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重生之乘風而起》第1165章 素紗
重生之乘風而起正文卷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素紗“什麽挑剔人?”楊大師洪亮的聲音在門口響起:“明明字也寫得好,對子也做得不錯嘛!哎喲,婷婷和薛荔也來了!”

 “楊大師,這是我外婆。”周至推著輪椅:“她也喜歡女紅,我特意跟她一起來拜訪您。”

 “這可怎麽敢。”楊德全樂呵呵地笑道:“快往裡進,都是稀客貴客!”

 《故園》的大火,也有精美漢服的加成,mv裡邊有好幾個關於漢服精細之處的特寫,讓觀看mv的觀眾,對於中國傳統高檔服裝,有了大致的認識。

 關婷婷本身就是衣架子,一米七的身高和小小的臉蛋,即便大長腿被漢服遮掩住了,但是修長嫋娜的身材,卻將錦衣華裳的高貴和典雅詮釋得非常到位。

 其實除了衣服,mv裡小樓書房裡的所有陳設都是周至收藏的真品,整體格調和細節,不是一般臨時搭建的仿真場景可以比擬的。

 不過大家最感興趣的是衣服罷了,甚至興起了一番討論漢服的熱潮。

 趁熱打鐵,楊大師也因為自己的手藝,在池薛荔的《職業高手》和《霓裳周末》裡連續露了兩回臉,現在名氣也算是開始出圈兒了。

 院子是廠店居家合一的格局,不過那店與其說是店,不如說是展廳來得更加合適。

 裡邊陳列著不少精美的織品,其中最厲害的一件,是一張高一丈,寬七尺的大型蜀繡——《關羽讀春秋》。

 畫面背景是亭閣,竹林,怪石,前景是菖蒲,苔蘚,玉簪花,中間的關羽是個大紅臉,一臉肅然正氣,內著鎧甲,身著鸚哥綠袍,腳蹬戰靴,一手持春秋竹簡,一手捋美髯。

 身後是服侍他的關平和周倉,一白臉,一黑臉。關平手裡捧著漆盤,裡邊放著竹卷;周倉雙手扶著直立的關刀,和半邊門神差不多。

 因為畫幅巨大,所以繡在上面的關羽和真人大小差不多,令人非常的震撼。

 最關鍵在於細節,非常細膩,關羽的綠袍怎一看是普通綠色,走近後才能發現,衣袍竟然是帶團花暗紋的,領子和袖口也各帶花邊!

 包括幾人腰間大帶上的玉飾,周倉箭繡護腕上的神獸,關平官靴鞋底的分層,幾乎是能夠塞進去細節的地方,都給楊大師塞進去了滿滿的細節。

 余三娘的繡工已經非常精彩細膩了,但是她一般製作的小幅畫面,這也是和傳統的“官補子”一脈相承的,楊大師這一幅巨作,很顯然已經突破了傳統了。

 還有一種藝術品就是緙絲,緙絲可以還原出中國畫的畫法,製作出來的仿書法繪畫效果,藝術成就也非常高。

 但是依舊沒有大型的創作,像現在這麽大的《關羽讀春秋》,在古代幾乎只有被面才有這麽大,比如著名的緙絲陀羅經被,但是那些大製作都有詳盡的規製和圖案和文字,不會隨便工匠們天馬行空地發揮。

 “不得了啊。”外婆看到這幅繡品,激動得嘴唇都在顫抖:“不得了啊!今天是真真的開了眼了!”

 周至蹲下來,認真研究著前景裡那片青苔。

 青苔是用好幾種綠色的絲線繡成的,從明亮的黃綠色到幽深墨綠色,將苔蘚的質感,色彩,甚至地面些微的高低差異都表現了出來,幾乎能夠以假亂真。

 “這裡有幾種線啊?”江舒意也蹲了下來,想要伸手去感受一下那毛茸茸的質感,可是又沒敢。

 “五種線,七種針法。”楊大師笑道:“那裡用的絲線是一股拆三,就是將一股普通絲線拆開成三份,一根細線的直徑只有之前的三分之一,墨綠的底子是這樣出來的,然後顏色越淺的就越粗,繡得越散,這樣苔蘚的生長效果就出來了,是不是特別細膩?”

 “厲害!”周至豎起了大拇指:“這才叫精益求精。”

 “這還不是最細的。”楊德全介紹道:“如今的緙絲,要達到仿古的效果,需要一拆六來用,不然達不到古代絲線的直徑。”

 “和頭髮相比呢?”

 楊大師似乎覺得周至問了一個好笑的事情一般,不由得笑了:“絲線可比頭髮細多了,唐宋時期的絲品比較粗,一般每厘米用經線十到二十根,緯線五十到七十根。”

 “明代開始追求極致,比如緙絲大家朱克柔,她就在唐宋緙絲作品上來了個翻倍,用到了一百三十根。”

 “越細的線就越容易表現細節,是這個意思吧?”

 “是,當然還與色彩圖案,用途,年代等都有關系。”

 “比如多色編織的,用的絲就得細,單色的就可以粗一點;用途上也是,內衣面料需要柔軟,就要用細一點,領口腰帶需要硬挺,就得用粗一點。”

 “那年代又是怎麽回事兒呢?”周至倒是喜歡聽這些。

 “年代呀,那就是越早的絲線一般會越細,因為蠶隨著選種的關系,吐絲越來越粗,產量越來越大,而早在西周時期,一平方厘米用到的緯線甚至能夠高達二百四十根,就是因為絲線很細造成的。”

 “從二百四到六十……”周至想了想:“從西周到宋代,蠶絲幾乎增粗了四倍,古人還是厲害。”

 “所以嘍,七二年出土那件西漢素紗禪衣,乾嗎到現在還複製不出來?就是這個原因。”

 大家開始在這個小院子裡參觀,周至和楊大師把話題打開就收不住了。

 “那件素紗襌衣我知道的,特點就是輕薄好像一米多的衣服重量還不到一兩, 用的絲非常細是吧?”

 “是的,那件素紗襌衣長一百二十八厘米,通袖長一百九十五厘米,袖口寬二十九厘米,腰寬四十八厘米,下擺寬四十九厘米,共用料差不多二點六個平方的樣子。”

 “整件素紗襌衣分量僅四十九克,不足一兩。但是要是除去袖口和領口部分,但論構成衣服主體的‘素紗’部分,其實重量只有二十五克左右。”

 “所以……一個平方米的織物重量才十二克?這……這也太嚇人了吧?”周至到現在才發現,自己雖然已經非常欽佩這件衣服的工藝了,然而真實的數據,竟然比自己了解的還要誇張得多。

 “是的,單論素紗的話,其方孔紗的織法源自周代,織物孔眼均勻,密度稀疏,經線密度為每厘米五十八根,緯線密度為每厘米四十根,因此孔眼大,透光面積在百分之七十五以上,質地輕柔透亮,每平方米重量就是十二克左右。”楊德全說道。

 “可即便如此,也不至於二十年還複製不出來啊。”周至表示不服。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