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走進不科學》第484章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感謝凌破天大佬打賞的…
呼啦啦——闌

 一輛從廬州開往燕京的動車上。

 坐在窗戶邊的徐雲先是看了眼窗外飛速掠過的風景,又看了眼身邊帶著些許疲態的潘院士。

 忍不住有些歉意的撓了撓頭,說道:

 “老師...真不好意思,這次又麻煩您陪我跑一趟了。”

 潘院士聞言伸手掖了掖披在身上的大衣,食指和拇指在鼻梁骨上捏了兩下,無所謂道:

 “沒事兒,這些年全國各地都跑習慣了,不跑人反而不舒服,安頓下來以後睡兩覺就能補回來。”

 “而且現在咱們國家基建方便了許多,早些年我在歐洲和國內坐的綠皮車,那才叫折磨人.....”闌

 “更何況你還在科院發布會上做了那麽大的貢獻,我陪你跑幾趟又怎麽了?沒必要在意這些。”

 接著不等徐雲說完,潘院士便堅決道:

 “好了,我再眯一會兒,等到站了再叫我。”

 看著腦袋歪向另一側的潘院士,徐雲張了張嘴,沒有說話。

 兩天前。

 在決定擔任起科大和文物局的中間人後。

 翁同先是從潘院士的手裡拿到了科大事先已經準備好的相關材料。闌

 接著他連飯都顧不上吃,便拉著童懷軍做出了一份相關說明書。

 寫好說明書後。

 翁同又用過傳真,火速把它提交到了文物局某位負責人的手中,前後不過小半天的時間。

 那位負責人雖然不是文物局的一把手,但卻是某個更高層的嫡系,分管著這次永陵挖掘項目的調度事宜,權力很大。

 加之科大本身的體量也足夠龐大,因此一天之後,文物局便傳來了回復:

 同意科大以合作高校的身份參與永陵挖掘,並且即刻前往位於燕京的項目委員會報道!

 這種場合最少都要有一位常務副校長到場,而科大校內和重力梯度儀沾的上邊的人也不多,因此這個重擔......闌

 自然就又落在了潘院士的身上。

 於是乎。

 從春節之後。

 潘院士再次帶著徐雲開始了新一趟的‘遠行’。

 從最早的廬州前往錦屏深地實驗室和院士團們驗證暗物質特性、

 再從錦屏前往蓉城參加發布會、

 而後又從蓉城驅車四百多公裡抵達西昌、闌

 最後從西昌再回到成都,搭乘飛機返回廬州......

 算上今天從廬州前往燕京的動車,可以說從除夕到現在,徐雲和潘院士就沒幾天不在飛機或者車上的。

 或許也是因為坐吐了飛機的緣故吧。

 這次潘院士強烈要求將出行方式換成了動車——其實算上前往機場、值機候機以及取行李的時間,很多時候動車並不比飛機慢多少。

 眼見潘院士做起了小憩,徐雲便也不去打攪他,插上耳機玩起了《臥龍》。

 .......

 四個小時後。闌

 動車順利抵達燕京。

 徐雲也將一旁的潘院士、陸朝陽、翁同以及童懷軍叫了起來。

 至於翁瑜婧嘛......

 這姑娘和翁同在廬州吃了兩頓飯,便蹦蹦跳跳的回華盾生科加起了班:

 據她所說,她的一個小課題很快就能出成果了。

 屆時這姑娘可以分到手的獎金大概有一兩萬,搞得翁同這兩天看徐雲的眼神愈發不對勁了起來......

 隨後一行人取下行李,離開了這輛動車。闌

 潘院士他們這次坐的是一等座——沒有商務座那麽高級,但又比二等座方便交談和休息。

 同時由於潘院士的院士身份,行程中也同樣享受到了商務待遇。

 商務待遇這四個字,在動車這塊其實是個很微妙的詞兒——不同於每個機場必備的特殊通道,國內很多站點一般都隻設有進站的商務通道,或者壓根就沒有商務座服務。

 不過燕京這種國內超級大站在這方面還是比較全備的,院士級大老乘車的話,臨近下車前就會有工作人員前來進行交接引導。

 接著眾人在一位便服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很快通過商務通道出了站。

 剛一出站。

 一直在鼓搗手機的翁同便飛快的朝四下裡張望了一番,很快朝眾人右手邊揚起了手掌:闌

 “嘿,老張!這兒!”

 徐雲和潘院士順勢望去。

 只見距離他們十多米遠的位置上,此時正站著五六個人。

 領頭的是個看起來六十多歲、面色黝黑、滿頭銀發但卻梳的一絲不苟的小老頭。

 至於其余幾位都很年輕,大概三十到四十左右,看起來像是學生或者助理。

 很明顯。

 他們就是迎接潘院士和徐雲的接待組成員。闌

 不過或許是潘院士身份比較特殊的緣故,徐雲沒在他們的手上看到接待牌,看上去應該是和翁同通過手機聯絡進行的定位。

 聽到翁同的招呼後。

 遠處的小老頭同樣面露喜色,使勁兒揮了兩下手,帶著其余幾人快步走了過來。

 這個小老頭似乎是個比較感性的人,明明離著翁同還有三四米,便大聲的‘哎呀呀’了起來:

 “哎呀呀,老翁,可算是見到你了,咱倆有五六年沒見了吧?”

 翁同見狀同樣上前兩步,緊緊握住了對方的手晃動了幾下,感慨道:

 “五年了,整整五年了,上次咱們見面,還是在17年老黃他女兒結婚的酒席上呢,當時你還順了盒軟中華。”闌

 “說來也怪,明明老張你一個燕京土著,我一個一年有三個月待在燕京跑項目的半北漂,結果到頭來呢?五年才見了這麽一次。”

 被翁同稱為老張的小老頭不由哈哈一笑,握著翁同的手愈發用力了幾分:

 “沒辦法,我雖然是燕京人,但項目可是遠在外地,你想見我當然難了——不瞞你說,我已經兩年沒有回家過年了。”

 說最後一句話的時候。

 老張還特意松開手,用食指和中指晃了晃,比劃了一個‘二’的模樣。

 翁同亦是感慨不已。

 隨後二人又寒暄了幾句,翁同便將小老頭兒帶到了眾人身邊,介紹道:闌

 “來,幾位,我和你們介紹一下,這位是華夏工程院的張子昂院士,華夏探源工程第二階段首席方案設計師。”

 “國內的二裡頭遺址、陶寺遺址、水洞溝遺址群第一地點以及殷墟的亞長墓、婦好墓的挖掘方案,都是出自老張之手。”

 聽聞此言。

 一旁的徐雲與陸朝陽頓時肅然起敬。

 張子昂。

 說句實話。

 在今天見面之前,他們從未聽說這個名字。闌

 這其實很正常。

 畢竟華夏工程院現有院士數量多達892人,加之工程院和科學院有不少領域並不重疊,遇到沒聽說過的人名很正常。

 實際上別說徐雲和陸朝陽了。

 就連潘院士都認不全所有的院士呢。

 就像高中初中的各個年段,人數少點的兩三百,多點的**百,可大部分人又認識多少呢?

 一般也就僅限於自己班級(同高校或者同領域的院士院士),至多周圍兩三個班級(有交集的方向)罷了。

 除此以外。闌

 頂多就是段花段草、或者成績排在全年段二三十名、名氣跨越了領域的那些人而已。

 當然了。

 不認識歸不認識,這並不妨礙對方是個牛叉至極的大老。

 從翁同的介紹上就不難看出,對方的能力必然很強,否則絕無可能被委以那般重任。

 無論是二裡頭、陶寺還是殷墟,都是國內堪稱瑰寶級的歷史遺跡。

 介紹完張子昂的身份後,翁同又攤平手掌向著潘院士,對張子昂說道:

 “老張,這位就不需要我多費口舌了吧?”闌

 張子昂笑著點了點頭,主動對潘院士伸出手:

 “那是當然,前幾天的那場發布會結束後,想必國內不認識潘院士的人已經不多了。”

 潘院士的年齡和張子昂差不多大,不過由於工作條件的緣故,二人外表看起來完全是兩個年齡段的人,潘院士見狀連忙伸手與他一握:

 “張院士,久仰久仰。”

 客套完畢後。

 張子昂並沒有急著打聽重力梯度儀在哪裡——早在今天之前他就被告知,這台設備關系到了部分國防機密,設備的運輸不會隨潘院士他們走常規途徑。

 因此心中盡管好奇無比,張子昂明面上還是只能裝作一片平靜。闌

 接著他招呼幾位隨行的助理接過潘院士等人的行李,一行人浩浩蕩蕩的奔向了停車場,上了兩輛等候在此的商務車。

 ............

 兩個小時後。

 車子通過一處哨卡,駛入了一處政務大院內。

 大院外頭的牌匾赫然是......

 華夏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

 下車後。闌

 張子昂將幾位助理留在車內看管著行李,自己則帶著翁同、童懷軍、潘院士、徐雲和陸朝陽五人走進了建築主樓。

 也不知道是不是為了對的上“考古”二字的畫風。

 考古研究中心所在的這座建築,整體設計上顯得非常的低調:

 外頭是尋常的紅磚,高度也就五六層的樣子,每個屋子外頭都掛著空調外機,地面也是普普通通的大理石。

 剛一進大廳還能見到側面牆壁上有一根白色的下水管道從樓上筆直垂下,這會兒正在嘩啦啦的下著水.....

 再往裡走幾步後,視野方才開闊了不少,也總算出現了一些文物局該有的元素:

 大廳的正中央放著一個玻璃櫥窗,櫥窗內擺放著五尊小鼎,看起來應該是複製品。闌

 每尊小鼎前頭還立著一塊小牌子,介紹著它們的出土遺跡和背景故事。

 櫥窗的右邊則掛著個牌匾,上書四個字:

 萬世師表。

 徐雲:

 “.......?”

 話說這四個字和考古中心有啥關系麽?

 掛教育局還差不多吧?闌

 不過旋即徐雲又想到了自己書房裡掛著的那塊日更五萬,整個人便釋然了不少......

 當然了。

 整座建築雖然看起來很像某些小縣城的老破小筒子樓,不過該有的設備還是不缺的,比如說.....

 電梯。

 因此很快。

 張子昂便帶著眾人找到了一處電梯口,進入後按了個數字五。

 過了片刻。闌

 電梯停到了五層。

 五層的考古中心裝飾依舊非常樸素,每個科室都是普通的黑色防盜門+兩扇窗戶的結構,代表科室的門牌也都是普普通通的白底黑字。

 不知為何。

 走在過道上的時候。

 徐雲忽然想到了自己高中畢業那年去教務樓取檔桉時的場景,當時的建築格局就好像和這差不多.....

 兩分鍾後。

 張子昂帶著眾人抵達了一處會議室外,上前敲了敲門。闌

 屋內很快響起了一道聲音:

 “請進吧。”

 張子昂轉頭看了看潘院士等人,做了個我要進去了...咳咳,推門進去了的眼神,接著便推開了屋門。

 這同樣是一間很普通的會議室,面積大概有一百平米左右,大白的牆面,布局色澤很單調。

 會議室盡頭的牆面嵌著一塊led屏幕,屏幕前...也就是會議室的中心區域處,放著一張可以容納二十人左右的長方形深色桌子——就是各種都市劇或者官場劇裡常見的那種會議桌。

 此時此刻。

 這張桌子的座位上正坐著十來個人,年紀從三十來歲到六七十歲不等,氣質也各不相同。闌

 有一眼就能看出是坐辦公室的公務員。

 也有膚色黝黑、明顯就是和張子昂一樣天天下工地的土木老哥。

 還有穿著格子衫發際線稀疏的程序猿......

 其中位於上首的是個四十歲左右的男子,帶著一副金絲眼鏡,一看就是走體制內的人物。

 在張子昂等人入屋的同時。

 眾人也紛紛從座位上站了起來,擺出了一副歡迎的架勢。

 上首的男子更是主動走出座位,快步來到了潘院士面前。闌

 他先是和翁同與童懷軍點了點頭,算是打了招呼,接著便將注意力全部放到了潘院士身上:

 “潘院士,您好,我是gwy的薑成谷,目前在某某某部門工作。”

 “這次奉上頭的指示,將由我來負責永陵挖掘的總務事宜。”

 薑成谷嘴中報出了一個部門的名稱,潘院士的眼中飛快的閃過了一縷思色。

 薑成谷供職的這個部門配置不算很高,只有處級。

 單純從級別上看。

 無論是對gwy還是燕京這個范圍內,都不算什麽大衙門。闌

 不過這個部門的地位卻很特殊,執行的乃是更高層的直接意志,影響力遠超過它明面上的級別。

 那個意志的高度,甚至要比潘院士最初認為的還要更高一點.....

 當然了。

 見貫了大老的潘院士,倒也不至於就此露怯。

 他先是客氣的與薑成谷握了握手,寒暄了幾句,接著便被薑成谷給引薦給了屋內眾人。

 “這位是金陵大學的常務副校長,詹柏文詹院士.....”

 “這位是中建一局的趙經理,主要負責設備的入場.......”闌

 “這位是昌萍區的代表王秘書......”(昌萍不是錯字哈,寫平字的話會變成英文字母或者星號,今後統一用昌萍指代原先地名)

 “這位是明十三陵景區的鄭主任......”

 “這位是信息所的馬工程師,馬工之前也參加過科院發布會的網絡安全維護,這次他的團隊將會為我們提供算法上的支持。”

 “這位三位分別是來自宣傳口的黃女士、來自人日的徐編輯,新華社的劉女士,他們主要負責輿論端的宣傳和預熱.....”

 薑成谷洋洋灑灑的介紹了與會眾人的身份,基本上涵蓋了可能涉及到的各個范疇。

 其中徐雲的目光,著重在三位宣傳口的人身上多停留了一會兒。

 從薑成谷的介紹上不難聽出,這次的永陵挖掘應該也會和科院的發布會一樣,全程對外進行直播。闌

 這倒也不難理解。

 畢竟當年的定陵慘劇直到現在都是華夏考古界的一大汙點,不少人甚至還以此來抨擊國家形象。

 】

 雖然這種程度的抨擊對於兔子來說不痛不癢,但總有些膈應人不是?

 更何況現在很多人還想著開秦始皇陵呢,如果不預先把這個汙點洗乾淨,屆時的輿論形勢也會更加嚴峻。

 介紹完眾人的身份後。

 薑成谷重新回到了原先的位置,眾人也依次落座。

 潘院士的上首處坐著張子昂,畢竟張子昂雖說和潘院士年歲相差不大,但終究還是大了兩三歲,坐在上首也是合情合理的。闌

 潘院士的對面,則坐著金陵大學的常務副校長詹柏文,職務上也是對標的。

 詹柏文是一位天文方面的院士,不過這些年逐漸開始把精力投放到了校內事務上,學術上的成果下降了不少。

 隨後薑成谷頓了頓,從桌面上拿起了一份合同書,讓秘書遞到了潘院士手裡:

 “潘院士,這是有關科大參與永陵挖掘項目的合作協議書,內容不算很複雜,如果您沒意見的話就簽了吧。”

 “等今天這場會議結束後,gwy官網以及文化局官網,便會正式將科大列為永陵挖掘的合作單位。”

 聽聞此言。

 台下的徐雲再次眉頭一掀。闌

 其實他剛才就注意到了,在今天的在參會的這些代表中,確實沒有遙感團隊的身影。

 加之薑成谷如此爽快的拿出協議書,這無疑表明了一件事:

 重力梯度儀此前的戰績,確實已經進入了更高層的視野。

 否則正常來說。

 憑空加入一個合作單位這事兒,高低都先得經過一輪投票才行——雖然投票大概率也是走過場,但這流程是得上會議紀要的,一般來說沒法忽視。

 能夠直接省略這個流程,顯然只有高層意志才能做到。

 當然了。闌

 這不是說翁同的說明書其實是白做功夫,上層的意志是不方便直接干涉這個過程的,所以必須要有一個“引子”才行。

 而翁同,便是那個最合適的工具人。

 潘院士顯然也意識到了這點,

 因此他只是簡單看了看協議內容,便爽快的簽上了自己的名字,又蓋上了科大常務副校長的章印。

 隨後潘院士將合同交通過秘書,再次還給薑成谷。

 合同到手後,薑成谷翻開最後一頁看了看,臉上頓時露出了一絲笑意。

 他的基礎任務總算是完成了......闌

 接著薑成谷放下文件,扶了扶眼鏡,對眾人開口道:

 “諸位,眼下既然科大已經簽署了合作協議,那麽咱們今天的這場會也就可以正式開始了。”

 “咱們這場會的核心問題很簡單,那就是......如何完成永陵的相關探測。”

 “畢竟整個探測環節除了探測設備之外,還需要考慮很多的其他問題——舉個例子,無人機或者直升機的申請與協調。”

 聽聞此言。

 台下眾人也紛紛點了點頭。

 永陵挖掘項目從步驟上來說,大體可以分成三個環節:闌

 初期探測、

 方案制定、

 正式挖掘。

 這三者的關系是彼此遞進的,其中初期的探測是一切行動的靈魂與命脈。

 不過探測二字說起來簡單,需要考慮的地方卻不少。

 其中最基礎的一個問題就是薑成谷所說的.....

 無人機或者直升機的申請與協調。闌

 畢竟燕京這地方可不像西昌,它是華夏的絕對命脈。

 即便昌萍區位於燕京近郊,直升機上天的相關手續也非常複雜——無人機也是同理,畢竟f-500可不是普通無人機來著。

 即便永陵挖掘項目先天就扣著一頂大帽子,這種問題處理起來依舊非常麻煩,畢竟軍政是兩個體系。

 在薑成谷開口後。

 來自昌萍區的代表王秘書思索片刻,主動舉起了手:

 “薑處長,這個問題就由我們昌萍來解決吧——區委班子的領導曾經提過這方面的事兒,我們的地盤我們在關系上也好處理些。”

 “不過既然是手續申請,您這邊還需要把日期和具體升空的時長交給我才行。”闌

 薑成谷點點頭,轉身看向了明十三陵景區的主任鄭愛秋,問道:

 “鄭主任,日期這部分景區方面有什麽想法或者難處嗎?”

 鄭愛秋是個五十多歲的女同志,梳著個西瓜頭,聞言思索片刻,說道:

 “薑處長,目前的明十三陵中,已開放的景點分別有長陵、定陵、昭陵、神路、康陵這五個景區。”

 “如果要對永陵進行探測的話,那麽首先肯定要先封閉總神道北五孔橋東北的分道。”

 “所以22路、314路南新村站這兩個站點肯定要進行管制。”

 “反倒是日期方面比較好說,只要提前發布公告並且態度誠懇,旅客基本上不會有太大意見。”闌

 “實在不行我們可以送點小禮物,比如說老歪脖子樹的同款白綾什麽的.....”

 薑成谷聞言再次看向了王秘書。

 王秘書立刻意會的點點頭:

 “沒問題,公交方面的管制區裡也能解決,那麽升空的時長......”

 王秘書斜對面的潘院士想了想,低聲與徐雲交流了幾句,很快也報出了一個時間:

 “升空探測的話一個半小時就足夠了,不過出於穩妥起見,我建議申請兩個小時。”

 其實按照之前在西昌的探測效率,永陵的探測時間應該在一個小時左右。闌

 不過考慮到在眾人還沒見過重力梯度儀的情況下,這個數字爆出來有點嚇人。

 因此潘院士和徐雲商量了一下,方才決定把時間多報半個小時。

 “兩個小時嗎.....”

 王秘書思索片刻,最終一咬牙:

 “沒問題!我們保證協調好!”

 薑成谷的嘴角這才揚起了一絲笑容。

 隨後眾人又討論一些其他細節化的內容,比如從哪個方位開始探測,以及具體的時間等等——燕京這地方和西昌一樣,隔一會兒就會有衛星飛過,所以具體的時間肯定要落實到位。闌

 當然了。

 比起西昌那種地方,燕京的應對手段也相對要多點,比如使用太空塗鴉技術。

 這種技術曾經在《吳凡失蹤手冊》中介紹過一次,此處便不多贅述了。

 一個小時後。

 薑成谷從座位上站起,環視了周圍一圈,開口道:

 “既然所有事項都已經討論完畢,那麽我現在以項目總調度的身份宣布.......”

 “後天上午8點20分,項目組將正式開始對永陵的......”闌

 “地宮結構探測!”

 .......

 注:

 感謝凌破天大老打賞的盟主!

 !

 通宵碼字,接近9000字的更新,現在去睡覺,錯別字估計不少,醒來再改,之前說的2000月票22萬字只剩2天啦,各位有月票的都來點吧!

 !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