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3章唐使西行,攪亂吐蕃
李治神色凝重,目光落在李絢身上,平靜的開口:“南昌王,你身為鴻臚寺少卿,說說吐蕃之事吧。”
“喏!”李絢眼底帶起一絲鄭重,拱手說道:“陛下,吐蕃最早只是一個松散的高原部落聯盟,諸部定期會盟,每會盟必由讚普主持,讚普幼小,則由攝政大臣代勞。
囊日論讚,松讚乾布,芒松芒讚,三代讚普積極進取,統一全藏,進而劃全藏為五邦、六十一小邦。
諸邦名義各自保持自主,各邦王統依然延續,但治政,都以都護,大都護相稱。”
稍微停頓,李絢緊跟著說道:“松讚乾布死後,吐蕃王室統治能力下降,芒松芒讚不得不依賴祿東讚,論欽陵父子治理吐蕃……數十年來,論欽陵父子權勢大漲,但這僅是在邏些,而在下屬各邦,依舊是各大氏族為首。”
在場眾人聽的很認真,李絢這份話,簡單的就將吐蕃的局勢清晰的劃分了出來。
殿中很多人,在此之前隻知吐蕃有吐蕃讚普和大相祿東讚、論欽陵一家,對於其他更多則了解不多。
“芒松芒讚離世,其下三子,最有資格接替讚普之位的,是長子墀聶翥松和幼子杜松芒波傑,如今的消息,十有八九便是幼子杜松芒波傑為新任讚普。”
李治接過了話題,看向眾人,思索著說道:“如今的行事關節,是不知道杜松芒波傑是否已經朝堂即位,他即位之事,在吐蕃國內有多少人知情,也就是說,秘不發喪的范圍有多大,元卿?”
元萬頃站了出來,明崇儼不在長安,密衛之事便由他統轄。
“回稟陛下,根據吐蕃國內傳回的消息,吐蕃王宮一直封鎖,外人不得其近,而在芒松芒讚離世之前,剛剛接見了吐蕃副使,一眾大臣都已經知曉讚普無恙,甚至長子墀聶翥松舅父麴·播布已經離開邏些,故而麴氏不知。”
元萬頃認真拱手說道:“麴氏不知,則國主病亡之事應該還限於王宮之內,新王即便要正式登基,也需要等論欽陵從前線返回,然後舉行秘密登基儀式,到那個時候,有論欽陵出面,應該能壓下麴氏和若桑支氏。”
吐蕃需要等論欽陵返回之後,才能徹底穩定大局,他若不在,必生內亂。
李治看向眾人說道:“南昌王曾經建議,派人刺殺芒松芒讚二子彭野芸,大肆派人刺殺彭野芸母族若桑支氏族人,然後栽贓杜松芒波傑其母沒盧氏,引發麴氏和沒盧氏的警惕和對立,諸位覺得此計可行否?”
“如此,就需要將讚普已死之事讓麴氏知曉了,我們還需要一個在麴氏身邊能說的上話,甚至影響他們的人。”中書令郝處俊肅然拱手,然後看向李絢說道:“南昌王,你的人能潛入到麴氏身側嗎?”
“回郝相,臣的人已經交給密衛,至於他能否接近麴氏身側,臣覺得應該是可以的,但需要有身份,一個大唐使者的身份。”李絢眼睛微微一閃,隨即改口說道:“需要有人犧牲,然後可以讓他借機接近麴氏。”
郭後悔是不需要大唐使者的身份的,如果需要他長期潛伏在邏些,那麽他和大唐就不能有任何關聯。
但如果說他抓住一個大唐使者,那麽接下來的事情就好安排了。
“此事,密衛可以安排。”元萬頃微微拱手,然後說道:“禮物,使者,信件,都可以安排妥當。”
“信件可以多帶上一些,不一定隻發麴氏,若桑支氏和其他個小邦都可以聯系一下。”武承嗣上前,微微拱手。
“不妥,如此會讓人以為芒松芒讚之死是我大唐所為,會讓其同仇敵愾。”李絢直接開口否定了武承嗣的建議。
“難道不是嗎?”武承嗣轉過頭,看向李絢,神色警惕。
明明芒松芒讚之死就是李絢一手促成,如今為何不能直接拿出來。
“直接說絕對不妥,論欽陵會因此對我朝有更清晰的洞徹,甚至說不定,他會因此提前趕回烏海。”李絢繼續搖頭,然後沉吟著說道:“可用長安派使者探查的身份,畢竟吐蕃讚普病重,臣年初便已經猜測,如今派人探查便可。
也不一定被抓或者犧牲,讓人逃脫或許更好,這樣吐蕃人會更加用心掩飾,如此,其他事上,他們就會分心。”
“此法可行。”元萬頃直接答應了下來,密衛培養一名死士也是很不容易的;尤其是能在吐蕃行動的,更是精英當中的精英,輕易讓他們去死,就連元萬頃也舍不得。
元萬頃再度拱手,說道:“另外,密衛已經聯系象雄國反對沒盧氏之人,若是吐蕃動亂,他們會起兵相應。”
吐蕃沒盧王妃,原本是象雄國國主之女,象雄王被吐蕃人殺死之後,象雄並沒有滅國,而是成了吐蕃的大邦之一,治理象雄的,便是沒盧王妃的親哥哥。
但也正是因為如此,象雄國內那些反對沒盧氏的人,試圖讓象雄從吐蕃的藩屬國當中分割出來的人,對於沒盧王妃的兒子即將成為吐蕃讚普,絕對會無比憤怒。
若是此時吐蕃動亂,他們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的。
“這動搖不了吐蕃人的根基。”中書令郝處俊輕歎一聲,說道:“一旦論欽陵回國,以他的力量,即便是有人反叛,他也可以糾集更多邦國的力量進行壓製,最後只是動亂一時,難成大效。”
吐蕃離大唐太遠了,大唐很難真正施加核心影響力。
“所以,要動的,還是前線。”李治看著眾臣,沉聲說道:“朕打算明年二月,派人出使邏些,從吐谷渾走,過烏海,直趨邏些,去向吐蕃國王吊唁……沿途不妨大張旗鼓些,青東,青南,青西,讓更多的人知曉芒松芒讚已亡。
如此,雖不至於讓其人離心離德,但動作遲疑一些還是可以的,大唐的壓力也會減輕不少。
眾臣微微一愣,隨即拱手說道:“陛下英明睿智。”
皇帝考慮事情的角度,的確和眾人大有區別。
這一手陽謀,恐怕吐蕃根本難以應對。
明年二月,大戰之前,不知道有多少吐蕃士兵會因此心神喪亂。
一旦開戰,大唐必定勢如破竹。
厲害,厲害。
“那麽出使之人為誰?”武後隨即提出了問題,目光卻在這時候落在了李絢身上。
李絢悚然一驚,讓他去出使吐蕃嗎?
他還能活著回來嗎?
“此事明年大朝之後再說,但不論如何,南昌王,鴻臚寺要做好準備。”李治平靜的目光落在李絢身上。
李絢苦笑著拱手道:“臣領旨。”
……
“最後,便是今秋今冬的糧餉運送。”李治的目光落在尚書右仆射戴至德的身上,沉聲說道:“戴相,你統合兵部和戶部,將此事做好。”
戴至德立刻拱手說道:“臣領旨。”
李治隨後看向李絢說道:“南昌王,你負責查驗每一次的糧草運送,必須你查驗準確之後,戶部才能發糧,然後兵部運送到前線。”
“臣領旨。”李絢認真的的拱手。
“太史令。”李治最後看向了太史令李諺,沉聲說道:“明年派遣使臣前往邏些,需要一個靠譜些的理由,此事便交由太史局處理。”
不能大唐說吐蕃讚普亡了就亡了,他們需要能公開拿得出手的理由……天象之變!
太史令李諺立刻站了出來:“臣領旨。”
李絢看著這一幕神色閃爍,或許明年出使吐蕃的使團當中,會多出一名大唐太史局的官員。
“好了,今日便如此吧,眾卿將各自手上的事情辦理妥當,勿要耽擱前線大局。”李治直接擺手。
眾臣立刻拱手道:“臣等領旨,臣等告退。”
眾臣躬身,然後緩步退了下去,就在這個時候,李治的聲音響起:“南昌王去一趟東宮,將今日之事告知太子,同時看看太子妃病情如何?”
“臣領旨。”李絢立刻躬身,然後才跟著眾臣一起立刻了紫宸殿。
……
紫宸殿中,只剩下武後和皇帝兩人,武後忍不住的輕笑一聲,說道:“陛下,竊臣子想法感覺如何?”
“何來竊之一說。”李治似笑非笑的看著武後,然後說道:“派遣使臣公開前往吐蕃吊唁,本就是南昌王自己說,此事適合由朕來說,為國,何來竊字!”
“你們君臣,說話也不知道婉轉一些。”武後沒好氣的白了李治一眼,然後神色有些緊張的說道:“此番讓南昌王去東宮為太子妃診脈,你說他能聽出是男是女嗎?”
“是男孩。”李治突然異常肯定的回答,讓武後不由得發愣,問道:“為何?南昌王不是說,孩子沒有誕生之前,沒人知道是男是女嗎,更何況,他上次見太子妃,也是在數月之前了吧?”
“因為他曾經說過,皇長孫才是皇室和諧的最佳珍寶,所以,必然是皇長孫。”李治異常的篤定。
武後突然間一笑,然後忍不住失聲的大笑了起來。
李治坐在一旁,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什麽?
……
東宮之內,李絢被內侍引著進入了東宮大殿之中。
太子左庶子張大安, 太子詹事皇甫公義,以及其他太子舍人,全部坐在兩側,在向李賢匯報政事。
看到李絢前來,李賢微微招手,看向李絢問道:“王叔今日怎麽來此?”
李絢看了眾臣一眼,然後無奈的動手說道:“回稟殿下,奉聖諭,有事要告知殿下。”
“哦!”李賢微微一愣,隨即問道:“需要孤屏退左右嗎?”
“張翁和皇甫翁留下便可,其他人,請回避。”李絢神色肅然。
吐蕃國主喪命之事,還有後續的戰場情況不知,越少人知道越好。
“好吧,眾位退下吧。”李賢擺擺手,隨即,殿中就只剩下張大安和皇甫公義兩人。
“吐蕃國王已死,論欽陵不久之後必將返回邏些。”李絢認真拱手,說道:“朝中將盡可能引發吐蕃內亂,削減吐蕃戰力,從而獲得大戰前線之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