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三國:我漢室宗親,奪天下氣運》第271章 趙雲長這麽帥,是來搶我風頭的嗎?
第272章 趙雲長這麽帥,是來搶我風頭的嗎?

 沒過多久,手下領進來一人,公孫瓚頓覺眼前一亮,不禁定睛細看。

 只見此人身高八尺有余,劍眉虎目相貌堂堂,銀盔銀甲素羅袍,威風凜凜銳氣逼人,令人不敢小覷。

 公孫瓚卻微微不爽,長這麽帥,這是來搶我風頭的嗎?雖然比我還差那麽一點點,可是特麽比我年輕啊,這小白臉在前面一站,誰還看我啊?

 當然這種想法只在潛意識中一閃而過,就連他自己在理性上也不想承認,攀比外表,這是一個欲要爭霸天下的英雄該做的事情嗎?

 不過這種心境是人之常情,或多或少罷了。

 公孫瓚很快調整心態,看向來人。

 此人拱手躬身施禮說道:“在下常山真定趙雲,參見公孫將軍。”

 “不必多禮。”公孫瓚讓人給趙雲搬來一個馬劄,賜座詳聊。

 “多謝將軍。”趙雲恭敬施禮,規矩坐下。

 然後公孫瓚就問出了歷史上比較有名的一句話,他問道:“我聽說冀州的人都競相依附袁紹,怎麽偏偏你能迷途知返,投向本將軍麾下呢?”

 講真公孫瓚這話說得挺不正經,既自負膨脹也有點不自信,還有點小得意,反正和袁紹攀比的那種小心態顯露無疑。

 真正有器量的英雄豪傑梟雄之流的,這時候有敵對方地盤上的人物投靠過來,那不得歡天喜地跑出來迎接,一股樂冒泡的神情態度才行,並且對來人大家讚揚,給予重用。這才能顯示身為成大事者的海量胸懷和偉大的格局。

 就像曹操,對前來投靠自己的大能,從來都是熱情相迎,信任重用的。

 哪裡象公孫瓚這樣的,一股酸溜溜的味道。

 趙雲暗暗皺眉,心裡有一絲絲的不爽,和人家袁紹比什麽嗎?來投靠就是對你的信任和看重,有什麽可懷疑的?還說出迷途知返這樣的話,合著就你是明燈,別人都是漆黑不見五指的黑夜是吧?

 不過趙雲還是很誠懇地回答說:“漢室衰微天下大亂,在下也不知道誰才是真正的明主。百姓有水火之災倒懸之危,我們家鄉父老商議討論,決定追隨施行仁政的地方,並不是我們要疏遠袁紹和偏向公孫將軍。”

 公孫瓚當時面色就不太自然起來,他再飄再膨脹,也聽出來趙雲這話中的弦外之音。

 合著你們真定父老舉薦你來投靠,是奔著什麽虛無縹緲的仁政而來,我公孫伯圭的個人魅力還吸引不了你們?難道仁政不是人施行出來的麽,我都滅了三十萬黃巾賊還不夠說明我仁政?

 你們隻選仁政不選人,仁政能他麽的當飯吃啊,能給糧草軍資麽?

 遠在幽州薊縣那兒的劉老庸見天兒給我扯仁政懷柔,扯得我腦袋都要爆炸,你個年紀輕輕的少年將軍不腦袋削個尖兒謀戰功晉升,也跟我雲山霧罩的說仁政,你這是逼著我攆你走是吧?

 本來是想聽聽趙雲拍馬屁捧臭腳過年話的公孫瓚,吃了一鼻子不軟不硬的灰,別提心裡多喪氣了。

 在帳篷裡陪著公孫瓚哈小酒的不止一個人,冀州刺史嚴綱和青州刺史田楷以及兗州刺史單經等人皆在,當然他們這些刺史職位都是公孫瓚自己封的,是沒有得到朝廷認可的贗品刺史。

 雖說大家都這樣乾,但他這個還不如袁紹,袁紹的冀州牧雖然是自領,可最起碼有韓馥親手交付的州牧官印綬帶,

公孫瓚手下這些刺史有什麽,私刻的蘿卜章而已。 可他現在就這麽狂,想封誰就封誰,膨脹得不要不要的。

 公孫瓚封了一大頓,為什麽沒給自己封了州牧刺史啥的,其實他一直盯著幽州牧的位置呢,內心深處早把自己當成幽州牧了。就等著想辦法除掉劉虞,他好坐上那個寶座。

 “趙義士此言差矣。”

 率先向趙雲發難的是兗州刺史單經,他振振有詞地說道:“仁政是空泛虛無的東西,沒有公孫將軍率王者師掃蕩三十萬黃巾賊,哪來的百姓安居樂業,這仁政是公孫將軍帶來的,公孫將軍既仁政也,舍公孫將軍而談仁政,其言荒謬也。”

 冀州刺史嚴綱不待見趙雲的說法,也道:“趙義士的意思莫非是說,若有一天汝覺得仁政不在這裡了,便要另投他處去麽?”

 趙雲當然沒慣著他們,堅持道:“解救萬民於水火倒懸,這就是仁政。仁政與否,非趙雲一人所能評斷,乃百姓所公認也。百姓似水,何處有仁政就會往何處匯聚,一個人能否成就大業,靠的是萬民擁戴,若仁政不在,自然會離心離德眾叛親離。”

 這話說得就比較嚴重了,道理都對,可估計沒一個領導願意聽,公孫瓚臉色很不好,嚴綱與單經也擼胳膊挽袖子直較勁兒。

 還是田楷有眼力見兒,衝著公孫瓚使個眼色, 然後說道:“主公,趙義士遠來辛苦,不如安排住處令其早些歇息,來日方長,有什麽製勝策略,不妨改日再聊。”

 就這樣把趙雲打發下去休息了。

 趙雲一走,嚴綱便進言道:“主公,趙雲言語無狀對主公毫無敬畏之心,不如一刀殺了以免後患。”

 單經也道:“趙雲冀州常山人,不投袁紹反投主公,其中必然有詐,只怕是袁紹派來的奸細也未可知。”

 其他人也紛紛應和,“對,他胡言亂語擾亂軍心,不如一刀殺了乾淨。”、“他眼中根本沒有將軍。”、“主公眼下兵強馬壯,不差他那兩百義從。”

 諸如此類,不一而絕。

 公孫瓚眼光閃爍,遲遲沒下決斷,不過內心對趙雲的說辭非常反感。

 田楷連忙出言勸阻,“主公,萬萬不可因言語逆耳而殺義士,趙子龍以真定大族身份來投主公,不正說明民心所向麽,若冒然殺之,豈不令世人寒心,以後誰還敢來投靠主公?此自絕廣納賢良之路的舉動,主公萬萬要三思而行啊。”

 “我豈能做那不義之事。”公孫瓚想明白厲害關系,便否決了嚴綱、單經等人的提議。

 不過這心裡有了隔閡,也就不想重用趙雲,隻任命趙雲為統領二百騎兵的軍侯,歸於後軍序列。

 想衝鋒陷陣殺敵立功?對不起輪不到,讓你坐冷板凳沒上場機會,有一身好武藝有啥用,沒有軍令,還敢衝在第一線搶風頭,真以為軍中執法隊的刀不鋒利?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