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道理這裡屬於黔州,就算有成績也和四表舅這蜀中的幹部沒有一毛錢的關系,可是四表舅當年還是將手伸到了這裡。
在鄉親們口中,蘇秀才走路都帶著風,那股子精氣神和一般人就不一樣。
不光農活在行,就連打獵隊的“老把子”都服氣得很,用他的話說,這娃子跑山打獵,都能當狗用!
剛好老把子還是大隊長他爹,這就只能文送,不能武攆。
最終大隊捏著鼻子,把學校建立起來了。
從此之後,天鵝鄉的娃子們在這裡讀完小學後,有的還會去虎頭鳳鳴跟讀初中,再回習水讀高中。
得知周至是蘇秀才的表外甥後,鄉親們紛紛出來把他們圍了,這邊打聽蘇秀才的情況,那邊已經推起了豆花煮起了臘肉,不吃一頓飯休想下山了。
這種情況就是村裡人接待貴客的方式,周至在送外婆會大井鄉的時候就遇到過一次。
只不過這次僅憑四表舅表外甥的身份就能夠得到這樣的待遇,也是有些讓人沒想到的。
再經過仔細了解,這學校直到現在都還在,現在的老師已經換成了拿縣裡民辦教師津貼的中年人。
假期裡邊老師們都不在,鄉老們帶著周至一行人參觀了教室,教研室,還有一間是住校生的大通鋪間。
條件是非常艱苦,但是老鄉們卻很滿意了。
後世曾經在網上有一種流行的說法,就是猶太民族是最重視教育的民族。
周至對這種說法嗤之以鼻,全世界最重視教育的民族應該是中華民族才對。
有多少民族的家庭,教育費用在家庭收入中所佔的比例,能夠比得上中國家庭?
這類文章最喜歡使用的證據,就是用獲得諾貝爾獎的人數來說明猶太人對教育的重視。
而中國人一個都沒有,所以中國人在教育上是失敗的。
這個話其實根本就不堪一駁,周至就想要問一句,如果按照這樣的邏輯,那獲得諾貝爾獎的男女比例非常懸殊,差不多每十八位男性才會有一名女性,是不是也說明男性和女性在西方受教育水平的巨大差異呢?
很明顯是站不住腳的。
同樣的道理,還有一類著名的“反思黨”,號稱中國應該感恩西方,因為奠定現代科技的任何一門學問,全都是西方的成果,都沒有東方的參與。
因此中國應該要感謝西方,中國人在使用這些學問的時候,應該感謝他們的近現代學科,感謝這些學問奠定了現代世界的發展基礎。
他們最著名的一句話就是:要是沒有西方文明的社會,也就沒有手機、電腦、汽車、飛機,甚至沒有陶瓷馬桶給你上廁所。
周至後世在網上看到過這樣類似的段子,實在忍不住就回了一個:不好意思,陶瓷的確是中國人發明的,按照您的邏輯,西方人坐在在使用中國發明的陶瓷技術製作的馬桶上的時候,是不是也和您現在這樣,一邊噴糞一邊感恩啊?
這就是典型的傻子吃饅頭,吃到第六個飽了,傻子就搖了搖頭說早知道第六個飽了,何必吃前面五個。
現代科學的基礎是數學,然而……就連現代數學最基礎的阿拉伯數字,都是東方的。
所謂的阿拉伯數字,其實只是從阿拉伯傳過去的印度數字,前身是婆羅門數字,誕生地在印度大陸。
所以都不用扯什麽陶瓷造紙術,咱們按照“反思黨”們的邏輯來,最後發現……應該反思的,還……還是西方?
不管如何,就憑周至四表舅外甥的身份都能在這個寨子得到貴客的待遇,說中國人不重視教育這說法,就該被嗤之以鼻。
山上的豆子都是在貧瘠黃土上種出來的“小豆”,含脂量高,製作出來的豆花賊香。
這裡用的調料是糍粑辣椒,就是將青辣椒放炭火上燒成外殼成虎皮狀,撕掉最表面那層蠟皮後舂成燒椒醬調製的。
然後一頓酒又逃不掉了,人家都說了不是敬肘子你,這杯敬蘇秀才,你就是個代飲的工具人而已。
這一刻周至都冒出個大不敬的念頭,反正都是代飲,那咱們澆地上讓土地公公代可以不?
幸好這頓飯現在搞成了村裡的集體活動,周至就想到了一個脫身的妙招,咱們集體合影!
照相留影,再過二十年都是一些貧困地區非常鄭重的大事情。
照相需要專業人才,作為專業人才的周至,不能不保留清醒。
除了合影,周至還給村裡的老人都照了端莊肅穆的“標準照”,等到下山後要衝洗成大照片寄過來,老人們將來辦喪事要用的。
這個完全不用忌諱,老人們還非常的高興,現在的鄉下提前打棺材,打墓碑,製作壽衣都是很重要的大事情。
有些棺材甚至停在堂屋裡頭幾十年,每過幾年刷一次大漆,以此彰顯這家人豪橫經濟實力,以及兒孫的孝順。
遺照這麽“高級”的東西,之前受條件限制,老人們想都沒敢想過。
周至支支吾吾地一提出“正照”的概念,鄉老裡邊也有大明白,立馬想到了其最具意義的用途,幾個老人悄悄嘀咕了幾句,都是喜出望外。
於是酒也不喝了,各自回家翻出最好的衣服來穿上,整個寨子都是木頭的,竟然找不到一處石灰的白牆,最後還是周至出主意,從某家拿出一床被子來,裡子朝外掛牆上,再讓小輩兒們牽緊繃平,這就算齊活了。
這通熱鬧連帶也算散席,周至和小夥伴們總算是勉強逃過一劫,然而下山的背簍後面,又多了一條大豬腿。
村裡邊有老人拍照的人家,都給了周至“謝禮”,有好多條豬腿。
周至都給推辭了,隻拿了村長家,也是村子裡老人年紀最大的一家的豬腿,說是沾沾壽星的福氣。
在大山深處領略到這樣親情般的體驗,對小夥伴們來說也是一種教育,最起碼真正懂得“感恩”二字背後的深刻含義和具體做法,連理論帶實踐都切身體會到了,周至認為這趟完全沒有白來。
除了發生在涼風寨的這個小插曲,小夥伴們還在天鵝池周圍體驗了奇特的自然風光。
尤其是大家都沒有鑽過的溶洞,在電瓶燈和指示繩的幫助下,找了個當地著名的洞子體驗了一把。
這個洞子的命名簡單粗暴,就叫“大洞子”。
周至用了兩捆四百米的反光尼龍繩,探索到了八百米深的地方就不敢再進了,據釘釘說這已經是走得最深的記錄了。
即便是走了八百米深,空間依舊很大,洞子裡邊除了隧道和走廊外,還有幾個大廣場,鍾乳、石田等奇特景觀。
至於這洞到底多深,根本無從知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