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明末我真沒想當皇帝》第二百章好漢不吃眼前虧
第201章 好漢不吃眼前虧

 第200章

 十五衛八千戶所,除了在編制的九萬兩千九百六十名士兵之外,其他三十多萬人已經按排寧海軍分配的屯田軍戶,分散安置了下去。

 在編制的軍戶,則進入寧海軍的軍營展開訓練,普通軍戶入營的第一件事,就是造名冊,然後開始領取裝備。普通軍士的裝備倒也簡單,兩套嶄新的鴛鴦戰襖,兩雙鞋子,臉盆,飯盒,被褥蚊帳,還有一把橫刀,一把工兵鏟。

 普通軍戶們一領到便迫不及待的拔出來看,普通士兵所用的橫刀同樣是寒光幽冷,削鐵如泥。刀柄、刀鞘、刀身沒有任何飾物,質樸無華,卻有著一股令人心頭髮涼的可怕殺氣。

 至於千戶以上的軍官,則集中在寧海軍的作訓局訓練大營,也就是金州的東大營,進行訓練。

 這是寧海軍的官軍訓練基礎,但凡寧海軍隊正包括隊正以上軍官,都必須在這裡進行為期三個月以上的訓練。

 作為軍官,他們待遇肯定是比普通士兵要好得多,普通寧海軍的營房,是以隊為單位,既十二名士兵為一間屋子,這個房間裡只有六張上下鋪,三張雙人長條桌,以及十二個櫃子,房間裡沒有廁所,也沒有衛生間。

 普通士兵的洗漱和上廁所,都是公共衛生間。但是軍官不同,軍官分為三種規格,一種是四人間。房間面積與普通士兵的營房差不多,大約二十個平方,擺放四張單人床,四張桌子,四個衣櫃,衣櫃分為上中下三層,上層可以放置個人的私人物品,下層放置鞋子,中間放置衣物。

 與普通士兵最大的區別是,這樣的軍官營房擁有獨立衛生間和洗浴間,而且是乾濕分離。

 其次是二人間和單間的房間一樣大小,一樣的布局,只是住的人不同而已。

 這些衛所將領的祖先肯定是驍勇善戰的,哪怕會有一些官員的子弟蔭封為百戶、千戶,這樣的官職,其實都集中在錦衣衛。

 就像前建極殿大學士黃立極,他深受天啟皇帝寵信,被蔭封為錦衣衛世襲同知,皆施鳳來之子施時升、張瑞圖之子張治夫、等皆蔭封錦衣千戶。

 但是,普通衛所的世襲千戶、指揮僉事、指揮同知,包括指揮使,他們祖先只有依靠戰功,而且是功勞顯赫,才能被封為世襲官職。

 可問題是,拜這無比坑爹的衛所制度所賜,軍戶實質上都變成了農奴,而百戶、千戶也變成了奴隸頭子。奴隸頭子過得當然比奴隸要好上一點,但混得再好的奴隸頭子,還是奴隸。兩百多年的漫長時光早已磨光了他們血液中最後一絲悍勇。

 程世傑從來沒有指望著他們可以打仗,能把田種好就謝天謝地了。當然,在遼東,程世傑采取的是全民皆兵的政策,這些衛所軍官們,也在統領軍戶,卻對付小股土匪或者是建奴的小股部隊,他們應該還是可以做得到的,總不能什麽屁事都讓寧海軍去幹吧?

 當然,程世傑也有另外一層意思,衛所兵雖然糜爛不堪,可是衛所裡同樣也出了不少名將,就像戚繼光,他是世襲登州衛指使僉事,像趙率教是世襲靖虜衛指揮僉事。另外還有毛文龍他們都是出身衛所世襲軍官。

 縱然大明衛所大都糜爛不堪,不堪大用,可問題一是這個基業太大,再不濟也或許是有幾個出色的人才。

 這十五衛八千戶共計一百多名軍官,開始並沒有直接訓練,

而是讓他們熟悉寧海軍的軍紀,這些軍紀,對於千戶這個級別的軍官來說,反而不是問題。因為這些千戶級別的軍官,需要處理公文,識字是最基本的基本功。 經過十天的學習,這些軍官們倒是全部做到的可以把寧海軍的軍紀倒背如流,特別是軍官們的飯菜,也相當於自助式,隨便吃,不限量,不少軍官們感覺,跟著程世傑屬下還是不錯的。

 至少他們以前可各省都指揮使司衙門管理的時候,可沒有吃過上司請的飯,程世傑給他們的飯菜,雖然不見得頓頓有肉,但是卻可以做到的頓頓有魚,頓頓可以喝上牛奶和雞蛋湯。

 這樣以生活,在之前他們是不敢想的,只能偶爾的時會奢侈一下,別看他們奴隸頭子,可問題是,關內天氣太差,軍國收成也低,好不容易弄點錢,也要上下打點,要不然,他們這個世襲的位置也坐不穩。

 十天過完,他們的苦日子終於來臨了,對於每一天起床的第一道菜,就是全副武裝五公裡,對於普通士兵而言,五公裡真不算是事兒,畢竟,他們每天都要辛苦勞動,也苦慣了。可是對於十五衛八千戶所的軍官們來說,這可就是老了老命,十五衛八千戶軍官,五十五歲以上三人,五十歲以上十一人,四十五歲以上四十三人,四十歲以上五十八人。二十五歲以下的僅僅九人,三十歲以下的才三十三人。

 所以這些衛所軍官們,體能太差了,每一天的訓練,對這些軍官來說,簡直就是要了要命。

 連續訓練了兩天,原陳州衛指揮使現年五十五歲的李仲武,就堅持不下去了,無奈之下,他給程世傑寫陳請,請求致仕,讓其次子現在二十九歲的李國安為世襲指揮使。

 程世傑召見了李仲武。

 “末將拜見大帥!”

 “李將軍免禮!”

 衛所指揮使都是掛銜的將軍,初授昭勇將軍,升授昭毅將軍,加授昭武將軍。

 李仲武笑道:“聽聞大帥勇冠三軍,令建奴膽寒,此乃末將家裡祖傳的強弓,弓力強勁,一般人根本就拉不開,贈給大帥正好合適!”

 “不用!”

 程世傑笑道:“你是本帥的兵,本帥給你們軍餉,這是你們應該得到的,不用謝本帥,更不用給本帥送禮!”

 程世傑的眼睛又不瞎,什麽祖傳的強弓,這分明就是一柄金子打造的弓好吧,入手極沉,至少有十六七斤重。相當兩三千兩銀子。

 這個價,其實也是以往指揮使想要世襲的行情價,可問題是,程世傑不收,這讓李仲武有些難受了。不收他的禮,這就意味著李仲武的兒子李國安想要承襲指揮使,就有困難了。

 難道說,程世傑看上了指揮使的位置,想要安插自己的人?

 雖然說明朝的衛所指揮使大都是世襲的,可世襲的官職,也並非一成不變,如果衛所世襲軍官立了功,可以外放為官員,也可以升遷。這個主要是看兵部和吏部的關系了,一般而言,世襲官員子弟想要真正履行官職,也要上司出具一個考察報告。

 如果程世傑不同意,這個試用期會延長,也會取消,甚至是降級。別看武官不值錢,這可分看誰。就像後世的村官,有本事的人還真看不上,可是村官也有一定的權力,也能撈錢。

 程世傑望著李仲武笑道:“李將軍,伱別緊張,本帥也知道,過得太慘了,守在衛所裡,吃不飽,穿不暖,更沒有人看得起我們……”

 “程帥說得極是!”

 李仲武認真地道:“程帥是一個有大本事的人,您讓寧海軍的軍戶過上了溫飽的生活,現在朝廷將我們十五衛調入寧海軍,大家都希望程大帥能夠大發慈悲,也讓大家吃上幾天飽飯,大家都不想再過那種連叫花子都不如的日子了!”

 程世傑裝作一臉為難的樣子道:“你們都知道寧海軍的軍戶們過上了好日子,卻不知道他們付出了多大的努力,吃了多少苦,才過上現在的好日子!”

 “我們也願意吃苦!”

 程世傑歎了口氣道:“衛所早已糜爛不堪,讓你們跟建奴去打仗,那也是強人所難,我們漢人是世界上最聰明、最勤奮、最能吃苦的,我們有著最多的人口,我們有著最輝煌的文化,佔著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地,我們生來就該過上豐衣足食的好日子,讓那些仇視我們的民族躲在貧瘠寒冷的吃著沙子流口水!饑餓和貧窮,應該與我們絕緣的!本帥是這樣想的,你看看行不行,海州衛(陳州衛調至海州衛)隻管屯田,本帥給你們提供土地,為你們提供種子,也提供技術支持,你們海州衛以後隻屯田,如何?”

 “謝程帥恩典!”

 “本帥醜話先說到前面!”

 程世傑一臉嚴肅的道:“本帥知道你們以前的手腳都不大乾淨,本帥也不怪你們,因為本帥知道衛所有多窮,如果你們不撈點好處,家人餓死都沒什麽出奇的。不過,本帥希望這種行為到此為止,至少在本帥的任期內,本帥不希望再看到有人欺榨軍戶,中飽私囊。我想,每年兩百兩銀子的年薪,再加上為數不少的獎金,已經足夠讓你過上很體面的生活了,如果你還不知足,我不介意用橫刀教教你怎麽做人。”

 李仲武本來已經死心了,聽到程世傑說,要給他兩百兩銀子的年薪,還有獎金,頓時心裡樂開了花。

 寧海軍的百總年薪都是一百兩,還有一些雜七雜八的補貼、分紅,實際收益多達每年一百五十兩,這是眾所周知的。把總為一百五十兩銀子,加上獎金,不算斬獲和軍功,他們的收入在二百八十兩左右。

 至於說千總級別,其實是年薪兩百兩銀子,外加分紅和獎勵,會在三百五十兩銀子左右。這是他們的收益。

 當然,寧海軍軍官的收益和分紅,其實是戰場上的繳獲,以及平時剿匪或者是其他收入的收益。

 李仲武道:“大帥,末將要有二百兩銀子的年薪,如果再貪汙,那就真不是人了!”

 “從今往後,軍戶和戰兵徹底分離,軍戶不再承擔作戰任務,隻負責轄區內的保衛工作,因此,你們不能夠再養家丁,你所篡養的家丁必須編入寧海軍的軍隊成為戰兵,以後將由他們負責作戰!”

 李仲武有些為難,家丁是明軍將領最大的本錢,相當於是他們的私兵,沒有家丁,他們就什麽都不是了!

 可是,李仲武現在也明白過來了,程世傑讓他們參加軍事訓練,這就是把他們往死裡整,他是因為年老休弱,堅持不下去了,本著伸頭是一刀,縮頭也是一刀的原則,找程世傑開誠布公。

 這個條件,他答應也要答應,不答應也要答應。

 如果真敢不答應,程世傑會練死他。

 李仲武同意了程世傑的三個條件,最後一個條件是不準侵吞軍田,這一點他同樣沒有選擇的余地。

 李仲武把自己圈養的一百五十五名家丁兵,送給程世傑,包括他們的裝備,以及五十六匹戰馬。

 李仲武第一個從金州東大營離開,同時離開的還有海州衛的兩名指揮同知、四名指揮僉事,共計九人。

 他們帶著海州衛,既原來陳州衛的五個千戶所,共計五千六百名軍戶,移鎮至太子河河畔的沈家營,沈家營,正式更名為海州衛,原本的海州衛城則為海州。

 雖然名字相差一個字,距離相距將近兩百裡。

 李仲武接到命令準備前行的當夜,十五衛八千戶所直接聚集在一起,詢問李仲武是如何做到的,李仲武給大家提了一個醒。

 眾人就明白過來了,面對程世傑的恩威並施,他們算是體會到了,眾人心思各異,有的還想堅持,向朝廷的後台寫信,希望後台可以給程世傑施壓。

 只不過,他們注定是徒勞的,因為程世傑才不會買帳。

 想要頑抗到底的十五衛,不,現在只剩十三衛了,德州左衛指揮使莊會禎也扛不住了,他是在練習四面轉法的時候,被教官連腳趾頭都打腫了,也扛不住了。

 莊會禎也想學李仲武把自己指揮使的位置傳給他十六歲的兒子,就算兒子能不能堅持下去,這就不是他考慮的問題了。

 可問題是,程世傑根本就不同意,繼續訓練。

 “向左轉!”

 “向右轉!”

 “向後轉!”

 “原地踏步——走!”

 “記住軍姿的要訣:收腹,挺胸,十指並攏分別放在大腿外側,目不斜視,別弄得跟個駝背的老太婆一樣,拿出點當兵的精氣神來!”

 寧海軍萬惡的隊列訓練,其實還不是最難受的,最難受的是站軍姿,一站就是四刻甚至半個時辰,沒有命令,一根小指頭都不能動,而萬惡的教官專門把他們帶到草地去站軍姿,蚊子啊牛虻啊就落在他們臉上,脖子上,貪婪的吸著他們的血,癢得要命還不能動一下,那感覺不比酷刑好受多少,而教官則看著他那張苦瓜臉,一副陰謀得逞的得意。

 “這是誰的被子,為什麽不疊好?”

 被狠狠收拾了一頓,莊會禎就認清了現實,胳膊擰不過大腿,好漢不吃眼前虧。

 隨著德州左衛的莊會禎妥協,留在東大營的軍官們越來越少,雖然軍官們更少,訓練強度卻不減少。

 一大早起來跑十公裡隻當醒睡有木有?

 背上四五十斤重的沙袋去跑是因為你的體力太充足了,得發泄一下有木有?

 吃完早餐之後長達兩個時辰的訓練隻當活動筋骨有木有?

 下午開飯前再跑五公裡當開胃菜有木有?

 吃完晚飯再來一百五十個俯臥撐是因為教官關心你的身體有木有?

 有時三更半夜把人踹上馬車拉到十裡開外讓人家摸黑走回來是怕長夜漫漫大家太無聊了,給大家找點樂子有木有?

 一個一個軍官向程世傑妥協,接受程世傑的城下之盟。

 沒有辦法,不接受只能接著折磨。

 事實上,程世傑還真不是折磨他們,如果他們到寧海軍的訓練營走一趟就會發現,寧海軍的訓練營,跟這些軍官訓練的科目都是一樣的。

 而且還更加嚴厲了許多,這都是程世傑有意放水的結果。

 等這些軍官們妥協以後,東大營又迎來了一大批軍官,這些軍官都是寧海軍分批前來受訓的軍官,他們的訓練強度絲毫不減。

 這些時間內,寧海軍在崇禎六年的墾荒工作,進展非常迅速,墾荒累計為三千六百余萬畝,相當於人均墾荒十二畝多。

 也就意味著,遼東的人口正式突破了三百萬人。

 無論是工業,還是農業,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這讓程世傑非常開心,可問題是,有些人就不開心了,比如說,皇太極。

 現在的皇太極,感覺沈陽有些像是雞肋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