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范精兵一萬,田楷精兵五千,合計有一萬五千精兵,還有近兩萬勞役腳夫,還算可以。
公孫瓚盤算著,沉吟道:“易京城這邊主力也能集結三萬,還有幾萬仆役。”
公孫續接口道:“阿翁,兒子願意親自往黑山軍遊說,請張燕出兵相助奪取幽州,黑山軍與劉和素有仇隙,張燕絕對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公孫瓚面帶笑意,點頭道:“若有黑山軍相助,此事必成也!”
會議結束之後,公孫續收拾行裝,帶著幾十親兵悄悄啟程,快馬加鞭趕往太行山黑山軍張燕的大本營。
公孫瓚早就和黑山軍有所勾連,結為盟友共同行動,與袁紹之間的界橋、龍湊等幾次大戰,黑山軍都有配合,最厲害的一次就是黑山軍策反鄴城守軍連鄴城都攻陷了。
而與黑山軍張燕溝通聯絡的事宜,公孫瓚都是交給兒子公孫續來做的,此番要對劉虞動手,自然是少不了黑山軍的幫襯。
公孫續趕往常山沒多久,就派手下先跑回來報信,說張燕已經答應出兵,將率領三萬人馬趕來會合,共謀幽州。
其實黑山軍原本是要與東進的青徐黃巾軍聯合起來的,但東光一戰公孫瓚擊潰三十萬黃巾軍後,張燕改了主意,把結盟的對象變成了公孫瓚。
強強聯合才能更強,誰會選擇和被打散的黃巾軍做盟友那不是傻子麽。
不過和公孫瓚聯手的張燕也沒得到什麽好處,還惹了一身騷,被袁紹打得夠嗆,要不是體量足夠大,這一波都撐不過去。
是時候回回血了。
所以公孫續拋來的橄欖枝正中張燕下懷,打不過袁紹我還打不過幽州一個老頭和毛頭小子的老幼組合嗎,搶一波正是時候。
張燕點齊三萬人馬,與公孫續一起,就奔著易京城而來。
他這三萬人馬中真正的作戰部隊只有兩萬不到,給張燕部隊運送糧草和軍械裝備物資的勞役民夫卻有一萬多人。車駕上千,一路迤邐前行,聲勢浩大。
易京是公孫瓚在易水以北建築的新城,在他還沒改封易侯之前就著手建造了,也就是劉和把他的違章建築小城拆除之後的事。
公孫瓚多年戰場廝殺,除了野外運動戰之外,他對駐守防禦也頗有心得。故安雖然也是他的重要據點基地,還憑借故安的堅固防禦工事有效抵禦崔巨業數萬兵馬圍攻,最後成功熬走了崔巨業。
但故安離著幽州治所薊城有一兩百裡,還是太近,把這作為老巢風險太大。他隔著巨馬水見識過霸郎軍騎兵旋風般的移動速度,真要全速衝擊之下,從薊城到故安,就是一蹴而就的事。
故安來針對來自薊城的威脅,沒有縱深防禦空間。
所以公孫瓚把老巢定在了易縣這裡,南有易水天然屏障,能抵擋來自冀州袁紹的威脅,北有故安防線,能阻擋霸郎軍的騎兵。
為了加強防禦,公孫瓚圍著易京城挖了十余道壕溝,把易水引入溝塹形成阻礙,同時在城中建了十幾座高台,台上建高樓,堅固城牆箭塔角樓等設施一應俱全。
城中還囤積了許多糧食,打算一旦形勢不利就退守易京城,守衛個幾年都不成問題。
現在易京城還沒有最後竣工,不過牆垣連綿如山,巍峨高樓氣勢不凡,仿若一尊龐大無比的荒古巨獸蹲踞在地平線上,虎視眈眈地望著周圍的一切。
張燕帶著人馬趕到易京城時,
也不禁為這座險峻堅固要塞帶來的雄渾氣勢所震撼,公孫瓚能威震北方多年是有原因的,白馬將軍的威名真不是白叫的。 看來與公孫瓚結盟這一步棋走得正確無比,此番若能吞掉幽州,回頭就能南下攻打袁紹,一鼓作氣席卷冀州。
如此未來可期,我張燕又怎麽能隻甘於做一個平難中郎將的小官呢。
受公孫瓚易京城巍峨氣勢的影響,張燕情不自禁拔高了自己的理想,開始憧憬起未來了。
是啊,在這個漢庭衰微秩序混亂的時代,豪雄並起,誰不想獨領風騷笑傲天下呢。
公孫瓚出迎張燕,引入易京城內,大排筵席,共慶歡聚。兵強馬壯的虛幻景象,讓他們有種錯覺,似乎幽州廣袤的土地已經唾手可得了。
接著公孫范與田楷的人馬陸續到齊,眾人合兵一處,共計十一萬余眾,那真是人山人海連天徹地,齊齊喊上一嗓子,都能把山給震倒,易水河給震斷流。
當然,這十一萬眾包括了運送糧草物資的勞役仆從,披堅執銳的戰鬥人員,有六七萬人,不過這也足夠震撼。就那些勞役人員,需要時也可以拿起刀槍上戰場,成為廝殺沙場的戰士。
誓師大會之後,大隊人馬向前進發, 先到故安集結休整三天,派人向幽州劉虞、劉和送去戰鬥檄文,接著大軍開拔直撲薊城。
公孫瓚這邊大動刀兵,劉和早就接到詳盡而可靠的消息,侯來吉執掌的校事處幽州分站當然不是吃素的,早把行動計劃和兵馬調動的情況了解清清楚楚,詳盡的情報擺在劉和書房案頭。
就連公孫瓚手下第一筆杆子寫的《討反賊劉虞、劉和檄文》剛剛出爐,還未等送達各州郡的時候,劉和已經第一時間看到具體內容了。
公孫瓚的討伐檄文無非就那麽幾條。
第一,劉虞與袁紹勾結,要在袁紹、曹操支持下自立為帝,意欲謀反,此為大逆不道。
第二,劉虞道貌岸然假仁假義,外表簡樸節約,家裡妻妾穿金戴銀極盡奢華。
第三,劉虞克扣兵士糧草供給,致使在渤海與黃巾賊浴血奮戰的幽州將士忍饑挨餓。
第四,劉虞有意滯留幽州,心懷叵測,不去京師長安履職,違抗天子詔書,犯下欺君之罪。
……
洋洋灑灑十好幾條,總之把劉虞劉和說成十惡不赦就對了。
戰鬥檄文這種公式文章,自古就有,但凡兵家出兵攻打他方,講究師出有名,有道伐無道,必須自己代表正義,才能理直氣壯,引領天下輿論。
接到公孫瓚兵馬異動的消息,劉和第一時間開始調兵遣將,準備給予公孫瓚、張燕聯軍以迎頭痛擊。
早就知道公孫瓚不會閑著,一旦從袁紹那邊抽出身來,必會圖謀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