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重生之乘風而起》第1352章 大手筆
  “淳熙戊申年,即1189年,陸遊當時64歲,這是我們明確找到陸遊自號笠澤的準確時間,考慮到古人自稱翁的年歲規范,以及文章中‘某年二十’和‘後四十年’的描述,我們認為陸遊自稱笠澤翁的年紀是從六十開始,這一點是比較有把握的。”

  “所以這部宋版《花間集》,其成書的年代,就應該是1185,南宋孝宗純熙十二年,到1205,南宋寧宗開禧元年這二十年間。”

  “精彩!”李世培點頭稱讚:“這個推論過程,寫成論文發表了嗎?”

  “這個……暫時還沒有。”周至自己倒是沒把這個當做個事兒。

  “還是應該整理出來發表一下的。”李世培雖然是乾理工的,但是對文科的興趣也頗大,估計也是家學淵源:“邏輯性很強的方法論,對開拓思路很有幫助的嘛。”

  “我也覺得完全可以寫成論文。”林校長笑道:“這麽有趣的研究,就連我們搞理工的都聽得津津有味。”

  “主要是肘子這一段時間實在太忙了。”袁所長趕快包庇周至:“肘子之前負責著瀚文字庫項目,這學期辜老還讓他開了一門關於甲骨文的選修課,現在還在我所搞字畫修複重裝,眼看著博物館七月就要開館了,他把字畫這一類修復工作拿下,我正好繼續忙古籍修複那一塊去。”

  林校長笑著和已經聽懵了的李世培介紹道:“小周是很難乾的,我們學校的啟嚴樓,弘盛樓,電子信息大樓,即將開館的博物館,還有幾個獎學金,都是他給拉來的項目。”

  “那瀚文字庫又是怎麽回事兒?”李世培是老理工的,計算機字庫這樣的東西,骨子裡還是將之分類到了信息技術裡邊:“肘子不是中文系的嗎?”

  “對呀,中文系的搞漢字信息化,不是正好嗎?”林校長笑道:“瀚文字庫這個項目最早也是小周的創意,然後跟著辜教授麥教授他們去跑出來的。”

  “哦我想起來了,瀚文字庫項目組長還真就是你們學校中文系的辜主任!老麥他是副組長!”李世培一拍腦門:“看我這記性!”

  “不管怎麽樣,小周還是要把今天的內容寫成論文。”林校長笑道:“其實你都講得差不多了,轉化成文字又是你的專長,就一兩個小時的事情對吧?我這可就算下任務了呀。”

  周至隻好唯唯諾諾地答應。

  接下來就由袁所長帶著大家介紹所裡的工作情況,順便參觀。

  蜀大博物館最早期其實是分為兩個——歷史博物館和自然博物館。

  歷史博物館內的文物主要來自三個方面,第一就是歷史系歷任導師帶著同學在各地考古發掘所得,比如著名的唐代龍興寺遺址發掘,三星堆遺址發掘;

  第二是來自社會各界的慷慨捐贈,比如燕家三四年捐贈的三星堆石璧,比如文廟前街宮保府楊遇春後人捐贈的金絲楠嵌雲石雙面繪祝壽圖八聯屏風。

  第三種則是來自校內學人努力收集的私藏,或者校友自己的創作,比如旅中米國理學教授戴謙和從長江沿路收集考察收集而來的古建築窗戶格子,比如蜀大校友柘遠增的兒子,將自己父親的八十九幅書畫精品遺作,捐贈給了父親的母校。

  就連周至,都向博物館捐贈過藏傳醫學的《屍體圖鑒》,川劇名角歐陽友鶴的“私房行頭”,以及珍貴的古代書畫修複用紙等物件。

  而自然館裡的東西,那就更多是師生們親力親為了,很多動植礦物標本都是歷屆前輩們采集回來,精心製作的。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