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明末我真沒想當皇帝》第九十章來得早不如來得巧
第91章 來得早不如來得巧

 第090章

 就在寧海軍的火炮開始點燃引信的時候,原本以密集陣形建奴騎兵卻突然散開,整個三百余騎的騎兵衝鋒隊形,陡然間擴大了將近十倍。

 建奴騎兵與騎兵之間的距離,擴大到十幾米的距離,而且他們的身體幾乎貼在了馬背上,雙手抱緊了馬脖子。

 程世傑看到這一幕,微微有些遺憾,這樣松散的陣形,別說發射的佛郎機炮彈,就算是後世的榴彈炮,只要不是大口徑,對這支騎兵的殺傷是非常有限的。

 果不其然。

 一發炮彈飛過來,砸在地上再彈起,將一名建奴騎兵的頭顱打成碎片,帶血帶肉將後面一名騎兵胸膛打穿,掉到地上再度彈起,擊中一匹戰馬的馬頸,馬頭頓時就下來了。

 雖然這一枚炮彈造成三殺,可其他炮彈有的落空,有的僅僅一殺,八枚炮彈在建奴騎兵陣中僅僅造成了十幾名騎兵的傷亡,而且這還是沒有打偏的情況下,這些建奴騎兵眼看著炮彈飛過,將身邊的袍澤給炸得死無全屍,他們卻視而不見,反而加速衝鋒。

 哪怕已經不足三百建奴騎兵,依舊營造出了千軍萬馬的氣勢,速度越來越快,動能越來越強,到得後來,簡直就是風馳電掣,無數隻馬蹄高高揚起再重重落下,聲如雷震,讓人色變!

 只是非常可惜,寧海軍裝備的佛郎機火炮,可不是那種僅僅射程三四百步的火炮,而是擁有一千三百多步的射程。

 要說起來,孫元化的功勞還是巨大的,他改進發明的佛郎機火炮楔式結構,幾乎讓佛郎機火炮在擁有了中型紅夷大炮的射程,卻依舊保持著佛郎機火炮的發射速度。

 “轟轟轟……”

 當建奴騎兵衝鋒到寧海軍陣前不足八百步的時候,佛郎機火炮第二輪炮擊正式打響,由於這一次的距離更近,炮彈的動能更強,這支建奴騎兵的傷亡也在持續上升。

 雖然眼看著又有二三十名建奴騎兵墜落戰馬,阿濟格卻沒有為自己的部曲傷亡而難度,反而更加開心。

 在他的認知中,明軍的火炮射速極慢,第一輪八門火炮,第二輪同樣也是八門,兩輪火炮的射擊間隔僅僅十幾息的時間,在這麽短的時間內,隻可能是十六門火炮先後發射。

 “發財了!”

 阿濟格的眼睛中閃爍綠油油的光芒,三四千套鐵甲,外加十六門火炮,這可是一大筆錢。雖然建奴的八旗,標準滿編是七千五百人。這其實是理論上的數字。

 在皇太極繼位之前,八旗最強的其實是阿濟格三兄弟,他們共計掌握著六十五個牛錄,其次是代善,他掌握著五十一個牛錄,再次則是阿敏,他掌握著三十三個牛錄,三貝勒莽古爾泰則掌握著二十五個牛錄,皇太極掌握著十八牛錄。

 在繼位前,皇太極的其實僅僅比阿濟格強一點點,阿濟格當時有十五個牛錄,可是現在,皇太極這個正黃旗旗主,加上鑲黃旗旗主豪格,父子二人共掌握了115個牛錄(皇太極死的時候是117個)

 皇太極是一個政治高手,他首先抬舉阿濟格三兄弟年齡最小的老十四多爾袞,讓多爾袞擔任正白旗的旗主,讓阿濟格擔任鑲白旗旗主,但是鑲白旗僅二十五個牛錄,而多鐸和多爾袞分別掌握著30個牛錄,和33個牛錄。

 年齡最大,功勞最多的阿濟格反而成了三兄弟墊底的一個,

這也為阿濟格與多爾袞反目,同,埋下了種子。 經過大凌河之戰勝利的建奴,並非像大明想象的那麽弱,事實上八旗現有牛錄是兩黃旗115個牛錄,兩紅旗六十五個牛錄,而兩藍旗經過分割和打壓,僅僅剩余三十一個牛錄,正藍旗十六牛錄,鑲藍旗十五個牛錄。

 八旗共有牛錄是三百零九個牛錄,滿編九萬兩千七百人。

 阿濟格心中不服,但是他迫切想要擴充自己的實力,奴才他有,他不僅僅有擊敗葉赫部的戰俘,還有海西女真的戰俘,這些戰俘是可以訓化成建奴的自己人,但是卻缺少裝備,火炮這個裝備。其實皇太極和建奴貴族,早在崇禎三年一月,阿濟格攻打通州張家灣,這是明軍的重裝集結地,此戰中,阿濟格斬獲五千余明軍,其中更是繳獲了各種火炮二百余門。

 皇太極其實並沒有看上這些火炮,可隨著孫承宗接替明軍指揮權,他將各路明軍分屬六路總兵管轄,以車陣拱衛兩翼,以火炮以前驅,讓皇太極非常被動,那個時候,皇太極已經重視了火炮了。

 在大凌河之戰,皇太極更是集中了上百門火炮,攻擊張春所部的車營,正是火炮的建立了功勳,讓張春麾下崩潰……

 這些火炮對於阿濟格而言,簡直就是久旱逢甘雨,來得及時了,他手中有一萬三千余名明軍俘虜,這些俘虜中肯定有明軍的炮兵。阿濟格非常了解這些明軍俘虜,只要給他們一口飯吃,他們就是一條忠誠的好狗,比建奴自己人還要忠誠。

 只是,阿濟格沒有想到的是,寧海軍的火炮並不是那麽好繳獲的。

 當建奴騎兵在付出四五十人傷亡的代價,扛過了二輪的火炮的轟擊,他們此時已經進入了寧海軍陣前的三百步之內。

 炮兵指揮官袁世良馬上下令道:“換標紅的開花彈,快!”

 “轟轟……”

 隨著寧海軍的佛郎機火炮發射第三輪,這一次使用的卻是開花彈,這個開花彈與後世的榴彈炮其實是兩回事。這種炮彈的彈頭部分,就是用細小的鉛彈,用膠粘在一起,以發射的時候,隨著膠受熱,小鉛彈就會分散出去。

 可以說,這個開花彈的工作原理,與後世霰彈槍一模一樣。

 八顆炮彈確實是非常難以命中非常分散的建奴騎兵,可問題是,這種開花彈不同,他們會形成十五米至五十米范圍內扇形打擊面。

 正在衝鋒的建奴騎兵開始出現大量的傷亡,至少上百名建奴騎兵被開花彈的彈片擊中,前面數排的建奴騎兵人和馬身上濺出點點血星,他們慘叫著,悲嘶著,轟然倒下……

 阿濟格這才意識到不對勁:“這是怎麽回事?”

 博爾濟這下看清了透過火炮濃濃的硝煙,寧海軍的迅雷銃開始發射出銃子。

 “砰砰砰……”

 那些僥幸沒死在火炮開花彈之下的建奴騎兵,馬上迎接到了寧海軍的鋼鐵之雨,三十二毫米口徑的迅雷銃中,在一百二十米的距離上,打中人體的軀乾,可以將人直接腰斬,而現在這些建奴騎兵,全部都在他們的有效射程之內。

 幸存的一百余名建奴騎兵身上突然爆起來大團血霧,這團血霧可比佛郎機火炮的更大,這些建奴騎兵第一次面臨迅雷銃的打擊,當下吃了大虧,他們甚至來不及撤退,就悲憤的倒在地上,成為了寧海軍的戰利品。

 這場戰鬥說起來很慢,事實上卻是不到一柱香的時間。

 首戰告捷,寧海軍利用了射程上的優勢,在射程之外將一個整編牛錄,三百騎射殺一空,說起來簡單,事實上並不簡單。

 首戰告捷,寧海軍將士的士氣更是暴漲到了極點,無數寧海軍振臂大呼:“大帥威武,寧海軍萬勝!”

 同樣屬於寧海軍戰術序列的騎兵部隊,他們一直充當著看客。

 趙文才身邊的喬四娘,一身男式鎧甲,加上明朝以貧胸為美,喬四娘的身體雖然矮小,卻不屬於最矮小的,只是看上去讓人以為她是一名瘦弱的士兵而已。

 喬四娘不解的道:“建奴沒有你們說得這麽厲害!!”

 “四娘,你是不知道而已!”

 喬四娘別看跟著孔有德的時候,打過幾仗,親手砍了的腦袋也有十幾顆,但是她還真是一個戰場上的雛鳥。

 趙文才身邊的百總呂新成道:“這也是碰上了咱們這個不講理的大帥!”

 “不講理?”

 呂四娘更加疑惑。

 趙文才解釋道:“咱們的炮兵,在短短時間內打了二十四枚炮彈,其中八枚開花彈,特開花彈一枚的製造成本就高達十五兩銀子,普通炮彈也值七兩銀子,僅僅二十四枚炮彈,就打出去了兩百多兩銀子!”

 “這是打仗嗎?這不是拿著銀子砸人?”

 喬四娘說得沒錯,二百多兩銀子確實是可以砸死幾個人。

 當然,趙文才的判斷其實是不正確的,剛剛那一輪炮彈加上三百六十發銃彈,製造成本就高達三百五十兩銀子,這還是沒有中間商賺差價,放在其他明軍將領手上,至少值五百兩以上的價格。

 程世傑舍得,不見得其他明軍將領舍得拿銀子去砸敵人。

 “全軍突擊!”

 程世傑雖然戰場指揮經驗不足,可問題是,他知道一些常識性的東西,比如說騎兵,騎兵想要提起速度,至少需要三百步以上的距離進行緩衝。建奴大軍的本陣處於非常不利的上坡階段,所以衝鋒加速的距離更遠。

 寧海軍向前壓迫建奴,讓建奴失去加速衝鋒的緩衝距離,同時也是為了激怒建奴。因為人在憤怒的情況下,才能做出不理智的舉動。

 程世傑更希望建奴可以集團性地發起衝鋒,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寧海軍的火力優勢。

 “前進!”

 隨著程世傑的命令下達,寧海軍右都司的四個總、二十個司整齊開始緩緩移動。

 “他們居然還敢發動反衝鋒!”

 阿濟格被程世傑成功激怒了,但是很快,阿濟格反應過來,他本來就二十五個牛錄,現在居然出現一個全軍覆沒,如果憤怒地發動衝鋒,讓這支明軍利用火器部隊給他們造成極大的殺傷,他回去恐怕無法和皇太極交待,別看胖老八每天笑呵呵的,可問題是他就是一條毒蛇,阿敏已經倒霉了,他可不想給胖老八留下收拾他的口實。

 雖然說建奴自恃武力過人,可問題是,他們也知道火器的厲害之處,早在薩爾滸之戰中,以及渾河之戰中,三千余名戚家軍利用優勢火力,給建奴造成的極大的傷亡。後金開國大將雅巴海、布哈、孫扎欽、巴彥、雅木布裡、西爾泰、郎格、敦布達哈、木布、祿汪格等大將死在這場戰役中。

 可以說,任何一名建奴將領都對明軍的火器部隊忌憚不已。

 “他們想進,就讓他們進!”

 阿濟格咬咬牙道:“咱們後退一千步!”

 建奴騎兵接到命令,緩緩後退,雖然只是後退一千步,卻讓建奴騎兵佔據了地利上的優勢,在五百步之外就是一道下坡,退到一千步外,正好是一個不並算高的丘陵。建奴騎兵可以獲得地利的優勢,通過山坡讓戰馬迅速提速,不僅不會造成被動,反而更佔據優勢。

 張裕一臉欣喜:“建奴退了!”

 “他們這一退,我們就被動了!”

 程世傑望著寧海軍的前鋒已經接到戰場上建奴的屍體,他心中一動,一個主意馬上就閃現了出來:“命令劉慶松所部,立即打掃戰場!”

 寧海軍打掃戰場,向來又鐵掃把之稱。他們是真狠,不僅會把武器、兵刃拿走,連敵人屍體上的衣服也會帶走,當初在戰場上,連土匪身上的破衣服都不會放過。

 隨著劉慶松所部的寧海軍士兵走到建奴騎兵的屍體前,他們就揮刀砍下建奴的首領,然後扒拉掉屍體身上的衣服,然後將建奴的弓、箭、刀、槍、鐵甲、皮甲甚至是身上隨身攜帶的肉干、奶疙瘩,全部進行分類,後面的士兵則將這些東西,分類裝車。

 寧海軍不僅發現陣陣歡呼,還用長槍挑起建奴的首級,肆無忌憚地嘲諷。

 “爹個鳥,博爾濟,全部壓上去,本貝勒要撕碎他們!”

 阿濟格一直順風順水,打蒙古,打朝鮮,打大明,一直沒有吃過虧,都是他以少勝多,偏偏連敵人的毛都沒的摸到,自己死了三百多人。死了三百多人對於阿濟格來說並不算什麽,他可以隨時重建奴這個牛錄。

 建奴是全民皆兵,一個牛錄雖然是編制三百人,事實上,卻與明朝的衛所一樣,一個衛所滿編五千六百人,可事實上隨便一個衛所,都有幾萬軍戶,哪怕是死掉幾千人,只要有錢有裝備,馬上補充上來損失的人馬。

 可問題是,這些明軍士兵實在是在侮辱人了,當著建奴士兵的面,直接將屍體扒光,就這樣讓這些屍體赤條條的暴露在冰天雪地中。

 叔可忍,嬸嬸也忍不了。

 “主子,息怒!”

 博爾濟一臉緊張的道:“這群明狗有大炮,有這麽多火銃,肯定不好對付,咱們全軍壓上去,固然可以撕碎明狗,可打仗沒有這種打法……主子不是向來喜歡用腦子打仗嗎?”

 博爾濟作為了阿濟格的心腹,非常了解他的脾氣,這個阿濟格也是一個驢脾氣,一般人還真勸不住他,他的脾氣上來,幾頭牛都拉不回來。當然,博爾濟卻可以,因為博爾濟其實不僅是他的屬下,還是他的大舅哥。

 “你說,就這算了嗎?”

 “不會,也絕對不能!”

 博爾濟笑了笑道:“主子,您難道忘了嗎?在咱們南邊二十多裡外,還有一支明軍,這兩支明軍是一夥的,最能打的一部分,頂在前面,不能打的,肯定落在後面,咱們不如繞開這夥明軍,咱們去打他們的輜重部隊,一旦輜重部隊完蛋了,他們沒有輜重,還能堅持幾天?”

 阿濟格點點頭道:“不錯,這正是本貝勒所想的戰術!”

 “主子英明,那您看……”

 “去吧,給本貝勒出口氣,多砍幾顆明狗的腦袋!”

 隨著建奴分出一千五百余騎,繞過了寧海軍的防線,張裕的臉色大變:“不好,他們衝沈明遇那裡去了!”

 雖然說,建奴利用騎術的優勢,隔絕了沈明遇與程世傑之間的聯系,可問題是,建奴並不知道,沈明遇與程世傑之間可以使用電台進行聯系,只要距離山區不超過三十公裡,平地上不超過五十公裡,他們都可以直接聯系。

 程世傑拿起對講機道:“趙文才!”

 “卑職在!”

 “帶著騎兵部隊,跟上去!”

 “大帥……”

 趙文才聲音中帶著苦澀:“這一千五百余騎的建奴,卑職就算拚光了所有的人馬,也對付不了他們!”

 “本帥不用伱對付他們,你只需要帶著騎兵咬死他們,他們若是進攻沈明遇部,你們就衝上去,干擾他們進攻,如果他們轉過頭來對付你們,你們調頭就跑,本帥知道你們打不過建奴,跑總能跑過他們吧!”

 “是,卑職盡力!”

 “最後,本帥告訴你,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大步進退,誘敵深入,集中兵力,各個擊破,明白嗎?”

 “卑職明白!”

 馬士林聽著程世傑的命令,暗暗對程世傑佩服不已。程世傑向來在與眾將領開會的時候說:“本帥略懂軍事!”

 程世傑這哪裡是略懂,這簡直就是精通。

 只不過,程世傑實在是太低調了。

 馬士林隨即想到,大明的政治正確就是以文禦武,程世傑表現得越搶眼,他就會被打壓得越嚴重。

 博爾濟帶著麾下一千五百余騎前腳剛剛走,趙文才就帶著寧海軍的兩千騎兵追上去上。

 博爾濟也知道,如果後面跟著一個尾巴,他就別想進攻南邊的那支明軍輜重部隊,於是,博爾濟下令道:“停止前進,轉身……”

 就在博爾濟的麾下調轉馬頭的時候,寧海軍騎兵也同樣在調頭,博爾濟率領追了三四裡地,卻見這支明軍騎兵越跑越快,距離越拉越遠。

 這就是寧海軍騎兵最苦澀的優勢,作為騎兵,想要跑得快,跑得遠,騎兵的體重不能太重,否則戰馬的負重太重,就無法長途奔襲。

 寧海軍的騎兵都是東江軍孔有德的舊部或者是山東本地擅長騎馬的馬戶出身,他們幾乎人人都是瘦骨嶙峋,反而擁有了體重上的優勢。寧海軍騎兵不像建奴個個長得強壯如牛。

 眼看無法追上對方,博爾濟只能含恨下令道:“停止追擊!”

 可是當博爾濟剛剛下令停止追擊,原本已經消失的寧海軍騎兵,又出現在他們的視線中,於是雙方玩起來騎兵追逐戰。

 雙方你來我往,時間過了小半個時辰,博爾濟非但沒有成功進攻沈明遇所部,反而讓沈明遇與程世傑所部相遇。

 沈明遇在得知騎兵斥候發現建奴出現在遼南的時候,就一方面讓工匠和軍戶進攻金州衛城,一方面動員了寧軍海軍的屯田軍戶,經過小半天的時間,沈明遇將動員起來的十七個百戶屯田百戶叫在金州衛城,直接告訴他們:“你們想要地嗎?”

 “想!”

 “砍一個建奴的首級,五十兩銀子,或者五十畝地,兩顆就能撈到一百畝地!”

 這些屯田百戶的眼睛頓時紅了,將守衛金州衛城的工作交給了周延棟。

 對於金州衛城會不會丟失,宋獻策不關心,沈明遇同樣也不關心,他們是程世傑的原始班底,當初就是宋獻策、沈明遇、程石、程虎、加上程安靜和程安寧、楊芸娘幾個人。

 這些家底都是短短四個多月的時間經營而來的,只要程世傑在,他們都不擔心未來。

 宋獻策就和沈明遇帶著所有寧海軍左都司士兵,再次乘坐戰艦,從渤海灣一路北上,抵達蓋州港下船。

 他們馬不停蹄的來到這裡,都累得直吐舌頭,沒想到,程世傑這邊的軍陣中,升起幾十口行軍大鍋,大鍋裡正燉著馬肉。

 寧海軍的夥夫做飯還真有一套,他們用少量的調料,卻把馬肉燉得香氣撲鼻,大塊大塊的馬肉,在肉湯裡翻滾。

 程世傑望著沈明遇和宋獻策等人道:“來得早,不如來得巧,現在馬肉剛剛熟,過來一起吃吧!”

 寧海軍開飯了,程世傑安排寧海軍士兵,分批吃飯,每名領到飯的寧海軍士兵,分到了至少半斤馬肉,大塊的馬肉口感有點差,有些柴,可問題是,這些寧海軍士兵們,從來不挑食。

 這年頭,糧食比人命貴,有的吃就不錯了,更何況還能吃上肉?

 pS:今天老程去吃席了,祝大家也天天吃肉,第二章,可能會很晚,也可能到明天早,建議大家不用等了。有扣扣群或微信群的朋友,求大家幫忙宣傳一下本書。目前本書高訂653,均訂457,還差43就夠五百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