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芬找到公孫瓚之後倒也沒有說些什麽不可見人的話,只是誇讚了公孫瓚一番,都是些什麽英雄有為之類的話語,公孫瓚也說了些客套的話語。二人一時間也是相談甚歡。
沒有人會和剛剛結識的人說些掏心掏肺的話,不過一切的交情都是這麽開始的,能不能談論些更為隱秘的事情就看之後一切會如何發展了。
劉昶依舊在與郭典談話,他們已經許久未見,而且雙方都在一直做交易,所以他們之間還是有許多話語能談的。
郭典有些疑惑的說:“你十分看好公孫瓚?”
劉昶點了點頭說:“此人乃是世間的英雄,我確實十分看好他。”
郭典笑呵呵的說:“我看你是看上他手下的校尉了吧。我原以為你是準備去結識公孫瓚才如此對他的,結果我看你對公孫瓚反而不及他熱情。”
劉昶不禁發問說:“我表現的如此明顯嗎?”
郭典則有些不懷好意的說:“我看你手下的幾個校尉都對他不太服氣的樣子。嘿嘿,你猜我們這些人都離開之後他們會不會打起來。”
劉昶搖了搖頭說:“趙子龍乃是謙遜之人,應該不會和翼德、子義打起來的。”
郭典笑著調侃說:“更加相信別人嗎?那要是真打起來了我可是一點都不奇怪的。我看你手下的幾位幾位皆是難得的俊才,你又何必去追尋別人的手下呢?”
劉昶心想你沒玩過三國志,所以你不懂得收集名將的樂趣。想了想解釋說:“我只是喜歡與這些英雄豪傑交朋友而已。”
郭典聽完哈哈一笑說:“劉郡守如此說來的話,想必我定然也是英雄豪傑了。”
劉昶敷衍的回答:“當然了,郭太守可是世間少有的英雄。要不然我們兩個怎麽會一見如故呢?”
郭典滿意的點了點頭說:“劉將軍也是英雄豪傑。”
而在公孫瓚的大營之內,幾人倒也沒有打起來。雖然張飛有些急躁,但是所幸趙雲與太史慈都不是魯莽之人。幾人反而坐在一起開始了互相吹捧,趙雲對幾人講述了自己之前在遼東的經歷,太史慈講述了自己是如何得罪了青州郡守的。幾人一番交談下來感情得到了一定的增長。
張飛直接邀請趙雲說:“俺大哥十分欣賞你,俺也覺得你十分合乎俺的脾氣。不如你就加入我們吧。到時候我們一起去建一番功業。”
趙雲笑著推辭說:“非是我不願與你們共事,劉將軍的看重我亦十分明白。只是我現在作為公孫將軍的校尉豈能隨意舍他而去,若是我真是如此,你們就該看不起我了。你們因為我的信義而看重於我,我也得依照信義來做事才對。”
太史慈聽到此番話語十分的認同“子龍所言句句在理,倒是翼德的話語孟浪了。希望你不要怪罪於他。”
趙雲笑著回答:“翼德此言也是看重我,我又豈能他喜愛我而去怪罪他。”
張飛嘟囔著說:“何需如此麻煩,你若是在此待的不痛快離開便是了,何須考慮這般多。”
趙雲笑了笑並沒有再接話。
下午王芬依約招待了幾人,郭典記住了劉昶的告誡也不再刻意的去迎合王芬。不過幾人都還是十分的客氣。一番推杯換盞之後。公孫瓚對著幾人辭行說:“我身負陛下厚恩,明日就將北上幽州去追趕叛逆的軍隊了。”
王芬說:“我明日一定去送伯圭,希望你能一路順利。”
公孫瓚對著王芬擺了擺手說:“那就多謝王使君了。
” 眾人又飲了會酒之後,公孫瓚便借口明日要離開,所以需要回軍營去提前準備一番離開了王芬的府衙,劉昶與郭典二人也乘機離開了這裡。
劉昶見天色尚早,便去了公孫瓚的營地。
劉昶先是獨自去見了見趙雲,與他說了一會話之後,就在最後要離開的時候劉昶忽然莫名其妙的說了一句:“日後子龍若是無處可去不妨來找一找我,我一定會給子龍建功立業的機會的。”
趙雲聽到這句有些近乎詛咒般的話語也沒有惱怒,他從中聽出了劉昶的真誠,於是鄭重的對劉昶說:“多謝將軍厚愛了,若是真的有這麽一天我定然會來尋找將軍的。”
劉昶肯定的說:“那就一言為定。”
趙雲對著劉昶行了一禮說:“自是一言為定。”
劉昶解下了自己隨身佩戴的長劍贈給了趙雲說:“自我起事時我便帶著此劍, 雖然上邊有些許燒焦的痕跡,但是也是一把十分鋒利的武器。聽聞子龍槍劍雙絕,今日就將這把劍贈與子龍了。希望子龍莫要嫌棄。今日一別不在何時還能再見。”
趙雲接過長劍後也沒有去看是不是真的十分鋒利,而是感激的說:“雲承蒙將軍厚愛了,此劍我自當隨身攜帶。”
劉昶告辭了趙雲之後,又去見了見公孫瓚,公孫瓚看著劉昶說:“既然你與我的老師和玄德熟識,我便不將你當做外人。不知你此次尋我是有何事?”
劉昶對於剛剛拐他手下的事情有些愧疚,便順著公孫瓚的話便說:“當如伯圭所言才是,我此次前來無甚大事,只是公孫將軍即將北上去討伐逆賊了,我特來見見將軍,不知將軍可有要帶給盧將軍與玄德的東西,我近些日子或許會派遣人去雒陽。”
公孫瓚想了想說:“倒也沒有什麽要拖將軍帶的東西,不過既然將軍要派人前去雒陽。那我便給老師與玄德各寫上一封信,之後就勞煩將軍了。”
劉昶笑著說:“不礙事的,都是些順手的事情。”
公孫瓚便坐在一旁開始寫起了信件,劉昶也不催促他。只是默默的坐在一旁思考著什麽。
過了一會兒之後,公孫瓚將兩封信各種裝好後遞給了劉昶說:“那就有勞劉將軍了。”
劉昶笑著將信件收下,之後二人又談論了些各自的經歷,看到天色不早了,劉昶離開了公孫瓚的營地。
次日,公孫瓚告辭了王芬眾人後,獨自帶領著自己的手下前去追趕逃向遼東的張舉與丘力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