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見?
誰敢有意見,誰能有意見?
李斯為何在這個時候提出征伐百越的事情?這難道還不明顯麽?
明顯是皇帝要征討百越!
再者說了,就算沒有皇帝想要征討這件事情,他們也想要征伐百越的....
一者是朝廷中尚且還沒有爵位的人多了去了!
二者麽,誰的家裡沒有幾個想要參軍、想要博取功名、爵位的子弟?
這朝堂上站著的,雖然不是大家族,但也是秦國的豪強!
以在孝公、商鞅變法開始時期攢下來的軍功為基石,到現在為止,這群人已經佔據了朝堂的一大半!
秦律有言!
想要爵位怎麽辦?
爭!
用敵人的人頭,用軍功去換!
想要土地怎麽辦?
爭!
用敵人的人頭,用軍功去換!
想要出人頭地,衣錦還鄉怎麽辦?
爭!
用敵人的人頭,用軍功去換!
總結來說就一個字。
殺!
想要活的更好,就去戰場殺!就去用敵人的頭顱去換!
別管是誰的頭顱。
只要是敵人的,就可以。
六國的、匈奴人的、百越蠻夷的。
只要是他們大秦皇帝劍鋒所指之人,他們的頭顱都能夠用來換取金錢、美人、土地!
只要他們肯在戰場上拚命殺敵,他們就能夠獲得他們想要的一切!
君不見,王翦將軍軍功立身,至今為止所有人都對其保持尊敬?
當年在戰場上,甚至可以管皇帝要金錢美人!
君不見,那些拚出來的爵位、土地到現在還在子嗣之間流傳?
這些都是命!
華夏的百姓,最喜歡的就是土地!
因為他們知道,靠山山靠,靠水水流,唯有依靠土地,才能夠源源不斷的獲得金錢!
此心永恆不變。
嬴政環視著台下的人,沒有一個人出聲,他知道,所有人都在期待著戰爭。
大秦其實不是一個國家,而是偽裝成國家的一個軍隊!
這就是軍功制度留下來的後遺症!
軍功制度一旦開始,除非找到更好的晉升渠道,否則就絕對不能夠停下來!
當軍功制度停止,那麽一切都是會崩潰。
秦律會崩潰!
當秦律崩潰之後,大秦就崩潰了。
這一點,也正是嬴政的擔憂。
為何大秦在嬴政去世之後,滅亡的那麽快?那麽迅速?
其中當然有胡亥暴政、當然有六國的因素。
但最重要的一點是什麽?
是天下太平已久,沒有軍功制度可以晉升了!
底層的人晉升渠道已經被堵死了!
當始皇帝死了之後,當大秦人心中的神死了之後,他們才知道。
原來神也會死!
原來神再也不會幫助他們了!
於是,在這種情況下,不管是六國還是百姓,都開始了造反。
都願意去造反!
沒有活路!
揭竿而起。
為什麽大秦在二世皇帝死了之後,在子嬰上位之後,可以苟延殘喘一段時間?
因為軍功制度又開始了!
鎮壓逆賊是有軍功的!
那為什麽沒有持續太長時間?
因為老秦人死的差不多了!而那些新的六國人,已經找到了自己過往的歸宿....
於是,大秦亡了!
陳珂站在下方,聽著那狂熱的、關於百越之戰的討論聲,心裡則是微微的歎了口氣。
大秦必須是改變以軍功立國的基本方針!
或者說,不叫改變。
是增加!
增加新的晉升渠道。
比如現在他正在大力開發的文選賽。
文選賽是一種晉升渠道嗎?
當然是。
從文選賽中出來的學子,至少是可以到郡縣當中為官。
當一個縣令,這已經是不得了的青雲路了。
更何況還能夠繼續向上晉升?
這就是路!
哪怕希望渺茫,哪怕是從全國上下爭取來的幾百個名額,哪怕是上萬、幾十萬、上百萬人中,只有幾百個人。
萬分之一的概率也是概率!
只有有希望,就不會絕望。
陳珂坐在那裡,心裡則是仔細的思索著。
文選賽慢慢的晉升之後,各地郡縣的官員就可以慢慢的去布置了。
從百家宮中出來的縣令、郡守,都是已經教育成功的,會服從大秦、服從始皇帝陛下命令的。
到時候可以令他們在當地繼續開設百家宮。
從最開始的每個郡都有百家宮,到之後的每個縣都有百家宮,再到最完美的狀態下,每個鄉鎮、每個村落都有百家宮!
當然,鄉鎮和村落的百家宮是簡約的、簡化形態的。
相當於原本的小學、初中。
當百家宮和書籍、文化鋪墊兩三年之後,就到了可以推出科舉製的時候了。
至於為什麽不現在推出?
因為根本沒有那麽多的人識字!沒有那麽多的人讀書!
亂世之中,最值錢的就是讀書人,最不值錢的也是讀書人!
沒那麽多人能夠供養起來幾個讀書人.....
尤其是在紙和印刷術沒有普及的時候, 讀書是很困難的一件事情。
這也是為什麽陳珂到現在為止,都沒有徹底否定儒家、沒有否定孔丘的一個原因。
其一當然是因為孔丘其實沒錯,思想也沒什麽錯。
只是儒家的一些人錯了。
其二則是因為孔丘開創了私學....他廣收弟子,讓學從官學變成了私學。
這是好事麽?
當然算是好事。
即便後世中,不支持私學,更支持官學也是一樣.....
陳珂是佩服孔丘的,所以他也不想讓孔丘的學問斷絕了.....
這才是他留下儒家,願意費心思將儒家三分的原因之一。
而不是無聊的說,欣賞顏崆,或者單純的心軟。
陳珂按了按自己的額頭,輕輕的歎了口氣。
他很想一蹴而就,但這是現實!
而且是古代。
所有的一切都需要時間。
陳珂的眼神遼闊而又蒼遠,他要做的有很多很多,而從最基礎的開始,一點點的布局,就是他現在要做的。
基本盤要穩!
基本盤不穩,樓房如何能夠建造起來?
而此時,那爭吵著的人們也是吵出來了一個結果,都得到了自己滿意的答桉。
王琯又站了出來。
站在人群中的某些百家宮中人,臉色澹了下來。
他們知道,王琯出來,絕對沒好事!
事實也正是如此。
“啟稟陛下。”
“罪臣孔賢,所犯罪名已經查清楚,沒有任何疑慮。”
“請陛下明斷!”
PS:第二更,求訂閱。第三更在九點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