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明末我真沒想當皇帝》第二百一十二章先打騎牆派再決戰
第213章 先打騎牆派再決戰

 第212章

 無論怎麽說,聖旨來了,崇禎皇帝給程世傑授權,這次對鄭芝龍開戰,這也算是師出有名了。

 對於遼東百姓來說,寧海軍的打仗屬於正常現象,如果不打仗那才算是怪事。程世傑在訓練寧海軍將士的時候,對他們的要求就是,作為寧海軍的軍人,一生隻做兩件事,打仗或者準備打仗。

 有了崇禎皇帝的聖旨,程世傑這一仗要打,就算沒有這道聖旨,事實上他還是要打。

 崇禎皇帝給程世傑的聖旨是兩道,一道就是調寧海軍南下剿滅海盜,另外一道是聖旨,就是改封樂安公主朱微媞為崇明公主,將崇明縣改為朱微媞的封地,與其他公主或藩王不同,特別準許朱微媞開府建衙,自行經營封地崇明。

 這下就好玩了,朱微媞這個原本有名無實的公主,現在有了像藩王一樣的權力,這算是崇禎皇帝的恩賞,同時也是為了光明正大地扶持程世傑夫妻之間的鬥爭。

 開府建衙的官面稱謂就是開府儀同三司,開府儀同三司指以自己的名義自置幕府與幕僚部屬的行為。得授儀同三司加號者可以得到與三公一樣之待遇。開府儀同三司一般是魏晉至元朝時,朝廷對有功大臣功勞的重賜。

 在明朝這個就是文散官從一品的散階,可問題是程世傑還沒有這個權力,偏偏朱微媞就有了,這個做法,簡直就是擺明車馬,讓朱微媞這個大明公主擁有男人一樣的權力,在寧海軍內部形成雙巨頭的情況。

 做任何事情,就怕令出多門,無論程世傑如何經營他的寧海軍,在寧海軍這個集體的內部,總會有鬱鬱不得志的人。比如說作為寧海軍的二號人物的周延棟,在遼東的存在感就非常弱。

 如果按照崇禎皇帝的意思,鬱鬱不得志的周延棟就會自然而然的投靠朱微媞,於是,寧海軍的內部就分裂了。

 可問題是,崇禎皇帝沒想到的事情是,朱微媞接到這個聖旨之後,直接找到了程世傑:“夫君,皇帝那裡可沒安好心!”

 程世傑看著朱微媞淡淡一笑道:“把崇明縣一個縣封給你當封地,這可是天下藩王沒有享受到的恩賞,你可別讓人說成忘恩負義!”

 “夫君,你不要試探我了,我可不相信伱看不透皇帝那邊是什麽意思!”

 朱微媞嬌憨的笑了笑:“我雖然是朱家人,但是嫁給了夫君,我就是程家人,我們才是夫君,一家人!”

 “你打算怎麽做?”

 “我的能力你是知道的,管理咱們一個家,都有心無力了!”

 朱微媞仿佛想到什麽重要的事情,望著程世傑道:“夫君挑一個良辰吉日,把芸娘、金巧兒、楊婉他們都收了吧!她們都是能人,如果嫁給別人為妻,你用著也不放心!”

 程世傑苦笑道:“為夫這身子,你是知道的,這不是害人嗎?”

 “給她們一個名份,她們最想要的就是這個!”

 朱微媞道:“國公,可以有一妻人四媵妾,我就做主,讓顧紫衣、楊芸娘、金巧兒和楊婉她們四個為四媵妾!”

 媵妾,就是有正式身份的妾,一般都是娘家人的陪嫁。規格較高的便是這種親姐妹同嫁;規格中等則是一個身份較高的女子偕同一個或幾個宗族女子同嫁;規格最低的便是侍女陪嫁。這樣嫁過去的前者就是妻,後者便是媵妾了。

 媵妾的地位要比妾高很多,

有正式的身份,可以出席正式的宴會等等。這樣的制度在戰國直至三國時候的貴族之間非常盛行。 比如孫權的母親就是和她的妹妹一同嫁給其父孫堅。從政治角度講,這種制度最大限度地保證了嫁女一方的利益。假如作為正妻的女子死去,或者沒有生育,那麽媵妾取代她的位置,以媵妾和“娘家”的密切關系,依然可以保證“娘家”的利益。

 當然,按照朱微媞的利益角度來說,讓顧紫衣成為媵妾,無可厚非,顧紫衣本來就是朱微媞的貼身侍女,從六品的尚衣女官,在隨著她嫁給程世傑之後,按正常道理,也要成為程世傑的妾。

 而且是身份地位比較高的妾,可問題是楊芸娘和金巧兒以及楊婉,她們三個可都是程世傑的原班人馬,在朱微媞沒有嫁過來的時候,就待在程府裡,雖然沒有名份,可事實上,無論是金巧兒、楊芸娘,包括楊婉,甚至是跟程世傑沒有見過幾面的王微。

 在其他人的眼中,她們都是程世傑的女人。

 程世傑沒有跟朱微媞討論這個問題,他現在還過不了內心裡自己的坎,他不能對不起向慧這個發妻。

 程世傑看著朱微媞有些緊張:“公主,咱們等回來再商量這事!”

 “不,我感覺這事還是先定下來再說!”

 朱微媞拉著程世傑的手,大有程世傑不同意,就不松手的意思。

 程世傑笑道:“我只是打一夥海盜,你不要擔心!放心吧,沒事的,建奴那麽凶悍都奈何不了我,何況一群小毛賊!”

 “話可不能這樣說……你跟建奴都是在陸地上硬拚硬的打,誰狠誰就能贏,可是這海戰可不一樣,一場大風過來所有船都翻了,再能打也沒用……”

 程世傑哭笑不得:“我的娘子,要打仗了呢,你能不能想點好的?”

 “反正我心裡就很不踏實……一定要照顧好自己,不要太玩命,不要貪功,更不要輕敵!答應我,就算面對的是一群不堪一擊的小毛賊,你也要將他們當成建奴的兩黃旗來打!我……我是無所謂的,但我的孩子不能一出來就沒爹!”

 “好,我答應你!”

 程世傑其實應該感謝崇禎皇帝,因為崇明島在手,程世傑在江南就算是有了一塊立足之地,盡管崇明島很小,只有一千三百多平方公裡,相當於一個面積不大的縣。

 不過這個地盤,對於程世傑而言,已經不錯了。

 而且讓程世傑比較滿意的是,這個地盤對於程世傑而言也不算陌生,沙船幫是崇明的地頭蛇,現在沙船幫已經不複存在了,這是投靠程世傑的條件之一。

 作為補償,沈伯筠這個幫主進補為遼東管委會的第十九名委員之一,沙船幫的二號人物沈鄘,也是民族英雄,抗清義士沈廷揚的父親,是二十名委員。

 沈氏雖然祖上也是船工,但是在沈伯筠和沈鄘時代,海運使得自家商業得到了驚人的發展。沈家積累了百萬家財,麾下沙船數百艘,陸上田地數千頃,是崇明首屈一指的富豪和東南最大的海商之一。因為沈家財富巨大,沙船數量龐大,也是僅次於鄭氏的海上力量。

 一身黑色軍裝、沉默寡言的寧海軍將士雄糾糾氣昂昂的登上大船,油光發亮的刀槍,緊緊握在手中,槍刃上閃爍著令人膽寒的鋒芒。

 “諸位將士,到了崇明,先立足腳跟,鄭氏若是趕來,就狠狠的打,讓鄭芝龍知道我們寧海軍的厲害!”

 其實鄭芝龍用意和目的正如程世傑猜測的那樣,確實是有朝廷大佬和江南海商的慫恿,還有維護自己對大明海上貿易的壟斷權,但更深層次的原因,這片大海,只能有一個王!

 海上霸權就意味著無窮的財富。為了壟斷東海和南海的海上貿易,鄭芝龍可以悍然與廣東、福建水師大打出手,打得他們精銳盡喪,也可以在投靠大明之後對曾經的拜把子兄弟斬盡殺絕,為了保住自家地位,他什麽都敢乾。

 他對沙船幫大開殺戒,原因是程世傑著手金州造船廠以及旅順造船廠,試圖在遼東建造噸位更大,火力更猛的戰艦,這是鄭芝龍無法容忍的,想要確保鄭家海上的霸主地位,他必須將所有危險都扼殺在萌芽狀態!

 崇禎六年十一月十九日,曾在濟州島訓練的寧海軍先頭部隊,一支莫約三千人的步兵抵達崇明,隨後,五天之後,也就是十一月二十四日,遼東旅順出發的第二梯隊,六千余人以及大量的補給抵達崇明。

 程世傑是在崇禎六年的十一月二十八日,隨寧海軍的第三梯隊,也就是全軍主力,共計一萬六千余人前往崇明。

 在前往崇明島的時候,寧海軍全體將士以及遼東管委會的委員們集體反對程世傑前往崇明,而在這個時候,程世傑向眾人妥協。

 決定乘坐朱微媞的八公主號前往崇明,這事遼東管委會倒是沒有反對,因為八公主號上並沒有裝載火炮,也就意味著,這是一艘沒有武力的船隻,這樣以來,程世傑就沒有辦法直接參戰了,如果程世傑指揮著八公主號船衝上去,肯定是給人家送人頭。

 朱微媞也隨行。

 程世傑就朱微媞:“姑奶奶,你就別添亂了,我是打仗,不是遊山玩水,我可以向你保證,絕對不去秦淮河,絕對不去見什麽勞什麽子的秦淮八豔!”

 “秦淮八豔?”

 朱微媞道:“如果夫君喜歡,可以給她們贖身,咱們家大業大,多幾張嘴吃飯,還是可以養得起的!”

 聽到朱微媞的話,程世傑感動得想哭,還是明代好啊。

 如果他敢跟向慧說此事,別說此事,就算是看個豔舞,也要睡幾天沙發。

 朱微媞的理由非常強大,崇明是她的封地,她要去崇明看看,再說,海戰寧海軍或許有可能不敵鄭氏海盜,但是在陸上,寧海軍是無敵的。

 聽著朱微媞說寧海軍無敵,程世傑突然想到一個關鍵性的問題,或許可以利用自己的身份,吸引鄭芝龍攻打崇明,然後他就可以以逸待勞,打鄭芝龍一個伏擊。

 有朱微媞隨船,程世傑倒是享福了,因為她帶著幾十名的宮娥,帶著十幾個廚子,不僅僅吃得好,而且生活也不會枯燥。

 在崇禎扔給朱微媞的宮娥,放在明朝那絕對是年齡足夠大了,可問題是,她們也就二十八九歲,或者三十歲的樣子,連三十六七歲的女人都會自稱是小仙女,她們絕對還年輕。

 八公主號上,程世傑與朱微媞正準備燒烤,高起潛湊過來道:“程大將軍,鄭芝龍一年真能弄一千多萬兩銀子嗎?”

 “哎呦,一千多萬兩銀子很稀奇嗎?”

 程世傑笑道:“你知道大海上有多少船嗎?”

 “幾百艘應該有吧?”

 “幾百艘,何止是幾百艘,鄭氏自己就有三千多艘,我們寧海軍也有四五百艘,沙船幫也有八百多艘,如果全部算起來,大大小小七八千艘還是有的!”

 程世傑道:“鄭芝龍其實很黑,他是按照每艘船的貨物價值收保護費,假如一艘船的價值是一萬兩銀子,他們就收兩千兩銀子,有錢就交銀子,沒銀子,就拿貨抵帳,高公公,你自己算算,這一年鄭芝龍能搞多少錢?”

 高起潛掰著手指計算起來,很快他就放棄了,他真不擅長算帳,不過將這個問題交給他的乾兒子,張牧之算了一會兒,給了高起公一個肯定的眼神。

 高起潛笑道:“程大將軍,有一件事,您恐怕還不知道!”

 “什麽事?”

 “朝廷在給你下聖旨的時候,也派人給鄭芝龍下達了一道聖旨!”

 “什麽聖旨?”

 “跟你的這道聖旨一模一樣!”

 “有點意思!”

 程世傑笑道:“這麽說,不管是陛下還是兵部,都沒有給我和鄭芝龍列出明確的打擊目標?”

 “有這個必要嗎?”

 “確實就沒有必要,要打誰我們心裡再清楚不過了。”

 因為寧海軍的發展超出了朝廷諸公的預料,就連崇禎皇帝也怕寧海軍會尾大不掉,這一場仗,崇禎皇帝表面上是貪財,衝著著鄭芝龍的海上保護費來的,事實上他希望這一仗可以讓程世傑的寧海軍與鄭氏海軍拚一個兩敗俱傷。

 正所謂,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崇禎皇帝還想當漁翁。

 寧海軍海陸大軍齊發,沿海地區戰雲密布,大戰一觸即發,作為兵部尚書,傅宗龍對此憂心忡忡。

 傅宗龍升官了,他從天津總督升為了兵部尚書,可問題是他現在非常頭大,他絲毫不懷疑寧海軍可以在陸地上打敗鄭芝龍,因為他見過寧海軍打建奴的場景,以建奴的戰鬥力,在寧海軍面前,只有被虐的份。

 鄭芝龍本來就不擅長陸戰,但是他對寧海軍海戰的前景卻一點也不樂觀。鄭氏稱雄大海已近十年,發展成了一頭擁有二三十萬部眾、三千艘戰艦的龐然大物,廣東、福建水師多次圍剿都讓鄭芝龍打得落花流水,最後逼不得已,隻好招安,捏著鼻子將鄭芝龍封為福建水師提督。

 利用鄭芝龍來對抗荷蘭人。而鄭芝龍也確實做到了,多次在海上擊敗了荷蘭人,弄得荷蘭人在他面前一點脾氣都沒有。這樣一頭海上巨獸,豈是易與的?

 程世傑的寧海軍陸上戰鬥力再強,但是他們總不能在海上乾掉這個龐然大物,只怕討不了好!

 憂心忡忡的兵部尚書傅宗龍傅大人去找內閣那幾位,委婉的提出自己的意見:“海國公與鄭芝龍就是兩頭猛虎,一旦相遇勢必打個你死我活。海國公長於陸戰,鄭芝龍稱雄海上,一旦開戰,必定戰火連綿,數年不息,只怕沿海百姓會受池魚之殃!依老夫之見,朝廷還是應該從中調停,避免這場兵災!”

 本來內閣之中,有徐光啟為程世傑說話的話,也不至於一點反應都沒有,可問題是入冬以後,徐光啟徐閣老又病倒了,而且非常重,看樣子能不能挺過去,還是一個未知之數。

 溫體仁卻非常開心,隨著程世傑的實力越強,徐光啟的話語權也越來越重,好在徐光啟的身體不好,要不然,溫體仁還真睡不好覺。

 溫體仁笑著連連搖頭:“不不不,傅大人此言差矣!鄭氏盤踞海上,廣東、福建甚至江南的海商漁民均飽受其盤剝,苦不堪言,實為一大害,朝廷招安他實乃無奈之舉……如今天下稍安,海國公又有這等心意,何不放手讓海國公去解決鄭氏,為朝廷除此心腹大患?”

 傅宗龍苦笑道:“老夫也希望海國公能為朝廷解決心腹大患,問題是寧海軍水師戰艦不過數十,而鄭氏擁有三千戰船,實力懸殊!”

 吳宗達道:“傅大人,您是杞人憂天了,海國公是天縱奇才,所向無敵,以弱勝強對他而言根本就不是什麽難事……傅大人,你就別太過憂慮了,等著看好戲好啦!”

 總之而言,內閣也是希望鄭芝龍可以好好教訓一下程世傑,因為程世傑從來不把他們內閣放在眼裡,別的大臣來到京城,無論是明裡還是暗裡,都要給內閣送上一份大禮。

 可程世傑倒好,有好東西他就送給崇禎皇帝,不鳥他們。

 真是叔可忍,嬸嬸也不能忍了。

 溫體仁其實也不想程世傑被鄭芝龍乾掉,他還希望程世傑對付建奴呢,最好的結果是,程世傑與鄭芝龍打個死去活來,他們好從中收漁翁之利。

 傅宗龍說得嘴都幹了,溫體仁還是顧左右而言他,弄得他既惱火又無奈,只能悻悻作罷。

 傅宗龍知道,程世傑太過囂張跋扈,把文臣集團甚至整個士大夫階層都得罪清光了,大家都巴不得他完蛋,大家高興都還來不及,又怎麽可能去勸架?

 對此他也沒有辦法,只能發出一聲長歎:“海疆從此多事了!”

 ……

 與程世傑接到聖旨的幾乎同時,身在廈門的鄭芝龍也接到了朝廷的聖旨,鄭芝龍用得最順手的人其實是他的二弟鄭芝虎,可惜,鄭芝虎在去年被劉香當著鄭芝龍的面,用漁網包裹起來,將鄭芝虎扔進了海裡。

 現在鄭芝龍決定先是夜壺,試試程世傑的成色。

 所謂的夜壺,就是鄭芝龍麾下的小日子武士,雖然溫體仁給鄭芝龍承諾的好處不少,包括封爵,世鎮福建,可問題是,鄭芝龍可不是溫室裡的花朵,他是白手起家,從一個小翻譯一步一步成長為海王的。

 鄭芝龍見過太多的爾虞我詐,也見過太多背後捅刀子的事情了,他信不過朝廷的大佬,萬一朝廷的大佬翻臉不認帳,他就只能被迫離開廈門,流落在海上了。

 寧海軍一旦可以從陸上進攻廈門和泉州,他還真沒有底。

 用他的夜壺就再好不過了,無論這些朝中大佬是不是準備陰他,他就可以把問題推到倭寇身上,能乾掉程世傑最好,乾不掉,他的損失也不大。

 這一次出兵是鄭芝豹率領,出動了鄭氏三分之一的精銳, 其中主力戰艦二百八十余艘,小型船六百余艘,將近一千艘,其中包括四萬步騎,還有六千余名小日子武士作為主力部隊。

 鄭芝龍也非常清楚,在自己的地盤打仗,無論勝負,損失都是自己的。

 所以,在接到這個聖旨之後,鄭芝龍準備先一步拿下吳淞口,作為鄭氏戰略前沿,有了這個前沿基地,鄭氏艦隊不僅有了立足之地,也可以威脅江南海商集團。

 決戰境外,這是鄭芝龍的用意,也是他的決心,近千艘船,三萬余名水手,這可是一股強大的力量,加上還有鄭芝龍給程世傑準備的大禮,程世傑肯定吃不了兜著走。

 事實上,鄭芝龍的想法與程世傑一樣,他們都看中了長江出海口,這是一個最重要的戰略要地,有了長江出海口,無論是程世傑,還是鄭芝龍,都可以逼迫江南海商集團站隊,這一場戰爭,沒有人可以置身事外。

 如果鄭芝龍與程世傑兩俱傷,那豈不是朝廷漁翁得利,最得利的其實還是江南海商集團,他們就可以趁機崛起了。

 江南海商集團擁有自己的貨源,他們掌握著大量的絲戶,可以提高最硬通的出口貨物,也就是絲綢和茶葉,這都是一本萬利的買賣。

 他們同時還有造船技術人才,可以建造無數的大船。

 江南海商集團想騎牆,那就先打騎牆派,省得他們在關鍵時刻反戈一擊。在這個時代,商船和戰船的區域真是不大。

 ps:不用倒立洗頭了,寫出來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