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規劃好了實驗主方向,以後就沒有再關心,只等待鄧煥山那邊的消息就好了。
他還是回到了大學,繼續正常的工作生活。
時間已經到了六月份。
院士增選第一輪評審結束,並公布了進入第二輪的人員名單,王浩注意了一下,名單上有自己的名字,就沒有再關心了。
其他人倒是很關心院士增選的事情。
他的導師潘衛國還特別打電話過來,和他針對院士增選的事情聊了起來,“你還記得徐浩嗎?”
王浩仔細回憶了一下,似乎是講李群李代數的老教授,他帶著疑惑問道,“徐老師怎麽了?”
“他棄選了。”
“棄選?”
潘衛國笑道,“本來第一輪已經過了,知道你也參加了今年的增選,他就直接放棄了,你沒注意嗎?數學物理學部第一輪通過的名單上,數學研究的就只有六個。”
”啊……”
這個王浩是沒有想到的,他順手打開網頁查看了一下,發現確實和潘偉國說的一樣。
數學物理學部通過第一輪的人員有三十個,其中就只有六個是數學領域的候選人,剩下的都是物理領域。
潘衛國道,“你看見了吧,正常來說怎麽也超過十個,今年數學物理學部有十二個名額,正常來說,最少有四個是數學院士,現在好了,上面就還只剩六個……”
他說的都笑了起來,還補充了一句,“幸好我沒參加。”
潘衛國的成果資歷都有一些,也是有一定機會的,他說完繼續道,“你知道為什麽嗎都是因為你啊!”
“因為我?”
“可不就是因為你,徐浩放棄了,就是因為和你一起參加,我估計後續還會有人放棄。”
潘衛國笑道,“院士評選確實很重要,但是名聲也很重要,和你一起參加,這一屆是混不過去的。”
王浩有點明白過來了。
他參加院士增選倒是沒什麽,其他人就不這麽看了,和王浩一起參加院士增選,沒選上就還好一些,假如最後真的選上了,名單公布出去,肯定就會引起網絡熱議。
王浩實在太受關注了,他成功當選了院士,肯定會被媒體注意,那麽一起選上院士的人,有實力底氣的還好一些。
如果是沒有什麽國際性的成果,也沒拿到過什麽獎項,評上院士可能就被人指摘了。
到時候,輿論上可能會說,“這個人為什麽能評上院士呢?”
”他什麽成果都沒有,竟然能和王浩一起評上院士?”
“院士已經水到這種程度了?”
“……“
一些沒什麽特別的成果,只是拚資歷上來的,還不如乾脆放棄好了,否則引起了輿論爭議,名聲都保不住了。
王浩聽的也只是笑了笑,他倒是沒覺得怎麽樣,拚資歷上來的放棄也就放棄了。
院士可是學術帶頭人,若是資歷的的都能選上,感覺就沒什麽意思了。
他又和潘衛國聊了幾句,隨後就掛上了電話。
等走出門的時候,正看到邱會安過來,滿臉激動的說道,“王老師,我完成了、完成了!”
王浩一聽就知道他說的是什麽,頓時也高興的說道,“拿過來我看看。”
他重新進了辦公室,就給邱會安看了看後續的內容,發現就邱會安確實完成了後續的證明。
王浩也感覺非常高興。
如果是他自己完成了勒讓德猜想,也只是感覺完成了一個小數學問題,並不會感覺非常的激動。
邱會安是他的學生,感覺就完全不一樣了。
這就是帶學生的成功!
王浩感到高興的同時,也給邱會安後續的證明內容,做了一個詳細的解析,順便簡化了一下,過程中有些(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彩繼續)
繁雜的部分。
“你把這一部份再簡化一下,然後就可以進行整理了。“
王浩道,“等整理好了以後,到時候拿給我看看,我在幫你從頭到尾的檢查一下。”
”沒什麽問題,我就幫你投稿了。”
“這篇證明投個《數學新進展》沒有問題,如果你不著急的話,也可以在《數學學報》上發表,不過意思都差不多,《數學學報》影響力大一點兒。”
如果站在王浩的角度來說,《數學新進展》和《數學學報》就沒有任何區別,都是屬於數學類型的頂級期刊。
對於其他人就不一樣了。
《數學學報》發表的論文比較少,質量也相對高一些,能夠在數學學報上發表論文,都可以說是一種榮譽。
邱會安很用力的點頭道,“王老師,都聽你的。”
等邱會安帶著激動離開以後,王浩的心情就更好了,他在實驗室裡轉了轉,關心了一下航天局合作的項目。
因為組合新的構架早就已經完成了,項目已經進入到收尾的階段,就只是添加一些邊邊角角的內容,再過上一個月差不多就可以交工了。
王浩又關注了一下張志強的項目,和他談起了項目的難點。
兩人說著就要一起出去,路過工作間的時候就聽到一陣爭吵。
是海倫、陳蒙蒙。
另一個是……保羅菲爾-瓊斯?
張志強快步走了進去,打斷幾人的爭吵,開口問道,“你們在吵什麽?”他想過去當個和事佬。
張志強可以說就是實驗室的“二把手“,核心研究倒是參與不了,但實驗室大部分“日常工作“,包括人事、後勤都會參與一下。
所以碰到爭吵的事情,他還是要過來管上一管。
保羅菲爾-瓊斯、海倫以及陳蒙檬停下了爭吵,一起朝著張志強看了過去,也注意到身後跟著走進來的王浩。
保羅菲爾-瓊斯認識張志強,但他沒有開口說什麽。
海倫也沒說話。
陳蒙檬和張志強最熟悉,她就開口解釋道,“是這樣的,我們在談量子物理中,引入湮滅力後的基礎表達方式。“
“瓊斯老師認為可以通過一根特定的振動弦來解釋湮滅力,但這個振動弦基礎是假想的引力子,需要11個維度才能夠運行,還描述出11個維度是怎麽全縮在一個極為微小的空間裡,大約是10的-33次方厘米的空間。”
“我和海倫都認為,這就是弦理論的方式,是錯誤的。如果以這種方法來引入湮滅力,就會讓基礎的表達變得非常複雜,必須要讓湮滅理論和弦理論結合在一起。”
“張老師,你怎麽看?你覺得誰是對的?“
陳蒙檬解釋完以後,和保羅菲爾-瓊斯以及海倫,一起用犀利的眼神看向了張志強。
張志強聽的腦子都蒙了,他從左到右和三人對視一眼,半張的嘴好半天才說出一句,“這個問題……要不等吃過飯再說?”
他低頭看了下手表,一把拉住王浩道,“快到飯點了,我都餓的不行了,快走吧。”
”……好吧。”
王浩猶豫了一下,留下一句,“學術討論,沒有絕對正確的方向,還有,注意不要打架啊!”
兩人一起走了。
他們這麽一打岔,幾個人也沒有繼續爭吵的心情了。
其實就像是王浩說的一樣,學術的研究沒有絕對正確的方向。
保羅菲爾-瓊斯的想法沒有錯誤,因為他一直在研究弦理論,就可以直接拿來一些數學邏輯進行嵌套使用。
海倫、陳蒙檬也沒有錯誤,他們受到王浩的影響比較大,還是希望能夠從無到有的進行研究。
後者的速度肯定要慢一些,但貴在穩扎穩打。
前者則是速度快,中(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彩繼續)
途可能會出現錯誤,後續的研究也許就會產生矛盾,還需要慢慢修正。
保羅菲爾-瓊斯來到西海大學以後,大部分時間也是待在梅森數實驗室,他還沒有正式進入崗位中,也就沒有教學相關的工作。
梅森數實驗室的環境相對好一些,他就能夠在這裡安心做研究。
保羅菲爾-瓊斯到來的好處是,王浩變得輕松了一些,海倫、陳蒙檬、許超都是做湮滅理論結合量子物理的研究,有什麽問題都可以問他。
在量子物理、理論物理方面,保羅菲爾-瓊斯要比王浩專業的多。
保羅菲爾-瓊斯的到來也有不好的地方。
比如,他完全沒有‘老師,的樣子,似乎也像是個孩子一樣,針對問題會和學生進行爭論。
天才,總是與眾不同。
……
一周後。
王浩收到了消息說,超導材料實驗組那邊製備了一個新的材料,他馬上就去了實驗組。
等找到了鄧煥山以後,他就見到了新製備的材料。
那是一小層金屬類的薄膜,偏銀灰色相對有一些暗淡。
鄧煥山介紹說道,“王教授,我們按照你說的方向,連續做了三組實驗,終於得到了這麽一層薄膜,具體的元素含量還沒有詳細測定。”
“按照我的經驗來說,這個薄膜的臨界溫度,應該比上一次高一些。”
鄧煥山的經驗談沒什麽問題。
因為長期總是超導材料的研究,對於製備方法了然於胸,他看一眼材料就能做個大概的判斷。
“你覺得臨界溫度能提升多少?”王浩好奇的問道。
“應該達到85K吧?”鄧煥山猶豫著說道。
“只有85?k”
鄧煥山本來是挺激動的,聽到王浩這麽說,心裡頓時有點泄氣,還是強調了一句,“85K,已經不少了,比上次提升了6K啊。”
他確實有點興奮。
他們按照王浩所說的方向去做實驗研究,本來是沒抱什麽希望,可沒有想到還真研究出了新材料,而且看起來很不錯的樣子。
新材料的超導臨界溫度,具體有多少,他也是非常期待的。
王浩點頭道,“什麽時候可以開始測定?”
鄧煥山道,“等材料性態穩定了,估計要到下午吧。”
”那我先看看製備過程。”
王浩說完就看起了實驗過程,發現確實是按照他說的方向去做的研究,而結果就製備出了新材料。
他仔細對過程進行了分析,也估算出了一個數值,“最低能超過100k!”
這是通過簡單分析得出的結論。
雖然並沒有完全破解材料製備過程和材料之間的關系,但他對於理論的理解不是其他人能相比的。
另外,他也有上一次實驗過做參照。
這樣製備出來的材料超過100k也是很正常的。
鄧煥山聽到王浩說的話,頓時瞪大了眼睛,他實在是不敢相信,新材料的臨界溫度超過100k?
這個數字太不可思議了。
哪怕是他親自參與的研究,也感覺100K的數據很不靠譜,但是聽了王浩說的他也沒有說什麽。
現在就感覺是兩人一起對於新材料的超導臨界溫度進行預估,鄧煥山心裡也是很矛盾的,他一方面希望王浩估計的是對的,另一方面又感覺自己的專業性受到了質疑。
“85k,就不錯了!”
“如果能達到90k,簡直是不可思議……”
“100k?“
鄧煥山還是默默搖頭。
很快時間到了下午五點鍾,有工作人員做了檢測以後,確定新材料性態穩定,就可以開始進行測試了。
新的測試很快開始。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彩繼續)
這個測試要比做交流重力實驗簡單多了,就只是測定新材料的超導臨界溫度,通電以後不斷降溫就可以了。
很快數據就出來了。
當溫度降低到120k以下的時候,就有人驚呼一聲,“轉變了!”
“確實轉變了!”
“還真是!”
“現在是119K!”
檢測儀器的參數就可以讀出數值了。
做檢測實驗的人員也沒有想到在120k以下的數值上,就能夠檢測到超導的轉變。
他們一時間有些手忙腳亂。
鄧煥山頓時瞪大了眼睛,他猛地向前幾步去看了儀器上的數字,“119K”,然後驚訝的張大了嘴。
“119k?“
“真是119k?“
鄧煥山深吸了一口氣,在轉頭看向淡定坐著的王浩,滿心都被不可思議所充斥。
上午的時候,他還覺得100k以上就已經不可思議,而現在看到的數據是119K,只差1k就達到了120k。
這是什麽概念?
阿邁瑞肯那邊發布的消息說,集合幾千的科學家,努力在三年內製造出120k以上,能用於工業使用的超導材料。
鄧煥山很確信他們製備出的材料,是能夠運用於工業使用的,只是看材料的顏色就知道,金屬的含量非常高,電流承載強度自然不低。
現在的材料超導臨界溫度是119k,差不多都可以說是完成了目標。
“所以,這就完成了”
鄧煥山微張著嘴,走回去驚訝的看著王浩,“王教授,還真像你說的超過100k,119k啊!”
“這還是我參與的研究,簡直……神了!“
“我們這是完成目標了?”
王浩也稍稍感到驚奇,他預估會超過100k,但覺得也不會超過110k,沒想到還給自己來了個驚喜。
119k?
他滿臉笑容的點頭說道,“還不差吧!”
“這個成果可以上報了吧“鄧煥山期待道,“119k啊!目標已經完成了,都可以投入工業生產,發布出去肯定震驚世界”
“上報?”
王浩搖了搖頭,“只是個小提升,上報什麽?我們還沒有完成目標,我之前就說了目標是150k。”
“呃……”
鄧煥山聽的目瞪口呆,他感覺自己的思維和王浩不在一個次元上。
小提升?
之前他們製備出79k轉變溫度的材料,已經覺得是大提升了,要比國內最高的55k高出24k。
現在可是提升到了119k,比79k又增加了40k之多。
結果……小提升
王浩道,“你可能對我們的基礎還是不了解,“1型“元素組合,開發的前景很廣闊,150k才是短期目標。”
“119k也是成果,但不要著急,我們還要進行實驗,爭取下一次再能有提升,超過150k,再往上才會難度高。“
“所以先不要聲張,慢慢一步步來。”
他拍著鄧煥山的肩膀道,“做研究,一定要有耐心。”
“扎扎實實,一步一個腳印,慢慢來!”
“嗯、嗯。”
鄧煥山擺著一副受教的表情,嘴角卻不由得扯了起來。
扎扎實實?
一步一個腳印?
現在的研究,怎麽也和‘扎實,聯系不到一起吧?
像是……在飛?
……
當製備出了119k轉變溫度的超導材料,實驗組裡的每個人都感覺非常的興奮。
實驗結束後,後續就是做記錄、做總結。
這就是實驗組的工作了。
鄧煥山也開(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彩繼續)
始忙了起來,他忙著把實驗細節記錄下來,督促每個小組都要做好工作。
同時,他也收到了上面的信息,說嚴士清院士會擔任研究中心的主任。
鄧煥山知道消息有些擔心,他就給關系不錯的吳暉院士打了個電話,開口就問道,”吳院士,我認識嚴院士,但並不了解。他來了以後,不會插手到實驗裡吧?”
“什麽意思?“吳暉一時間沒明白過來。
鄧煥山道,“吳院士,我跟你說實話,有王浩教授的指導,我們的研究非常順利,而且已經有了……小成果。現在就怕突然有人亂指揮,你認識嚴院士,你給我透個底,說說……”
吳暉腦子裡頓時被“小成果“裝滿了,他發現鄧煥山沒有直接說明,也沒有繼續打聽道,“你放心吧,在超導材料的研究上,嚴院士非常專業,而且也不是那種亂指揮的人……”
他說了嚴士清幾句好話,才讓鄧煥山放心下來。
等放下了電話以後,吳暉想著鄧煥山猶豫說的“小成果“,再聯系到“王浩“做研究的過往,頓時有點為嚴士清擔心了。
如果嚴士清還沒有正式就職,實驗組那邊就有了大成果,到時候,感覺就很尷尬了啊?
那就感覺似乎不需要其他人,嚴士清再過去就職是幹什麽?
搶功勞?
搶王浩的功勞?
添亂?
吳暉趕緊給嚴士清打了個電話,拐彎抹角的問他什麽時候去西海,還旁敲側擊的說起,應該快一點過去,否則耽誤了實驗就不好了。
嚴士清聽的點頭道,“這不已經是月初了嗎?我正在交接工作,月底就過去。”
“你要盡快啊,耽誤實驗就不好了。”
“有什麽實驗啊。”嚴士清嗤笑道,“老吳啊,你就是關心過頭了,現在研究才剛開始,估計那邊設備剛運過去,而且理論上還差的很遠。”
“持續幾年、十幾年的研究不急於一時,你要知道,我這個年紀,過去了就等於是在那邊退休了。”
”呃……也對,你看著來吧。”
吳暉也不好再勸了。
嚴士清說的也沒問題,他已經63歲了,過去西海大學那邊工作,研究最少持續幾年時間,就不太可能再去其他地方。
到時候,肯定會在任上退休。
嚴士清拖一下時間就能理解了,他還想留科學院的崗位上一陣子,和老同事、朋友們多呆上一段時間。
走了,可就不回來了。
嚴士清放下了電話,好笑的搖了搖頭,他知道吳暉是關心自己,同時也是關心超導材料的項目。
這家夥就是個急性子!
但是,持續幾年、十幾年的研究,著急什麽?
看《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最快更新請瀏覽器輸入--到進行查看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