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重生之乘風而起》第606章 葫蘆公案
馬爺笑道:“今晚李導同意的話,咱明天就把手續都給辦了,完事兒咱去頤和園,國博,故宮看看,順帶著拜訪拜訪老爺子。”

 “我們還要去參加拍賣會……”費觀對馬爺的大包大攬既無語又高興,馬維度嘴裡的老爺子肯定就是他的師父王時襄老先生,這位堪稱當今古董文玩界的第一人,早在建國之前就號稱“京城第一玩家”,能夠跟著肘子去拜訪一趟,留下一張合影,回去都得夠吹一輩子!

 可是這次進京還有正事兒要辦,不然回去帳都不好意思報。

 周至趕緊扽了下費觀的衣角,能夠結識馬爺,已經是超過拍賣會好幾個層次的運氣了,以他的人脈和能耐,料理你工美幾個盤子那還不是舉手投足的事兒,何至於單拎出來講?

 趕緊打岔:“還有潘家園,琉璃廠,也該去開開眼界。”

 “趟鬼市?”馬爺樂了:“這倒也是應該的。”

 說完還是照顧了費觀的情緒:“費總這次來是給海通帶了啥物件兒啊?”

 “是一對兒康熙朝的花菰,品相對標到八九年米國大蘋果佳士得秋拍上放出來的那對。”周至知道怎麽和馬爺聊才能讓他秒懂。

 “那對兒啊……”馬爺說道:“那對兒最後拍賣價是三萬多美金吧?”

 “三萬八千五。”

 “那國內就只能還是三萬八千五,人民幣。”馬爺說道:“也不是多厲害的行情。”

 “是啊,現在國內拍賣和海外拍賣的差價太大了。”費觀說道:“這次來就是給通海捧捧場,通海林總的師父,曾經是我們工美的老總工。”

 “林衛標的師父是鄭老吧?鄭老是你們工美的老總工?這事兒沒聽說過啊?”馬爺問道。

 “當年鄭老護送故宮文物入蜀,在那段時間裡,指導過中華書局蜀都分局的工作,對我們的文物收集整理工作,做出過巨大貢獻。”

 “後來書局和商務印書館蜀都分館,開明書店蜀都分店,合並成了古籍書店,後來又改成了新華書店古籍門市部,再後來我們文物總店也和新華書店合並運作過一段時間,之後又分開成立了工美商場。”

 “我們商場裡邊,現在都還留著鄭老當年盤下的一些宋版書籍,拓本,啊對了,還有仇英的《輞川圖》,那是我們的鎮館之寶。”

 “原來還有這樣的淵源……”馬爺扭頭對馮倉說道:“那得空咱們也去給老林捧捧場吧,你那博古架不是也要添點東西嗎?”

 “博古架添點小件也挺雅致的,單色瓷系列,文玩系列,甚至鼻煙壺,鳥食罐,蟈蟈匏器,紫砂壺系列,都是很好的收藏品系。”

 “肘子伱對鳥食罐兒還有研究呢?”馬爺問道。

 “肘子不錯的。”費觀笑道:“在蜀都送仙橋,套了一套鳥食罐兒送我們,說是乾隆的那啥……”

 “描金粉彩,折枝金玉嬌題材的。”

 “宮樣兒?”

 “的確是官窯器。”

 “這次帶來了嗎?”

 “隻帶了一個。”費觀說道:“啊不過另外兩個我拍了照片,那膠卷兒沒用完,還在相機裡頭呢。馬爺要是想看,我改天去衝洗出來。”

 “不是我想看,是我師父,鳥食罐兒是他的癖好。”

 “王老先生還好這個?”周至之前對王時襄不是太了解,只知道他是明清家具的大家,故宮博物館的文物鑒定大家,卻不知道他對這些小零碎也有研究。

 轉念一想卻也是理所當然,沒有哪個文物鑒定大家是僅憑一個門類當上大家的,家具這類鑒賞本身就涉及了很多方方面面的知識,要用到木料,大漆,金屬,玉石,螺鈿,織品,石材等等材料和工藝,明式家具大家,當然也得是這些門類的大家。

 這就和曾師祖的訓詁學有些類似,訓詁學大家,必定是古文、古典詩詞、先秦文學、古典哲學、中國歷史、書法篆刻甚至繪畫的大家。

 比如古代文字作為藝術,留給後人的,就書法藝術和文學藝術,你要是不懂這些,文章大意都弄不明白,還敢一個字一個字地摳出來做注?

 也有人真敢,不過那不叫學者,那叫笑話。

 “我師父去年過八十大壽,師母給他畫了一幅圖,叫做‘大樹圖’,”馬維度笑道:“圖上畫了十五種果實,代表了師父的十五種愛好了成就,分別是明式家具、髹漆研究、竹刻、葫蘆、火繪葫蘆、繪畫、鎏金銅佛像、蛐蛐罐、鴿子、鴿哨、鳥食罐、放牛、大鷹、獾狗、烹飪。”

 “誒?說起來你和他老人家還頗有些類似呢,你們都對吃的有研究!”

 “哪裡敢跟王老比並。”周至嚇得連連擺手:“實話實說,我自己寫的那些川菜,我自己都沒品嘗過,完全就是言語的巨人行動的矮子,但是我想王老斷不會是這樣。”

 這話說得完全沒錯,王時襄老爺子年輕時候就號稱“京城第一玩家”,玩一門精通一門。

 最好笑是玩葫蘆,老爺子後來在資料裡寫老BJ人怎麽玩的,說會給葫蘆套上模具,待到葫蘆長成之後,便會帶上模具上的吉祥紋樣,之後再做加工,鑲上玉口,就是匏器,當蛐蛐罐隨身帶著聽聲響最好。

 然後就有老外駁斥,說葫蘆是植物,植物必須有陽光,王老爺子所說的這種匏器製作方法過於荒謬,因為葫蘆一旦扣上模具見不了光線,肯定就無法繼續生長了。

 王老爺子啼笑皆非,說我們當年就是這樣玩的,怎麽到了今天都沒人信了呢?

 於是自己種上了葫蘆,在葫蘆結起來的時候給它們套上模具,等到葫蘆收獲後製作出匏器,才算是了結了這段公案。

 當然也就又帶出了一個文玩門類。

 因此馬爺一聽周至這樣講, 也不由得笑了:“也是,師父說的那些東西,都是他玩賞過的品嘗過的,斷不至於只在資料間輾轉騰挪。”

 “那是在太可惜了,早知道我鳥食罐兒就不送費叔他們了。”周至笑道:“作為小禮物給老爺子,那才不是明珠投暗啊!”

 “對了費叔,你帶著那鳥食罐兒幹嘛?”

 “肘子這話就說得見外了。”費觀也皮:“你說那玩意兒是乾隆粉彩標志器,我也是熱愛學習的,帶來首都,趟鬼市的時候也好摸出來對比揣摩的。”

 “有你的,”周至笑得不行:“按圖索驥,小心最後得個蛤蟆!”

 “說到這兒都感覺餓了。”王爍說道:“總之今天該有人請客對吧?上哪兒?”

 “去北海!仿膳飯莊!”俞斌趕緊說道:“算我的!”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