的夏王,不是他李德旺的,就算是他老爹當年也是篡立而來的,所謂勝者為王、敗者為寇。”

 “你是正宗的黨項人,又是李氏宗親,更得眾臣擁立而為夏王,難道就甘心這偌大的大夏落到一個娘們兒手上?”

 歐陽克吧嗒了一口酒,還是這個“英雄醉”夠味啊!

 郭默這小子,怎麽就總能折騰出好東西來?就是價錢貴了點兒。

 “哎,現在說這些還有什麽用?當尉遲軒宣讀詔書之時,如果公子能在當場,也能以亂臣賊子的名義將其格殺,可事到如今......”

 李睍也狠狠灌了一大口“英雄醉”。

 英雄醉,

 若非英雄,因何而醉?

 若是英雄,醉又何妨?

 “夏王,你所慮者無非是那個女帝爾,如果她不在了呢?大夏依然有數萬勇士,在這錯綜複雜的大夏境內,雄踞一方也未嘗不可。”

 “本公子跟蒙古人打過很多次交道,跟盤踞在康城的完顏康,更是交情莫逆,說服這兩處同夏王一起共同對付大宋的‘敦武軍’,也不是沒可能的。”

 “什麽?你要除去那個女帝?”

 李睍沒有在意歐陽克後邊說的那些話,他也做過幾天國主,更是被人從那個至高的位置拉下來的。

 把他從高位上拉下來那些朝臣,有很多也是當初擁戴他的人,因此,李睍才不會相信有人會無緣無故地支持自己。

 而歐陽克現在這個提議,鬼使神差地讓李睍想到了被毒殺的前任夏王李德旺。

 “哼,一個區區的女流之輩,本公子要想殺她還不是易如反掌?更何況,她還是郭默的女人,哈哈,本公子正好先替她品評品評。”

 歐陽克說著,眼神中露出了一絲淫邪。

 ......

 貼木哥的軍隊,接連從瓜州和沙州撤走之後,孟共就各分出五千“敦武軍”,駐扎到了這兩座西夏在西部的城池。

 “敦武軍”接管了這兩座城池,似乎顯得那樣的自然而然,就連西夏的軍將也無人提出反對意見。

 也許是誰都看不上這兩座邊城吧,在蒙古人佔領期間,幾乎已經將它們變成了軍堡,很難再看到百姓的痕跡。

 貼木哥撤退的時候,更是沒留下任何有價值的東西,除了那些帶不走的房子,能帶走的幾乎都被帶走了。

 不過,對孟共來講,這兩座城池至少比軍營要強一些。

 沒有人氣不可怕,孟共直接將“貿易交換”的場地,搬到了瓜州和沙州城。

 “宋白”的大量釀造,讓更多的北方民族趨之如騖,為了能迅速聚攏瓜州和沙州的人氣,這裡出售的“宋白”,更是直接賣到了三兩銀子一壇的超低價。

 只是購買時做了明確的限制,必須在當地停留超過三天才能購買,每人每次購買不得超過五壇,最好一半以上用金銀之外的貨物來交換。

 這也是郭默給孟共出的主意,商人趨利,別說現在的瓜州和沙州已經在大宋“敦武軍”的控制下,就算是有一定風險,只要有足夠的利益,也會有很多的人願意鋌而走險的。

 有了足夠的地方,自然就能存放更多的貨物。

 而孟共他們用“宋白”換過來的物資,除了自用或者運到中原腹地,也有一部分就地消化掉,跟其他的商人做交易。

 瓜州和沙州,也鼓勵其他商人自行進行貿易,遇到被訛詐和欺負的,只要報到“敦武軍”那裡,這些大宋的兒郎分分鍾教他們重新做人!

 慢慢的,半年多下來,瓜州和沙州就變成了兩個大的交易市場,還是不收取費用且有“敦武軍”維持治安的市場。

 逐漸的,就連西邊的西遼國,都有不少商人或平民跑到這裡來,有些甚至在城裡購買了商鋪或宅子。

 反正空的位置和房子有的是,空余的時間,孟共讓“敦武軍”的弟兄們修葺了不少房舍,光是售賣這些就很是賺了一筆。

 當然,這也是郭默給他出的建議之一,只是沒告訴他“房地產經濟”的概念而已。

 “末將來西夏的使命基本完成了,眼下太子殿下正在著手滅金之戰,東邊的蒙古人和完顏康也打了起來,末將還是先回銀州去了。”

 “趙都統率領的‘虎賁軍’還會繼續留在這裡守衛昭訓,瓜州和沙州各自駐扎著五千‘敦武軍’,沒有大規模敵人來襲,應該是足夠了。”

 “末將再留下一萬‘敦武軍’,就讓封戈將軍統帥著,兼顧西夏諸州的安全,再有陳都統和郝道長在,這五州之地也算是固若金湯了。”

 郭默被封為太子之後,黃蓉自然就是太子妃,而李莫愁和西夏女帝則分別被封為“奉儀”和“昭訓”。

 為了防備可能出現的歐陽克,不僅洛陽城的“元帥府”做了安排,選取並培養著兩百“錦衣”,連遠在西夏的女帝,郭默也沒落下。

 不僅有趙成宇所率領的“虎賁軍”,郭默更是讓“銅屍”陳玄風和郝大通都趕了過來。

 不過,這二人是處於暗中保護狀態,並沒有光明正大的露面。

 而“禿鷹”尉遲軒,在傳完太上皇的旨意之後,直接就留在了女帝的身邊,充當大內侍衛統領,這卻是慕容秋荻的意思。

 太上皇已經日薄西山,且在臨安城待著,哪用得著那麽多護衛?而西夏女帝,就成了她最放心不下之人。

 加上二師弟“開碑掌”雷德,和尉遲南、尉遲北招呼回來的“一品堂”中人,也有三十來號。

 這些人,就完全住在女帝的府上,時刻守護著女帝的安全。

 有了李德旺的前車之鑒,“禿鷹”尉遲軒絲毫不敢大意,畢竟李德旺死了這麽久,依然還沒搞清楚到底是何人下的毒手。

 孟共率領一萬“敦武軍”離開了,以他的眼光,當然能看出蒙古人和完顏康之爭,應該有自己能利用的機會。

 所以,這個時候他不能夠再待在西夏的西垂,而是要回到銀州城去。

 ......

 “崔將軍,咱們的人都已經過河了,除了水手,水寨裡所有的軍士全部到黃河裡喂魚去了——”

 崔立的人,已經徹底佔領了水寨。

 崔立自己,更是親手殺死了對他熱情招待的水寨校尉,臨了還效彷了一把曹孟德,“借汝頭一用”。

 “趕快讓人準備吃喝,咱們要趕在汴梁城閉門之前,出其不意地衝進去,只要咱們能佔領一個城門,就算是大功一件。”

 從這個水寨,到達汴梁北城門的位置,也就二十多裡地,現在才剛過午時,時間上還來得及。

 崔立也沒有昏了頭腦,他知道就自己這一萬五千人,要想完整地拿下汴梁城是不切實際的。

 但是,汴梁城的北門是沒有重兵防守的,拿下北門堅守待援,崔立自信還是可以做到的。

 一個時辰後,大軍飽餐了戰飯,正準備出發的時候,崔立莫名地一陣心季,說不出來的難受。

 “父帥,您怎麽了?”

 這是崔立的兒子崔勉,今年剛剛二十歲,卻是一員文武雙全的戰將,在崔立帳下任校尉一職。

 崔勉也是崔立唯一的兒子,平日裡被視若珍寶,要不是打算放棄衛州城,崔立是不會把兒子一起帶上戰場的。

 “是勉兒啊,剛才為父想到,這個水寨位置至關重要,而且還有五十多條戰船,這可是一筆不小的財富,如果將來進獻給大宋太子,也算是大功一件。”

 “因此,為父想讓勉兒率領一千軍卒,守著這個水寨,等金國敗亡之後,為父自然會讓人來傳喚於你。”

 “父帥,這——”

 崔勉一聽就有些急,年輕人誰人不想建功立業?

 崔勉和他爹爹不一樣,這個年輕人是先讀書,後進的行伍。

 始終覺得自己是一個漢人,在女真人的治下為將,心裡一直別別扭扭的。

 這次,他老爹一提攻打汴梁城,作為投降大宋太子的覲見之禮,崔勉就第一個舉雙手讚成。

 一直憧憬著自己帶著軍隊殺進汴梁城的情景,沒想到這都飽餐完戰飯了,老爹卻要自己率隊留下看守水寨?

 可惜,崔勉心裡很清楚,別看這個老爹平日裡很寵著自己,到了軍營之中,卻是軍法嚴厲的很。

 所謂,在家為父子,軍中是將帥。

 崔勉和他的一千人馬,還是被留在了水寨,連同很多崔立大軍不方便攜帶的物資。

 就二十多裡路,糧草、帳篷什麽的,完全不用帶的。

 打勝了,自然是能進到汴梁城裡,打敗了,最多再退到水寨來。

 反倒是帶足了弓箭,水戰向來以弓箭為先,這個水寨裡,居然存放了大量的箭支,崔立自然也不會客氣。

 看著父帥遠去的後影,崔勉的心裡滿是鬱悶。

 可他又哪裡知道,正是因為讓他看守水寨,才逃過一劫,否則他們這一支崔姓,恐怕就都交待在汴梁城了。

 ......

 洛陽城,元帥府。

 “爹爹,我要吃那個——”

 今天是五月二十七,難得郭默心情大好,在“紅雨閣”的大堂擺下兩桌宴席。

 時隔一年,再也不是去年那種面臨著饑荒的日子,因此所擺酒宴也很是豐盛。

 聰明的黃蓉,卻知道郭默不可能無緣無故的,就這樣大肆鋪張的。

 倒不是花不得那幾兩銀子,而是因為郭默從骨子裡不喜歡人多的環境,尤其是他成了太子殿下之後。

 人多本來是熱鬧的,卻因為他太子殿下的身份,反而顯得別扭了許多。

 別人都還好,小郭襄卻不管這些,從一開始就坐在爹爹的身邊,有夠不著自己卻愛吃的,就不停地指揮著郭默,要這個要那個。

 “哎,我怎麽把這事給忘了?回頭讓馮師兄先做張餐桌送過來,中間帶轉盤那種,要是夠不著就可以直接轉過來的。”

 在這個時代生活久了,慢慢地也就習慣了狠多,但一閑下來,郭默就會不自覺想起很多“以前”的事情。

 “默哥哥,你是有什麽事要說嗎?”

 黃蓉阻止了繼續發瘋的小郭襄,把她安排到小龍女旁邊去。

 黃蓉也是納悶了,小郭襄已經跟著小龍女已經一年多了,怎麽就沒有從人家身上學到一丁點的“淑女”氣呢?

 這兩人卻意外地成了好朋友,非常要好的那種,有時候小襄兒晚上都是跑到小龍女的房間去睡的。

 “呵呵,沒什麽大事,先吃飯吧,我到兩位先生那桌敬酒去——”

 郭默設宴,自己家人圍坐了一桌,自然也不能落下在府裡當差的幾位。

 太子太傅趙汝述,太子太保程珌,陸冠英、李志常等,還有“錦衣”裡新晉級三流境界的兩位,正式原來“虎賁軍”的兩位帶兵校尉。

 篩查出人選的第一天,郭默就坦言此二人在三月之內,有可能晉級三流境界,沒想到真的就實現。

 原來,這幫“錦衣”訓練了一個月之後,郭默更是大方地祭出了“易筋鍛骨篇”。

 “九陰真經”裡這篇,對他們這些人正好適用,雖然不能真像名字那樣,能做到“易筋鍛骨”,卻實實在在地能夠提升人的武學潛能。

 只是,這個過程太痛苦了一些,尤其對這些筋骨已經長成之人。

 整整七天,“元帥府”的東跨院裡就像鬼哭狼嚎一般,那一聲聲淒慘的叫聲,卻讓武南天他們覺得自己有些慶幸,能夠在較小的年齡遇到了郭默。

 “易筋鍛骨”之後,再練功的效率明顯高了許多,這兩名帶兵校尉,也率先成為三流境界的好手。

 “王洛、馬陽,你們二人既然率先晉升為三流境界,那就重新回到統領位置,從今日起王洛就是二百‘錦衣’的大師兄,馬陽就是二師兄。”

 “一個三流境界而已,遠不到沾沾自喜的時候,希望你們今後的練功更加刻苦,也給師弟們好好做一個榜樣。”

 從那天起,王洛和馬陽算是在郭默這裡有了一把椅子坐,也順帶幫助陸冠英他們管理著其他人。

 “殿下,您不會是想親自到汴梁城去吧?——”

 見到郭默過來敬酒,這一桌的人紛紛都站了起來。

 借著喝酒的機會,老程珌悄悄地問郭默。

 可惜,他所謂的“悄悄”,在黃蓉和李莫愁這樣的一流高手面前,跟扯開嗓門大喊也沒什麽區別。

 “什麽?默哥哥,你要上戰場去?”

 黃蓉第一個就沉不住氣了,隔著兩張桌呢,就大聲的問道。

 話也出口了,黃蓉才覺得自己當眾這樣,似乎有些不妥。

 “蓉兒,軍國大事,你還是不要摻和的好,默兒自有分寸。再說了,以默兒的身手,這天下之大,他何處不能去的?”

 坐在旁邊的馮衡急忙說道。

 郭默和黃蓉,在馮衡的眼裡都是自己的孩子,也是看著他們兩個這麽多年一路走過來的,很是理解這兩個人的感情。

 但是,隨著郭默身份的一次次變化,尤其是成了太子殿下之後,馮衡已經有好幾次勸說黃蓉,多少收斂一下她那一身江湖氣。

 可惜,黃蓉依然我行我素,郭默更是不在乎這些。

 不過,今日有趙汝述和老程珌在,又有“錦衣”中人在,馮衡還是擔心黃蓉說出什麽不當的話來,才出言阻止的。

 “哈哈,嶽母,蓉兒,諸位。既然大家問到這裡了,我也不妨實言相告,我的確打算去一趟汴梁城。”

 “汴梁,曾經是大宋的都城,甚至到現在為止,在很多大宋人的心中,那裡依然是大宋的都城。”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放翁臨死都惦記的事情,眼看要實現了,你們讓我又怎麽能安坐在洛陽城裡呢?”

 “此次對大金的滅國之戰,汴梁之戰是重中之重,卻沒什麽難度可言。我到那裡,也只是象征意義大一些,不會真的上陣殺敵的。”

 “有五萬‘嶽家軍’在,難道還拿不下缺吃少穿的三萬多金國散兵遊勇嗎?”

 郭默說話的豪氣,頓時感染了大堂裡的人。

 “默哥哥,我相信你,可惜我不能隨你一同前去,孩子們還小......”

 黃蓉的確不能離開的,自己的娘親在這裡,還有一個六歲的郭襄,更有一個不滿一歲的“雷震子”。

 而李莫愁,才剛剛坐滿月子出來,身體都沒完全恢復呢。

 後宅這一大堆的事情,總不能都放到金玉風一個人的身上吧?

 “哈哈,蓉兒就在家裡好好帶孩子們吧,等下次取中都城的時候,咱們再一起去吧——”

 這一番言語,又是讓屋裡眾人一陣沸騰,卻沒有人覺得這是多麽難的事情。

 汴梁城,馬上就要取了,中都城,還很遙遠嗎?

 ......

 “崔將軍,前邊好像有些不對勁......”

 崔立的大軍緩緩地行進著, 據他所知,在從水寨到汴梁城北門之間,是有一個小型軍堡的。

 那個小型軍堡,大概在離水寨正南不足十裡處。

 可是,已經走出十多裡地了,卻依然沒有發現任何的軍堡。

 “全軍止步,把斥候都給老子派出去——”

 小心駛得萬年船,崔立從軍這麽多年,能夠活到今天,他既沒有過人的武藝,也沒有過人的智謀,憑借的,就是這份過人的小心謹慎。

 二十名斥候被派出去了。

 時間過去了一刻鍾,沒有一個回來報信的。

 又過去了一刻鍾,周圍顯得更安靜了下來。

 崔立的心中,那絲莫名的心季,又來了一次.....。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