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重生射雕之劍歸何處》第189章 何人來戰
第二日一早,“武舉”錄取的榜文,就張貼了出來。

 從第十一名,到第五十名,都詳細地標注了名次、姓名、籍貫等。

 而前十名,依舊只有姓名和籍貫,沒有標名次,只是特例賜予“天子門生”稱號。

 郭默沒有去看這張榜,也沒打探任何關於名單的消息。

 在內心中,他想將這份“神秘”,保持到最後。

 今日,於“五鳳樓”前,角逐“武舉”三鼎甲。

 官家將帶領文武百官,出現在“五鳳樓”上,並允許百姓可以到場觀看。

 這消息一經傳出,本是巳時才開始的比試,提前兩個時辰,就已經是人山人海。

 臘月的天氣,哈口氣出去,都能看到一團白霧,在寒風中眾人,依舊樂此不疲。

 今日比武,是“武舉”最後的角逐,允許個人自帶順手的武器和馬匹,以發揮自己最大的優勢,不過要提前接受查驗和登記。

 郭默和陸冠英兩人,都進入了前十名。

 郭默的入選,理所應當,他跟眾人的差距太大了,完全是在降維打擊。

 陸冠英,馬戰沒得說,馬快槍急,“楊家槍法”日漸純熟,且內力修為在這些人面前,也算是高手。

 策論,更是沾了郭默的光,“武穆遺書”,一直就是他們在“育英堂”學習兵策的教材之一。

 弓箭只能算是中等,估計是另外兩項的突出表現,給整體提升了位次。

 因為今日不用出城,“武舉”比試巳時才開始,提前半個時辰到場登記就行。

 二人不用趕時間,慢悠悠吃了早飯,又跟陸乘風和南希仁閑聊了幾句。

 最後的決賽,陸乘風和南希仁,還是決定到現場去觀看。

 辰時一刻,四人就騎上馬,朝五鳳樓而去。

 想到會有人來現場觀看,卻沒想到來的人會這麽多。

 幸虧他們四個,兩人有參賽的證明,另外兩人,直接就是負責維持治安的“皇城司”中人。

 即便如此,還是費了一番功夫,才進到內場。

 陸乘風和南希仁,只能在警戒線外看著。

 郭默和陸冠英,驗明正身之後,被帶到候場區。

 進入今日考核的,只剩下十人。

 每人都安排一個獨立的休息區,能夠坐著喝水休息,居然還有些瓜果擺放著。

 人數少了,又離得不遠,郭默就忍不住去打量另外的幾位。

 看樣子,除了他和陸冠英,剩下的人,貌似大多都來自於軍中。

 看來民間之人,對於兵策和馬戰,熟練的還不是很多啊,跟軍中戰將相比,還是差了一些。

 因為軍中之人,參賽的要求嚴格一些,都限定在三十歲之下,所以在場的都是年輕人。

 只有一個人,郭默有些印象,就是在第三輪,輪空直接晉級那位。

 看著他滿臉的滄桑感,尤其是那道傷疤,讓郭默都懷疑,修改年齡的優良傳統,難道從這個年代就開始了嗎?

 另外幾人,五大三粗的莽漢勉強佔了一半,看來更多的人,都是胸有韜略之輩。

 巳時正,主考官公布了今日比試的規則。

 “五鳳樓”前,可同時進行三場比試,每人領取一個號牌,從一到十。比試共分兩輪。

 第一輪:

 抽到一、二、三號的人先上場,分別佔據三個場地,其他人隨意上場選擇對手。

 每場比試,以兩刻鍾為限,限定時間內勝者為勝,敗者為敗,打和者該場比試無效。

 累計戰勝五名對手者,方可進入下一輪,且無需再上場。

 累計失敗五次者,無緣進入下一輪,且不能再上場。

 每戰勝一場,間隔最多為一盞茶時間,必須有對手上場比試。

 每兩人,在第一輪中,只能交手一次。

 率先完成戰勝五名對手的三人,為本次“武舉”的三鼎甲。

 第二輪:

 三鼎甲中,三人分別與另外兩人,各比一場。

 連勝兩場者,為狀元;

 一勝一負者,為榜眼;

 兩戰皆敗者,為探花。

 如果都戰成一勝一敗,將會有附加賽。

 規則公布完畢,十位選手都在各自琢磨。

 這個關鍵點就在第一輪,不僅要看自己的判斷,選好對手,還要把握好時間。

 不能在兩刻鍾內取勝,或者不能是前三名率先完成五勝的,都無法成為三鼎甲。

 郭默居然抽了個第三號,隻好上馬提槍,率先進入場地。

 和他同時上場的兩人,也各佔據一角,三個場地成品字形,盡量離得開一些。

 時間不大,郭默就等來了第一個對手。

 “在下雷鵬,前來領教。”

 來人是一個魁梧的漢子,面如韌鐵,黑中透亮,亮中透黑,頜下扎裡扎煞一副黑鋼髯,猶如鋼針,恰似鐵線,一開口甕聲甕氣的。

 穿青掛皂,胯下一匹大黑馬,手提一杆出了號的大鐵槍,一眼就能看出,此人是軍中的一員猛將。

 “在下郭默,請賜教。”

 郭默也在馬上抱拳一禮。

 二人不再搭話,就戰在一處。

 這雷鵬的武藝,是郭默參加“武舉”以來,目前遇到所有的對手中最強的。

 以郭默的判斷,陸冠英在馬戰上,也不會是此人的對手。

 一杆大鐵槍,上下翻飛,專找郭默的鐵槍,眼看十幾個回合過去了,此人竟然氣不長出、面不更色,看來也是一個內外兼修之人。

 要說弱點,就是槍法太普通了一些,另外速度還不夠快。

 打鬥到二十多個照面,郭默借著兩馬一錯蹬的機會,撤槍頭現槍攥,在雷鵬的後背上,輕輕推了一把。

 郭默當然不會下重手,到底是軍中的一個人才。

 只見雷鵬身子一歪歪,失去了平衡。

 本想憑借自己嫻熟的馬術,再調整回來,卻沒想到郭默剛剛這一推,藏著暗勁,判斷失誤之下,雷鵬居然從馬上掉了下來。

 有些人估計還會上馬再戰,或者直接選擇步戰。

 但雷鵬卻知道,對手剛才是留了情了,沒想傷了自己。

 把鐵槍戳在在地下,雙手一抱拳。

 “多謝尊駕,手下留情。”

 “承認了——”郭默也回了一禮。

 取得第一勝,也就用了一刻鍾不到。

 “何人來戰?”郭默衝著候場區問道。

 此時的陸冠英,也已經搶先登場,正在交戰之中。

 他是知道郭默的實力的,這要發起狠來,很快就能製造一場連勝。

 按比賽規則,不能空場太久,自己要在下邊坐著,那不是找不自在嗎?

 看郭默一上場,自己也牽馬提槍,直接選擇了一號選手廝殺。

 其他兩場還在比試中,除去上過場的雷鵬,候場區還剩下四人。

 其中一個使三亭大砍刀的,見沒人答話,就忍不住了。

 提刀上馬,來到郭默馬前。

 “小子,挺能投機取巧啊?某家章策前來會你。”

 章策也不等郭默答話,掄刀便剁。

 郭默揮動鐵槍,接架相還。

 真動上手了,郭默發現此人的武藝也尚可,卻還是趕不上剛才的雷鵬。

 也就十五六個照面,郭默一招“靈蛇吐信”,一槍點在章策的刀背上,使了一個“絞”字訣。

 章策的大刀就不受掌控了,直接被挑落馬下。

 章策臉一紅,下馬撿起大砍刀,敗回候場區。

 場外眾人就一片嘩然,別的場地一場還沒分輸贏,郭默這裡就已經連勝兩陣了。

 “何人來戰?”郭默再次衝著候場區問道。

 這時,另一塊場地也分出了輸贏,抽中二號那人,被挑戰者一槊掃落馬下。

 “孟珙勝了——”

 場外之人,不知道誰高喊了一聲。

 郭默的聞聽這個名字,嘴角微微露出笑容,看來此次“武舉”,自己算不虛此行了。

 郭默勒馬,轉身看向那個場地,一員白袍小將,正倒提著“金釘棗陽槊”,都不明白他那副身板,哪裡來那麽大的力道?

 “某家李耿,前來討教!”

 郭默正在眺望孟珙,耳邊響起了一個聲音。

 “在下郭默,請賜教。”

 又是十幾個照面,郭默拿到第三勝。

 “何人來戰?”

 當郭默的聲音,再次傳到候場區,一時間眾人都不再答話。

 “我來——”

 正是鏖戰了近兩刻鍾,在最後時刻才輸給孟珙之人。

 見對方休息了一會兒,身上並未受傷,手中也提了一把鐵槍。

 郭默才發現此人,就是那名唯一輪空晉級者。

 “在下郭默,請賜教。”

 “在下秦钜,請賜教。”

 “秦钜”?郭默瞪大了眼睛。

 這又是一個耳熟能詳的名字,這人在南宋武將序列裡,算是小有名氣,也是一名不折不扣地愛國將領,最終也戰死沙場。

 關鍵是,此人的祖上,名氣更大。

 其祖父秦熺,本姓王,後來拜了個義父,就是歷史上臭名昭著的秦檜。

 這個秦钜,一生被冠以奸臣曾孫之名,但其本性善良,且文武雙全。

 立志報效國家,即使隻任通判,亦竭盡所能,有領兵之能。

 看到對方聽到自己名字後的驚詫,秦钜以為郭默也聽說過自己,知道自己是秦檜之後心生鄙夷。

 秦钜在心中暗暗歎了一口氣,卻也沒去爭辯,好像已經習以為常了。

 郭默敏銳地捕捉到了,秦钜臉上那份落寞,知道對方會錯了意,急忙抱拳道。

 “秦兄勿怪,方才小弟聽到秦兄之名,想到秦兄之慷慨事跡,不禁一時走神,還望秦兄見諒。”

 郭默說的很真誠,他想到的是秦钜在另外一個時空,好像就是今年,寡不敵眾,戰死沙場。

 已經年滿三十的秦钜倒是一愣,不過他還是從郭默的眼裡,看到了真誠,知道對方不是在諷刺或敷衍自己。

 “校場即沙場,郭兄看招吧。”

 秦钜的槍法就有些意思,中正平和之中,不乏刁鑽狠辣。

 殺得興起之時,臉上那道疤痕,更加的醒目,渾身上下充滿了殺氣。

 這當是在屍山血海裡,滾了三滾的人,才能有這樣的殺氣吧?

 “你用的是‘呼延槍法’?”

 打了十幾個照面,秦钜突然問道。

 不愧是豪門的根子,即便沒落了,見識也非常人能比。

 秦钜見戰不倒郭默,“嘩啦”一變招,又換了一套槍法,猶如疾風驟雨般,撲面而來。

 秦钜招法驚奇,實戰經驗豐富,可惜遇到的是郭默。

 堪堪戰過三十個照面,秦钜一槍奔郭默的更嗓咽喉,郭默頭一歪歪,側身躲過。

 探左手,一把抓住了秦钜的槍,單手一較勁,竟將大槍奪了過來。

 秦钜兩手一空,微微顫動,他的手居然是被從大槍上,傳過來的一股力道,給震開的。

 “郭兄好本事,秦某甘拜下風。”

 秦钜不同之前一般的武將,這是個見過世面的人。

 就剛才郭默那一下,他就知道此人不僅是馬上功夫厲害,估計別的功夫,同樣已經登峰造極了。

 郭默將大鐵槍奉還,口稱“承讓”。

 “哇,連勝四場了——”

 周圍看熱鬧的,一陣聒噪。

 此時,時間剛過一個時辰。

 場中也發生了變化,孟珙連勝兩陣,正在比第三陣。

 陸冠英勝了一陣,第二陣輸給一個使槍的年輕人,看年齡比陸冠英還要小,而且還不像是軍旅中人。

 跟此人正在交手的,正是之前的雷鵬,這一陣拿下應該沒什麽問題。

 “何人來戰?”

 這次郭默倒沒喊那麽大聲,候場區的人,依然聽的清清楚楚。

 一位年輕小將望了望,場中其他兩場的比試,又看了看郭默,咬了咬牙,提槍上馬而來。

 “來者何人?”

 “某家王堅,特來討教。”

 “王堅?哈哈,我就說嘛,連孟珙都來了,同在‘忠順軍’的王堅,又豈能不來。”郭默心裡樂開了花。

 如果說孟珙是一代帥才的話,這王堅也必然是一代名將,二人攜手滅金抗蒙,都是令敵軍將帥喪膽之人。

 可惜,那時候的衰宋,弱的將領,被敵人打敗,強的將領,又被自己人打敗。

 實事求是來講,此時的王堅,兵法武藝都未達到個人巔峰,就以槍法來講,也未必是秦钜的對手。

 只是秦钜英年早逝,而王堅活了六十六歲,比秦钜多征戰了幾十年沙場,戰績和功績自然遠在秦钜之上。

 二十多個回合,王堅敗,郭默榮登三鼎甲。

 “好啊——”

 場外無論認識的,不認識的,一個個高聲齊呼。

 郭默還驅使著黃驃馬,高舉鐵槍,緩緩地繞場一圈,接受大家的歡呼。

 郭默有意如此高調,就是想激起眾人的尚武之風。

 “這臭小子,這麽愛顯擺。”站在城樓上的官家喃喃道。

 伺候在一旁的老太監聽了,也不敢樂出聲,靠近官家的耳邊低聲道。

 “大家,您那些安排,應該沒什麽用處。就場中這些人,跟小爺的差距,太大了。”

 郭默返回候場區,主考官急忙又點了兩人,佔據郭默原來那塊場地。

 除了郭默,其他人的進度都算正常。

 已經出現好幾次交手,在兩刻鍾之內,無法分出輸贏的場次了。

 一個時辰後,孟珙也勝了五場,成為第二個問鼎三鼎甲之人。

 他有兩場對戰,都是在時間將盡的時候,才分出的輸贏。

 一場是對秦钜,一場是對陸冠英。

 場中,現在依然有六人,正在捉對廝殺。

 其中,王堅和那名戰勝陸冠英的小將,都已經取得了四勝。

 爭奪最後一個三鼎甲的席位,已經進入白熱化。

 此時,王堅的對手是陸冠英,而那名小將的對手卻是秦钜。

 王堅的馬戰功夫,跟陸冠英可以說不相上下,只是比陸冠英多了一些實戰經驗而已。

 而陸冠英的“楊家槍法”,則要更勝一籌。

 二人打的難解難分,最終都忘記了時間,直到旁邊一聲鑼響。

 二人才知道,這半天又白忙活了,兩刻鍾已過,誰也沒戰敗誰。

 而另外一塊場地的戰鬥,也進入了白熱化。

 郭默終於有時間,好好觀察這員小將。

 只見此子的槍法,動作古樸,招招製敵,一擊必殺。

 進攻有刺、戳、點、掃、挑;

 防守有格、撥、架、擋、淌。

 將防守和進攻,兩者融為一體,攻防一次完成。

 防中帶攻,攻中設防,使敵人無還手之機。

 “罷了,此槍法不在‘楊家槍法’和‘呼延槍法’之下,此子是何人?”郭默在想著。

 突然,似乎那員小將沒把握好力道,一記絕招“大漠孤煙”,惡狠狠地將秦钜抽下馬背。

 秦钜順勢一個翻身,坐了起來,面部猙獰的樣子,訴說著剛才那一槍的凶狠。

 正在眾人以為,那員小將已經成功晉級三鼎甲,應當揮手慶賀之時。

 卻見此人,並未收起大槍,而是打馬上前,雙手捧槍。

 對著地上的秦钜,“長河落日”,分心便刺。

 “秦賊,你就在這兒吧——”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