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阻擋的獄卒士兵很多,蔡邕不想連累田疇,想勸他先逃走。
“田從事,我乃天子敕封的朝廷命官,相信朝廷一定會依法審理還我公道,豈會因歎息言語而被胡亂治罪。我不會有危險,汝趕快離去吧。”
田疇說道:“現在哪還有綱常禮法,連朝廷太師這種重臣都可以是暗殺對象,王允還有什麽做不出來的呢。”
他言下之意從中平六年(189年)宮變董卓入洛,王朝就開啟了憑武力隨便殺戮模式,大漢律法如同虛設,誰刀快誰更陰險誰就贏家,根本沒有什麽程序正義。袁紹如此關東諸侯如此董卓如此,王允更他麽如此,皆一丘之貉又有何不同。
“擋路者死!”田疇義無反顧前行,利劍之下,前方獄卒、兵丁紛紛撲倒,無能擋其鋒者!
田疇是幽州右北平人,從小就好讀書,善於擊劍,是聞名一方的忠義之士。受劉虞囑托,和鮮於銀、徐崇等人千裡迢迢趕赴雒陽。
劉和知道他為人,與他推心置腹引為親信,連曲成侯劍技都傾囊相傳。請他一路追隨蔡邕入長安,就是蔡邕最有力的保護人。
田疇知恩圖報,保護蔡邕從未懈怠過,今天更是舍命劫獄,要救蔡邕脫離牢籠。
這時“咣當”一聲巨響,監牢大門被人從外面用巨木撞開,湧進來幾十個長安遊俠來,殺散獄卒和兵丁,與田疇一起保護著蔡邕往外衝。
到長安一年時間,田疇結交了很多遊俠和義士,後來使用化名使錢買了個獄卒身份,到今天終於派上用場。
田疇行動前和這些義士、遊俠兒交待過,今天隻為救人不為殺人,能不殺人盡量不殺。蔡中郎名滿天下,是個儒雅忠義的老者,肯定不希望為救自己死更多人的。
蔡邕被王允以“不當歎息言辭”入罪下獄,上到朝廷高官下至黎民走卒無不同情惋惜,這些義士、遊俠不惜身家性命響應田疇召喚而來。而長安監牢的獄卒、兵丁也巴不得蔡邕活命,所以簡單阻攔一下就四下散開,讓田疇救走了蔡邕。
田疇、蔡邕一出大門,早有遊俠義士遞上來普通百姓衣服,讓田疇、蔡邕換下身上穿的獄吏和犯人服裝,然後兩人與這些人一起乘馬八方逃開,黑夜中也看不到田疇、蔡邕逃往哪個方向。
就算王允及時接到消息調兵來抓,短時間內也摸不著兩人方向,等到調查清楚,兩人都逃出長安城了。
田疇帶著蔡邕穿街過巷,竟然往住著王侯將相、達官貴人的裡坊而去,半路就丟棄馬匹不騎,步行趕路。
蔡邕到底是年老體衰,跑一會就氣喘籲籲,田疇索性背起他來,依然健步如飛。終於來到一處深宅大院的後院矮牆處,四下無人寂靜無聲,田疇放下蔡邕,來到角門輕輕扣了幾下。
角門嘎吱打開,露出一張老臉來,蔡邕大吃一驚,脫口道:“翁叔,怎麽是你?”
這位被稱作翁叔的就是馬日磾,表字翁叔,是當朝太尉。他和蔡邕交情不淺,蔡邕被王允下獄後,馬日磾為救他幾次三番去求王允,都被無情拒絕。
“伯喈,你受苦了。”馬日磾看著蔡邕消瘦羸弱的身體,忍不住流下眼淚,一下拉住他的手臂,兩位老朋友老淚縱橫。
按說殺了董卓是普天同慶的大好事,怎麽王允當權之後,大家反倒覺得這日子過得比當初還緊張了。董卓是權臣,現在王允乾的不也是權臣的活兒麽,
唉,有些事情的是非曲直實在是理不清啊。 馬日磾把蔡邕、田疇讓入內室,安排人給蔡邕沐浴更衣,喬裝易容。
蔡邕感激萬分,卻又十分愧疚,“翁叔,可不要因為我而連累於你。”
馬日磾說:“伯喈,汝要謝就謝你的女婿劉並州吧,營救你的這一切,都是劉子玉安排的。去年我曾經到並州給他宣讀敕封詔書,與他一見如故幾成忘年之交,沒想到短短時間,他已總督並、幽、冀三州軍務,少年得志前途無量。伯喈,你找了好女婿啊。”
蔡邕還凡爾賽裝逼,“這豎子其實挺頑劣的,還好沒有走歪道。”
馬日磾心說你就裝吧,這脾氣蹲監牢也沒改過來,趕緊轉移話題道:“你們好好歇息,明天一早委屈扮做我的家仆,我借辦事的機會把你們送出城。”
然後安排了房間讓蔡邕、田疇休息。
田疇把一封信交給馬日磾,“馬太尉,這是我家大公子讓我呈交給您的信,此信在我身邊已有一年,遵照大公子吩咐,說京城如有變故,讓我務必將此信交予太尉。 ”
馬日磾煞是驚詫,伸手接過書信打開,“難道劉子玉早料到董卓必有一死?這可未免令人震驚。”
看過信後他沉吟道:“子玉讓我尋機前往太原,否則必有一劫,只怕難逃一死還會晚節不保。他說……長安將有大亂!”
蔡邕很震驚,世家名士們認為的天下第一大權臣奸賊董卓已死,怎麽還會有大亂?
馬日磾歎口氣又道:“看來王司徒不能長久啊。誰也料不到當一個人處在權力巔峰時,會變成什麽樣,現在看王司徒所作所為,怕是無法妥善處置董卓身後留下的亂局,唉……”
他不無遺憾,示意蔡邕與田疇休息,便告辭離開。
長安出現劫獄事件,還劫走了蔡邕,惹得王允暴怒,當即責令廷尉下令全城搜捕緝拿,務必抓住要犯。
可是折騰了幾天勞而無功,蔡邕就好像人間蒸發了一般,倒是抓了一些長安遊俠兒,可是沒有人主動招供蔡邕下落,實在被逼屈打成招,也是胡亂供出一些假線索,根本沒有用。
最後隻好不了了之,長安監牢也因人滿為患,這些遊俠兒最後也都放了。
本來蔡邕就沒有什麽實質上的罪過,因歎息和言辭構陷別人入罪,自古以來都要遭人背後戳脊梁骨罵十八代祖宗的。
王允這樣乾,又以何服人?當初聽命於董卓的朝廷大臣數不勝數,難道都有罪嗎?
若要這樣論罪,王允為董卓最信任之人,他才應該是最大的罪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